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58 ,大小:3.11MB ,
资源ID:16977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697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八年级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八年级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1、 考点一考点一 杠杆杠杆 定义 在力的作用下绕_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五 要 素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一般用字母_表示 动力 驱使杠杆_的力,一般用字母_表示 阻力 _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字母_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_,一般用字母L1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_,一般用字母L2表示 力臂长度由_、_、_共同决定, 因此可以用力臂的大小表示以上三个因素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从而达到简化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作用; 1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五要素 固定点固定点 O 转动转动 F1 阻碍阻碍 F2 距离距离 距离距离 支点支点 力的作用点位置力的作用点位置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 2力臂的画法力

2、臂的画法 找支点O; 画力的作用线(画出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画力臂。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注意:有时垂足落在力 的反向延长线上,则需要将力的作用线用虚线反向延长。),垂线 段的长度就是力臂; 标符号。标出垂直符号、表示力臂长度的大括号及符号。 易错点:易错点:支点在杠杆中间时,二力同向;当支点在杠杆一端时, 二力反向; 力的作用点在杠杆上,但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1 21 LF FL 可知:动力臂L1是阻力臂L2的几倍 ,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 平衡 状态 杠杆处于_状态或_状态时,动力和阻力对杠杆 的转动效果互相抵消,杠杆将处

3、于平衡状态。 探究 问题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满足什么关系,杠杆才会平衡 实验 器材 杠杆、钩码、铁架台、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探究 步骤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 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 置重新平衡,记录F1、L1、F2、L2; 改变数据,再做几次实验。 结论 静止静止 匀速转动匀速转动 F1 L1=F2 L2 水平水平 易错点:易错点: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实验的过程中不得再调节杠杆 两端的平衡螺母; (2)让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中央,这是为了_; (3)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_; (4)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实验

4、应至少做三次,如果实验中只测一组数据,具有 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结论; (5)动力最小问题。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连接支点与该点; 过该点作支点与该点连线的垂线,垂线方向为动力最小的方向; 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长度 力臂关系 力的关系 特点 实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_阻力臂 动力_阻力 省力、费 距离 撬棒、铡刀、羊角锤、 钢丝钳、手推车、花枝 剪刀 费力 杠杆 动力臂_阻力臂 动力_阻力 费力、省 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

5、 钓鱼竿 等臂 杠杆 动力臂_阻力臂 动力_阻力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易错点:易错点: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通过比较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 小,可以判断出杠杆的种类。 4杠杆的分类杠杆的分类 大于大于 小于小于 小于小于 大于大于 等于等于 等于等于 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B 自 行 车的脚踏板 A剪头发 的剪刀 C剪铁丝 的手钳 D自行车 的刹车闸 A 例题例题2:如图是一种切甘蔗用的铡刀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刀刃很薄可以增大压力 B铡刀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C甘蔗放在a点比b点更易被切断 D手沿F1方向用力比沿F2方向更省力

6、 C A B C D OOOO 例题例题3:渔民大明借助湖中礁石,要把竹竿尽可能深地插入湖底淤 泥,如图所示,效果最好的是( ) D l O F O l F O l F F l O 例题例题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力F的力臂画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D F 0.3m 0.6m G 例题例题5:工人师傅用独轮车搬运砖块,车和砖块所受的重力G 1200N,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推车时,人手向上的力F的大 小是( ) A300N B400N C600N D1200N B 例题例题6:如图所示,在轻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一端施加一个始终 与杠杆垂直的动力F,使杠杆缓慢地从OA转至OB,则

7、在转动过程中 ( ) AF不变,杠杆是省力杠杆 BF变大,杠杆是省力杠杆 CF不变,杠杆是费力杠杆 DF变大,杠杆是费力杠杆 B 例题例题7: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 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 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 ) 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 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AB A BOA 例题例题8:小金将长为0.6米、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 后端A挂一个40牛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为0.2米,他用手压 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小金的质量为50千克, 则此时手压木

