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2021 年高考年高考 OKOK 打靶卷(新课标卷)语文试题打靶卷(新课标卷)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 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
2、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 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两个项目, 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至此,我国共有 42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无论是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一起一 落,还是“送王船”的盛大仪式、丰富意涵,都深深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 的理念。太极拳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松柔圆活、立身中正的动作范式, 彰显着中华文化独有的平和、包容与力量;“送王船”是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生动例证, 也见证着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传播交融。 如今,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 遗产成为
3、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近些年来,从昆曲、京剧、到珠算、中医针灸,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 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一项项“非遗明珠”走向世界,意味着扎根 神州大地的“中国价值”、立足千百年传统的“东方智慧”,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 的认可和尊重, 也意味着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新的贡 献。中国非遗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与中国节日文化在世界各地竞相绽放、中国影视作品在 海外收获大量“铁粉”、中国网文“出海热”成为全球性文化现象等
4、一起,构成了今日中国 文化“走出去”的生动图景。 中国在“申遗之路”上收获的成果,是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可,更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 文化传承的承诺。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为例,当年在申报非遗名录时,其传承群体已不 足千人,这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技艺,正处于“濒危”境地。申遗成功后,中国以行践诺, 让这项急需保护的技艺实现了从仅靠“单打独斗”到社会各方助力、从陷于传承困境到焕发 新生机的显著转变。 申遗成功不是终点, 而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 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 解答好不同非遗项目保护发展面临的难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让非物质文化 遗产绽放更绚丽光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新闻公
5、报显示,多国联合申报遗产的数量在 2020 年创出 新高。该组织的一名官员感慨,“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隔我们相聚,但我们的文化、非物质 文化遗产让彼此更紧密相连、 团结在一起” 。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 具有跨越山海的力量。 太极拳吸引大量海外粉丝,“送王船”成为民间交往的纽带,都在启示我们,要把世界文化 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 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 加强文化交流互鉴、 推动民心相知相通。唯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 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助力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摘编自张凡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人民日报 2021 年 01
