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41.79KB ,
资源ID:182803      下载积分:3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828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含答案

1、 压轴第 1 页 共 13 页 广东省广东省 2021 届届新新高考高考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压轴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 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成为一种趋势。 每到暑期, 中国各大高校、 博物馆、 科技馆里,随处可见浩浩荡荡的“研学大军” 。那些加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研学游,更成为当下的热门之选, 受到许多家长和孩子的青睐。 “研学游”变成“研学热” ,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有家长望子成 龙的心理,同时也与学校对素质教育

2、的重视、学生对摄取知识的渴望有关。 从活动的导向来看,研学游是值得鼓励的。它以天地为课堂,以社会为学校,以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为老师,通过调动眼耳口鼻多种感官,让学生们走出闭门读书的窠臼,使“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得 以完美结合,在研学中开拓眼界、增广见闻,更好地感知这个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 是,也有一些旅游公司和培训机构“唯利是图” ,让很多研学旅行变了味道,出现重游轻学、只游不学、 游而乱学的现象。 研学指的是探究生和研究性学习,可见学习是研学的根本,而“游”只是一种形式,是寓教于乐 的载体。这提醒我们,在研学游推进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本末倒置,不可让研学流于形式,更不可

3、让它误 入歧途。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绝非道听途说就能轻易领悟。与之相应,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需要专业 的讲解和引导,如果打着研学旗号,给予的却是“半吊子”的讲解,灌输的是些错误的知识,那这样的研 学之旅不仅毫无意义,还会起到反作用。 想要让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近更多人的身边,不仅需要丰富它的形式,更要充实它的内容。 惟其如此,才能激活人们内心的向往,吸引更多人参与。针对部分机构和个人相关知识匮乏这一问题,作 为活动基地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可组织开展专门的培训,先让研学的组织者和讲解员知其然且知其所 以然,从而避免知识、信息的传递陷入错误的恶性循环。当然,场馆本身亦可通过免费的馆内展陈、

4、团队 讲解、智能导览,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并通过预订活动档期、追责非法研学,疏堵结合,给参观学 习的学生更好的研学体验。 (摘编自潘玉毅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 ) 材料二: 每年暑假,中国研学游都会迎来旺季。背上行囊,结伴去看看,已经成为许多孩子的假期标配,而各 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是非常受欢迎的目的地。不过,最近上海一家博物馆的声明引发了关注。声明 压轴第 2 页 共 13 页 表示,大量企业在馆内办有偿研学游等活动,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 明规范,极大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 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场馆,肩负教育科普的职能。近年来,从更加智慧、精美的

5、策展,到办起科普讲 座、提升互动体验,博物馆不断升级的服务举措,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可及,走向更广阔的人群。走进 博物馆享受这些免费服务无可非议,但一些机构却将其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平台上进行有偿销售, 甚至冒用博物馆的名义误导参与者,客观上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以博物馆为例,每个展陈侧重不 同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同样毫无章法,有时还会因为自身 储备不足,或者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知识的情况。家长花费高价,孩子求知若渴,换来的却 是错误的知识。如此研学游不仅误人子弟,还造成公共文化

6、资源的浪费。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大千世界、草木深处研学游,探访印于书本、讲于课堂之外的鲜活故事,能大 大丰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近年来,正因叠加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研学游日渐升温,市场蛋糕越 做越大,衍生出户外跋涉、乡村农耕、传统文化等多样的主题与形式。然而,火热背后,问题也不少:组 织者、承办方五花八门,一些机构并不具备资质;原来的旅游项目改头换面成为研学游项目,价格却翻了 数倍;游中研学变成多游少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无论是哪一种,都背离了初衷, 让研学游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其实, 研学游的关键, 在于平衡游和学。 随着各地研学游基地、 公共场馆设施与服务的不断升级完

7、善, 家门口的红色景点、非遗工坊,不远处的田间地头、绿水青山都是很有价值的“第=课堂” ,能够让孩子获 益匪浅。只有规范使用、好好利用,研学游才能变成“研学优” 。 (摘编自管璇悦研学游,更要“研学优”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的研学旅行受到追捧,而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的研学游更是 备受一些中国家庭的青睐。 B研学游可以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开拓眼界,增广见闻,对世界的过去与未来、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有更多的感知。 C只有充实研学游的内容,丰富它的形式,才能让研学游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让人真心向往,让 更多人参与研学游