8、棒的压力大小为_牛,肩对木棒的支持力大小 为_牛,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牛 (g10牛/千克) 20 60 540 例题例题9:图乙中,画出力F的力臂,并标上字母l l O OABOC A F 30 甲乙丙 例题例题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 杠杆左端下沉,则应 将平衡螺母向 (选 填“左”或“右”)调 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平衡,应在B点挂 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 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的方向各移动一小格,则杠杆的 (选填“左

9、”或“右”) 端将下沉 (3)如图丙所示,在A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 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 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4N,则在A点应挂 个钩码 右右 力臂力臂 6 左左 2 考点二考点二 滑轮滑轮 实质 力的关系 距离关系 速度关系 作用 定滑轮 等臂 杠杆 不能省力,即F拉=G物(考虑摩 擦和绳重还要费力) 改变 _, 方便工作 动滑轮 动力臂 是阻力 臂二倍 的杠杆 不计动滑轮的重力及绳重和 摩擦,使用动滑轮省一半力, 即:_;若考虑动滑 轮的重力而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_ ; 不计动滑 轮重力及 摩擦,可 以_

10、 滑轮组 有n段绳子吊着动滑轮:若 不计动滑轮的重力及绳重和摩 擦,则:_ ;若考虑 动滑轮的重力而不计摩擦和绳 重,则:_ 既可以 _ ,也可以 改变 _ 2 G F 物 + 2 GG F 物动 G F n 物 1 (+)FGG n 物动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 省一半力省一半力 省力省力 力的方向力的方向 sh v绳 绳 v物 物 s2h v绳 绳 2v物 物 snh v绳 绳 nv物 物 易错点易错点: 1作用在动滑轮上拉力的方向改变时,拉力变大。改变绳子自由端的 拉力方向,动力臂会变短,所以拉力会增大(竖直拉动时最省力)。 2一般采用“切割法”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即从定滑轮和动滑轮之间

11、画线切割,数出拴在动滑 轮框上的绳子段数。绳头向上算,向下不算。 3组装滑轮组的步骤: 确定“n”, 。F为绳子承担的最大力; 确定动滑轮个数。当n为偶数时,动滑轮的个数是:n/2;当n为奇数时,动滑轮 的个数是:(n1)/2; 确定定滑轮的个数。口诀:“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组装滑轮组。口诀:“奇动偶定”,从里向外顺着绕。 +GG n F 物动 例题例题11:小柯用图中提升重为400牛的物体,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B人将绳子拉过1米,物体也上升1米 C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子的拉力为200牛 D使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

12、方向 C 例题例题12:在下列所示各图中,均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拉力最小的 装置是 ( ) A B C D D 例题例题13:如图所示为我州某学校升旗的情景,旗杆顶装的滑轮是 _滑轮,它的作用是_。 例题例题14: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N的重物 匀速向上提升到2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 力为_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距离 为_m(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 定定 改变力的方向改变力的方向 100 4 例题例题15: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 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N;实际 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N A

13、 100 20 例题例题16: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600N的物块,通过滑轮组在拉力作 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30N。则拉力F 为_N,墙受绳子的拉力为_N。 F 例题例题17: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 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_N, 绳固定端拉力为_N,重物上升10cm,力F向 上移动_cm。 F 10 20 5 5 5 例题例题18:画出图中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考点三考点三 轮轴与斜面轮轴与斜面 轮轴 斜面(螺旋) 特点 省力费距离 省力费距离 实质 轮轴实质上是一个 可以绕轴心连续转 动的省力杠杆。 螺旋

14、的实质是绕 在圆柱上的斜面。 公式 功能 改变力的大小;改变物体的运动 速度;实现直线运动和圆周运动的 相互转化; 省力费距离;螺旋将旋转运 动与沿轴向的运动进行互相转化; 实例 辘轳、方向盘、螺丝刀、扳手 盘山公路、螺钉 F RG rF LG h 例题例题19:小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 用,如:指甲钳、剪刀、钥匙等。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 开锁时,钥匙就相当于一个_(选填“杠杆”、“滑轮” 或“轮轴”),属于_(选填“省力”、“费力”)机 械。 轮轴轮轴 省力省力 例题例题20:如图所示的小山高为h,沿A、B、C三条小路可以登上山 顶,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15、A路 BB路 CC路 D沿三条路上山时用力一样大 A B C 2如图所示的小山高为h,沿A、B、C三条小路可以登上山顶,其中最省力的是( ) AA路 BB路 CC路 D沿三条路上山时用力一样大 A 例题例题21:如图所示,小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时,要想省力,后轴的 齿轮应该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下列对这个问题的 回答正确的是( ) A较大的,增大动力臂 B较大的,减小阻力臂 C较小的,增大动力臂 D较小的,减小阻力臂 A 考点四考点四 功功 定义 如果物体_且沿_方向移动了一定的_,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含义 物理学中的“功”具有“_”和“贡献”意思。 必要 条件 作用在物体上的