6、月 12 日 05 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送王船”等共有 42 个,总数居世界第一。 B太极拳、 “送王船” ,都在我国历史悠久,都体现出了中国哲学的理念。 C我国非遗走向世界,意味“东方智慧” ,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D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申遗成功前无人问津,申遗成功后得到各方关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太极拳、 “送王船”成功申遗为切入点,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 要意义。 B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太极拳和“送王船”中所蕴含文化意义,突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精深。 C文
7、章第四段,采用了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既证明了我国坚守文化承诺,又增强了说 服力。 D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以点带面,由表及里,从文化申遗,逐步延伸至文化保护及文化 交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能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 ,是因为它不仅提升了 我们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大门。 B中国文化“走出去”主要表现为:中国非遗一次次引起世界瞩目、节日文化在世界各 地竞相绽放、影视作品在海外收获大量“铁粉”等一系列文化现象。 C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绚丽光彩,需要我们不断提高非遗保护水平,同时解答好不 同非遗项目保护发展面临
8、的难题,还要从整体上提升非遗的可见度。 D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坐标上,在共同推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 加强文化交流等是太极拳、 “送王船”引发的文化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答案】 1B 2B 3A 【解析】 1A 项偷换概念,原文为“我国共有 42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 ,是成功申遗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 42 个;C 项,未然换已然,原文为“正在越来越多地得到国际社会 的认可和尊重” ;D 项,曲解文意,原文为“单打独斗” ,并不是无人问津。 2太极拳与“送王船”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不是对比,属于举例论证,二者都深深浸润着 中华传统文化的气韵和中国哲学的理念。
9、 3强制因果, “提升自信”与“打开大门”并不是文化遗产成为世界级“非遗名片”的原因。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近年来, 随着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 法律规范愈来愈多地被用于精神文明建设领域, 成为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促进社会文明行为的重要手段。 2020 年 6 月 1 日,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各个领域的不文明行 为以及值得倡导的文明行为。 该条例是对以往相关法律规章的梳理、 总括和深化。 在此之前, 已有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 北京市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办法等
10、地方法规规章,对促进各个领域的文明进步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如 2013 年 1 月 1 日, 北京市公园条例施行,其中特别对影响园容和游览秩序的行为作出 了明确的处罚规定;2016 年 9 月 19 日, 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意在提升人们文明出游意识。 这些地方立法明确了不文明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处罚办法。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明确了重点治理六大领域不文明行为,包括遛犬不牵引,犬便不清理;采挖景区植物,攀折 花木,损坏草坪、树木;拨打骚扰电话,发送骚扰短信等。 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明 确规定,随地吐痰、便溺,现场拒不整改的,将被处以 50 元的罚款。 材料二: 202
