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一、文明点产生与早期发展 1. 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条件: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2)过程: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农业和手工业分工交换贸易一部分人从事专门管理和文化 工作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定居生活早期城市 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分化部落战争(奴隶制,阶 级矛盾)政府、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国家文字 (3)基本标志:阶级、国家、文字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奴隶制社会 1. 特点: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断向外拓展。 2. 表现 (1)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产生产生
2、:BC3500BC2900BC18 世纪,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统一。 政治政治:君主专制制度 法律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保护私有财产,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成文法 典。 文化文化:苏美尔楔形文字;史诗吉尔伽美什 ;60 进制;洪水和方舟的传说。 (2)古代埃及文明: 产生产生:BC3500BC3100,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政治政治: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权力至高无上。 文化:文化: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莎草 纸。 古代印度文明: 产生产生:BC3 千纪诞生于印度河流域BC6 世纪,恒河流域形成国家。 政治:政
3、治: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 文化文化:BC6 佛教,“众生平等” ,冲击种姓制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1 到 9 的数字,发 明“0” 。 古希腊文明 产生:产生:BC2 千纪,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C8BC6 世纪,城邦。 政治:政治:斯巴达 寡头政治;雅典 民主政治。 文化:文化:神话、悲剧、喜剧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 父” ;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注: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之处在于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 决定城邦的大政
4、方针;局限性在于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奴隶,外邦人,妇女都被排斥在公民队 伍之外。且是一种原始的直接的民主,无法保证参政者的素质,会造成权力大滥用和误用。 三、古代文明的扩展 1.农耕文明的扩展 (1)原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2)方式:武力征服。 (3)表现 古代埃及: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一度征服埃及。 2.海洋文明:古代希腊的扩展 (1)方式:移民和殖民。 (2)表现:地中海 黑海周边,沿海呈线状建立数量众多的国家。 3.
5、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 四、古代世界的帝国 1. 波斯帝国:BC6,伊朗高原,第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帝国。 统治措施: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统治主体是波斯人。 2. 亚历山大帝国:BC4,地跨亚欧非的帝国。 统治措施:继承波斯,君权神授,推广希腊文化。统治主体是马其顿人和希腊人。 3. 罗马帝国:27395,地跨亚欧非 统治措施:奴隶制,武力扩张。 395 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西:395476,灭亡后西欧进入中世纪封建社会;东:3951453,也叫 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注:公园 1 世纪,基督教产生
6、于巴勒斯坦地区,4 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 五、文明的交流 1.技术 西亚:农耕技术,冶铁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 2.文化 西亚:神话,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对希腊影响很大。 腓尼基字母文字,经过漫长演化,演化出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 源头。 3.商业:丝绸之路,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 东汉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第 3 3 课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世纪:中世纪:约从公元 500 年至 1500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至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
7、世 纪) ) 一、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一、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 1、形成条件:、形成条件: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8 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 2、内容:、内容:封君(国王) ,授予土地者,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封臣:领取土地者(享有司法、行政、经济 等权力) ,效忠封君、服兵役等 3 3、特征: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特征: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逐级保护) ;契约关系 4 4、影响:、影响:封建等级制;分裂割据 (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8、(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 1、庄园性质:、庄园性质: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特点:自给自足) 2 2、土地组成:、土地组成: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自耕农份地、农奴份地) 3 3、居民构成:、居民构成: 领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 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 二、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一)(一)王权的变化:由弱变强王权的变化:由弱变强 (二)(二)中古西欧的城市(兴起时间:中古西欧的城市(兴起时间:1010- -1111 世纪)世纪) a 兴起条件: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b
9、拥有自治权: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c 主要居民:手工业者、商人 d 积极作用: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 事业。 (三)(三)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1.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的土地;2.征收十一税;3.具有等级制度;4.束缚人性,严密控制人民的精神文 化生活。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 共同维护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 共同维护 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三、三、
10、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 1、476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称为拜占庭帝国 2、6 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查士丁尼法典 内容: 法学会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地位:古代世界最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影响:巩固了帝国统治,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 3、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 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比较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比较 四、俄罗斯帝国四、俄罗斯帝国 起源与发展:9 世纪基辅罗斯建立。 (13 世纪上半期-16 世纪初)成为金帐汗国(蒙古人)的臣属;在反 抗蒙古人的过程中形成了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1547 年伊凡四世成为沙皇,进行改革;17 世 纪末,成为地
11、跨欧亚的大帝国。 伊凡四世改革:建立专制制度;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实行“特辖领地制” ) , 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对外扩张。 第第 4 4 课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一、阿拉伯帝国 建立与发展:建立与发展:7 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 年,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到他去世时,阿拉伯 半岛基本统一。8 世纪中期,地跨亚欧非。 政治: (政教合一)都城:巴格达;最高统治者称谓:哈里发;哈里发; 最重要部门:财务、税务。 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发展,从事陆上、海上贸易 文化:a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文献,保存了古
12、典文化,并传回欧 洲(特点:包容性,开放性) ; 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思想等各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 b 代表性成就: 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 二、奥斯曼帝国:二、奥斯曼帝国: 兴起与发展: 13 世纪兴起于小亚细亚, 14531453 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年攻占君士坦丁堡, 改名伊斯坦布尔;改名伊斯坦布尔; 1616 世纪地跨欧亚非世纪地跨欧亚非。 信奉伊斯兰教,政教合一信奉伊斯兰教,政教合一。奥斯曼帝国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商贸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 因之一。 政治: (政教合一) ,最高统治