8、。 D 作为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博物馆不断升级服务举措,是为了让更多人深刻地理解历史文化,更好地发 挥其教育科普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研学游成为潮流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没有这个物质基 压轴第 3 页 共 13 页 础,研学游就难以实现。 B如果忘记了研学的根本在于学习,只打着研学的旗号变相出游,还灌输错误的知识,那就是本末 倒置甚至是误人歧途。 C博物馆、科技馆和美术馆等场所备受研学游团体欢迎,但不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 范的行为也时有发生。 D 对随心所欲设计研学游活动、 毫无章法讲解历史文化知识等浪

9、费公共文化资源的研学游组织机构, 必须进行监督管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独一无二的传统节庆,为“非遗+旅游”奠定了融合的基础。 B研学游要规范发展,需要优质内容的开发、社会资源的支持,更需要专业人士的把关。 C.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护长城,培育壮大民间保护力量,鼓励成立长城学会等民间组织。 D文化体验游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为海内外游客营造出身临其境和心临其境的完美体验。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关于研学游,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述侧重点有何不同?(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10、,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文本一: 徙(节选) 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家世业儒,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 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正在四处写信,托人找事,地方上人 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 压轴第 4 页 共 13 页 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 “可以。 ” 沈石君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他自然要考虑各种关系, 也明知局长的口袋里装了几个人, 想往初中里塞, 不得不适当照顾,但是几门主要课程的教员绝对不能迁就。 国文教员

11、,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随班走” 。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 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 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 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 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 “只有我自己熟读

12、,真懂,我 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 ”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 苛政猛于虎 晏子使楚 项羽本纪 出师表 陈情表 、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 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 、都德的磨坊文札 。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 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 项脊轩志 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 课上讲了 卖炭翁新丰折臂翁 , 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 讲了一篇 潍县署中寄弟墨 , 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 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

13、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 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 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 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 自己誊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 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 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 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 一年级是 字形音义辨 , 二年级是 成语运用 , 三年级是国学常识 。 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

14、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 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 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 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 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 在唱。 压轴第 5 页 共 13 页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 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 (有删改) 文

15、本二: 我的初中(节选) 汪曾祺 初一、初二国文是高北溟先生教的。他的教学法大体如我在小说徙中所写的那样。有些细节是虚 构的,如小说中写高先生编过一本字形音义辨 ,实际上他没有编过这样一本书,他只是让学生每周抄 写一篇字辨上的字。但他编过一些字形的歌诀,如: “戌横、戍点、戊中空。 ”他讲书前都要朗读一遍。 有时从高先生朗读的顿挫中学生就能体会到文义。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 而白章”他讲书,话不多,简明扼要。如讲训俭示康 : “厅事前仪容旋马 ,闭目一想,就 知道房屋有多狭小了。 ”这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对写小说有好处。小说的描述要使读者有具体的印象。如 果记录

16、厅事的尺寸,即无意义。高先生教书很严,学生背不出来,是要打手心的。我的堂弟汪曾炜挨过多 次打。因为他小时极其顽皮,不用功。曾炜后来发愤读书,现在是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了。我的同班同学 刘子平后来在高邮中学教书,和高先生是同事了,曾问过高先生: “你从前为什么对我们那么严?”高先 生叹了一口气,说: “我现在想想,真也不必。 ”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运用比喻手法,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又将作文比作使船,取譬自然贴切,生 动形象。 B高先生能自选教材,选文有标准,重视课外阅读,这些都体现出他的国文功底和对国文教育的独 特见解。 C受

17、其熏陶、教育的学生大多会写文章,能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这些都表现了高先生的育人 之功。 D高先生的庭院台阶上有苔藓,帘外生碧草,可见门可罗雀,人迹稀少,说明他性情孤傲,很少与 人来往。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苛政猛于虎”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通过捕蛇者的经 历充分反映了这一现象。 B 项羽本纪选自汉书 ,其中“鸿门宴”选段记叙了项羽和刘邦在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情节跌 宕起伏,形象生动鲜明。 C 项脊轩志是宋代作家归有光的代表作,文章撷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抒情言志,情思深沉, 压轴第 6 页 共 13 页 “不事雕琢而自

