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283.05KB ,
资源ID:171731      下载积分:8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717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复习资料(含实验))为本站会员(争先)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年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复习资料(含实验)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沉和浮沉和浮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自身的轻重和大小无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如果轻重相同,体枳 小的物体易沉, 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 也可以说, 体积越大, 物体越轻, 越容易浮; 体积越小, 物体越重,越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4、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水量,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 水量很大。 5、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只,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 汽机时代和柴油机时代。 6、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往水中压,手

2、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 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8、上浮的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也可以用测 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9、上浮的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浸入体积 越大,浮力就越大。 10、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大小有关,浸入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 大。 11、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 物体就上浮。 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 物体就下沉,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处于

3、悬浮状态。 12、计算浮力的大小要分清物体在水中是上浮还是下沉,上浮的物体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 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拉力,下浮物体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空气中重力-水中的拉力。 13、只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液体中溶解了其它物质以后,可以改变物体的 沉浮。 14、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重量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比同体积 的液体轻:上浮。 15、使用天平前要确定天平是否平衡;烧杯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应先放两张质量相同的纸。 16、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得发现了浮力的原理,被称做阿基米得定律。即:物 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二、实验二、

4、实验 实验名称:同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橡皮、胡萝卜、回形针、木块。 实验过程:把橡皮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更小,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把胡萝 卜切成一半、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更小,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把一枚回形针、挂在一 起的两枚回形针、三枚回形针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把一块小木块、粘在一起的两块小木 块、三块小木块分别放入水中,观察沉浮。 实验现象:看到橡皮、胡萝卜、回形针放入水中都是沉,小木块放入水中都是浮。 实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他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不会改变。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和轻重的关系。 实验材料:水槽、水、体积

5、相同,重量不同的 5 个小球。 实验过程:把小球按照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序,猜测在水中的沉浮,再按顺序分别放入水中,观 察小球的沉浮。 实验现象:看到轻的小球在水中上浮,重的小球在水中下沉。 实验结论:物体体积相同时,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重的物体易沉,轻的物体易浮。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材料:水槽、水、重量相由,体积不同的 5 个立方体。 实验过程:把立方体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猜测在水中的沉浮,再按顺序分别放入水中, 观察立方体的沉浮。 实验现象:看到大的立方体在水中上浮,小的立方体在水中下沉。 实验结论:物体重量相同时,沉浮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体积小的的物体易沉,体积

6、大的物 体易浮。 实验名称:物体沉浮与排水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水槽、水、橡皮泥、量筒、实验盘。 实验过程:把橡皮泥分别做成实心的和空心的放入水中,测出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实验现象:通过排水量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实心的排水量小,下沉;空心排水量大,上浮。 实验结论: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他的轻重不变,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排水量增大。 实验名称: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材料:水槽、水、量筒、实验盘、测力计、滑轮、线、橡皮泥、泡沫塑料块。 实验过程: 在水槽底部安装滑轮, 让线穿过滑轮, 线的一端连上泡沫塑料, 另一端连上测力计, 把水倒入水槽中,分别让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

7、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测出 每次的测力计上的拉力和排水量,算出浮力和排水量。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水量越大,浮力越大。 实验结论: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与物体的排水量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水量越 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名称: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材料:烧杯、盐、马铃薯、酒精灯、金属片、试管夹、火柴、滴管。 实验过程:把马铃薯分别放入两杯液体中观察,用夹子夹住铁片,用滴管从两杯液体中各取一 滴液体放在铁片上,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比较液体在铁片上留下的痕迹。 实验现象:一片金属片上没有明显的痕迹,另一片上有明显的白色颗粒物。 实验结论:两杯液体

8、不是同一种液体,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实验名称: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 实验材料:马铃薯、烧杯、水、盐、搅拌棒、天平。 实验过程:用天平按 10 克、4 克、4 克、2 克、2 克、1 克、1 克称 7 份盐,按数量从大到小把 盐放入烧杯中,每放一次盐,用搅拌棒搅拌,盐融化后,把马铃薯放入烧杯中观察,直到与铃 薯浮起来为止。 实验现象:看到一次次加入食盐后,马铃薯浮起来了。 实验结论:只有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实验名称: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实验材料:烧杯、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钩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 在空气中测出钩码的重力, 把钩码分别放入不同

