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30.29KB ,
资源ID:17221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722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主题:名家风范(1)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主题:名家风范(1)练习(含答案)

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主题:主题:名家风范名家风范(上)(上) 第一部分:主题阐述第一部分:主题阐述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志士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或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是 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或是博学睿智的科学家,或是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书本第一单 元选取的都是名人大家的故事,本份练习也以“名家风范”为主题,帮助各位使用者巩固提升。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文学文化常识补充文学文化常识补充 闻一多(1899 年 11 月 24 日1946 年 7 月 15 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市,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 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

2、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作为诗人的闻一多: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 “音乐美(音节) 、绘画美(辞藻) 、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鲁迅(1881 年 9 月 25 日1936 年 10 月 19 日)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主要作 品有呐喊 彷徨 朝花夕拾 野草 华盖集 中国小说史略等。 萧红 (1911 年 6 月 1 日1942 年 1 月 22 日) ,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被誉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 第三部分:精讲精练第三部分:精讲

3、精练 (一)(一) “鱼雷”闻一多“鱼雷”闻一多 叶兆言叶兆言 郭沫若对闻一多先生有个很新奇的比喻,说他虽然在古典文献里游泳,但不是作为一条鱼。而是作 为一枚鱼雷,目的是批判“古代” ,钻进“古代”的肚子,将“古代”炸个稀巴烂。 闻一多的著名,是因为写新诗,因为被特务暗杀,这两件事都具有轰动效应。而容易被人忽视的, 却是他的做学问,是他对古典文献所做的考订工作。 闻一多的有趣,在于他做学问的极端。大多数的时间里,他都是个地道的书虫,是在 “故纸堆里讨生活” 。 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文学院落脚蒙自,闻一多在歌胪士洋行楼上埋头做学问, 除 了上课、吃饭,几乎不下楼,同事因此给他取名为“何妨一下楼主

4、人”。按照我的想法, 闻一多之所以会 走做死学问这条路,多少和他赌气有关。 闻一多显然想让那些老派的教授明白,新派出身的人研究古典文献不仅可能,而且会做得更出色。 他身上的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他认为中国的旧书中,压根儿就没有一点值得保留的东西,声称自己深 入古典,是为了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那样 让他如痴如醉,其痴迷程度和任何有考据癖的学者相比毫不逊色,他走的是最正统的学术道路,从训诂和 史料考订下手,为一个字、一个词大坐冷板凳。 认真研究闻一多学术思想的人并不是很多,首先是个难度问题,没有点儿学问基础,根本不明白他 说了些什么,考据文章对

5、于外行来说犹如天书。今天的人性情大都浮躁,不可能像他那样陷进去。今天从 事古典文献研究的人并不在少数,以研究条件而论,要比闻一多时代不知强多少倍。可惜多数人只是为研 究而研究,为当教授而刻苦,学问成了吃饭的本钱,成了谋生的手段。 闻一多对神话的研究,对诗经 楚辞的研究,对唐诗尤其是杜甫诗的研究,都达到了前人所未 至的境界。这也许和他曾留学接受西方教育有关。他似乎一直在努力寻找蕴藏在传统中的现代根源。他计 划写一本具有独到见解的中国文学史稿 ,并为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留下了许多未完稿的笔记。文学 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是闻一多关注的焦点,他不但研究文化人类学,而且还用弗洛伊德的心理 分析

6、理论来研究中国的原始社会。 在方法上,既有最地道的朴学传统, 又不缺乏世界最新的人文研究成果。 朱自清先生对闻一多的评价很高,认为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年龄相仿的专家学者,很少有人能与之相匹 敌,可惜英年早逝,被暗杀时才 48 岁,正是最应该出成绩的年龄。 说闻一多是一名斗士,应该没有问题。他似乎对“死”有特殊的兴趣,做的是死学问,下的是死功 夫,面对的是永恒的死亡。 闻一多一定非常喜欢“涅槃”这个词,在此境界,贪、嗔、痴,与以经验为根据的自我,都已灭尽, 不复存在,于是达到了寂静、安稳和常在的状态。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头扎进古典文献,在绝望中获得 永生,在枯燥里获得快乐。他写诗、做学问,后来投

7、身民主运动,都是为了获得爆发的能力。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闻一多始终是一名斗士,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李公仆被暗杀以后, 很多人告诉闻一多, 他已经被列入黑名单,形迹可疑的特务就在他家门前闲逛, 而且派人送了恐吓信进来。闻一多如果理智些,就不会出席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但是他并不承认这就是中 国的铁定现实,不愿意在独裁者面前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在李公仆的追悼大会上,闻一多定有一种寂寞 之感,他没有料到偌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活动。 闻一多在会上的演讲成为民主的绝唱,他离开会场不久,就被暗杀在大街上。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2 分) A传记通过闻一多做学问和

8、作为一名民主斗士两方面的事例来组织行文,表现了闻一多的 “鱼雷”品质。 B在李公朴的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没有料到偌大的昆明,只有他一个教授来出席这样的纪念活动,反映出 闻一多的古怪和死板。 C文中记叙闻一多在做学问方面和投身民主运动等典型事例时,有详有略,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前 者详写,后者略写。 D作者认为认真研究闻一多学术思想的人并不是很多,根本原因(无中生有)是难度问题,不明白他说了 些什么,犹如听天书。 E闻一多之所以选择走做死学问这条路,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他想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 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他。 2.朱自清先生对闻一多评价很高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具体归