18、有风味” 。 D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写过很多讽喻诗,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 这也是古文运动的纲领。 8、文本一中说: “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 ”请对这两句话加以简要赏析。 (4 分) 9、 请结合文本二, 概括汪曾祺在文本一中虚构细节的作用以及从高北溟教学中得到的小说创作的启发。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题。 沈伦,字顺宜,开封 太康人。少习三礼于嵩、洛间,以讲学自给。汉乾祐中,白文珂镇陕,伦往 依之。周显德初,太祖领同州节度

19、,宣徽使昝居润与伦厚善,荐于太祖,留幕府 。太祖继领滑、许、宋三 镇,皆署从事,掌财货,以廉闻。及受周禅,自宋州观察推官召为户部郎中。奉使吴越归,奏便宜十数事, 皆从之。道出扬、泗,属岁饥,民多死,郡长吏白于伦曰: “郡中军储尚百余万斛,倘贷于民,至秋复收 新粟,如此则公私俱利,非公言不可。 ”还具以白。太祖即命发廪贷民。建隆三年,迁给事中。明年春, 为陕西转运使。王师伐蜀,用为随军水陆转运使。先是,王全斌、崔彦进之入成都也,竞取民家玉帛子女。 伦独居佛寺饭蔬食,有以珍异奇巧物为献者,伦皆拒之。东归,箧中所有,才图书数卷而已。太祖知之, 遂贬全斌等,以伦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先是,伦第庳陋,处

20、之晏如。太祖知其未葺居第,因遣中使按 图督工为治之。伦私告使者,愿得制度狭小,使者以闻,上亦不违其志。开宝二年,丁母忧,起复 视事。 六年,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水陆发运事。雩祀 西洛,以伦留守东京兼大内都部署。俄召赴行在令预 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 多请告雍熙四年,卒,年七十九。赠侍中。伦清介醇谨,车驾每出,多令居守。好释氏,信因果。尝盛夏 坐室中,恣蚊蚋噆其肤,童子秉箑至,辄叱之,冀以徼福。在相位日,值岁饥,乡人假粟者皆与之,殆至 压轴第 7 页 共 13 页 千斛,岁余尽焚其券。 (节选自宋史沈伦传 ) 10、下列对文

21、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 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 B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 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 C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 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 D俄召赴行在令预大礼太平兴国初加右仆射兼门下侍郎监修国史亲征太原复以伦为留 守判开封府事加左仆射是岁疾作自是多请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封,北宋都城,即今

22、河南省开封市。当时与东京洛阳相对,故又称西京。 B幕府,因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指将帅办公之所,后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 C起复,指官员遭父母丧时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明清时指期满出而任职。 D雩祀,古代祈雨的祭祀;舞雩与之相关,是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伦忠于职事,关心民生疾苦。出使归来,他上奏便于国家、合乎时宜的十多件事情;又请求把 军粮借给灾民,以渡饥荒。太祖采纳了其意见。 B沈伦为官清廉,拒受非分之财。伐蜀之时,他与其他将领不同,独居佛寺只吃素食,别人敬献奇 珍异物,他一概谢绝,返回时箱中仅几卷图书。 C 沈伦生活简

23、朴,不重物质享受。他宅第简陋却感安适,太祖认为有损国家颜面,故派人修治,他却 希望房屋规模狭小,太祖只好顺从他的心意。 D沈伦乐于助人,热心接济同乡。担任宰相时,乡亲们因为遇上了荒年,向他借了非常多的粮食, 一年多后,他把债券全部烧毁,不要乡亲偿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太祖继领滑、许、宋三镇,皆署从事,掌财货,以廉闻。 (4 分) (2)先是,王全斌、崔彦进之入成都也,竞取民家玉帛子女。 (4 分) 压轴第 8 页 共 13 页 14、沈伦在盛夏时任凭蚊子叮咬,不许童子驱赶,他为何这样做?请简要回答。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24、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 16 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 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 溪,南宋大臣。乾道:孝宗年号。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 为当时第一。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

25、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C颈联用典,意在表达作者对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赞美之情,感情真挚。 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16、在作者的心目中,王梅溪先生是怎样的形象?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苟子劝学中“ , ”两句,在前面多重 比喻论证之后得出了要善于利用外物的结论。 压轴第 9 页 共 13 页 (2)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秦人对掠自六国的珍宝丝毫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浪费的两句是 “ , ” 。 (3)古人常用“江山”这一意象代

