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州市惠州市 202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数数 学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满分小题,每小题满分 5 分,共分,共 50 分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 5 分,选错得分,选错得 0 分分 1. 设集合 2 |560Mx xx,集合0Nx x, 则MN( ) A. 0 x x B. |3x x C. |2x x D. 23xx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得集合M,利用并集的概念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得23Mxx,0Nx
2、 x, 所以MN0 x x , 故选:A 【点晴】此题考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集合的并集,属于基础题. 2. 复数z满足(1 )1iz=i ,其中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z=( ) A. 1 i B. 1i C. i D. i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复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化简复数 1 1 i zi i ,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复数z满足(1)1iz=i ,可得 1112 1112 iiii zi iii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其中解答中熟记复数的除法的运算法则,准确运算是解答 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 3. 已知 2 sin 3 ,则cos
3、( 2 )的值为( ) A. 5 3 B. 1 9 C. 1 9 D. 5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诱导公式和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 2 2 21 cos2cos21 2sin1 2 39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诱导公式和二倍角余弦公式求值,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 已知向量,3ka,向量1,4b ,若ab ,则实数k ( ) A. 12 B. 12 C. 3 4 D. 3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ab,等价于0a b,计算可得. 【详解】由已知得13 40a bk , 12k , 故选 B 【点晴】此题考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属于
4、基础题. 5. 已知正方体 1111 ABCDABC D的棱长为 1,则直线 1 DA与直线A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1 2 B. 2 2 C. 1 2 D. 3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连接 1 CB,得到 11 / /CBDA,把异面直线 1 DA与直线AC所成角转化为直线 1 CB与直线AC所成角,在 1 ACB中,即可求解. 【详解】在正方体 1111 ABCDABC D中,连接 1 CB,可得 11 / /CBDA, 异面直线 1 DA与直线AC所成角,即为直线 1 CB与直线AC所成角, 因为 1 ACB是正三角形,所以 1 1 cos,cos 32 DA AC
5、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其中解答中熟记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把异面直线所 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6. 已知双曲线 22 22 1(0,0) xy ab ab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250l xy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A. 1 2 B. 6 2 C. 3 2 D. 5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250l xy 可得两直线斜率相等,即可求出离心率. 【详解】因为一条渐近线平行于直线: 250l xy ,可知两直线斜率相等, 由题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1
6、2 yx ,则 1 2 b a , 222 2 22 1 1 4 bca e aa , 5 2 e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离心率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7.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北魏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所著,约成书于公元 466-485 年间其中记载着这么一 道“女子织布”问题:某女子善于织布,一天比一天织得快,且每日增加的数量相同已知第一日织布 5 尺,30 日共织布 390尺,则该女子织布每日增加( )尺 A. 4 7 B. 16 29 C. 8 15 D. 16 31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等差数列为 n a的公差为d,根据首项 1 5a , 30 390S,列出方程,
