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18.80KB ,
资源ID:177743      下载积分:15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777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复习提纲

1、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引言)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公民,我们应当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3、民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许多条文包含“权利二字。民事权利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人身 权和财产权,并贯穿人的一生。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本课对应的课标点: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 第一节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一节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为什么要学习民法? (1)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

2、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2)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我们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我们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3)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 要民法的规范。 (4)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 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2、根据民法,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 诚信等原则。 3、民法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二、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

3、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二、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它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1)民事主体: A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B、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 行为能力人。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 力。 补充:补充: 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

4、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 民事义务的能力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 同。 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 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 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

5、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三、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三、全面依法治国如何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1、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 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 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重点)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重点)

6、1 1、为什么制定民法基本原则的原因:、为什么制定民法基本原则的原因: (1)社会是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各成员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利益。社会成员的私人利 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一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 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2、民法基本原则民法基本原则 (1)含义: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2)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 A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B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7、情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路 止民事法律关系。 C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D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E.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F.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注意: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 第二节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一、民法典的人身权民法典的人身权 1、含义:依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 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以及因婚姻家庭关系等

8、产生的身份权。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 名誉权和荣誉权。 2、地位: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 人身利益。 二、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二、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1、地位:最基础的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2、侵犯他人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 (1)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体是承载生命健康的物质载体, (2)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法典把这三项权 利置于人格权编的前列。 三、姓名权三、姓名权 1、含义: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

9、利。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的原因: (1)姓名是我们用来表现自我,区别于他人的符号,因此,姓名总是与特定个人相联系,在很 大程度上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2)自然人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 俗。 (3)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成年后有权自己决定继续使用或者改变姓名, 但是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众混淆的笔名、艺名、网名、译名、姓名 的简称等,参照姓名权加以保护。 四、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四、自然人享有肖像权。 1含义;肖像是通过影像、

10、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 外部形象。 2.自然人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 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五、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 1、名誉的含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 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六、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六、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 1、隐私的含义: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

11、信 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2、民法保护隐私权的原因:是对宪法规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 的落实。尊重他人隐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3、法律如何保护个人信息与隐私权? (1)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2)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处 理个人信息, (3)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4)法律明确保护个人信息,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课依法

12、有效保护财产权 对应课标点:列举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和物权法的主要类型。懂得维护物权的途径。列举与创业 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部分) 第一节 保障各类物权 一、财产制度含义: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财产关系。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制度。 二、保护财产权: 含义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意义:有利于确定财产归属,并以此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要求:国家通过不断完善财产制度,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的财产权,激励人 们创业创新。 (1)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2)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13、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 予补偿。 (三)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能够给民事主体带来经济收益的权利。 第一物权第一物权 1、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 2、包括所有权、他物权。物包括动产与不动产。物权法定原则要求,物权的种类和内容必须 由法律规定,不得任意创设。 3、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平等保护原则。(重点) (1)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 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2)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不动产与动产

14、而有所不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 定登记,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因此,对于动产,一般来说,所有人按照 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对于房屋 等不动产,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必须到不动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4、物权的分类: (1)所有权 A、含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依据主体的不同.我国将所有权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C、在生活中,可

15、能由多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2)他物权:分为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两类。 (2)用益物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包括土地 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 (2)担保物权是为了确保债权的实现而在他人财产上设立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等。 (3)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分别对应的是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第二知识产权第二知识产权 P17P17 一、含义: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 的专有性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二、保护知识产权是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法律机制的原因:我国实

16、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 全社会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把我国建设成为 创新型国家。 三、分类:分类: (一)著作权 1.含义: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 是指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 根据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2.作品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是有保护期限的。 (1)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 50 年。 (2)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 50 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 50 年内未发表的,法律不再保护。 (3) 著作权保护期届满, 该作品就进入公共领域, 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但作者的

17、署名权、 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受法律保护。 (二)专利权 1.含义: 是权利人就特定的发明创造依法在规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专利权是维护发明人或 者设计人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 2、具备条件: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2)国家知识产 权局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条件的,则颁发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3)他人未经专利权 人同意,不得实施专利权人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前两 种专利是针对技术创新的,只是对创造性的程度要求不同,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求高于实用新 型专利。

18、外观设计专利则与实用技术无关,仅涉及产品设计的美观效果。 3.期限: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 20 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 10 年,均自申请日 起算。保护期满以后,这些发明创造就进人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三)商标权 1.含义: 商标是经营者用来将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他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相区别的标志。 商标表现为文字。图案等形式,体现的是经营者在商品或者服务上的信誉。 2、经营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出申请并获得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 3,具备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 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