26、指国家的疆土或政权。宋代词人辛弃疾就写过这样的词句,如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书法在诸艺术门类中,最具中国独特性。( )。 远古之时,礼即文,文即美。中国文化本来就有一种艺术倾向。但严格说来,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是在 汉末魏晋出现的。这时出现了以书法为纯艺术的书法家,有主张“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 然后书之”的蔡邕;有“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终为草圣的张芝。这时,书写工具笔、墨、纸在改进的基 础上,书法艺术的笔墨技巧也达到成熟。起笔之藏露,运笔之迟速,转折之方圆,收笔之锐钝

27、,各有讲究, 多姿多彩。蔡邕“骨气洞迭” ,张芝“血脉不断” ,钟繇“每点多异” ,王羲之“万字不同” 。自此之后,中 国书法 随时代的前进浪峰叠起,奇景不断,蔚为大观。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文化中国中,书法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B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C只有在文化中国,书法才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D只有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才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艺术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D

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l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众所周知,一手烟指吸烟者吸入的烟,二手烟指吸烟者呼出的烟雾和烟头的燃烧产物。这种混合物包 压轴第 10 页 共 13 页 含超过 69 种致癌有毒颗粒、重金属和其他物质。 ?三手烟就是二手烟产生的所有颗粒,以及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其他颗粒。香烟散发出 来的尼古丁能与环境中的一切表面上沉积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有毒颗粒。 当一个家庭中出现三手烟时, ,因为他们往往会在地上爬行或席地而坐。天性好奇的儿 童什么都要伸手摸摸,还

29、经常把手放进嘴里。孩子拥抱吸烟者时,就会吸入并吸收吸烟者衣服、皮肤和头 发上的三手烟颗粒。资料显示,在家庭中暴露于香烟烟雾中的儿童猝死的发生率较高。如果婴儿习惯仰面 睡觉并生活在无烟家庭中, 。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 字。 (6 分) 22、请分别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5 分)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

30、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35 年,离现在 并不遥远。展望 2035,你准备怎样融入时代的大潮,谱写辉煌的诗篇? 校学生会准备举行 “展望 2035” 的主题征文活动。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 D 【解析】“让更多人深刻地理解历史文化” 夸大其词。 材料二第二段说 “都旨在让历史文化触手可 及” , 意思是让人们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不能转述为“深刻理解历史文化” 。 2、A【解析】 “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于文无据。材

31、料一第二段列举的多个原因是并 列关系,从中推不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为重要的结论。 压轴第 11 页 共 13 页 3、B【解析】B 项是针对研学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可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A 项是说传统节日对 “非遗+旅游”的作用,C 项是说保护长城的一种策 略,D 项是说文化体验游与科技创新相融合的作用, 都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4、举例论证。如一些机构将博物馆举行的科普讲座等免费服务包装成研学游的噱头,在各平台上进行 有偿销售,欺骗家长和学生。道理论证。如对研学游关键在于平衡游和学、让研学游变成“研学优”的 分析论证。 (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32、材料一分析论证了研学游“大热”的原因、研学游的活动导向、存在的部分问题及应对办法,让研 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 (3 分)材料二摆出研学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给出对策,认为应平衡游和学 的关系,才能变“研学游”为“研学优” 。 (3 分) 6 、D【解析】 “说明他性情孤傲,很少与人来往”分析有误。选文化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 ,是间接表现高先生的情趣高雅、襟怀淡泊。 7、 A【解析】B “选自汉书 ”不对,应为“选自史记 ” 。C“宋代”不对,应为“明代” 。D “古 文运动”不对,应为“新乐府运动”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 包

33、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反映时事,二是为现实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创作纲领,文中的“新乐府”已对 选项的错误作了暗示。 “古文运动”是唐中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韩愈、柳宗 元为其代表。 8、这两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先以“玻璃一样脆响”比喻童声,形象地写出了童声的清脆、响 亮;后将“瓦片” “树叶”拟人化,突出了童声高唱的感染力。作者通过对童声、瓦片和树叶的描写, 刻画了学生齐声歌唱校歌的动人情景,间接表达了对高北溟先生精心培育人才的崇敬之情。 (每点 2 分) 9、虚构细节作用:丰富了小说情节,使内容更为具体、充实。使高北溟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每 点 2 分) 启发