16、_; 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的_。 不做 功三 种情 况 有力无距(劳而无功):如搬而未起,推而未动; 有距无力(不劳无功):如球离开脚由于惯性继续运动,踢力不再做功; 力距垂直(垂直无功):如提水桶,拉力与运动方向垂直,拉力对水桶 不做功。 功的 大小 表述 功等于力与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 公式 _;_; 单位 国际制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1J=1N m 感受 把一个鸡蛋举高2 m所做的功大约是1J。 易错易错 点点 公式中距离s的单位为_;s指的是物体沿力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 离(注意对应关系),距离与路程不同; WFs WPt 受力受力 受力受力 距离距离 成效成效 力力

17、距离距离 m 甲:小车在推 力作用下前进 了一段距离 乙:提着滑板 在水平路面上 前行 丙:物体在绳 子拉力作用下 升高 丁:用尽全力 搬石头,搬而 未起 例题例题21: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 A甲和乙 B甲和丙 C乙和丙 D丙和丁 B 例题例题22: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 ( ) A02J B2J C20J D200J 例题例题23:非洲旱季,常用Hippo 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 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 ,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 功最多的是( ) A B C D B

18、 C 例题例题24:共享自行车的普及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也符合我国提 倡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王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的 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min行驶了3000m,骑行过程中使人和车前 进的动力恒为20N求: (1)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m/s; (2)骑行10min动力所做的功 4 3000 5/ 600 (2)2030006 10 sm vm s ts WFsNmJ 解:(1) 考点五考点五 功率功率 比较做 功快慢 做功相同,比较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时间相同,比较做功, 做功越多做功越快;比较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定义 _与_之比,叫做功率。功率用符号_表示。 意义 功率是表

19、示_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单位时间内做功多 公式 定义式 计算功率:_;计算功:_;计算做功时间:_; 易错点:易错点:若功的单位用J,时间单位则用s,功率单位为瓦特 若功的单位用kW h,时间单位则用h,功率单位为千瓦; 推导公式 易错点:速度单位必须用_ 单位 主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换算关系:1kW_W 常见功率:人做功功率约100W 常用单位:千瓦,符号:kW 易错点易错点 功率是表示做功的快慢,不表示做功的多少,做功多少由功率和时间 共同决定;功率大小由做功多少和做功时间共同决定,比较功率时不 能只看做功多少或做功时间;功率和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做功多, 不一定做功快

20、,反之,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 W P t WPt W t P PFv 功功 做功所用时间做功所用时间 P 做功快慢做功快慢 m/s 1000 例题例题25: (多选)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C做功多并且用的时间长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D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短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AD 例题例题26: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 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 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 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两次拉力对木块

21、做的功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C 例题例题2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 到沿水平方向5N的拉力F,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 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 A物体在EF段的速度大于GH段的速度 B物体在GK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 C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大于在GH段所做的功 D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K段的功率 F5NF5N 3m3m EFGHK D m 甲 F甲 m F乙 乙 例题例题28:如图所示,用同一个动滑轮先后提升同一物体,使物体以 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力分别是F甲和F乙

22、,拉力 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甲和P乙若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绳重,则F甲 与F乙、P甲与P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C F 例题例题29: 如图所示,斜面高为2m,用斜面向上大小为250N的拉力F ,将重为6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6m/s的速度匀速拉动,经过10s 到达顶端,则拉力的功率是_W,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是_ N 150 50 例题例题30:如图,是某一款电动平衡车,两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0cm2。求:(1)若地面受到的压强为5l04Pa,则该平衡车对地 面的压力为多少? (2)若该平衡