7、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女子每日织布数呈等差数列 n a, 设等差数列为 n a的公差为d,其中首项 1 5a , 30 390S, 可得 30 29 5 30390 2 d ,解得 16 29 d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正确理解题意,熟练应用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公式,列出方程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计算能力. 8. 函数 cosf xx x的部分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运用排除法,由()cos()cos( )fxxxxxf x ,得出 f x为奇函数, ()cos0 66
8、6 f , 可排除得选项 【详解】由()cos()cos( )fxxxxxf x ,所以 f x为奇函数,排除 A,C; 因为 f x 的大于 0的零点中,最小值为 2 ;又因为()cos0 666 f ,排除 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图象的辨别,常从函数的奇偶性,特殊点的函数值的正负,函数的单调性运用排 除法,属于基础题 9. 根据党中央关于“精准”脱贫的要求,我市某农业经济部门派四位专家对三个县区进行调研,每个县区 至少派一位专家,则甲,乙两位专家派遣至同一县区的概率为( ) A. 1 6 B. 1 4 C. 1 3 D. 1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每个县区至少
9、派一位专家,基本事件总数36n,甲,乙两位专家派遣至同一县区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6m,由此能求出甲,乙两位专家派遣至同一县区的概率. 【详解】派四位专家对三个县区进行调研,每个县区至少派一位专家 基本事件总数: 23 43 36nC A 甲,乙两位专家派遣至同一县区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212 232 6mC C A 甲,乙两位专家派遣至同一县区的概率为: 61 366 m p n 本题正确选项:A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古典概型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10. 若在定义域内存在实数 0 x,满足 00 ()()fxf x ,则称( )f x为“有点奇函数”,若 12
10、 ( )423 xx f xmm 为定义域R上“有点奇函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1 313m B. 1 32 2m C. 2 22 2m D. 2 213m 【答案】B 【解析】 根据“局部奇函数”的定义可知,函数()( )fxf x 有解即可, 即 1212 ()423(423) xxxx fxmmmm , 2 442 (22 )2m60 xxxx m , 即 22 (22 )2(22 )280 xxxx mm 有解即可, 设22 xx t ,则222 xx t , 方程等价为 22 2280tm tm 在2t 时有解, 设 22 ( )228g ttm tm , 对称轴 2
11、 2 m xm , 若2m,则 22 44(28)0mm , 即 2 8m , 2 22 2m ,此时2 2 2m 若2m,要使 22 2280tm tm 在2t 时有解, 则 2 (2)0 0 m f , 即 2 1313 2 32 3 m m m , 解得132m, 综上:1 32 2m 选 B. 点睛:研究二次函数最值或单调性,一般根据对称轴与定义区间位置关系进行分类讨论;研究二次方程在定 义区间有解,一般从开口方向,对称轴位置,判别式正负,以及区间端点函数值正负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满分小题,每小题满分 5 分,共分,共 10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5 分,部分选对得分,部分选对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不等式2 abab 恒成立 B. 存在 a,使得不等式 1 2a a 成立 C. 若, (0,)a b,则2 ba ab D. 若正实数 x,y满足21xy,则 21 8 xy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根据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和结论对所有选择支分别判断 【详解】不等式2abab恒成立的条件是0a,0b,故 A不正确; 当 a为负数时,不等式 1 2a a
13、 成立.故 B正确; 由基本不等式可知 C正确; 对于 212144 (2 )4428 yxy x xy xyxyxyxy , 当且仅当 4yx xy ,即 1 , 2 x 1 4 y 时取等号,故 D 正确. 故选:BCD.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不能忘记,如果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一定要注意 一正二定三相等另外存在性命题举例可说明正确,全称性命题需证明才能说明正确性 12. 在空间中,已知, a 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若/ab,且a,b,则/ / B. 若,且/a,b / ,则ab C. 若a与b相交,且a,b
14、,则与相交 D. 若ab,且/a,b / ,则 【答案】AC 【解析】 【分析】 用线面,面面平行垂直的性质判断进行判断. 【详解】若/ab,且,ab,即两平面的法向量平行,则/ /成立,故 A正确; 证明:如图,aP,过P在平面内作mnP, a,am,an Q,/ab,bm,bn ,b b ,故/ / 若,且ab/ ,则a与b互相平行或相交或异面,故 B 错误; 若, a b相交,且,ab,则, 相交成立. 证明:反证法 假设、不相交,则/ / 又,ab,所以/ab,矛盾. 故、相交,故 C 正确; 若ab,且ab/ ,则与平行或相交,故 D错误; 故选:AC 【点睛】此题为基础题,考查线、
15、面平行垂直性质及判断. 三、 填空题: 本题共三、 填空题: 本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分, 共 20 分, 其中分, 其中 16 题第一个空题第一个空 3 分, 第二个空分, 第二个空 2分分 13. 函数 lnf xx在点 1,0处的切线方程为_ 【答案】10 xy 【解析】 【分析】 因为曲线 f(x)lnx 在点(1,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f(1),用点斜式求得函数 f(x)lnx 的图象在点(1,0) 处的切线方程 【详解】解:f(x) 1 x ,曲线 f(x)lnx 在点(1,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f(1)1, 所以函数 f(x)lnx的图象在点(1,0)