9、的液体中, 填写记录表, 计算浮力。 实验现象:分析资料发现: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实验结论: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 实验名称: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实验材料:马铃薯、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浓盐水、清水、烧杯、天平。 实验过程: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称出与马铃薯同体积的清水、浓盐水的重量。对比分析资 料。 实验现象:分析资料发现: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 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的轻重有关,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重,下沉; 物体比同体积的液体轻,上浮。 三、问答题三、问答题 1、沉在水中的马铃薯为什么会浮起来? 答:在水中加盐后

10、,同体积的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水轻,马铃薯就浮起来了。 2、钢铁在水中会下沉的,为什么钢铁造的船会浮而且能承载很多货物? 答:钢铁的重量虽然不变,但钢铁造的船体积大大增加了,使船的浮力也大大增加了,这样钢 铁造的船不但能浮在水面上,而且能装载很多货物。 3、怎样使用托盘天平? (1)先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游码归零。 (2)调节天平两端的螺母,直至指标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破码,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标再次对准中 央刻度线,把砝码重量加上游码重量就是物体的重量了。 4、 “浮沉子”为什么能够浮沉自如? 当我们用力挤压瓶子时,笔帽里的空气被压缩,一部分水

11、进入笔帽, “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 变小,受到的浮力减小,它就下沉了。当我们松开手,水的压力减小,笔帽里的空气体积增大, “浮沉子”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受到的浮力增大,它就浮上来了。 四、判断题四、判断题 1、如果一个物体是轻的,那它就一定能上浮。 () 2、凡是重的物体都会下沉。 () 3、大的物体上浮,小的物体下沉。 () 4、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易浮。 () 5、下沉的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 () 7、凡是体积大的物体,就一定会上浮。 () 8、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液体重量有关。 () 9、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

12、) 10、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叫做排开的水量。 () 11、死海之所以淹不死人,是因为这里的水很浅。 () 12、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大的容易浮在水面上。 () 13、相同体积的盐水要比清水重一些。 () 14、水里溶解了一定量的糖,也能让土豆浮起来。 () 15、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大。 () 16、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 17、物体在水中下沉,是因为物体没有受到水的浮力的原因。 () 18、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水比冰重。 () 五、选择题五、选择题 1、木块轻轻放入水中,它在水中是(B) A、沉 B、浮 2、橡皮泥放在水中是要下沉的,做成空心的

13、会(B) A、沉 B、浮 3、将下列物体放置到清水中,一定下沉的是(A)o A、石头 B、木块 C、铁盖 4、同样 50 克的物体, (B)容易浮。 A、体积小的 B、体积大的 C、一样的 5、用钢铁制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这是改变了(C) 。 A、它的重量 B、液体的密度 C、它的体积 6、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C)有关。 A、物体的轻重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排开的水量 7、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的。 A、轻重 B、大小 C、形状 8、静止在水底的铁球,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是(C)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等于重力 C、浮力小于重 9、原来浮起来的

14、马铃薯, (B)可以使它下沉。 A、加盐 B、加清水 C、加糖 10、加热烘干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最后得到的白色的粉末是(A) 。 A、盐 B、味精 C、药 11、下列物品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最重的物品是(C) A、空气 B、水 C、花岗岩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热热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1、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 2、冷水袋放入热水中,冷水袋在加热过程中重量没有发生变化,体积会变大,受到的浮力也 会增大,这样沉入水底的冷水塑料袋就慢慢浮起来了。 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枳缩小,我们把水的这种体积变化叫水的热胀冷缩。 4、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

15、质制成的。 5、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叫模拟实验。 6、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总在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 体吸热升温以后, 微粒加快了运动, 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 物体就膨胀了: 当物体放热受冷后, 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髙减小,物体就收缩了。 7、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8、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许多物体都 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固体、气体、液体都一般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金属锑和铋(bi)是热缩冷胀,水在 4C 以下 也是热缩冷胀。 10、 热从一