11、0 年 S 省 X 市电视台夜话栏目开设了一档专门曝光当地市民不文明行为的电视 节目。其中,8 月的一期节目,直接对街上某些居民抠鼻屎、打赤膊的行为进行了曝光,引 发了当地民众关注。 有观众来信指出: “曝光不文明行为,出发点无疑是好的,而且很多地方的媒体都辟有 曝光台。但曝光不文明行为,首先也要把握好尺度,乱扔垃圾什么的,你曝曝光就是了。就 连抠鼻屎、打赤膊也曝光,还不打个马赛克,这又不是什么违法的事情,建议曝光前要好好 考虑一下。 ” 对此,有专家提出,电视台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重点在曝光不文明行为,而非有不文 明行为的个人。 如果在曝光过程中故意或者非故意侵犯了他人权利,这不仅在性质上属
12、于以 “恶”治“恶” ,其本身就属于不文明行为,而且涉嫌违法。他指出,虽然现行法律未明确 规定曝光不文明行为者是否构成侵权,但在目前绝大多数的案例中,法院都比较重视保护被 曝光者的权利。试想,连罪犯在媒体平台出镜,往往都会打马赛克,又怎能直接将不文明行 为者公开曝光呢? 材料三: 2020 年 8 月 1 日,某市 A 镇 B 村的“民心超市”率先试运营。在“民心超市” ,人们可 以用日常文明行为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首家 “民心超市” 设在 B 村村委会旁, 由一名工作人员在店运营。 经村民小组组长推荐、 村民自荐、其他村民推荐等方式反映的好人好事,经核实后均可存入“民心超市”积分。同 时,在
13、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作出贡献或者获得相应荣誉的,也 可兑换积分。积分将于每年 6 月 30 日清零,期间可通过“民心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试运营是为了广泛征集村民的意见建议,根据村民反馈,我们会调整和改进,让民 心超市成为促进大家形成良好社会文明习惯的助推力。 ”A 镇相关负责人说。据悉,第二 家“民心超市”将在 C 村开设,并将在该镇所有村推广。 4下列对文明行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正式施行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明确了各个领域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值得倡 导的文明行为,是用法律规范的手段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B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14、是北京市在之前的控烟、物业管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旅游不文明行为等规定之上就新领域制定的新法规。 C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作为地方法规,重点治理发送骚扰短信、攀折花木、遛 犬不牵引等六类不文明行为,并明确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 D电视台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在曝光过程中即使非故意侵犯了他人权利,其曝光行为 也属于不文明行为,而且其本身也可能就是违法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州很给力,根据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规定,随地吐痰、随地便溺这些不 文明行为,发现就要处以 50 元的罚款。 BS 省 X 市电视台夜话栏目曝光当地某些市民当街抠鼻屎、打赤膊的不文
15、明行为, 有观众对媒体直接抨击,全面否定。 C某市 A 镇 B 村的居民,在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表现好,或者获得相应表彰,就 可直接随时在村“民心超市”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D某市 A 镇 B 村的“民心超市”在试运营后,经调整和改进,将在该镇所有村推广,使 之成为促进社会文明的助推力。 6就控烟过程可能发生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反映的类似情况,提出你的建议。 (6 分) 【答案】【答案】 4B 5D 6 (1)从国家制定法律层面,要明确立法,明确处罚规定、处罚细节,减少执行争议。 (2) 从惩罚的角度,可以运用平台曝光违规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但要把握好法律尺度。 (3)从奖 励的角度,企业或社会
16、组织可以利用消费、就业等机会鼓励文明行为,得到相应奖励。 (每 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 4该条例是对以往相关法律规章的梳理、总括和深化。 5A 项,现场拒不整改的,才要处以 50 元的罚款;B 项,并没有全面否定,还是肯定了曝 光的出发点,只是对没有把握好尺度进行了批评;C 项,不能直接随时,有时间限制。 6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建议,如果是从材料中概括所得,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爷们,枪对枪 肖 靖 大运河九曲回转,河弯弯里窝着我的家乡。 太爷在村庄里很出名,出名是因为太爷的四个儿子。四个