16、处的切线方程是 y0 x1, 整理得 xy10 故答案为 xy10 【点睛】本题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 14. 二项式 7 21x的展开式中 3 x的系数是_ 【答案】280 【解析】 【分析】 求出展开式的通项,令x的指数为 3,即可求出系数. 【详解】展开式的第1r 项为 7 17(2 ) 1 rrr r TCx , 故令73r ,即4r , 所以 3 x的系数为 43 72 280C 故答案为:280.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展开式指定项的系数,属于基础题. 15. 若抛物线 y2=4x 上的点 M 到焦点的距离为 10,则 M 到 y 轴的距离是_ 【答案】9
17、 【解析】 试题分析:1 109 MM xx . 【考点】抛物线的定义 【思路点睛】当题目中出现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时,一般都会想到转化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 离解答本题时转化为抛物线上的点到准线的距离,进而可得点到y轴的距离 16. 已知ABC,AB=AC=4,BC=2 点 D为 AB延长线上一点,BD=2,连结 CD,则BDC 的面积是 _,cosBDC=_ 【答案】 (1). 15 2 (2). 10 4 【解析】 取BC中点E,由题意:AEBC, ABE中, 1 cos 4 BE ABC AB , 1115 cos,sin1 4164 DBCDBC , 115 sin 22 BC
18、D SBDBCDBC 2ABCBDC , 2 1 coscos22cos1 4 ABCBDCBDC , 解得 10 cos 4 BDC或 10 cos 4 BDC (舍去) 综上可得,BCD面积为 15 2 , 10 cos 4 BDC 【名师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 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以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2)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 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再逐步解其他三角形,有时 需要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的解
19、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已知等差数列 n a的公差0d ,若 6 11a ,且 2514 ,a a a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 (2)设 1 1 n nn b a a ,求数列 n b的前 n 项和 n S. 【答案】(1)21 n an(2) 21 n n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列式求得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则通项公式可求; (2)把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代入 1 (21)(21) n b nn ,再由裂项相消法求数列 n b的前 n 项和 n S. 【详解】
20、解:(1) 6 11a , 1 511ad 2514 ,a a a成等比数列, 2 5214 aa a, 2 111 413adadad 化简得 2 1 63a dd,0d , 1 2ad 由可得, 1 a1,d2=,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21 n an; (2)由(1)得 1111 (21)(21)2 2121 n b nnnn 12 111111 1 23352121 nn Sbbb nn 11 1 22121 n nn 【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训练了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是中档题 18. 在ABC中,角、 、A BC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
21、cos2cosbAcaB= (1)求角B的值; (2)若4a,ABC的面积为3,求ABC的周长 【答案】(1) 3 ;(2)513 【解析】 【分析】 (1)由正弦定理和题设条件, 求得2sincossin()CBAB, 进而得到2sincossinCBC, 得到 1 cos 2 B , 即可求解; (2)由ABC的面积为3,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1c,再结合余弦定理,求得13b ,即可 求得ABC的周长 【详解】(1)由题意,在ABC中,满足cos2cosbAcaB=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2sincossincossincosCBBAAB,即2sincossin()CBAB, 又由ABC,
22、可得sin()sinABC,即2sincossinCBC, 又因为(0, )C,可得sin0C ,所以2cos1B,即 1 cos 2 B , 因为0B, 所以 3 B (2)由ABC的面积为3,即 1 sin3 2 ABC SacB, 可得 13 43 22 c ,解得1c, 又由余弦定理 222 2cosbacacB,可得 222 1 412 4 113 2 b , 解得 13b , 所以ABC的周长为513lab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 其中在解有关三角形的题目时, 要抓住题设条件和利用某个定理的信息,合理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是解答的