23、车20s内沿水平面匀速行驶l00m,受到的阻力为90N ,则此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432 3 3 (1)5 104 10200 (2)901009 10 9 10 450 20 FpSPamN WFsNmJ WJ PW ts 解: 例题例题3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重物,将重为200N的物体A 以0.1m/s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m(不计摩擦, 忽略绳、滑轮的重力) 求:(1)拉力F的大小;(2)拉力F所做的功; (3)拉力F做功的功率 A F (1) 200 =100 22 (2)22 1002200 (3)1000.2/20 G N FN shm WFsNmJ PFvNm

24、sW 物 解: 不计摩擦, 忽略绳、滑轮的重力, 拉力 物体上升的高度: 考点六考点六 功的原理功的原理 内容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_。 适用范围 一切机械 意义 使用省力机械时要_,使用省距离的机械时要_, 既_又_的机械是没有的;使用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 械本身的重力)时,人们所做的功等于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若 考虑机械的重力和摩擦还要费功;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 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_、或者可以_、 也可以改变力的_,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应用 斜面 不计摩擦:FLGh,考虑摩擦:FLfLGh 轮轴 不计绳重与摩擦:FRGr 功功 费距离费距离 费力费力 省力

25、省力 省距离省距离 省力省力 省距离省距离 方向方向 例题例题3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 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 分别为W1和W2则,(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A B C F1 F2 A 考点七考点七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1三种功及表示方法三种功及表示方法 定义 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斜面 做功 目的 提升 重物 提升 重物 提升 重物 平移 重物 提升 重物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为达 目的必须要做的功 额外功 并非人们需要,但 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

26、有用功和额外功的 和,或动力做的功 Fs G物h Fs G物h Fs G物h Fs fs G F N f O h Fs FsG h 物 G h 物 G h 物 Fs FsG h 物 G h 动 或 G h 物 FsG h 物 G h 动 或 FsFs fs Fs fs FL G h 物 FLG h 物 fL或 2机械效率机械效率 定义 _与_的比值,用符号表示 公式 说明 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 意义 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用来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 用率。效率越高,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就越高,做相同的有用功,需 要的总功越

27、少,越节约能源,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提高方法 改进结构,使其合理、轻巧;经常保养、定时润滑。 机械效率 表示方法 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斜面 Fs G物h Fs G物h Fs G物h Fs fs G F N f O h G h Fs 物 2 G hG FsF 物物 或 G hG FsnF 物物 或 fs Fs G h FL 物 W W 有用 总 有用功有用功 总功总功 3机械效率的测量机械效率的测量 滑轮组 斜面 原理 示意图 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测量的量 G物、F、h、s G物、F、h、L 操作要点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重物 沿斜面匀速拉动物体 结论 物体重力

28、,物体越重效率越高; 动滑轮重力,动滑轮个数越多动 滑轮越重效率越低;绳重和摩擦 斜面的坡度(倾角),斜面越 陡,效率越高;斜面的光滑程 度,斜面越光滑,效率越高。 G hG FsnF 物物 或 G h FL 物 G F N f O h 易错点:易错点: 必须使弹簧测力计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以保证测力计示数大 小不变; 物体越重,动滑轮越轻,效率越大。 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有: 可知:滑 轮组的效率高低与滑轮组省多少力、绕线方式、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无关;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1 (+)FGG n 物动 物 物动 100% G GG 1 100% cot1 例题例题33:下列关于机

29、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少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C做功越慢的机械,机械效率越低 D总功相同,有用功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 A s F1 甲 A s F2 乙 2 3 Gs Fs 例题例题34:如图甲所示,力F1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 移动了s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F2为(如 图乙)此过程滑轮组( ) A总功为F2s B额外功为F1s C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3F2sF1s D 例题例题35:分别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 的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到同一高度处,其机械效率分别为定、 动、组(

