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知识梳理第一单元知识梳理(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知人论世 1、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家,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背景剖析 历史背景: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 盾的方针路线。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 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
2、的学术争鸣。于是有了 所谓“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 ,是一次思想大爆炸,其时是中国思想史上第 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 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 核心。 政治主张:本文所记之事应是在孔子晚年,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 42 岁。据资料,当时子 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 51、39、31、18、60 岁,这一顺序就体现了孔子“长幼有序” 的思想。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还在读书,这是为了“独善其身” , “修身” 。
3、孔子主张“入仕” ,要求读书 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 ,并说“学而优则仕” ,主张“仁政” , “以礼治国” 。 本文是孔子“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孔子问“志”弟子 言“志”孔子评“志” ) ,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和性格,反映了孔子“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 积累文言常识 1、请给下列重点词释义 (1)不吾知 也( 了解 ) (2)加 之以师旅( 加到 上 ) (3)比及 三年( 等到 ) (4)夫子哂 之( 笑 ) (5)以俟 君子( 等待 ) (6)异乎三子者之撰 ( 才能 )
4、 (7)何伤 乎( 妨害 ) (8)吾与 点也( 赞成 ) 3、请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鼓瑟希 ,铿尔,舍瑟而作(通“稀” ,稀疏 ) (2)莫 春者,春服既成( 通“暮” ,晚 ) (3)唯求则非邦也与 ( 通“欤” ,句末语气词 ) 4、解释句中的活用字 可使足 民( 使动用法,使富足 )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 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 鼓 瑟希,铿尔( 名词作动词,弹奏 ) 三子者出,曾皙后 ( 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 ) 浴乎沂,风 乎舞雩( 名词作动词,吹风)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 形容词作名词,小事,指做小相;大事,指治国为政) 5、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 如
5、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表假设,如果,假如 )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 (4)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到去 )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如同) (6)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古代面积计算单位,纵横各一里叫“一方” ,翻译为纵横)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是非准则 )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 (4)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正,正要 ) (5)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在时候,当 ) 与 (1)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 赞成,赞许 ) (2)唯求则非邦也与( 通“欤” ,句末语气
6、词 ) (3)遂与外人隔绝( 和,跟 ) (4)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亲附 ) (5)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和 ) (6)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给,给予 ) (7)夫人之相与(交往) 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 因为 ) (2)毋吾以也(因为) (3)则何以哉( 用,做 ) (4)为国以礼(介词, 用 ) 因 (1)因之以饥馑( 接着,继 ) (2)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依靠,凭借 ) (3)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顺着 )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经由,通过 ) (5)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沿袭) (6)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 (7)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于是,
7、就) 6、辨析下列文言句式 (1)毋吾以也( 宾语前置 ) (2)不吾知也( 宾语前置 ) (3)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 (4)何伤乎( 宾语前置 )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状语后置 ) (6)异乎三子者之撰( 状语后置 ) (7)浴乎沂,风乎舞雩( 状语后置 ) (8)可使有勇( 省略句 ) 7. 重点句子翻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译: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主持赞 礼的人。 为国以礼,
8、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译: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赏析人物形象: 1、 【探究】提炼文中描写四弟子的语言、行为,总结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并结合孔子的态 度分析四弟子性格。 明确: 人物 语 言 政治理想 行 为 孔子态度 性格 子路 使有勇, 且知方 以勇治国 “率尔” 哂之 率直粗疏 冉有 小国可使足民 以富治国 叹之 敦厚谦逊 公西华 愿学而为小相 以礼治国 惜之 谦和沉稳,墨守成规 曾皙 浴风咏于暮春 以美治国 舍瑟而作 与之 自由率性、从容洒脱、悠然自在 2【探究】从孔子态度和治国思想分析其评判学生的标准,思考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明确:孔子