16、个物体移到另一个物体, 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的过程, 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轴射三种形式来实现。 11、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一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 体传递。 1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通过中介物(如水和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叫热对流,物体以电磁波 的形式向外发射热能的过程叫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通过物质微粒的接触转移热量。 13、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能力不同。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如:金属。不同的 金属传导热的能力也不同,銅、铁、铝

17、三种金属,铜导热性能最好,铝较快,铁最慢。导热性 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如:塑料、木头、空气、水等。 14、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 慢。 15、把杯子的四周和底部包裏上热的不良导体,杯口加盖水温降得慢,这个杯子用来装冰,冰 块融化的慢。 16、保温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原来的温度。 17、水泥路而切成块状,钢轨与钢轨之间要留有缝隙,夏天架电线,不的崩得太紧都是利用了 热胀冷缩的性质。 18、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史名的物体。 三、实验三、实验 实验名称:衣服能否为身体增加热量。 实验

18、材料:衣服、书、温度计。 实验过程:先读出室内温度,再把温度计放入折叠好的衣服里和夹在书中,毎隔两分钟记录一 次温度。 实验现象:看到温度没有升高。 实骚结论:衣服不能为为身体増加热量。 实验名称: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实史材料:天平、试管、试管夹、酒粘灯、火柴、橡皮筋、气球、冷水。 实验过程:把试管裝满水,用橡皮模蒙住试管口,试管内不能留有空气,称出冷水的重量,点 燃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水加热,观察橡皮模的变化,再称出热水的重量,把装有热水的试管放到 冷水中,观察橡皮模的变化。 实验现象:看到加热前和加热后的水同样重,加热时,橡皮模鼓起来,放入冷水中后,橡皮模 瘪了。 实验名称:水(液体)有热

19、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红水、烧瓶、带玻璃管的塞子、大烧杯。 实验过程:把装有红水的烧瓶盖上带玻璃管的塞子,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观察. 实验现象:看到放入热水中,玻璃管里的液面上升,放入冷水中液面下降。 实验结论:说明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空气(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冷水、热水、锥形瓶、小气球、大烧杯。 实验过程:在锥形瓶上套上小气球,把锥形瓶分别放入装有热水、冷水的大烧杯中观察。 实验现象:看到放入热水中,小气球会鼓起来,放入冷水中,小气球会瘪下去。 实验结论: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金属(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材料:铜球、铜环、火

20、柴、酒精灯、烧杯、冷水。 实验过程: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让铜球通过铜环,再把铜球放入冷水中,让铜球通 过铜环,观察。 实验现象:没有加热时,铜球能通过铜环,加热后,铜球不能通过铜环,放入冷水中后又能通 过铜环了。 实验结论:金属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模拟空气微粒运动的实验 实验材料:同学 实验过程: 请一部分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 当做烧瓶, 另一部分同学站在圈内, 当做空气微粒。 观察圈内同学挨个站着,圏有多大,圈内同学运动起来,圈有多大。 实验现象:看到圈内同学挨个站着,围成的圈小,圏内同学运动起来,围成的圈很大。 实验结论: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

21、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 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放热受冷后,微粒的运动減慢,微粒之间的距离减小, 物体就收缩了;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装有空气的烧瓶、滴管、红水、带有橡皮塞的弯曲的细玻璃管,自行 设计实验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过程:用橡皮塞塞紧装有空气的烧瓶瓶口,滴一滴红水在弯曲的细玻璃管内,用手握紧烧 瓶,再松手,观察细玻璃管内红水的移动现象。 实验现象:看到红水会向外、向内移动。 实验结论: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名称: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实验 实验材料:火柴棍、铁丝、铁架台、酒精灯、蜡 实验过程:在一段铁丝上何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

