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30.13KB ,
资源ID:168970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689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海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题(含答案)

1、1 海淀区海淀区 20202020- -20212021 学年学年高三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试卷试卷 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 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共小题,共 1818 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 1- -5 5 题。题。 材料一材料一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全球第三长河,国家战略水源地,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在 维护我国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国家重大区域

2、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间内,长江沿线省市曾过度追求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忽视了长江流域生态容量 的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经济发展目标与生态发展目标长期不平衡,导致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 设严重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生态账户账户 透支严重。长江流域已遭到破坏的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需 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效恢复。更严峻的是,在长江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重新实现平衡之前,长江生态赤字赤字 仍会持续增长。因此,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通过大保护来弥补,而且刻不

3、容缓。 不搞大开发,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强自律。自律意味着取舍,背后是对生态 价值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一些地方之所以面临转型困难,本质上是因为还在传统的发展路径上一意孤 行。对这些地方而言,当务之急是严格以生态红线红线 为标尺,明确什么不能做。减掉一项破坏生态环境的政 策,就是增加一项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这种减法正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 开端。 共抓大保护,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加强沟通合作,形成保护长江生态的合力。长江经济带 涉及 11 个省市,是全世界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了统一的生态整体。这 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

4、环境破坏中独善其身,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 重任。因此,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行政区划为壁垒壁垒 。各省市在加强自律的同时,必须同其他省 市精诚合作。 (取材于周亚敏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含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长江作为战略水源地,在维护我国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 B.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 C.“不搞大开发”,意味着取舍,取的是良好生态环境,舍的是经济发展。 2 D.“共抓大保护”,要求沿线省市共同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 2.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5、账户: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另 B.赤字:生态需求远小于生态供给 C.红线: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 D.壁垒:行政管理清晰分明的界限 材料二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东到上海江苏浙江,西到云南四川贵州,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经济 带,跨越 11 个省市,面积 205 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经济生产总值均占全国 40%以上。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的累积效应和缺乏科学的空间开发 管控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严重威胁长江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支撑带的地位。 受生产和运输亲水特性的影响,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沿岸高风险企业聚集。目前,沿江有 6

6、2 个工业园区,其中,全国 40%的造纸、43%的合成氨、81%的磷铵、72%的印染布、40%的烧碱产能聚集在该区 域,尤其是重化工企业密集分布,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多达 250 余种,由此导致环境突发事件频发,严重 威胁所在地及下游地区的供水与生态安全。 2008-2018 年,长江经济带共发生环境突发事件 2574 起,约占全国总数的 53.6%;其中,上海、江苏 和浙江的环境突发事件占整个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总数的 80%以上。 3.下列对材料二中图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大体一致。 B. 2009-2013 年,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

7、事件呈持续上升趋势。 3 C. 2010 年,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占全国总数的 70%左右。 D.从 2015 年开始,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数量显著下降。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搞高强度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需求与供给重新实现平衡则指日可待。 B.空间开发管控的非科学性是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形势严峻的最主要原因。 C.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与沿江人口稠密、产业规模大有一定关系。 D.为保障长江经济带沿线饮用水安全,沿江省市必须彻底关停高风险企业。 材料三材料三 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进一步解开思想认识上的结。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长江是资

8、金、人 口、资源等多要素流动的大动脉,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三大坐拥黄金水道的动 力引擎在城市发展群上进行了探索。 据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统计,近十年间,该中心直接支持上海 179 个项目,投资 1360 亿元的产业转移,去向绝大部分是武汉、合肥、重庆、成都等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转移初期以制造 业为主,近年来电子信息类项目越来越多。 在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同在长三角的湖州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科技、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态旅游、 文化、家庭服务等绿色消费性服务业。 长江中

9、游城市群中的咸宁市,纺织服装、冶金建材、森工造纸等占比较高的传统产业逐渐变脸, 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千亿产业集群正在这座拥有 128 公里长江岸线的城 市崛起。 从产业合作到川电入渝,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到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从成都东进到重庆西进, 随着川渝两地能源、信息、开放通道等方面一体化不断提升,成渝城市群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 4 (取材于李亚彪、徐海波等的相关文章) 5.请你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话题,以编辑的身份写一段导语,帮助读者整体把握上面三则材料的内 容及其关系。(6 分) 二、本大题共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小题,共共 26 分。分。 (一)