30、不计绳重和摩擦,设每个滑轮质量相等),则下列选项中 正确的是( ) A组动定 B动定组 C定动组 D定组动 A F1 GG F2 例题例题36:用四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装成两套滑轮组,用它们匀速 提升同一物体时,其拉力分别为F1、F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1、2,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F1F2,12 BF1F2,12 CF1F2,12 DF1F2,12 D (1) 2 G 乙 乙 乙 F2 木板 F1 甲 例题例题37:(多选)(多选)用五个相同质量的滑轮和绳子组成如图的甲、乙 两个滑轮组,在绳子自由端分别用力将重力为G的物体匀速提升, 乙滑轮组的效率为乙,

31、不计摩擦、绳和木板的重,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相等 BF1一定大于F2 C每个滑轮重为 D甲、乙将重物提升相同的高度,F1与F2的功率可能相等 BCD 例题例题38:(多选)(多选)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沿高为h长为l的粗糙 斜面以速度v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的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W则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拉力大小为Gh/l B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WGh)/l C拉力功率的大小为Wv/l 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Gh/(W+Gh) l Fh BC 例题例题3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G240N的物体匀速向上 提起3m,拉力F150N,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2、是 如果忽略 绳重和摩擦,动滑轮自重为 N G F 例题例题40: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A在拉力F5N作用下 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60%,物 体A运动的速度为0.5m/s,则物体A在20s内通过的路程为_m,该 机械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_W (忽略绳子和滑轮的重力) A F5N 80% 60 10 4.5 实验 次数 物体 重力/N 提升 高度/m 拉力 /N 绳端移动 的距离/m 机械 效率 1 3 0.1 2.0 0.3 50% 2 6 0.1 0.3 丙 3 4 2 3 4 2 乙 甲 例题例题41: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

33、物 体,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升高 (2)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 N,表格中处数据应为_ % (3)如图丙所示,将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 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匀速匀速 3.2 62.5 不变不变 实验 序号 斜面 倾斜 程度 物体 重力 G/N 物体上 升高度 h/m 沿斜 面拉 力F/N 物体移 动距离 s/m 有用 功W 有/J 总功 W总/J 机械 效率 (%) 较缓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 较陡 5.0 0.15

34、2.2 0.50 0.75 1.10 68 较陡 5.0 0.25 3.1 0.50 1.55 sFh 例题例题42:小明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 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 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l)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运动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第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 J,机 械效率是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是:斜面越缓,越_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在其它条件不变

35、的情况下, _ 匀速直线匀速直线 1.25 80.6% 省力省力 斜面越陡,效率越高斜面越陡,效率越高 F 甲 O W(J) t(s) 51015 3000 6000 9000 乙 例题例题43:用如图甲中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圆柱形物体,己知物体 的高度为1m,底面积为0.12m2,质量为200kg物体始终以0.5m/s的速度匀速上 升,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所做的功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摩擦及水的阻力1.0103kg/m3;g10N/kg) 求:(1)当物体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时,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物体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6、3)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端受到的拉力; (4)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物体出水后绳端拉 力的功率 334 3 3333 (1)1 10/10/11 10 (2)0.12 1 10/10/0.121.2 10 pghkg mN kgmPa VVm FgVkg mN kgmN 物排 排 解: F 甲 (3)42/ ,102/1020 6000 300 20 (4)20010/2000 20001200800 800 100%100%66.7% 44 300 (5)=44 300800400 vvm sssvtm ssm WJ WFsFN sm GmgkgN kgN

37、FGFNNN FN FN GFFNNN 绳物 浮 动 内绳子移动的距离: 由得: 滑轮组对物体拉力 动滑轮的总重力 出水后绳端 11 ()(2000400)600 44 6002/1200 FGGNNN PF vNm sW 动 绳 拉力 h s 例题例题44: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0.4kg的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 所示),所用时间为4s,斜面长s1m、高h0.2m,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g10N/kg)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 所做的总功和总功率(4)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1)0.410/4 (2)=40.20.8 0.8 (3)=100%=1 80% 1 0.25 4 (4)=+=1 -0.80.2 0.2 0.2 1 GmgkgN kgN WGhNmJ WW J WJ W WJ PW ts WWWWJJJ W J fN sm 有 有有 总 总 总 总额额有 额 由得: 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