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学校中小学校校本研修校本研修工作工作总结总结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自觉 的“研究者” ,主动的“实践者”和严肃的“反思者” ,即要 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和学会创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 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 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 实。因此,学校务必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 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校在加强校 本研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重视,强化校本研修管理
2、 领导十分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 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透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 做到了研修时光、资料、人员、考评“四落实” ,做到了辅 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 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 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用心性,促进校本研修深 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超多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 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 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 课 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 ,
3、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 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 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拜师结对模式。对新老教师的培养学校采取了拜师 结对的形式,扩展了师徒带教的资料,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 新的校本研修资料,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如英语组 为了让新教师尽快进入主角,组内进行“师徒结对”,帮忙 他们尽早走向成熟。他们是这样做的(1)搀扶新教师“学 走路”。新教师在上岗不久,能对教材进行必须的解读,设 计了必须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上呈现出满堂灌的现象。针 对这一现象,骨干教师进行手把手指导,对每一课时都为他
4、们解读教材,分析教材,同时向他们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状 况,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备课,同时进入课堂为她们上示范 课,然后在另一平行班听她们上课,总结在课堂中展示出来 的优点,分析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的措施。 (2) 试着让新教师“自我走路”。透过一阶段骨干教师引领,新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有了必须的理解,让新教师自我解读教 材,分析教材,自我设计教学方案,让新教师自我先有必须 的思考,然后骨干教师对教案设计进行必须的修改,再进入 课堂听新教师的课,进行反思与重建。 (3)让新教师感知不 一样课型。英语学科的每个单元是由不一样的板块组成的, 每个版块的功能不一样,对教学的要求也就提出了不一样的
5、要求,呈现出的课型也就不一样。在新教师有了 必须的自主研究教材,分析教材的潜力之后,对新教师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不一样课型,在一个阶段中集中力 量针对一个课型进行突破。透过一年不到的师徒结对,两名 新老师的教学潜力能够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2、案例研修模式。即从典型案例中获得启迪、寻求解 决问题思路的方式。运用这种模式进行研修时,研修者必须 要精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然后组织教师进行深 入讨论。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效果较好。透过教师 参与式的研讨, 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 对课例进行分析、 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我的课 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6、课题研究模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展系列式主 题教研活动。 学校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学科主题式系列教研 活动为抓手,以日常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组建了各学科 的联动小组,由各学科组长具体引领承担本学科的日常研 究,将研究重心下移到了教研组,使教研和科研得到有机的 整合。透过本校骨干教师与其他教师“多元联动”的校本研 修来提升每一位教师教育改革适应潜力。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 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 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 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潜力 的; 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必须实践研
7、究 的基础与积累了必须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 与潜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在此基础上开展“三段四步”主题系列联动教研活动。 它分两个层面:第一、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就是对于 确立的研究主题,如果之前骨干教师也没有很多经验积累 的,就先在骨干教师的课堂中进行联动的实践研究,先从寻 找相关理论进行深入解读,再到进入各自课堂进行实践,然 后透过骨干教师之间的一次次互动研讨交流,集聚群体智 慧,解决遭遇的问题,逐步对这个研究主题构成共识,构成 可积累的经验与做法。第二:将骨干教师先行实践较为成熟 的研究主题作为与其他教师联动研究的主题。具体的流程与 做法是: 第一阶段:骨干教师示范
8、性研讨。它经历了(1)认知 准备(骨干教师进行相关主题研究的资料解读及结合主题进 行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 (2)骨干展示(先由骨干教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材 分析、学情分析、弹性化教案的设计说明等,在走进课堂上 示范课) (3)问题研讨(先由骨干做自我评价,其他骨干就 示范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最后中老年教师参与评价) (4)后续拓展(骨干教师把前期自身整个示范过程中积累 的材料整理成文本,然后让中老年教师学习,并结合研究主 题布置一到两项作业) 。 第二阶段:以其他教师实践为主的螺旋式研讨阶段。它 经历了(1)合作开发与设计(围绕主题,群众备课,在骨 干教师的引领下集聚群体智慧共同设计教学
9、方案) (2)初步 尝试(先由一位教师尝试课堂实践,再由执教师自评,骨干 教师点评,其余教师参评) (3)再度重构设计实践(骨干教 师组织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其余逐一上重建课,再反思再重 建) (4)反思、总结、提升(执教老师谈过程中的体会,骨 干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作总结提升,并对主题研究作动态调 整) 。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研讨。它由网络作业评价; 阶段课堂教学展示; 主题活动经验总结; 完善多元评价等几步构成。 (四)校本研修资料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 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 和改善师德建设的意见
10、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 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 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 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透 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 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 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 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 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 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用心进取, 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