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题。(共共 20 分分)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之在滁也,自号醉翁, 作亭琅那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 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 其间,是为六一。自为传,刻石,亦名其文曰居士集。居颍一年 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太子太师,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 吊。后以诸子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公之于文,天材有余,丰约中度,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义理自胜,短章大论,施无不可。有欲效 之,不诡则俗,不淫则陋,终不可及。是以独步当世,求之古人

11、,亦不可多得。公于六经,长于易 诗 春秋;其所发明 ,多古人所未见。尝奉诏撰唐本纪表志,撰五代史。二书本纪,法严而词约,多 取春秋遗意,其表、传、志、考,与迁、固 【注】相 上下。 公笃于 朋友,不以贵贱生死易意。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既没,皆经理其家,或言之 朝廷, 官其子弟。尤奖进文士,一有所长,必极口称道,惟恐人不知也。公前后历七郡守,其政察而不苛,宽而 不弛,吏民安之,滁、扬之人,至为立生祠。 昔孔子生于衰周而 识文武之道,其称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 乎?虽一时诸侯不能用,功业不见于 天下,而其文卒不可掩。孔子既没,诸弟子如子贡、子夏,皆以文名于世,数传之后,子思、孟子、孙卿,

12、 并为诸侯师。秦人虽以涂炭遇 之,不能废也。及汉祖以干戈定乱,纷纭未已,而叔孙通、陆贾之徒,以诗 书礼乐弥缝其阙矣。其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而起,则西汉之文后世莫能仿佛。盖孔氏之遗烈, 其所及者如此。 自汉以来,更魏晋历南北,文弊极矣。虽唐正观、开元之盛,而 文气衰弱,燕许之流,倔强 其间,卒 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阏其颓波,东注之海,遂复西汉之旧。自退之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不知所 以为文。祖宗之治,礼文法度,追迹汉唐,而文章之士,杨、刘而已。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 於乎!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 5 (取材于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注】固:班

13、固,东汉史学家。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所发明 发明:独到阐发 B.文不在兹 乎 兹:同“滋”,生长 C. 秦人虽以涂炭遇 之 遇:对待 D.倔强 其间 倔强:努力振作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诡则俗,不淫则陋 不是怪异就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陋 B.以诗书礼乐弥缝其阙矣 用诗书礼乐补救政教的缺失 C.阏其颓波,东注之海 阻挡那每况愈下的颓势,使它像水入大海一样回归正途 D.天下不知所以为文 天下人不知道写文章的原因 6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4、3 分) A.欧阳修因喜欢颍州而居住在那里,去世后凭借儿子的显贵被追封为兖国公。 B.欧阳修行事从容不迫,喜怒不形于色,所写文章繁简得当,当时无人能及。 C.欧阳修在经学、史学方面均有建树,五代史的成就可与史记等媲美。 D.欧阳修先后做过七郡太守,为官严明又不失宽厚,在世时百姓就为其立祠。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 分) 不以贵贱生死易意。 11.文章最后一段说“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请根据最后两段,说明“文章废而复兴” 的几次变化。(6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题。(共共 6 分)分)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

15、: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 (1)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儒者形象?(3 分) (2)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翻译“何有于我哉”,并回答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3 分) 【链接材料】【链接材料】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 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 三、本大题共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26 分。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3-15 题。题。(共共 12 分)分) 7 高斋视事高斋视事 谢朓

16、 【1】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 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 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 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 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 【2】。 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 注释:【1】谢脁,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名高斋。视 事,处理政务。【2】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 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二句,写寒雾消散,白日显露出来,“映”字写出了远处尚未消尽的白雪与青山相互映衬的景象。 B.三四句,写江边村落与树木隐约可见,其中“暧暖”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中的“暧 暖”意思相同。 C.五六句,写起身披衣,洗漱之