23、关键,着重考查了运 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9.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DE 平面ABCD, / /,3AFDE DEAF,BE与平面 ABCD所成角为 60. (1)求证:AC 平面BDE; (2)求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 【答案】(1)见解析;(2) 13 13 . 【解析】 【分析】 (1)由已知可得DEAC且ACBD,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证明;(2)以D为原点,DA方向 为 x轴,DC方向为 y轴,DE方向为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平面BDE的一个法向 量和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证明:
24、DE 平面ABCD,AC 平面ABCD, 所以DEAC, 又底面ABCD是正方形, ACBD. BDDED, AC 平面BDE. (2)解:,DA DC DE两两垂直, 以D为原点,DA方向为 x轴,DC方向为 y轴,DE方向为 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可得 0 60DBE, 3 ED DB , 由1AD ,可知 6 2,6, 3 BDDEAF. 则 6 1,0,0 ,1,0,0,0,6 ,1,1,0 ,0,1,0 3 AFEBC , 6 0, 1, 3 BF , 2 6 1,0, 3 EF . 设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为, ,nx y z, 则 0 0 n BF n EF ,即 6
25、0, 3 2 6 0, 3 yz xz 令6z ,则4,2, 6n . AC 平面BDE,则CA为平面BDE的一个法向量, 1, 1,0CA, 13 cos, 13 n CA, 二面角FBED为锐角, 二面角FBED的余弦值为 13 13 . 【点睛】 本题考查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应用, 求解二面角大小的关键是正确解出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 然后由法向量的夹角得出二面角的大小 20. 已知椭圆 22 22 :1 xy C ab (0ab)的一个焦点为 3,0F,且该椭圆经过点 1 3, 2 P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点F作直线l与椭圆C交于不同两点A、B,试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 使
26、得直线QA与直线 QB恰关于x轴对称?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 2 2 1 4 x y;(2)存在x轴上的定点 4 3 ,0 3 Q ,满足直线QA与直线QB恰关于x轴对称 【解析】 【分析】 (1)法 1:(待定系数法)由题意可得 222 3cab,将点的坐标代入椭圆的方程,联立求解可求得椭圆C 的方程;法 2:(定义法),求得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由椭圆的定义求得2a,可求得椭圆C的方程 (2)当直线l为非x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30 xmy,与椭圆C的方程整理得 22 42 310mymy 设 11 ,A x y, 22 ,B x y, 得韦达定理 12 2
27、 2 3 4 m yy m , 12 2 1 4 y y m 将 问题转化为,AQ BQ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运用两点的斜率公式可求得点Q的坐标,验证当直线l为x轴时也 符合题意 【详解】(1)法 1: 【待定系数法】 由题意可得 222 3cab,又因为点在椭圆上得 22 31 1 4ab ,联立解得 2 4a , 2 1b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2 2 1 4 x y; 法 2: 【定义法】 设另一个焦点为 1 3,0F ,则 1 FFP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得 1 17 12 42 FP ,所以 1 24aPFPF,即2a,由 222 bac得 2 1b , 所以椭圆C的方程为 2 2 1
28、4 x y; (2)当直线l为非x轴时, 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30 xmy, 与椭圆C的方程联立得 2 2 30 1 4 xmy x y , 整理得 22 42 310mymy 由 2 22 2 34 41601=m+m=m , 设 11 ,A x y, 22 ,B x y,定点,0Q t (且 12 ,)tx tx构, 则由韦达定理可得 12 2 2 3 4 m yy m , 12 2 1 4 y y m 直线QA与直线QB恰关于x轴对称,等价于,AQ BQ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所以 12 12 0 yy xtxt ,即得 1221 0y xtyxt 又 11 30 xmy, 22 30 xmy,
29、得 11 = 3mxy, 22 = 3xmy 所以 1221 330ymytymyt,整理得 1212 320tyymy y 从而可得 22 2 31 320 44 m tm mm ,即2430mt, 所以当 4 3 3 t ,即 4 3 ,0 3 Q 时,直线QA与直线QB恰关于x轴对称成立 特别地,当直线l为x轴时, 4 3 ,0 3 Q 也符合题意 综上,存在x轴上的定点 4 3 ,0 3 Q ,满足直线QA与直线QB恰关于x轴对称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的方程,椭圆的定义的运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之交点问题,关键在于将目 标条件转化到交点的坐标上去,属于中档题 21. 已知 6 名某
30、疾病病毒密切接触者中有 1名感染病毒, 其余 5名健康, 需要通过化验血液来确定感染者 血 液化验结果呈阳性的即为感染者,呈阴性即为健康 (1)若从这 6名密切接触者中随机抽取 3名,求抽到感染者的概率; (2)血液化验确定感染者的方法有:逐一化验;平均分组混合化验:先将血液样本平均分成若干组,对 组内血液混合化验,若化验结果呈阴性,则该组血液不含病毒;若化验结果呈阳性,则对该组的备份血液 逐一化验,直至确定感染者 (i)采取逐一化验,求所需化验次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ii)采取平均分组混合化验(每组血液份数相同),求不同分组方法所需化验次数的数学期望你认为选择哪 种化验方案更合理?请说明