13、者称谓:苏丹苏丹(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 经济:15-16 世纪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亚欧商路,征收重税。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一)中古时期的印度 1.1.笈多帝国:笈多帝国: 建立时间:4 世纪 宗教:印度教 2.2.德里苏丹帝国:德里苏丹帝国:建立时间:13 世纪初 宗教:伊斯兰教 政治统治:最高统治者苏丹; 地方制度行省制度 (二)中古时期的日本(二)中古时期的日本 1.1.兴起:兴起:秦汉之际中国移民迁入,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2.2.大化改新:大化改
14、新:时间:646 年 特点:模仿隋唐制度、学习中国 结果: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10 世纪:中央集权体制瓦解 12 世纪末:进入幕府时期 特点:a 天皇无实权,名义上的领袖 b 将军掌握实权 c 武士与将军主从关系,成为 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 3.3.德川幕府的统治:德川幕府的统治:17 世纪19 世纪 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三)中古时期的朝鲜中古时期的朝鲜( (自己补充自己补充) ) 第第5 5课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古代非洲与美洲 古代非洲文明: 西非:班图人: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驯养牛羊,冶铁技术。1
15、1 世纪末建立津巴布韦,遗址大津 巴布韦。815 世纪,马里征服加纳,桑海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拥有黄金资源和象牙。马里城市廷巴廷巴 克图克图;桑海在 16 世纪鼎盛,末期外来侵略而衰落。 东非:4 世纪埃塞俄比亚地区阿克苏姆王国;10-15 世纪,受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和伊斯兰教 影响而兴起的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对外贸易发达。 古代美洲文明:由印第安人创造,培育出马铃薯、玉米、花生马铃薯、玉米、花生等。 玛雅文明:尤卡坦半岛,种植玉米玉米,金字塔庙宇,陶器,20 进制, “0”的概念,发明独特的文字。15 世纪中期衰落。 阿兹特克文明:14 世纪兴起于墨西哥地区,16 世纪鼎盛。 “
16、浮动原地“浮动原地”扩大耕地面积;都城特诺奇蒂特诺奇蒂 特兰特兰。 印加文明:12 世纪以库斯科为都城,13 世纪崛起。15、16 世纪鼎盛,国王是最高统治者, 。古城马丘 比丘城遗址。 (其余还有自己补充)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走向整体的世界 一、全球航路的开辟 1. 动因(为什么要开辟) : 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其余略,书上有) 2. 条件(为什么能开辟) :政府(王室)的支持;地圆说的流行丰富的航行经验,地理知识的丰 富及航海技术的进步。 3. 过程: 1487 年,葡萄牙葡萄牙航海家迪迪亚士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
17、岸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 年,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哥伦布在西班牙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到达美洲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 开辟了从欧到美洲的新航 路; 1497-1498 年,葡萄牙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达伽马在国王支持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印度,开辟欧亚贸易主干道; 1519-1522 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麦哲伦在西班牙西班牙支持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 的。 4. 其他航路的开辟: 1497 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 16 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到达北冰洋地区; 17 世纪,效力于荷兰的英国航海家哈德逊多次探索北冰洋到亚洲
18、的航线; 南半球:1578 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合恩角; 1642-1643 年,荷兰人塔斯曼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 亚岛。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开辟了众多航线,建立了大洋和大陆之间的直 接联系。 5. 对哥伦布的评价: 积极的一面,发现新的大陆,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等等;消极的一面,给 美洲地区印第安人带来灾难甚至是对其文明毁灭性的打击。 (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 6.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对比: 从根本上来说,东西方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外向型的商品经济,这导致双 方除护航目的的不同:目的的不同:郑和为宣扬国威,而西方航海家们则
19、为了寻求金银和市场甚至传播基督教; 从性质上来看,郑和远航是一种政治行为,而西方则是一种经济行为; 从影响上来看,郑和远航一方面消耗了国力,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新航 路的开辟则是加速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进程,加强全球经济联系,也给非洲美洲乃至亚洲人民带来灾 难。 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人口人口迁移迁移: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都有族群混合现象族群混合现象。 物种交换物种交换 疾病传播: 商品世界性流动:A. 大西洋三角贸易(黑奴贸易) ; B. 葡萄牙为主的印度洋贸易和以西班牙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其实都围
20、绕着中国在 进行。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 易网络也逐渐形成。 2. 世界格局的演变: 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 夺的道路。 欧洲社会转型:对欧洲: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 (1)“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 :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种类与流通量流通量增长,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 洋沿岸洋沿岸,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2)“价格革命”“价格革命” :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 封
21、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封建制度)衰资(资本主义)兴,社会转型。同 时,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相继崛起。 世界格局演变:世界性贸易和殖民活动使得欧洲逐渐占据优势并称霸世界,亚洲、美洲和非洲则逐渐 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形成了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1.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1)含义:略(2)原因 a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 b 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c 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4)精神内核:人文主
22、义精神内核:人文主义 (5)人文主义的内涵/实质(需要理解): a 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人的地位,肯定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抨击教会腐败和腐朽思想,崇尚理性理性; c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追求现世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d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6)代表人物 a“文学三杰” (“文学三杰” (1414 世纪)世纪):但丁但丁(神曲)、彼特拉克彼特拉克(“文艺复兴之父”)、薄伽丘薄伽丘(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b“美术三杰”(“美术三杰”(1515 世纪)世纪):达芬奇达芬奇
23、(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大卫摩 西创世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拉斐尔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运用高超的艺术运用高超的艺术 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观念。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观念。 (7)影响 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
24、期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 性(主要指性欲和物欲),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性(主要指性欲和物欲),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 2.2.宗教改革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序幕(标志):15171517 年年(德)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九十五条论纲 (3 3)马丁路德(路德派)主要观点)马丁路德(路德派)主要观点 a 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相对)、信仰得救(人的灵魂的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人的灵魂的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 b b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5、 c c 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而非拉丁语)进行宗教活动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而非拉丁语)进行宗教活动 d 原则:“教随国定” (4)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瑞士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5 5)实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实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 社会思想运动。(注意:宗教改革只是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宗教改革只是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但其仍信仰上帝、圣经,并成立了 新的教会组织。因此,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基督教本身。并未否定基督教本身。) (6 6)影响)影响 a a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