22、火柴向下 悬挂,用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 实验现象:看到火柴从高酒精灯最近的一端依次落下 实验结论:说明热是从较热的一端逐渐传递到较冷的一端。 实验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实验材料:金属圆片、金届夹、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蜡。 实验过程:把蜡均匀涂在金属圆片上,用金属夹夹住金属圆片,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 加热铁片,先加热中心,观察蜡的变化,再从边缘加热,观察蜡的变化。 实验现象:看到加热中心,蜡从中心先融化,然后向四周迅速扩展开来,从边缘加热,看到加 热点的蜡先融化,然后以它为中心迅速向周围扩展开来。 实验结论:热在金属圆片中是从较热的部位向较冷的部位传递。 实验名称:认识热的

23、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实验材料:杯子、热水、塑料勺、木勺,钢勺。 实验过程:把热水倒入杯子中,把三种勺子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会,用手摸一摸,比较三种 勺子勺把的温度。 实验现象:手感到钢勺较烫,木勺、塑料勺温度低一些。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 导热性能不同。 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质叫热的良导体, 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质叫热的不良导体。 实验名称:铜、铁、铝传热能力不同实验 实验材料:火柴棍、铜丝、铁丝、铝丝、酒精灯、蜡、铁架台 实验过程: 将铜丝、 铁丝、 侶丝固定在铁架台上, 每根金属丝上粘上几根火柴, 火柴向下悬挂, 用酒精灯在三根金属丝的一端加痛,观察。 实验现象

24、:看到銅丝上火柴棍先落下,其次是铝丝、最后是铁丝。 实验结论:说明铜铁铝传热能力不同。 实验名称:哪个杯子的水凉的慢些 实验材料: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塑料杯、陶瓷杯,温度计、热水。 实验过程:在三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热水,放入温度计,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上升后,读出温 度,三分钟后,读出浦度,计算水温下降了多少。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不锈钢杯水温降得快,塑料杯、陶瓷杯水温降得慢。 实验结论:热的良导体传热快,散热也快,水温凉得快,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散热也慢,水 温降得慢。 实验名称:设计制作保温杯 实验材料:杯子、泡沫塑料、毛巾、热水、温度计。 实验过程:五个杯子,1 号无盖,2 号有

25、盖,3 号无盖,外面包毛巾,4 号有盖,包上毛巾,5 号有盖,镶嵌在泡沫塑料块中。在五个杯子中放入温度计,倒入同样多的热水,等温度计的液 柱停止上升后,读出温度,十分钟后,读出温度,计算水温下降了多少。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无盖的杯子水温降得快,有盖,镶嵌在泡沫塑料块中的杯子水 温降得慢。 实验结论:有盖,镶嵌在泡沫塑料块中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好。 四、问答题四、问答题 1、怎样给我们的身体增加热量? 答:给我们的身体增加热量的方法有:加衣服、烤火、运动、吃食物、晒太阳、用取暖器取暖 等等。 2、钢轨间为什么要留缝隙? 答:钢轨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夏季钢轨受热变长,冬季钢轨受冷缩短,留有缝隙

26、,钢轨就不会 因热胀冷缩而变形或拉断。 五、判断题五、判断题 1、不断增添衣物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 () 2、运动是使身体热起来的有效的方法。 ()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 4、冷水袋放入热水,不会上浮。 () 5、铜球受热后,能通过铁环。 () 6、保温杯可以使水温保持不变。 () 7、架设电线时,在夏天应把电线拉得松些。 () 8、大部分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拂、仍是热缩冷胀。 () 9、水受热以后,体积和重量都发生了变化。 () 10、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11、空气是一种热的良导体。 () 12、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

27、失。 () 13、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4、冷水变成热水,体积不会发生变化。 () 15、冷水变成热水,重量不会发生变化。 () 16、水在任何时候都是热胀冷缩的。 () 六、选择题六、选择题 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C)没有发生变化。 A、温度 B、体积 C、重量 2、在加满水的试管上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会(B) 。 A、凹进去 B、凸出来 C、没有变化 3、在夏天架设电线,要把电线拉得(A)些。 A、松 B、紧 4、把塑料勺、木勺、钢勺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会,用手摸, (C)最烫。 A、塑料勺 B、木勺 C、钢勺 5、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是(B) A、早