31、理由 【答案】(1) 1 2 ;(2)(i)分布列见解析,数学期望为10 3 ;(ii)分类讨论,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总数为 3 6 C,抽到感染者,则从余下 5 名某疾病病毒密切接触者中,再抽 2 人,有 2 5 C,从而求得抽到感 染者的概率; (2)分别求出方案(i)和方案(ii)的分布列和均值, 注意方案(ii)采取平均分组混合化验, 又平均分成 3 组和平 均分成 2 组两种情况,再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详解】(1)6名密切接触者中随机抽取 3 名共有 3 6 20C 种方法, 抽取 3 名中有感染者的抽法共有 12 15 10CC种方法, 所以抽到感染者的概率 2
32、 5 3 6 101 202 C P= C ; (2)(i)按逐一化验法,的可能取值是 1,2,3,4,5, 1 1 1 6 1 1 6 C P= C , 11 51 2 6 1 2 6 C C P= A , 21 51 3 6 1 3 6 A C P= A , 31 51 4 6 1 4 6 A C P= A , 415 515 55 66 111 5 663 A CA P=+= AA , 5 表示第 5次化验呈阳性或前 5次化验都呈阴性(即不检验可确定第 6 个样本为阳性), 分布列如下: 1 2 3 4 5 P 1 6 1 6 1 6 1 6 1 3 所以 1111110 666633
33、E=12345 ; (ii)平均分组混合化验,6个样本可按33,平均分成 2组,或者按2 2 2, ,分成 3 组 如果按33,分 2 组,所需化验次数为,的可能取值是 2,3, 1111 1111 1111 2323 1 2 3 CCCC P= CCCC , 111111 121121 1212 2323 2 3 3 CC CCC C P= CACA , 分布列如下: 2 3 P 1 3 2 3 128 333 E=2+3= 如果按2 2 2, ,分 3 组,所需化验次数为,的可能取值是 2,3, 1111 1111 1111 3232 1 2 3 CCCC P= CCCC , 1111 2
34、121 1111 3232 2 =3 =1+1= 3 CCCC P CCCC , 分布列如下: 2 3 P 1 3 2 3 128 333 E=2+3= 因为 EE=E, 所以我认为平均分组混合化验法较好,按2 2 2, ,或33,分组进行化验均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概率的计算,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均值与方差,属于中档题. 22. 已知函数( )ln() x f xax a (1)若0a,求 ( )f x的极值; (2)若 2 ln10 xx exmxexm ,求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极小值为1 2lna,无极大值;(2) 1 0, 2 e 【解析】 【分析】
35、(1)求导,由( )0fx 得xa,由 ( )f x的单调性可得; (2)分离参数得 2 ln 1 x x x exx m ,由(1)得ln1xx,所以 2 1 x xe m x ,(0,)x,即 min 2 () 1 x x m x e ,令 2 ( ) 1 x ex h x x ,(0,)x,求导求( )h x的最小值可得. 【详解】(1)因为0a,则函数定义域为0 +, 11 ( ) xa fx axax , 若0 xa,则( )0fx , ( )f x在(0, )a单调递减; 若xa,则( )0fx , ( )f x在( ,)a 单调递增, x (0, )a a ( ,)a fx 0
36、( )f x 极小 所以当xa时, ( )f x的极小值为( )12lnf aa ,无极大值; (2) 2 (ln)0 x xxemxxm,则 2 ln 1 x x x exx m , 由(1)知,当1a 时,( )lnf xxx在(0,1)单调递减,在(1,)单调递增, 所以 min ( )11f xf,所以 ln1xx, 22 ln 11 x x xxxx xx ee , 令 2 ( ) 1 x ex h x x ,(0,)x, 2 2 2 112 ( ) 1 xx eexxx h x x 2 2 111 1 x xxxe x , 令( )g x 11 x xxe,0,x, ( )g x
37、1 x ex 0恒成立,所以 min ( )(0)g xg 0 0 10 1 0=e 所以( )0g x恒成立, 所以( )0h x (1,)x;( )0h x (0,1)x;( ) 0h x =1x=; 则 min ( )(1)h xh 1 2 11 112 ee = 所以 22 ln 11 x x xxxx xx ee 1 2 e ,当且仅当1x 时等号成立 所以,正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1 0, 2 e 【点晴】利用导数,如何解决函数与不等式大题: 使用导数的方法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思路是构造函数,通过导数的方法研究这个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特殊 点的函数值,根据函数的性质推断不等式成立的情况因
38、为导数的引入,为函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操作工 具,因此入手大家比较清楚,但是深入解决函数与不等式相结合的题目时,往往一筹莫展.原因是找不到两 者的结合点,不清楚解决技巧,解题技巧总结如下 (1)树立服务意识:所谓“服务意识”是指利用给定函数的某些性质(一般第一问先让解决出来),如函数的单 调性、最值等,服务于第二问要证明的不等式; (2)强化变形技巧:所谓“强化变形技巧”是指对于给出的不等式直接证明无法下手,可考虑对不等式进行必 要的等价变形后,再去证明. 例如采用两边取对数(指数),移项通分等等. 要注意变形的方向:因为要利用函数的性质,力求变形后不等式一边需要出现函数关系式; (3)巧妙构造函数:所谓“巧妙构造函数”是指根据不等式结构特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最值进行解决. 在构造函数的时候灵活多样,注意积累经验,体现一个“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