34、:汪曾祺从高北溟讲授训俭示康中得到小说创作的启发,即小说中的描述要使读者有具体的印 象,不能堆砌抽象概念。 (2 分) 10、D【解析】 “行在”指皇帝所到之处,作“召赴”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 “右仆射”与“门下侍郎” 都作“加”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 “监修国史”为宰相加衔,一般单独成句。 “是岁疾作”意为这一年疾 病发作,不能从中断开, “自是多请告”是陈述疾病发作后为官的状况,应单独成句。 11、A【解析】 “东京” “西京”应互换位置,洛阳在北宋时为西京,开封为东京,因开封在洛阳东边之故。 12、C【解析】 “太祖认为有损国家颜面,故派人修治”强加因果。原文说“太祖知其未葺居第,因遣

35、中使 按图督工为治之” ,可见太祖是知道沈伦没有修葺宅第,才派人为他修治府第的。 13、(1)太祖相继兼任滑、许、宋三镇节度使,(沈伦)都代理从事一职,掌管钱财货物,凭借廉洁知名。 ( “领” “署” “以闻”各 1 分,句意 1 分) 压轴第 12 页 共 13 页 (2)此前,王全斌、崔彦进在攻入成都后,争相掠取平民百姓的财物和子女。 ( “先是” “竟” “玉帛”各 1 分,句意 1 分) 14、沈伦信佛,相信因果报应,希望以此祈福。 (3 分) 【参考译文】 沈伦,字顺宜,是开封府太康县人。沈伦少时在嵩山、洛水间学习三礼 , (后来)凭讲授学问养活 自己。后汉乾祐年间,白文珂镇守陕州,

36、沈伦前往投奔他。后周显德初年,太祖(赵匡胤)兼任同州节度 使,宣徽使昝居润与沈伦交情深厚, (将他)推荐给太祖, (于是)沈伦留在幕府任职。太祖相继兼任滑、 许、宋三镇节度使, (沈伦)都代理从事一职,掌管钱财货物,凭借廉洁知名。等到(太祖)接受后周(恭 帝)禅让, (沈伦)由宋州观察推官被征召为户部郎中。沈伦奉命出使昊越国归来,上奏十多件有利国家、 合乎时宜的事, (皇帝)全部采纳了。沈伦途经扬州、泗州时,遇上荒年,很多百姓饿死,州中长官禀告 沈伦说: “州中军粮尚有一百多万斛,倘若借给百姓,到秋天又收进新谷,这样就公私两利,非得您向朝 廷上奏不可。 ” (沈伦)回朝后详细禀告皇帝。太祖就下

37、诏打开粮仓,借粮给百姓。建隆三年,沈伦升任给 事中。第二年春天,沈伦担任陕西转运使。大宋军队讨伐后蜀,任命(沈伦)为随军水陆转运使。此前, 王全斌、崔彦进在攻 A 成都后,争相掠取平民百姓的财物和子女。唯独沈伦住在佛寺中吃素食,有人馈赠 他奇珍异物, 沈伦一概拒绝。 回京时, 他的竹箱中仅几卷图书而已。 太祖知道此事, 于是贬谪王全斌等人, 任命沈伦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此前,沈伦的宅第矮小简陋, (他)处之泰然。太祖知晓他未曾修葺宅 第,于是派遣宦官按照图纸督促工匠,替(他)修治府第。沈伦私下告诉使者,希望(房屋)规模狭隘窄 小,使者将此禀告皇帝,皇帝也不违背他的心意。开宝二年,沈伦遭遇母亲

38、丧事,服丧尚未满期,重新起 用任职治事。开宝六年,被授官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水陆发运事。 (皇帝)赴洛阳祭祀求雨,命沈伦 留守东京兼任大内都部署。不久他被征召到行在所,受命参与大礼。太平兴国初年,沈伦加任右仆射兼门 下侍郎,监修国史。(太宗)亲自率师出征太原,又任命沈伦为留守、兼管开封府事务,加任左仆射。这一 年沈伦疾病发作,从此屡次请求辞职。雍熙四年,沈伦去世,享年七十九岁。朝廷赠官侍中。沈伦清正耿 直,淳厚谨慎,皇帝每次巡狩,大多命他留守。沈伦喜好佛教,笃信因果。盛夏时他曾坐在室中,任凭蚊 子叮咬肌肤,童子拿扇来赶, (沈伦)就叱责他,企图以此祈福。沈伦担任宰相时,遇上荒年,有乡人来 借粮,他统统给予,差不多有千斛之多,过了一年,他就烧毁了所有债券。 15、 C【解析】 “意在之情”错,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 16、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 (3 分)他在朝为官, 正直端方,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