28、晨 B、正午 C、傍晚 6、冬天,我国北方地区房子里的暖气片应安装在房间里的(C)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7、金属具有(C)的特性。 A、吸水 B、对流 C、导热 8、空气在受热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B ) 。 A、温度 B、体积 9、下列物质中,热胀冷缩本领最强的是(C ) 。 A、 水 B、铜球 C、空气 10、空气在受热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B ) 。 A、温度 B、体积 11、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是热缩冷胀,它们是(B ) A、金和银 B、锑和铋 C、锌和铝 12、下列物体中,属于热的不良导体的是( C ) A、金 B、银 C、水 13、 ( C )不是热的传递方

29、式。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直射 14、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的作用,是因为( B ) A、材料能导热 B、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C、材料完全不传热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1、 在不同的情况下, 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 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成了人类最 早的时间单位天。 3、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方向会慢慢发生变化。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由长变短再变长,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北再向东移动。 4、日晷是利用光影的变化来计时的,由晷面和晷针组成,

30、是古代利用光影来计时的工具。 5、圭表是利用表影长度随太阳光照射角度变化而发生变化来计时的。由圭和表组成。是古代 用来测量季节和年的仪器。 6、 我国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 水在一定的装置里, 水能保持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因此,通过水量的变化就能确定经过的时间。 7、水滴以固定的速应滴入圆筒,使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制作水钟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 8、我们可以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9、影响我们制作的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容器的形状和滴水速度不固定等因素。 10、一个简单的摆是由摆锤和摆绳构成。 11、摆往

31、返一次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这就是摆的等时性。 12、1656-1657 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造出了一座带摆的时钟。 13、摆钟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制成的。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4、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 15、 摆线的长度不等于摆长, 摆的摆长是摆的固定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 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16、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摆锤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快慢与摆锤重心有关,摆锤重心离摆的固定点越近,摆动的越快。 18、垂体时钟是利用摆来计时的一种摆钟。它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当垂体所受到 的重力转动齿

32、轮时,摆锤与齿轮操纵器会联合工作,控制转动的齿轮。 19、金属圆片固定的位置离支点越近,摆的速度就越快。 20、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原规律。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最早造出了一座带摆 的时钟。 二、实验二、实验 实验名称:流水滴漏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塑料瓶、量筒、剪刀、锥子、水、秒表、烧杯。 实验过程: 塑料瓶剪去底部, 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 倒入 300 毫升水, 观察记录流完 10 亳升、 50 毫升、100 毫升、300 毫升水所用的时间,实验三次。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流完相同的水量所用的时间几乎相同。瓶内的水变少后,水流 变慢,测得的时间也很长。 实验结论:利用

33、流水可以计时,水以固定的流速往下流是保证水钟计时准确的关键。 实验名称:设计水钟 实验材料:塑料瓶、锥子、水、记号笔、刀、剪刀、秒表,尺子 制作方法:两个塑料瓶,一个剪去底部,另一个剪去上部 在瓶盖上打孔,盗好瓶盖。 装水、计量、作记号。 依据记号划分刻度。 计时检验。 实验名称: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实验材料:铁架台、线、摆锤、秒表。 实验过程:连续测量摆在 10 秒内的摆动次数。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在每一个 10 秒内摆的摆动次数是相同的。 实验结论:同一个摆,在相同的时间内摆动次数是一样的。 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绳、摆锤、秒表。 实

34、验过程:取长短不同的两根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相同重量的摆锤,让摆自由摆动观察 摆在 15 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分析数据。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相同时间内,摆线长的摆动次数少。 实验结论:说明摆线长,摆动的慢,摆线短,摆动的快。 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绳、摆锤、秒表。 实验过程:取长短相同的两根细绳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不同重量的摆锤,让摆 自由摆动,观察摆在 15 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分析数据。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相同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是相同的。 实验结论: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轻重无关。 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摆锤长短的关系 实验材