17、儿子都当兵,当兵在那个年代 不算什么稀奇事,混不上吃喝,当兵算是条出路。但是四个儿子成了敌我的对头兵,这就成 了一件稀奇事。 大儿子, 也就是大爷爷被日本鬼子抓走, 拷打威逼之后成了日本宪兵队的伪军。 二爷爷, 三爷爷,跟着八路军的队伍走了,战死疆场,尸骨都没留下。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我爷爷, 19 岁加入共产党,在县里的区小队跟着当时的区大队长王凤燕一起打鬼子。 大爷爷骑着马挎着盒子枪回村的时候,威风凛凛的样子惊动了整个村子。 太爷的棍子雨点般落在大爷爷的背上, 因饥饿浮肿的手撕扯着大爷爷的伪军服, 嘶吼着: “把这身皮给俺扒下来!”太爷直接宣布,再也不认大爷爷,一刀两断,连同大爷爷带回来 的
18、半袋粮食和十几块银元一起扔出了家门。 村里的人说,大爷爷牵着马离开的时候,一道红色的闪电从运河上空直劈下来,大爷爷 就在那闪电的亮光里消失不见了。运河水哗啦啦地响动,像极了大爷爷无奈地哭泣。 从那之后, 家里人再也没见过大爷爷。虽然十里八村的风声和大运河上的波纹会时断时 续带回来大爷爷掩护乡邻逃脱鬼子追捕的消息,但是太爷却像聋了一般,再也听不进去。 其实我爷爷是见过大爷爷的,不止一次。 爷爷跟着区小队在运河边的玉米地和鬼子相逢,爷爷拿着枪, 转身就看见了同样端着枪 的大爷爷,枪对枪,风沙刮红了两兄弟的眼睛。爷爷看到大爷爷的枪口往上抬了抬,伴着一 声枪响,爷爷闪身钻进玉米地。稀疏的玉米苗没能遮挡
19、住赶上来的鬼子,爷爷被捕了!大爷 爷一声不吭,跟在宪兵队鬼子身后,押着爷爷回了据点。 半夜里, 关在牛棚里的爷爷觉得有人拉他, 借着细微的星光, 一个人解开他身上的绳子, 在他口袋里塞了个东西,压低了声音说: “快走!”爷爷拉着大爷爷的手说: “一起走。 ”大爷 爷挥了挥手,声音颤抖: “俺回不去了。 ”星光在大爷爷的脸上映出一抹银白色的苍凉。 爷爷跑出牛棚,跑出村子,跑出了一腔温热的亲情,却跑不断残酷的现实。跑累了的爷 爷掏出口袋里的窝头,那是大爷爷知道他一天水米未进,塞到他口袋里的。在黑色的夜里, 爷爷一口一口吞咽着,运河水和爷爷的泪水一起滔滔流淌。 爷爷回村,总是悄然无声。爷爷是带着任务
20、回来的,他要在村子里发展抗日组织,建立 信息联络站。 那时候爷爷已经娶了我奶奶。爷爷家是抗日堡垒户,村子里要挖地道,要从堡垒户家开 始。奶奶有点担心会把房子挖倒了吧。区大队长王凤燕笑着和奶奶说: “嫂子,你家是堡垒 户,要带头咧,等打跑了日本鬼子,俺给你盖楼房!” 地道在爷爷发展的抗日堡垒户家里挖通了, 直接通到了村外的小树林: 平时区小队开会、 接头都在爷爷家,奶奶就搬个板凳在门口纳鞋底,鞋底上的针脚从歪七扭八,变成整整齐齐 的时候,奶奶已经成了一名优秀的放哨员。 这一天,奶奶她觉得右眼皮突突地跳,心里慌慌的,于是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来向远处 张望,太阳已经偏到西边的天空,云霞红得像一摊血。一
21、队人影从云霞深处冒了出来,奶奶 看见了日本宪兵队的服装。 奶奶慌了神,爷爷和几个区领导还在家里。奶奶快步走进院子,轻轻地敲了敲窗棂子, 爷爷和区领导听到声响,急忙钻进地道撤退。 爷爷和几个区领导钻出地道的时候, 就看见大爷爷瞪着眼睛面对着他们。血色的夕阳映 照,大爷爷周身泛着淡淡的血色。他手里的枪无力地垂了下去。大爷爷说: “中国人肯定能 打跑小日本,你们快走吧!” 剿灭日本鬼子残部的时候,爷爷将大爷爷堵在了一座破院子里,大爷爷背对着院门,无 数条枪对准了他,大爷爷被抓住了。透过朦胧的泪水,爷爷看见大爷爷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为了让全家活着,为了让咱全村的人都活着,我没法呀。 我知道我得死,我知
22、道我得死! 大爷爷的声音从撕心裂肺到低泣轻喃,诉尽了无助疲惫的一生。 大爷爷被执行枪决的时候,村里人看见一道红色的闪电划过了天际。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的开头部分,交代太爷的四个儿子都当兵,但“四个儿子成了敌我的对头兵” , 既揭示了故事基本的矛盾冲突,也为故事设置了悬念。 B小说写太爷棍打大爷爷,撕扯伪军服,宣布与其一刀两断,并将大爷爷带回的钱粮扔 出了家门,这些细节表现了太爷身上朴素的民族大义。 C小说中“一道红色的闪电” “云霞红得像一摊血” “血色的夕阳”等描写,起到了烘托 人物形象的作用;同时,也渲染了故事悲壮的氛围。 D小说写在
23、区小队开会、接头时奶奶为他们放哨, “鞋底上的针脚从歪七扭八,变成整 整齐齐” ,暗示了奶奶在斗争中逐渐成熟、成长起来。 8小说中的“大爷爷”具有丰富而矛盾的形象特点,请简要概括。 (6 分) 9小说有多处“巧合” 。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这种情节安排技法的表达效果。 (6 分) 【答案】 7C 8大爷爷被人们视为经不住日军严刑拷打而成为伪军的软骨头,也曾趾高气扬地骑着马 挎着盒子枪回村,被太爷爷骂并赶出家门,他有软弱的一面。他多次掩护乡邻逃过日军的 追捕,放过共产党员爷爷以及革命区领导,表达自己对中国战胜日本的期望,可见他仍有爱 国之心。 他给家里送粮和银元, 帮助爷爷逃跑, 放过爷爷和区
24、领导, 并在被逮捕时自陈 “为 了让全家活着,为了让咱全村的人都活着” ,可见他对家人有着深厚的亲情牵挂,对乡亲有 着质朴的情谊。他对自己的悲剧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不跟爷爷一起逃走,说自己回不去 了,被逮捕后说知道自己得死,然而他还是选择了这条路。他是一个悲剧英雄。 (每点 2 分, 答出其中任何三点即可得满分) 9结构上,小说安排一家兄弟四人成为敌我对头兵,设置了小说最大的矛盾,从而让情 节展开更紧凑集中, 具有张力。 人物形象上, 爷爷和大爷爷分别作为共产党和伪军的代表, 每次对抗都巧合遇上,为大爷爷多次放走爷爷营造条件,从而丰富人物形象。在主旨上, 大爷爷被捕时由爷爷带队, 让他能吐露自