19、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 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2)与我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国歌、军旗,军徽、军歌、勋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 志,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 (3)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一般也不得作为商标。 (4)商标注册人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权利人许可,他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 标相同的商标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 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也构成侵权。 4、期限: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 10 年,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续展

20、注册的有效期也是 10 年, 续展次数不受限制。注册人只要依法续展,注册商标就可以长久地获得法律保护。 第三课订立履约诚信为本 第三课对应的课标点:简述合同的含义和价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内容和违约责任,了解合同订 立的程序,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 第一节订立合同学问大 一、合同 1.含义: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合同种类: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3、条件: (1) 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 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2)订立一份

21、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内容合法。P26 4、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交易者参与订立合同,利用合同参与交易为什么能充分体现市场交易 者的自由意志? (1)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 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 (2)另一方面,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3)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二、主要内容之一:定合同要约承诺(两个阶段) 1、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法律将订立合同的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 段。 2、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

22、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 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 有法律约束力。 3.要约到达对方后,就进入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 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4、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 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 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注意点: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

23、律、行政法规的强制 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三、主要内容之二:立字有据更可靠 1、提到订立合同,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 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订立了合同。无论口头形式还是书面形式。甚至直接履行的行为都 可以产生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2、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 (1)含义: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 (2)特点:口头合同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 通常用在一些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如商店

24、中的零 售) 3、书面合同 (1)含义: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 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 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2)特点: A、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B、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C、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房屋 租赁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 第二节有约必守、违约有责 (一)履行 1、履行的含义: 是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权

25、利义务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 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 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应积极配合。 2、履行合同的关键:是明确合同内容。合同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通过 合同的条款来体现。合同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 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3、合同订立后,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当事人可能会有改变或者解除这种法律约束的想法。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二)言而有信、违约有责 1

26、、除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外,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既是违约方应该付出的代价,也是法律给 予守约方的救济。 2、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法律规定了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 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或不可抗力时,根据这些情形对合同履行所 造成的影响,可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注意: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

27、震,洪水、火灾、战 争等。 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对应课标点:理解侵权责任的内容,树立依法承担责任的关键 第一节权利保障于法有据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 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包括:停止侵害, 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 赔偿损失, 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侵权责任的内容 (1)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向人民法 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 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2)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

28、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侵权责任的一般规 定。 首先,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其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 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最后, 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 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 (3)法律也规定了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已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法律规定 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 责任。 3、法律规

29、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1)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过 错责任、因果关系等规定在行为人的行为自由与权利人的利益保护之间划定了界线。 (2)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 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 社会和谐。 (3)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 侵权责任。P32 第二节权利行使注意界限(依法承担责任)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30、。 但是,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2、民法为不同的民事权利设定了界限。 3、法律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在著作权上表现明显,如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民法典规定了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规则。 (1)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 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 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2)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已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

31、利益。民法典规定,不动 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 排水、 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 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2、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意义,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 要的意义。 第二单元家庭和婚姻 第五课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 课标对应点: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 第一节家和万事兴 一、育小职责大 (一)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 1.在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最为密切。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子 女不仅有抚养义务,也

32、有教育义务。 (1)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姓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 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2)父母应当让适龄子女按时人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 学.辍学。 2、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履行监护 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 担民事责任。 3、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父母有权 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二、敬老是义务 1、为什么成年子女对

33、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1)父母不辞辛苦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这份恩情我们一生都难以报答。 (2)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但是现实中还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侵犯家庭成员 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 2、成年子女对父母如何尽义务? (1)赡养父母,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 特殊需求。赡养父母,要求子女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 年。 (2)依据法律,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行 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我国已进入

34、老龄 化社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注意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 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 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第二节薪火相传有继承 一、法定继承有顺序 1、继承的含义:继承是指将自然人死亡后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 2、 继承制度: 继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代与代之间爱的延续和传递.是代际传承的重要保 障。在继承关系中,死者是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是遗产:依法承受 遗产的人是继承人,继承人享有的财

35、产性权利称为继承权。 3、继承权的规定: (1)继承开始时,个人合法财产往往尚未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分离,因此, 继承遗产需要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 析产以后确定的被 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才是遗产。 (2)继承人不仅会获得被继承人的遗产,还需要承担被继承人未偿还的债务。本应由被继承 人偿还的债务,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部分不负清偿责任,但继 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 (3)取得继承权的根据有两种:一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称为法定继承,即基于婚姻关系、 血缘关系、扶养关系获得继承权:二是基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指定,称为遗嘱继承。遗嘱继承