35、料:铁架台、细绳、不同长度的摆锤、秒表。 实验过程:取长短相同的两根细绳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挂不同长度重觉的摆锤,让摆自由摆 动,观察摆在 15 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分析数据。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在摆线一样长的情况下摆长长的,摆摆动的慢。 实验结论: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的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 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摆锤重心的关系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绳、摆锤、金属圆片、秒表。 实验过程:把金属圆片分别固定在距离木条顶端 10 厘米、20 厘米、30 厘米处,然后依次测出 它们在 15 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分析数据。 实验现象:通过资料对比发现:金属圆片离摆的固定点越近的摆动的越快

36、。 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心有关,摆锤重心离摆的固定点越近,摆的越快。 实验现象:看到转动 90 度、180 度、360 度摆摆动的方向基本不变。 实验结论: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三、问答三、问答 锤体时钟的钟摆是怎样计时的? 答:锤体利用本身受到的向下的重力来转动齿轮,齿轮转动时,摆锤同时摆动,使得齿轮操纵 器的倒钩松开,这样齿轮就转动一个齿,带动指标转动一 四、把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测量时间的工具 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工具 摆钟 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 五、判断题五、判断题 1、钟表是以时分秒来计量时间的。 () 2、水钟是计时最准确的计时工具。 ()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

37、的影子由短变长再变短。 () 4、漏完一杯水的时间与孔的大小无关。 () 5、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无关。 () 6、摆的快慢与摆锤轻巫无关。 () 7、最早的摆钟是由伽利略制造出来的, () 8、子夜是指晚上 11 点到凌晨 1 点。 () 9、摆在摆动的过程中,速度有时快,有时慢。 () 10、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 11、调整摆锤的长度,使计时器能准确计量一分钟时间。 () 12、摆的等时性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的。 () 六、选择题六、选择题 1、太阳在头顶时间大约是(B) A、8 点 B、12 点 C、14 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単位是(A) , A、天 B、小时 C

38、、时辰 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算时间的仪器是(C) A、浑天仪 B、滴漏 C、日辱 4、同一个单摆,摆动一次的时间是(A)的。 A、相同 B、不相同 5、日悬是古代利用光影来(B)的工具。 A、测定季节和年 B、计时 6、下面(C)图所示的摆在一分钟里摆的次数最多。 7、下面(C)图所示的摆的摆速最慢 8、小明家的客厅有一个摆钟,一段时间内比标准时间走慢了,小明应该把摆锤 的长(A)o A、调短 B、调长 七、科学探究题七、科学探究题 图 1 和图 2 是同一个摆,图 2 是将图 1 中的摆绳放长,它们以相同的角度摆动,在 15 秒时间 里,摆动次数多的是图 1,说明白的快慢与摆线的长

39、短有关。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 1、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提出了四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绕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 地球围着太阳转,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通过实验发现,四种假 说都能形成昼夜现象,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第四种假说才是正确的。 2、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 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3、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在运动,并且 21 小时自转一 周。太阳是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他的不朽著作

40、叫天体运行论 。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法国物理学家傅科通过实验发现摆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 转,证明地球在自鼓。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 5、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比西边早。北京在乌鲁木 齐的东边,北京先迎来黎明。 6、坐在车中,车向前行驶,两旁的树木就运动。坐在转椅上,沿顺时针转动转椅,周围的景 物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地球相当于一个“大转椅,太阳、月亮有産升西落(顺时针方向)的 现象,地球应该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动的。 7、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左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 定为 0 度经线。从 0 度经线向东

41、 180 度属东径,向西 180 度属西经。经线每隔 15 度为一个时 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 1 小时。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 ,也就意 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8、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自转一周大约 24 小时。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 一周是一年。 9、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却 1 球公转形成四季变化。 10、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里不动的秘密。 11、极昼和极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在自转时,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保持不变,阳光在地 球上的直射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移动形成的。 ,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极是极昼,南