25、己的痛苦心声, 从而引发读者深思, 深化主旨。 (每 点 2 分,共 6 分)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 项, “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同时,也渲染了故事悲壮的氛围”表述错误, “太阳已经偏到西边的天空,云霞红得像一摊 血”这句话并没有“烘托人物形象” ,主要是渲染紧张氛围。故选 C。 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大爷爷的形象矛盾复杂,首先, “被日本鬼子抓走, 拷打威逼之后成了日本宪兵队的伪军” ,在他人眼里,他就是一个贪生怕死,卖国求荣的人。 但是 “十里八村的风声和大运河上的波纹会时断时续带回来大爷爷掩护乡邻逃脱鬼子追捕的 消息” ,可
26、见,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尽管做了伪军,却还是在暗中帮助乡邻。做了共产党员 的爷爷与大爷爷相见, “爷爷拿着枪,转身就看见了同样端着枪的大爷爷,枪对枪,风沙刮 红了两兄弟的眼睛。爷爷看到大爷爷的枪口往上抬了抬,伴着一声枪响,爷爷闪身钻进玉米 地” ,可见,尽管敌我相对,但大爷爷有意要放爷爷一马;爷爷被抓后,大爷爷暗中放了他, 爷爷让他“一起走” ,他却说“俺回不去了”可见,尽管他重视亲情,同时深刻地知道自己 处境的矛盾艰难,尽管也在做帮助中国人的好事,却不能得到他人的原谅。 “爷爷和几个区 领导钻出地道的时候,就看见大爷爷瞪着眼睛面对着他们。血色的夕阳映照,大爷爷周身泛 着淡淡的血色。他手里的枪无
27、力地垂了下去。大爷爷说: 中国人肯定能打跑小日本,你们 快走吧 ”可见,他对国家、对民族依然怀着深情和希望,希望中国人能够打败日本人。 “剿 灭日本鬼子残部的时候,爷爷将大爷爷堵在了一座破院子里,大爷爷背对着院门,无数条枪 对准了他,大爷爷被抓住了” “为了让全家活着,为了让咱全村的人都活着,我没法呀” “我 知道我得死,我知道我得死”可见,大爷爷成为伪军也是被迫无奈,他是为了保护全村人而 牺牲自己,成为一个被人指责的伪军,是一个悲剧英雄。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安排的作用的能力。第一个巧合,是一家四兄弟竟然成为了 “敌我的对头兵” ,这个巧合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合理的矛盾, 也让后文的情节
28、发展更集中、 紧凑。第二个巧合,共产党员爷爷被抓,刚巧碰上伪军大爷爷,由此有了大爷爷放走爷爷的 情节。 这个情节塑造了大爷爷复杂矛盾的形象, 尽管他屈服于日军之下, 却依然惦念着亲情, 并不是个冷血无情之人,让大爷爷的矛盾更加丰富、立体。第三个巧合,爷爷与区领导逃走 钻出地道时,恰好碰上大爷爷,大爷爷放走了他们。这个情节既塑造了大爷爷仍旧爱国的形 象,也推动了情节发展,让后文共产党员爷爷率队剿灭日军的情节能够顺理成章地发展。第 四个巧合,剿灭日军残部时,恰好是爷爷堵住了大爷爷的去路。面对爷爷,大爷爷能够一吐 自己的心中痛苦,从而把大爷爷的心路历程剖析给读者看,引起读者对那个年代人们遭受的 生活
29、、精神痛苦的深思。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玄龄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尝从其父至京 师,时天下宁晏,论者咸以国祚方永,玄龄乃避左右告父曰: “隋帝本无功德,但诳惑黔黎 , 不为后嗣长计,混诸嫡庶,使相倾夺,诸后藩枝,竞崇淫侈,终当内相诛夷,不足保全家国。 今虽清平,其亡可翘足而待。 ”彦谦惊而异之。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 睫。父终,酌饮不入口者五日。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 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
30、知无不为。 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谮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及太 宗入春宫 ,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三年,拜太子少师 ,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 礼部尚书 。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 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 贱。论者称为良相焉。 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 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 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玄龄因谓诸子曰: “吾自度危笃,而恩