9、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他主张“入仕”,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 四个学生,可以说有四种理想,都和治国有关。子路以勇治国,冉有以富治国,公西华 以礼治国,曾皙以美治国。 针对子路,孔子“哂之”。理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孔子当时不语,后“叹之”。理由是“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 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孔子“惜之”。理由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认为公西华 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针对曾点,孔子“与之”。曾皙言志与他人不同,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 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
10、景象。展示的是一幅暮春郊游图: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 礼,以求得丰年。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这正符合儒家礼治的精神,又 符合孔子晚年的心态。孔子主张以礼治理国家。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 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因此博得孔子的赞赏。孔子赞叹之时, 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讨论儒家思想 1. 用现代观点看待四弟子,你赞同谁的说法呢?请各抒己见。 明确:现代社会恐怕更需要子路对自己的自信,以及他敢闯敢拼的勇气。但是谦虚仍然是美德。 2. 孔子的“志”是什么? 明确:“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
11、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 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 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一个大同世界的理 想。其实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治。 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 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孟子 ,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 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 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2、故事背景
1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 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 齐桓晋文之事是 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 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3、著作简介 孟子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 (另外三本为 大学中庸论语 ) 。 汉书艺 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60 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 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书中记载
13、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 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与五经 。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的名篇之一,也是古代 论辩文中的杰作,代表着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统一天 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在论辩中孟子是运 用辩论技巧说服齐宣王放弃霸图,实行王政,取得论辩胜利。 4、齐桓公简介 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齐桓公,姜姓,吕氏 ,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 ,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 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
14、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 一个中原霸主。 5、晋文公简介 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 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 632 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 多, 大败楚军, 并召集齐、 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 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他们两人都是春秋时称霸的诸侯,与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合称“春秋五霸”。 积累文言常识 (一)通假字 1、无以,则王乎:以,通“
15、已” ,停止 2、然则废衅钟与(本文有多处) :与,通“欤” ,语气词,表疑问 3、王说:说,通“悦” ,高兴 4、为长者折枝:枝,通“肢” ,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5、刑于寡妻:刑,通“型” ,作榜样 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已,通“矣” ,语气词,相当于“了” 7、盖亦反其本矣:盖,通“盍” ,何不;反,通“返” ,回、归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通“途” , 道路 9、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愬,通“诉” , 控诉、控告 10、是罔民也:罔,通“网” ,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12、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
16、通“矣” ,表确定语气 (二)古今异义 1、吾何爱一牛:爱,吝啬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及,用来推及到 3、至于兄弟:至于,推广到 4、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妻子,妻子和儿女 5、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中国,指中原一带 6、然后从而刑之:从而,接着就 (三)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动,使听到 2、无以,则王乎(本文有多处) :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异,意动,对.感到奇怪 4、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老,形容词作