17、后坐在窗前开始写字作画,体现出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 诗人形象。 D.七八句,说丰盛佳肴只吃一菜足矣,排场显赫所居不过一屋,由此可见作者不以优渥的 物质生活为乐。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四句写高斋周围的景色,以动衬静,虚实相生。 8 B.五句至八句叙事,多角度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 C.最后四句抒发情怀,“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D.诗歌融景、事、情于一体,景中含情,事中寓志。 15.诗歌尾句“锁吾愁与疾”中的“锁”字,有另一版本作“销”,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诗说明理由。 (6 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 8 分) (1)同样是写雨,

18、李清照的“ ,到黄昏、点点滴滴”和苏轼的“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一凄婉,一旷达。 (2) 侈靡误国, 节俭兴邦。 杜牧 阿房宫赋 中的名句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 , , ” , 言犹在耳。 (3)人生当奋发有为,全力以赴。若尽全力仍不能如愿以偿,也无愧于己,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所说“ , ”。 (4)2020 年是深圳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我们可以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的诗句 “ , ”,形容深圳的变化历程虽遭遇困难和挑战,但依然一路向前,蓬勃 发展。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7 题。题。(共共 6 分分) 17.在红楼梦第 57 回中,紫鹃曾以“万两黄金

19、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感叹宝玉、黛玉心意相通的 可贵。请从原著中举出两例,谈谈你对宝黛二人“知心”的理解。 四、本大题共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共共 15 分。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8-21 题。 敦煌艳阳下敦煌艳阳下 临近开学,突然看见一个吐蕃展,是国内第一个以吐蕃文化为专题的展览。但是,只在敦煌展出。 9 怎么办?九月、十月,新学期的无数事情黑云压城一样就在眼前。跟朋友提了一句,她立刻回:机票只剩六 张了,下手吧!好吧!立刻买了机票。 飞机的舷窗下,祁连山触目可及,雪白的山头与苍黑的山脊一路延伸,无穷无尽。地面一片苍黄, 都是戈壁。当飞机降落在敦煌时,西北的艳阳扑面而来,真是

20、艳阳啊!那种强烈,打得人一闭眼,感觉身心 都暴露于这通亮的澄澈的热烈的阳光下。那几天,觉得自己像是被充电了一样。 敦煌,这两个字在口腔中发声的时候,就有一种煌煌阔大的气息。许多年前,看见井上靖的小说敦 煌,意识到东瀛对大唐对西域的那种迷恋,持续了上千年。敦煌,本质上来说,已经是礼失求诸野,但 这是文明的交汇点。对于爱好历史的人而言,再多的书籍研究,都不及文明的现场感。 不是第一次来,车过戈壁,远方的山崖上陆陆续续出现一排排石窟的小黑洞时,我还是屏息沉默了。 天蓝得仿佛蓝琉璃一样,洞窟山崖是砂砾岩的黄色。莫高窟前的沙河一如既往,只有河底断断续续一点细 流,还在枯水期。在这样的风沙偏远之地,穷尽心

21、力、智慧与财富,为佛兴建一千年的洞窟,真是人类近 乎疯狂的行为。但也正是这样的疯狂,使得姚蝉一样的微末生命建构出了伟大的文明遗迹。 上次来敦煌,就听说要逐步实现数字化观看。果然,这次数字观看已经是很重要的一环。即使如此, 还能够实地再看 10 个窟。这种机缘真是来一次少一次的福分,应该敛容珍惜。壁画最畏惧的是光照,所以 洞窟常年处于自然黑暗中。推开石窟的门,游客按照要求分列两边,会有自然光打在主座的菩萨脸上。这 个小细节让我有点出神。千百年来,跟我们一样有幸造访的人们,光线缓缓照亮佛陀面容的那一刻,心中 刹那升腾的应该是无与伦比的敬畏与惊叹。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漫天漫地的经变故事,都化身为超然美