11、生、家长、社会满意的 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 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 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 、 走进 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 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 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光:用足、用好业务 学习时光。三是构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 开展教研组活动,透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 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 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
12、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 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群众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 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资料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 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做到课前反 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一样、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 标如何落实、 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 课中根据教学实际, 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我的这节课到达了什么 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忙教师寻 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 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善的切入口。使教 学反思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
13、有助于教师了解自 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 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教育科研培训。我校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战 略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引领广大教师走科研之路,开展多层 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 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潜力。 第一, 健全机构,加强教科研指导。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的管理和 规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指导安排课 题组的研究活动和课题成果的总结。第二,指导教师进行课 题研究。第三,抓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我们把“小班 化教育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师在科 研实践应用的良性循环
14、中提高了理论素养和科研 潜力。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 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育方 式和学习方式。我校校本培训用心推进以普及计算机应用潜 力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组织人员对教师进行了 教师教育技术潜力培养的培训和网页制作的培训,指导教师 充分应用网上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使教师逐步适应这一形 势,并向高素质,高水平发展。 二、特色与成效二、特色与成效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个性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 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 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
15、每一堂展示课都是教研组 群众的结晶,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我实 施新课程的潜力,已构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 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推行主题式研修,提高研修实效。各教研组推行主题式 研修,以提高研修质量。如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以“读写结合 的有效实践”为主题的研修活动。数学组以课例为载体,开 展了以“解决问题”为专题的研讨活动。这些专题性的主题 研讨真正提高了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组开展了 以“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指导”为专题的研讨。 实行多元联动式研修,促进了中老年教师迅速适应新课 改理念。对青年教师实行“结对制”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 干教师在同伴
16、互助中的用心作用,帮忙和指导青年教师,使 他们尽快适应主角和环境要求,实现跳跃式发展。除了师徒 结对工程,学校还引导教师自行组成“学习伙伴” ,互帮互 助互学互进。营造了“人人有学习之所,处处是学习之地” 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学习型教师队伍不断走向成 熟。 由于我校校本研修机制的完善落实,校本研修活动的扎 实开展,校本研修形式的丰富灵活,使我校逐步构成人人爱 研修、大家共研修的学习局面,教师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 高,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带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 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校各方面的工作, 学校整体工作也提高了一个新的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家 长的认可,让我们
17、再次理解了“教育质量就是教师质量,选 取学校就是选取教师,素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素质” 。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 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 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 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 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 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 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 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 同,就会理解,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 他需要一个体验、理解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
18、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 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 要探索。 结合我校的课题方面,由于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及中老 年教师的分布不均衡,成员科研水平及参与实践研究的热情 程度不一样,导致目前各学科组的发展态势不均衡,还需加 强各学科青年骨干教师之间的联动研究,加强互动交流和培 训,倡导研究和创新。在具体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感觉到对每 个具体研究主题中所需要的理论支撑比较薄弱,有时感到心 有余而力不足,需要得到教研室专家及兄弟学校同行的指导 与帮忙。 为了使校本研修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务必继续以全面提高我
19、校教 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 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研修资料、建立校本研修的新形式, 把校本研修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 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善而 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 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 的工作要求; 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就应是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 会的窗口; 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 ; 研修资料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 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 教育; 针对性,即按需施训; 主体性,即主动参与; 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 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