36、只 能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指定继承人。 4、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 (1)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无效时,法律根据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亲属关系的 亲疏确定法定继承顺序。 A、法定继承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一顺序), B、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顺序)。 C、法律也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娟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 继承人。 (2)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 意义:有利于继承人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安宁幸福,也是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遗嘱继承重意愿 1、遗嘱的含义:是遗嘱

37、人生前依法律规定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及与此相关的事务,并于其死 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意思表示。 2、遗赠的含义;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 个人,法律上称之为遗赠。遗赠不属于继承。 3、遗嘱继承的含义:是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继承人及份额,其法律效力优先于法 定继承。 注意: 无论是遗嘱继承还是遗赠,都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 遗产份额。有遗嘱不一定是遗嘱继承。 4、遗嘱的种类:民法典规定,遗嘱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 遗嘱和公证遗嘱六种。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

38、 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5、 。 通过遗嘱处分财产的意义: 既是对遗嘱人意愿的尊重, 又有助于减少继承人之间的分歧, 有利于整个家庭的和睦。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对应课标点:理解婚姻法律关系阐释正确婚姻家庭观念 第一节法律保护下的婚姻 一、珍惜婚姻 1、结婚的含义:是夫妻关系的起点,是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婚姻关系的 行为。结婚建立的是一种长期的身份关系,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还有相 互扶养的义务。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既是对自己负责、对配偶和子女负责,也是对社会 负责。 2、婚姻自由是婚姻制度的基本

39、原则,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3,民法典还规定了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等 基本原则。 3、结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首先,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其.次,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民法典规定的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 于二十周岁。 再次,符合一夫一妻制。最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4、法律要求结婚必须履行登记程序。进行结婚登记是确立婚姻关系、明确夫妻双方权利义务 必经的法律程序。 二、离婚要慎重 1、为什么要慎重? (1)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夫妻之间难免发生矛盾,但双方都应彼此忠诚,珍惜夫妻感情,对 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40、。 (2)法律规定了离婚自由,但反对轻率离婚。 2、夫妻双方感情已破裂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通过人民法院裁判离婚。 (1)协议离婚要求: A、 当事人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并就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 B、申请离婚登记后三十日届满,当事人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当事 人从取得离婚证之时起,解除夫妻关系。 (2)凡由人民法院管辖和处理的离婚都是裁判离婚。 A、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的,人民法院 应当判决离婚。 B、一审判决离婚的,人民法院在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 结婚,当事人违反告

41、知另行登记结婚的,构成重婚。 第二节夫妻地位平等 一、平等的人身关系 1、“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平等意味着夫妻在生活中平等行 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2、夫妻人身关系的平等表现 (1)强调夫妻双方的人格独立。人格独立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夫妻双方都有各自使用自己姓 名的权利,不因婚姻生活的具体环境,双方的职业、收入和彼此的扶养关系而发生变化。双方 所生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2)夫妻双方无须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 会活动的自由。这些自由是夫妻双方家庭地位平等的重要标志。 (3)只有夫妻双方自由平

42、等、相互欣赏、互谅互让,才能成就美满婚姻,构建和谐家庭。 二、平等的财产关系 1、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夫妻财产主要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一 方的个人财产。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没有约定的,按照法律规定处 理。 2、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工资.奖金、 劳务报酬; 生产、 经营、 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 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 财产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3、夫妻可以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 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

43、有。 (1)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 归各自所有, (2) 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 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 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4、“相互坦荡,遇事商量”是处理好夫妻间财产问题的关键。学习与婚姻相关的法律能让我 们了解婚姻中的底线与禁区。 第三单元就业和创业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对应课标点:了解劳动法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 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方式 第一节立足职场有法宝 一、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1、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

44、发展生产 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2、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 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 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1)劳动法含义: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劳 动者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原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

45、,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明确规定了 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3)劳动法体现了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 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面受歧视。全社会应当坚决防止 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4)劳动法也体现了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除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外,劳动法还注 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劳动合同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

46、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订立劳动合同的意义: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全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条款分为必备条款和可备条款两类。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 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 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等等。 (2)可备条款:具备的条款外合同中可规定的条款。如试用期。培训等。 3、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白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1)合法,是

47、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公平,是指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3)平等自愿,是指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 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4)协商一致,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5)诚实信用,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诚实,恪守信用。 4、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表现:(1)以 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

48、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5、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東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 不得随意变更。 (1)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者则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节心中有数上职场 一、明明白白工作 1、根据法律的规定,劳动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 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 (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 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 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原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用人单位必须建 立、 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 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劳动者有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