31、泽转深, 若孤负圣君,则死有余责。 ”后疾增剧,累遣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 寻薨,年七十。谥曰文昭,陪葬昭陵。玄龄尝诫诸子以骄奢沉溺,必不可以地望凌人,又云: “袁家累叶忠节,是吾所尚,汝宜师之。 ” (选自旧唐书房玄龄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 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B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 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C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 损太宗即喜见颜色
32、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D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 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黔黎,黔首、黎民的合称,泛指百姓。古代百姓的常见称呼还有布衣、庶民、黎庶、 氓等。 B春宫,也称东宫,古代宫殿,后指储君。因“东”时属春,色属“青” ,故又称“青 宫” 。 C太子少师,古代官名。与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简称“三少” ,为加官赠官的官衔, 没有职事。 D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祭祀、宴餐、科举、官员选拔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房
33、乔聪敏异常,对国家大事有独到的看法,意识到隋朝存在的隐患,并对局势做出 预判。 B房乔侍亲至孝,父亲生病衣不解带侍疾,父亲去世哀伤异常,五日不思饮食。 C房乔处理政务尽心竭力,明晰练达,因才取士,不苛求别人,审订法令,意在宽严 相济。 D房乔与太宗君臣相得,感情深厚。房乔病重,太宗遣使派医,问候诊治,甚至亲自探 望,握手叙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吾自度危笃,而恩泽转深,若孤负圣君,则死有余责。 (2)袁家累叶忠节,是吾所尚,汝宜师之。 【答案】【答案】 10C 11D 12C 13 (1)我自己估计病势危急严重,皇上对我的恩惠却越来越重,如果辜负了皇上
34、,那么死 了也还有未尽的责任。 (2)袁家累世忠诚有气节,这是我所尊崇的,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不能自胜”作“感咽”的补语,中间不可断开,排 除 AB; “尚食”是名词,作“供”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 D。句意为:太宗对他流泪, 玄龄也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 下诏派名医救治, 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 如果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故选 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 项, “官员选拔”错误, “官员选拔” 是吏部尚书掌管。故选 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
35、章内容的能力。C 项, “意在宽严相济”错误,原文是“意在宽平” , 即“意在宽容和平稳” ,不是“宽严相济” 。故选 C。 1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 “度” , 估计; “笃” , 严重; “孤” , 辜负; “余责” ,未尽的责任。 (2) “累叶” ,累世、世代; “节” ,有气节; “尚” ,尊崇; “师” , 以为师,学习。 参考译文: 房乔,字玄龄,是齐州临淄人。房玄龄小时候就很聪明,广泛地阅读了经书、史书,工 于草书和隶书,善于写文章。曾经跟随父亲到京城,当时天下大平,舆论都认为国运会很久 长,房玄龄却私下里对父亲说: “隋帝本来没有功业德
36、行,只是欺编迷惑百性,不替后代做 长远打算, 混淆了嫡庶子的亲疏尊卑关系, 致使互相倾轧争夺, 太子王侯, 比赛着纵欲享乐, 最后必然自相残杀,不能保全帝位国家。眼下虽然太平,它的灭亡可以翘首足来等到。 ” 房 彦谦听了又惊恐又诧异。 父亲重病持续一百天, 房玄龄伺候喝药吃饭, 不曾脱过衣服打过盹。 父亲去世,五天之久滴水未沾。太宗攻占渭水北边的土地,玄龄驱马到军门求见。太宗一见 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让他代理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已经遇到了知己的人,用尽自己 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没有不马上去做的。 隐太子认为房玄龄、杜如晦是太宗亲近看重的人,很憎恶他们,在高祖面前诬陷他们, 因此他们都被高祖赶
37、出了秦王府。到太宗立为皇太子时,房玄龄被提拔为太子右庶子,赏赐 给他五千匹绢。贞观三年(629),授予房玄龄太子少师官衔,他坚决推辞,只任代理太子詹 事,兼任礼部尚书。负责统管朝廷各部门政务以后,他忠于职守从不懈怠,尽心竭力,不愿 出现一点失误。听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就像是自己有那优点长处一样高兴。他对行政事务明 晰练达,并且用文献经典来加以整治,审查修订法令,意在宽容和平稳。取用人才不求全责 备,不用自己的长处苛求别人,按照才干安排职务,出身低微也无妨碍。公众舆论赞扬他是 贤相。 贞观二十三年,皇上驾临玉华宫,当时玄龄老病复发,皇上下诏令他睡在总留台。到他 渐渐病重,玄龄追赴玉华宫,坐偏轿入殿
