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类,经史子集原为图书分类,虽然也具有稀 薄的学科分类意味,但毕竟和现代学科分类有巨大距离。所以,中国现代学术分类体系, 无论大小,皆是从无到有一点点取自西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五四”前后,我们开始了对欧美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第一次大规模移植。新中国成 立后,我们曾照搬过苏联的学科分类。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再次全盘照搬西方的学科,大 规模地从西方移植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等。这种移植导 致中国传统学术发生了一场深刻的学术革命,填补了现代学术空白,没有这一引进就没有 现代学术,其意义不容低估,但“言必称希腊”的弊端也如影随形,
2、相伴而来。经过上百 年,尤其是近几十年的努力,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这些学科本身尽管都是在中国语境下由中 国人自己在研究,但是这些学科浓厚的西方气质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点几乎表现在 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上。 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通过这些具有浓厚西方气质的学科,究竟是想为欧美造就人 才,还是为我们自己造就人才?早在上世纪 30 年代初,就有人尖锐指出过:“中国现在 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他们的历史是值得研究的,必须研究的, 而且是可以研究的他们看见英美各国的大学有些什么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就照样设立 这些课程我们的大学不是在这里为中国造人材,反在这里为英美法造人材。”尽管当
3、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就已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发起过“学术中国化”运动,但将近 一百年过去了,这一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正是鉴于这一教训,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化”过程终于正式开启。在此背景下, 当下的中国文科各领域都面临着从西方化的学科体系向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转型的挑战 或任务。在笔者看来,所谓新文科与旧文科之间的差异,当然应是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和西 方化学科体系之间的差异。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核心内容,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呈现和包含中国经验、中国材料和中国数据的文科,当然就是所谓的“新文科”。 (摘编自王学典何谓“新文科”) 材料二: 光明智库: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
4、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 献世界。您认为,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新文科承担着哪些使命? 林文勋(云南大学党委书记、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文社会科学始终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致力于揭示现实事物和外部世界的规律,为解决 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因而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变革世界和完善自 身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今时代,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人 文社会科学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只有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高素质人才,才能通过发 展跨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知相通。因此,新文科建设要不断将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 优势,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当前,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 台的中心。新文科应该不断推进跨国研究、合作与交流,为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蓄积 青春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新文科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追踪 学科前沿,不断加强资政建言、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贡献度与美誉度。新文 科还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文化育人与文化引领相结 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