9、纳。 (4 分) 3.结合全文,谈一谈本文题目的含义及作用。(5 分) 4. 赏析下面划线句子(6 分) (1)正因为如此,他才能一头扎进古典文献,在绝望中获得永生,在枯燥里获得快乐。 (从修辞的角度) (2)闻一多在会上的演讲成为民主的绝唱,他离开会场不久,就被暗杀在大街上。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5. 联系现实, 结合文章, 谈谈你对文中 “今天的人性情大都浮躁, 不可能像他那样陷进去” 的认识。 (6 分) 【答案】 1.BD 2. 整体上说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与闻一多年龄相仿的专家学者,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1 分)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方面:对神话、 诗经 、 楚辞 ,对唐诗尤其是杜甫

10、诗都有很深入的研究。(1 分)关注文 学发展中的民间影响和外来影响。 (1 分)在方法上,既有最地道的朴学传统,又不缺乏世界最新的人文 研究成果。(1 分) 3. 含义: 既点明了闻一多先生做学问是为了深入古典 (1 分) 和革命的人里应外合, 把传统杀个人仰马翻, 又揭示了闻一多是一个革命的斗士。 (1 分) 具体作用:交代了写作对象;暗示主旨( 鱼雷,爆炸,改进社会,极力去赞美的内容。暗示主旨) ; 象征、一语双关,概括闻一多的精神品质。(3 分) 4.(1)此处运用对比(1 分)闻一多先生以治学为乐,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 (1 分) 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崇敬、赞扬之情。 (1 分) (2

11、)以记叙为结尾, (1 分)用简单平实的文字写闻一多在离开会场不久被暗杀的人生结局, (1 分)突出了闻一多作为革命斗士的大无畏的英雄精神,牺牲(1 分)戛然而止,给人警醒,发人深思,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1 分) 5.闻一多先生研究古典文献是为了爆发,为了战斗,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那样让他 如痴如醉,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1 分)所以他在古典文献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无人能比的成绩,他是一个真 正的学问家。 (1 分)而当今社会,由于受到名利等的诱惑和大环境的影响, 浮躁之风盛行,缺少了像闻 一多这样的真正学问家, (2 分)但我们又从袁隆平以及投身到航天事业的科学家身上,看到了希望,相

12、 信有了他们的引领,浮躁之风会逐渐减弱,真正的学问家会越来越多。 (2 分) (二)(二) 鲁迅先生记鲁迅先生记 萧萧 红红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所见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自然堆起的 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小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 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过:“这叫什么名字?屋中既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先生的家里去,那是快接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 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卷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 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

13、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 就越发红了,好像一朵小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 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摇着。 我看到了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就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又加上这 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又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地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 带有一点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上,有时站 在鲁迅先生照像(遗像)的前面。 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

14、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 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万年青”,有时候就谈着鲁迅先生, 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 而且瓶底已经丢失, 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 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 而且荒了,还 说什么花瓶,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

15、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 多么远,那荒草总是要记在心上的。 1.理解作者的思路,划分文章的层次(在下列段前标号中用“”划分开) ,并简述理由。 (1) 2.赏析第 11 段划线句子。 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3.如果单从表现文章主题的角度来描述万年青的特点,下列哪些项是最合适的?( ) A.“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 B.“这花不怕冻?”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 C. 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 D. 这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奇。 E. 看得到淡黄色

16、的须根,站在瓶底。 F. 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 4.理解文章的主题,完成下面填空。 “万年青” 的特点象征了鲁迅 的崇高形象。 5.文章标题是鲁迅先生记 ,显然目的在于刻画人物,作者却用心写了“万年青”。文章是怎样处理这种 矛盾的?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答案】 1. 划分: (1) (2) (3) (4) (5) (6) (7)(8) (9) (10) (11)(12) (13) 理由: (1)(7)写鲁迅生前与万年青; (8)(11)写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与万年青; (12)(13)借鲁迅墓上的荒草表达深切的怀念。 2.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站”将花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瓶在墓

17、边坚守的时间之久,表达了作者 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对鲁迅先生的怀念。 3. ABD 4. 坚韧顽强、四季长青 坚贞不屈;生命长青, 精神不朽 5. 作者选取典型细节从语言、 动作等正面描写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形象, 又抓住万年青的特征来侧面衬托 (象 征/借物喻人)鲁迅先生的形象,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表现鲁迅先生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 (三)(三) 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次演讲 闻一多闻一多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

18、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 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杀死了人, 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 ,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某集团的 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 去年“一 二 一” 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 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 老战友

19、,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 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 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 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 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

20、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 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 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 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 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 “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 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

21、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 我们 有这个信心!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 的如“一二一” ,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 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 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1.选段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 2.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以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情? 3.这一选段中“黑暗”和“光明”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案】 1. 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2.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恨、对革命必胜的 信念。 3.“黑暗”指反动统治, “光明”指人民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