17、名词,老人 7、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幼,形容词作名词,幼儿,孩童 8、刑于寡妻:刑(通“型” ) ,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9、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形容词作名词,肥美的食物 10、轻暖不足于体与:轻暖,形容词作名词,轻暖的衣服 11、危士臣:危:使动,使受到危害 12、朝秦楚:朝,使动,使来朝见 13、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国家;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国家 14、寡固不可以敌众:寡,形容词作名词,人口稀少的国家;众,形容词作名词,人口众多的国家 15、弱固不可以敌强:弱,形容词作名词,弱小的国家;强,形容词作名词,强大的国家 16、然后从而刑之:刑,名
18、词作动词,处罚 17、是罔民也:罔(通“网” ) ,名词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引申为陷害 18、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 19、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谨慎从事,重视 (四)特殊句式判断句 1、是乃仁术也 2、夫子之谓也 3、是诚不能也 4、是折枝之类也 5、是罔民也 判断句 6、百姓之不见保:见,表示被动 (五)特殊句式省略句 1、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2、将以(之)衅钟 3、将以(之)求吾所大欲也 4、及(其)陷于罪 5、必使(之)仰足以事父母 (六)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 1、臣未之闻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臣未闻之也” ,之,代词 2、莫之能御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莫
19、能御之也” ,之,代词 3、何由知吾可也: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由何知吾可也” 4、牛何之: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即“牛之何” ,此处之是动词,去、往 5、然则一羽之不举: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举一羽” ,之,起提宾作用 6、夫子之谓也:即“谓夫子也” ,之,起提宾作用 7、舆薪之不见: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见舆薪” ,之,起提宾作用 8、何以异: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以何异” 9、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未有也” ,之,起提宾作用 (七)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 1、王坐于堂上:即“王于堂上坐” 2、构怨于诸侯:即“于诸侯构怨” 3、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即
20、“皆欲于王之朝立” 4、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即“而以羊易之” 5、树之以桑:即“以桑树之” (八)一词多义 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谈论) (2)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道路)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4)道芷阳间行(取道)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道理) 之: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的) (2)牛何之(去、往) (3)臣闻之胡龁曰(助词,无意义) (九)一词多义 舍: (1)sh 舍南舍北皆春水(房屋) (2)sh 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释放) (3)sh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停止) (4)sh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居住) (5
21、)sh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弃,放弃) 诚: (1)诚有百姓者(的确) (2)是诚何心也(真的)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真诚) (4)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果真,如果) 赏析人物形象: 1、齐宣王首先发招,他询问的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否真的没听说过?孟子为何不接招? 答:齐宣王问的是霸道,是靠武力、刑法、权势进行统治,而孟子要宣扬的是王道,主张仁义治天下, 回答则与自己主张相违, 于是孟子使出第一招: 避实就虚。 孟子说: “如果非要谈, 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 ” 此言一出,可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齐王不感兴趣,谈话结束;二是齐王勉强听闻,但是兴趣不浓。你想 故事会怎
22、样发展下去? 既然故事要发展, 齐王当然要继续听下去, 只是注意齐王兴趣不浓。 那么孟子要达到说服的目的, 该怎么办呢?当务之急是引起齐王兴趣。于是,孟子使出第二招:欲擒故纵,引人入彀。 2、本来齐宣王是心不在焉,随口问“怎样的道德修养才可以行王道” ,但是后来却逐渐感兴趣,问“像 我这样的寡德之人,可以安抚人民吗” 。孟子是用什么来吸引齐宣王的? 答:“莫之能御”暗合了齐宣王称霸之大欲,正所谓“欲擒故纵”齐宣王就感兴趣了,主动问道:“何 由知吾可也?”(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宾语前置)这就中了孟子的计了。 3、齐宣王“以羊易牛”一事,他本人怎么看?百姓怎么看?孟子怎么看? 为什么孟子要为齐宣 王
23、找借口? 答:孟子第二步必须替齐宣王找到“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才能使自己的论辩得以进行。于是他举 了齐宣王“不忍其觳觫”以羊易牛的事例,并断言“是心足以王”。其实齐宣王做的这件事既可以解释为 有不忍之心,又可以看做是“爱(吝啬)”。孟子故意指出“百姓皆以王为爱”,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 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说这就是“仁术”,只不过“见牛未见羊也”。这一擒一纵,使齐 宣王再也不能心不在焉了。齐宣王如果没有前一次受窘的“笑”,就不会有后边的“说(悦)”。孟子欲 擒故纵,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齐宣王“心有戚戚”,问道:“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至此,孟子 又获一胜,将对话纳入了自己的轨