42、 极是极夜,阳非直射南半球时,北极是极夜,南极是极昼。 2、地球运动的形式有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按逆时针)转动,自转一周是 翌小时,公转一周是一年。自转的依据是期摆,公转的依据是恒星周年视美,自转产生的现象 是昼夜交替,公转产牛的现象是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13、中国横跨东五区到东九区。东西相差五个小时,北京位于东八区,乌鲁木齐位于东五区。 巴黎位于东一区,纽约位于西五区。东京位于东七区,伦敦位于东一区。 二、连线二、连线 三、三、实验实验 实验名称: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绳、摆锤、圆形底盘。 实验过程:将摆和他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底盘上,将摆摆动起

43、来,慢慢转动底盘,观察摆的摆 动方向。 实验现象:看到圆盘转动 90 度、180 度、360 度时,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圆盘转动而转动, 而是基本不变。 实验结论:说明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实验名称:傅科摆实验(地球自转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细绳、摆锤、圆形底盘。 实验过程:将摆和他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底盘上,将摆摆动起来,慢慢转动底盘,观察摆的摆 动方向。 实验现象:看到圆盘转动的方向与摆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转,并且是沿顺时针方向发生偏转, 而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圆盘转动而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实验结论:由于摆能保持摆动方向不变,这就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实验名称:昼夜交替模拟

44、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地球仪 实验过程:用蜡烛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转动地球仪,观察地球仪被照亮的情况。 实验现象:看到地球仪转动时,蜡烛光始终只能照射到地球仪的一半。地球仪自转,地球仪的 每一个地方都能出现昼夜交替。 实验结论:说明地球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实验名称:谁先迎来黎明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学生数名 实验过程:实验过程: 1、在地球仪上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 靖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圏, 代表地球; 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 “北京” 和 “乌鲁木齐, 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 ;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

45、然后再自 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 实验现象:看到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 木齐先看见太阳。 实脸结论: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既然太阳的运动方向是东升西落,那么地球运动的方向就是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所以是北京先迎来黎明看见太阳。 实验名称:地球自转方向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大转椅、学生、两张白纸 实验过程: 1、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北京”贴在东方的墙壁上,在另一张白纸上写上“乌鲁木齐”贴在西 方的墙壁上。 2、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让一名学生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时,先看到墙壁上的哪个地方,再让转椅顺时

46、针(自东向西)运动时,又看到墙壁上的哪个地 方。 实验现象:看到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可见北京;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看见乌鲁木 齐。 实验结论: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既然太阳的运据方向是东升西落,那么地球自转的方向就是 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实验名称:北极星“不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皮球、小纸片、纸板 实验过程:用皮球代表地球,在皮球上贴儿个小纸片,分别代表居住在的地球上的“人” ,在 一面墙上贴上画有 “北极星” 的纸板, 让球沿着某一轴心逆时针自转, 轴心倾斜着对着北极星。 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实验现象:球上的小纸人会看到“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围绕

47、北极星顺时针转动。 实验结论: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实验名称:四季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强光电筒、地球仪、铁针 实验过程:用强光电筒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在四个地球仪中间放强光电筒,在公转 轨道上确定 A、B、C、D 四个方位, ,保持地轴倾斜方向北不变,在地球仪上同一地点上立一根 铁针,观察针影的长度。 实验现象:看到针影的长度在 A、C 时适中,在 B 时最短,在 D 时最长。 实验结论:说明地球公转形成四季。 实验名称:极昼和极夜现象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模拟地球在宇宙中的运动

48、,观察两极被照 亮的部分。 实验现象:看到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极地区始终被太阳照亮,北极地区处在极昼时候,南极地 区始终照不到太阳,南极地区处在极夜时候,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北极地区始终照不到太阳,北 极地区处在极夜时候,南极地区始终被太阳照亮,南极地区处在极夜昼时候。 实验结论: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形成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轴倾斜都有关。 实验名称: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恒星周年视差) 实验材料:铁架台、木尺、圆片。 实验过程:在教室中央选一个同学当作太阳,两个支架上分别挂上木尺,分别在木尺上贴圆片 表示两颗恒星,教室的走道当作公转轨道,两个支架“恒星”不动,使支架离走道的距离远近 不同,在走道上选 A、B 两个点分别观察两颗星间的距离。 实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