26、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b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c c 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d d 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 3.3.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 (1)原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2)时间:16-17 世纪 (3)主要成就: a a(波)哥白尼:“日心说”(波)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否定教会“地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否定教会“地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 b b(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
27、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奠定了基础。 c 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 (4 4)影响)影响 a a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 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b b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4 4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
28、改革、科学革命思想解放,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 缚缚。 (2)含义:以理性理性和科学科学的光芒,驱散愚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启蒙”原 意为“光明”“智慧”) (3)发展过程:17 世纪:英国早期启蒙思想;18 世纪:法国法国成为中心;18 世纪后期:高潮并着手恢复 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2 2)弊端)弊端: :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 2、南斯拉夫改革(、南斯拉夫改革(1950 1950 年)年) (1 1)内容:)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
29、积极性。 (2 2)效果:)效果: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3 3、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的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 4 4、东欧剧变:、东欧剧变: (1 1)背景:)背景: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 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2 2)剧变)剧变 :本质上都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1 1、1949194919781978 年:年: (1)1949 年 1
30、0 月 1 日成立; (2)1954 年颁布宪法(3)到 1956 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 3 3、意义:、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 第第 2121 课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一、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看书,略)发展中国家的成就(看书,略) 三、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看书,略)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看书,略) 第九单元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
31、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第2222课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1 1、美国、美国 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希望建立单极世界, 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 9 11 事件后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1) 、 伊拉克战争(2003) ,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2 2、欧盟、欧盟 1993 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3 3、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 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
32、轻 重。 4 4、日本、日本 5 5、中国:、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正在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6 6、第三世界:、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1 1、含义:、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 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表现:资本、贸易、生产的全球化。 2 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1516 世纪新航路开辟;打破孤立,建立联系;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2)1718 世纪英荷为代
33、表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3)19 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6)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3 3、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的原因 (1)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2)进入 90 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世贸组织诞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3)进入 21 世纪
34、,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4)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 4 4、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 (1 1)问题:)问题: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被日益边缘化;环境污染、能源危机、 粮食短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 (2 2)对策:)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全人类共同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5 5、区域经济集团化:欧盟(、区域经济集团化:欧盟(19931993) 、东盟() 、东盟(19671967)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1992)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
35、合组织(19891989) 三、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1.1. 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 影响:积极:影响:积极: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面临问面临问 题: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2. 2. 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各国的做法:各国的做法: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征) ,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 中国的态度:中国的态度: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 (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6、第第 2323 课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一、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一、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缓和与动荡并存) 1.1.原因: (略)原因: (略)2.2.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和平是前提,发展是保障,二战相辅相成。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 1、发展方面:、发展方面: (1)自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 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 2、和平方面:、和平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2)核扩散
37、、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 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共同发展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共同发展 如何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如何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1、继续发挥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发挥全球治理的作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 界贸易组织等) ; 2、 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 建立一些新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 (1999 年二十国集团、 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 2009 年金砖国家峰会和 2015 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3 3、 中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