24、道。这招叫做“声东击西”。当然,这也仅仅是建立起对话的基础,真 的要使想立霸业、已行霸道的齐宣王接受自己的“王道”主张,并非易事。 讨论儒家思想 1、王问的是不忍之心与王道的关系,孟子的答案似乎是答非所问,他为什么要告诉齐宣王不为与不能 的区别呢? 答:因为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齐宣王虽然对王道开始感兴趣,但是对于行仁政实际是有畏 难心理的,孟子首先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到,打消他的顾虑,为他具体阐述仁政措施做好准备。 2、如何理解“王道”和“霸道”? 答: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霸道”指君 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孟子所处的时
25、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 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葡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 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 而孟轼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3、文中是如何体现孟子的语言魅力的? (1) 、迂回曲折,层层深入,跌宕起伏。孟子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 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 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 的
26、谈话。 (2) 、气势浩然,逻辑严谨。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孟子散文 的气势源于他坚毅的人格,他对自己的主张,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广博的学问,气盛则言宜,所以谈起话来 理直气壮,刚柔相济,词锋犀利。但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 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 (3) 、取譬设喻。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 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 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
27、,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 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4、文中孟子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说服齐宣王实行王道的? 第一步: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步: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第三步: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利用“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 第四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而 是“不为”。 第五步: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 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六步: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5、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28、? 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是心足以王矣”、“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推恩 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 “其若是,孰能御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善于运用 对比,是本篇组织材料进行论证的技巧之一。王道与霸道总携全局之比。从开头以羊易牛引出的“恩足以 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 ,到“不为”与“不能” ,邹人与楚人,直到结尾“明君制民之产” 与 “今 也制民之产” 等等,对比层叠展开,起到突出矛盾、揭示本质、阐明意义的作用,又收取章法错综开合回 旋之功效。另一方面,论证的层次段落随文意而迭起迭落,善行善止,渊然而留以蓄势,沛然飞泻而冲腾。 6、本文主旨是什么?
29、答:本文是孟子的名篇之一,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文章欲擒故纵,层层深入,反 复诘难,句式不断变化,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表现出孟子文章逻辑缜密、气势磅礴的论辩特色,代表着 当时逻辑文的最高水平。文章烛照千古的思想光辉和精彩绝伦的论证过程,是本文广受赞誉的主要原因。 7、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对王道思想的理解是本文一个重要的立足点。用文中的话来说,王道就是“保民而王” ,其对立面 是靠武力称王的“霸道” ” 。王道的出发点是仁心,王道的根本在让民众拥有一定的财产。百姓的物质生活 有了保障以后,才能遵行礼义法度,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会富强,国家富强之后自然能够在国际关系中 获得主导地
30、位。 这一思想在各诸侯国以武力争夺天下的时代, 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因而未被统治者采纳。 “五 亩之宅”至“黎民不饥不寒”一段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和谐富足的理想社会,同时也为历代励精图治的君 王树立了一个绝好的典范。 8、本文的亮点是什么? 答:孟子的辩论艺术,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开篇齐宣王以齐桓公、晋文公之事相问,实际上反 映出他想要靠武力称霸的想法。孟子借圣人未曾谈过这个话题为理由,并未正面回答齐宣王的问题,顺势 将话题转引到王道上来。首先,孟子提起齐宣王用羊代替牛来祭祀的往事,让齐宣王对自己充满信心,相 信他心中的仁心可以安民而称王。紧接着,孟子提出宣王能够施恩于禽兽却不及百姓,得出不
31、是不能够, 而是不愿意去做的结论。然后循循善诱,将齐宣王的关注点逐步引向如何“保民而王”上来。此时孟子再 抛出“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可谓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四、拓展阅读 攻其要害:在于对方的交锋中要及时发现对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击。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 攻其不备:及时抓住辩论过程中对方出现的破绽,发起突然袭击。 诱敌深入:在辩论中对方长驱直入时,处于守势的一方以静制动、设置圈套,使之在不知不觉中陷入 自相矛盾的困境。 欲擒故纵:先假定认可对方的论点,迎合对方心理以缩短心理距离,再出其不意地进行反击。 避实就虚:暂时回避难以直接回答的实质问题,抓住对方之“虚” ,选择其薄弱环节连连进攻。 反唇相讥:不动声色地反过来责问或讥讽对方,常常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设喻类比:采用比喻论证或类比论证的方式反驳对方观点,形象生动,言简意赅。 演绎归谬: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 然后通过演绎推理或类比推理的方法加以引申,得出荒谬结论, 正所谓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