38、,将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轿。太宗对他流泪,玄龄也 感伤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诏派名医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员每天对他供应御膳。如果 他的病略能减退,太宗就高兴得露出喜色;如果听说病情加重,就变得满面凄怆。房玄龄于 是对儿子们说: “我想我是病得快要死了,皇上对我的恩惠却越来越重,如果亏负了皇上, 那么死了也还有责任。 ”后病情加重,多次派宦官问候。皇上又亲自光临,握手叙别,悲不 能忍。不久去世,享年七十。谥号叫文昭,把他安葬在太宗为自己预先营造的昭陵墓地。房 玄龄曾经就骄横奢侈积习不改的问题训诫过儿子们,一定不能用地位名望欺压别人,又说: “袁家累世忠诚有气节,这是我所尊崇的,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39、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雁 许浑 万里衔芦 别故乡,云飞水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注)一说该诗作者为杜牧。此处采信罗时进的观点,认为该诗为许浑所作。许浑:晚 唐时期江南诗人,寓居湘岳。此时正值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百姓流离。衔芦:口含芦草, 以防低飞时被箭射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大雁既是诗人所咏的对象,也是诗人言志抒怀的载体。 B诗歌首联写大雁离别故乡,伴云而飞,傍水而宿,不远
40、万里飞往南方。 C诗歌颈联描写大雁南飞的状态,或翩翩展翅,或临风成行,生动传神。 D全诗运用了象征、借代等手法,看似写雁,实则写己,写人,写时事。 15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 【答案】 14D 15对南飞之雁的同情。大雁为避严寒,远离故乡,衔芦南飞,历经艰险,饱经风霜,令 人同情。对自身际遇的感伤。诗人离开家乡,寓居湘岳,孤枕难眠,闻雁声而垂泪;登高 遥望,观雁迹而断肠。对乱世流民的悲悯。诗人生逄乱世,看到太多百姓因战乱而背井离 乡,流离失所,他们的遭遇像大雁一样令人怜悯。 (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
41、力。D 项“全诗运用了象征、借代等手 法”错误,本诗没有采用借代手法,而是使用象征手法,用“雁”象征人。故选 D。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从“万里衔芦别故乡” “临风一一直 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等句子可见,诗人对大雁每年需要飞往南方充 满同情之意,说他们不远万里告别故乡,在风霜雨露中辛苦飞行,实在令人同情。 “数声孤 枕堪垂泪, 几处高楼欲断肠” , 这是诗人见大雁而想起自己远离家乡的情景, 根据注释 “晚 唐时期江南诗人,寓居湘岳” ,可见,诗人也是远离家乡,故而听见大雁南飞的鸣叫声,不 由得也想起自己的家乡,孤枕难眠,为之垂泪;高楼远眺,望雁
42、伤神。结合注释“此时正 值唐朝末年,战乱频发,百姓流离” ,也可以把这些南飞的大雁看作是流离失所的百姓,他 们如同大雁一样,不得不“万里衔芦别故乡” ,遭受风霜雨雪的欺凌而无家可归,令诗人满 怀同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依山势设计、结构精巧的句子是 “_,_” 。 (2)对于“不知句读择师而从,不解疑惑却不从师”的现象,韩愈在师说里直接表 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_,_”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视觉和听觉着笔,用“_, _”两句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答案】 (1)各
43、抱地势 钩心斗角(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3)马作的卢飞快 弓 如霹雳弦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抱、钩、遗、卢、霹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9 分) 近年来,病态粉丝文化带来的侵犯明星个人隐私、数据流量造假、滋长网络暴戾情绪等 危害引发公众不满。这种文化背后既有经济利益的驱使,也有社会大环境的_。提 高治理的精细化水平,_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良方。 对明星而言,要时刻检视自己的言行,要引导粉丝正确看待明星,过好自己的生活。就 粉丝自身而言,要看到追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 ) ,很大
44、程度上取决于粉丝自己。 至于那些纵容粉丝刷数据控评的网络平台, 以及为流量造假提供 “火力支持” 的黑科技, 它们或收割明星流量、粉丝钱包,或_、恣意敛财,这样的漠视纵容和为虎作伥, 正是滋生病态粉丝文化的土壤。根治这些顽疾,需要相关监管组织加强监管,更需要狂热粉 丝明辨是非,切莫_。 互联网是年轻人认识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也是青年粉丝追星的“舞台” ,治理对好的 文化会产生影响,价值观也影响着好的秩序。为年轻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就要在规 范娱乐产业、净化网络空间上下功夫。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粉丝文化是消极的、病态的、负能量的,还是健康的、正能量
45、的、积极的 B粉丝文化既是健康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又是病态的、消极的、负能量的 C粉丝文化是健康的、积极的、正能量的,还是病态的、消极的、负能量的 D粉丝文化既是消极的、病态的、负能量的,又是健康的、正能量的、积极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推波助澜 对症下药 利欲熏心 饮鸩止渴 B火上浇油 一针见血 见利忘义 扬汤止沸 C推波助澜 一针见血 利欲熏心 扬汤止沸 D火上浇油 对症下药 见利忘义 饮鸩止渴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有怎样的治理,就有怎样的文化;有怎样的价值观,就有怎样的秩序。 B什么样的治理,决定着好的
46、秩序;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着好的文化。 C只有拥有好的治理,才会有文化;只有拥有好的价值观,才会有秩序。 D有怎样的治理,就有怎样的秩序;有怎样的价值观,就有怎样的文化。 【答案】 17C 18A 19D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既是又是”表并列关系, “是 还是”表选择关系,原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粉丝自己”在语境上要求粉丝对两种文化 做选择,所以排除 B、D。 “健康”对应“病态” , “积极”对应“消极” , “正能量”对应“负能量” ,排除 A。故选 C。 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小物(多指坏的事物) 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47、。火上浇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事态更加严重。此处的主语是“社会 大环境” ,是比较客观的对象,故而不能用“火上浇油”这种主观性更强的词语,选“推波 助澜”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一针见血:比喻话说得简短而 能切中要害。此处语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治本良方” ,即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办法,故选“对 症下药” 。利欲熏心: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见利忘义:见有利可图就不顾违背道义。 此处没有“违背道义”的意思,主要强调贪财,故选“利欲熏心” 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扬汤止沸:把锅里烧的沸 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叫它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对头,不能从
48、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切莫” 搭配,可见应该是千万不要造成严重后果, “扬汤止沸”顶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但其程度 还不到与“切莫”搭配的地步,应选“饮鸩止渴” 。故选 A。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文语病有两处,一为搭配不当, “治理”影响 的是“秩序” , “价值观”影响的是“文化” ,排除 A、C。二为多面对一面, “治理”与“价 值观”本身有好坏之分, “影响”也有好坏之分,与“好的秩序”无法搭配。B 项,搭配不 当, “什么样的”与“好的”多对一,应该是“好的治理”决定着“好的秩序” , “好的价值 观”决定着“好的文化” ,排除 B 项。故选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6 分) 倡导阅读,应该是有营养的阅读。 ?很简单,就是通过阅读给生命增加营养。 比如,汲取知识、拓宽视野、涵养正气、陶冶情操,等等。 :一是在阅读内容上, 多选择经典有价值的,而不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满足于大量碎片化、娱乐化,甚至低级趣 味的内容; ,要静得下心,沉得住气,下得了苦功,而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满足于一知半解。 【答案】什么是有营养的阅读实现有营养的阅读要做到两点二是在阅读态度(方式)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