22、妙 的恢弘画卷。经历千年岁月风沙,壁画雕塑早已斑驳褪色,然而光照处依然摄人心魂,令人心醉,不知身 在何处。不知自己的来处,何以明了自己的现在与存在?人类文明的庄严璀璨向我们打开的应该就是这种神 游古今、与古人劈面相逢的快感。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的故居和办公室,就在莫高窟最负盛名的九层楼对面。这位上世纪 40 年代从法国来到敦煌的画家,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给了敦煌。他的办公室和故居都是意想不到的清寒。床 和书架都是土坯的,几张木质桌椅,一个灶台,一直到 1982 年他离开敦煌,都是这样。许多代学人和艺术 家就是在这里默默无闻度过大半生。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也是如此,60 年代北大毕业后即

23、来到敦 煌,先生远在万里之外的武大工作,孩子也是在武汉长大。分居数十年,最终还是先生追随她,在敦煌会 合。她说,自己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是敦煌成就了她。 10 吐蕃展就位于敦煌研究院内,一个不起眼的二层建筑。一到展馆,视线与内心一下子沉入历史的情 境。古格、象雄、吐蕃,藏文化真是太深邃迷人了。展不大,却集中了许多国内外大牌博物馆的名品以及 私人收藏。一个 6-8 世纪吐蕃贵族小孩的丝质外套和软靴,样式像唐装,而织物图案又是带着中亚波斯风 格的连珠立鸟纹。吐蕃文化展,有一种特别的混合的气息。这也是这个展一定要在敦煌的原因。季羡林说 过,中国、希腊、波斯和印度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就是敦煌和新疆。的确

24、,没有比这里更适合的了。 在展览的最后,我看到了基金会创始人及主席玛格和汤姆普里兹克夫妇充满深情的回顾资料,他 们回忆自己因为对印度、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文化的强烈兴趣而结缘,甚至他们的儿子也继承了这种激情, 获得了藏文文献与喜马拉雅研究的博士学位。也正是这种激情,促使他们拜访中国国家文物局,促成了与 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总共有 20 余家国内外的考古文博机构将其收藏的吐蕃瑰宝借展。如此,像我一样的爱 好者,才有机缘目睹来自全球的吐蕃艺术精品。 在敦煌,时时觉得,激情真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 为什么来到敦煌?当然是为了它迷人的历史与文化光影。它的阳光与星辰,曾照耀无数杰出的艺术家 与虔诚信众的心

25、灵,给予了他们坚定的力量。在敦煌看见的一草一木,都令人浮想联翩。这里既是陈寅恪 所谓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之地,也是千年来伟大平凡兼具的一个个真实存在过的生命构建的时间之流。 面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泪与血,留下光荣与梦想,留下不朽艺术的古人,除了感动,还是感动。 (11)我更觉得,来到敦煌,是为了与自己相遇。短短几天,敦煌的艳阳,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光 影都犹如神迹。夜晚在极致的安静中入睡,清晨又在极致的安静中醒来。这样的旅程,仿佛出世了一趟。 (12)人类文明的宝贵遗迹,此生此世,也许只有这一次机遇相见。除了珍惜,还是珍惜。 (取材于朱丽丽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26、 分) A.舷窗:“舷”读作 xun B.屏息:“屏”读作 bng C.微末:平凡渺小 D.敛容:庄重严肃 11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所说的“文明的现场感”,既指参观者身处文明现场,也指实地观看带来的直接、深切和独特 的体验。 B.第段由光线打在菩萨脸上的细节,联想到千百年来造访者的感受,进而突出了庄严璀璨的文明的震 撼力。 C.第段通过对展品的细致描写,表现出吐蕃文化的深邃迷人,而这也正是吐蕃展一定要在敦煌举办的 原因。 D.开篇写诸事繁忙但仍来敦煌参观,结尾部分说特别珍惜与文明遗迹相见的机会,文章首尾照应,圆融 自然。 20.作者在第段说“激情真

27、是人类心灵最可宝贵的东西”。从全文看,“激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 21.文章题目“敦煌艳阳下”含义丰富,综观全文,简要回答其含义和文章以此为题的效果。(6 分) 五、本大题共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小题,共共 65 分。分。 22语言基础运用(5 分) 日前,有网友上传了一段不文明旅游视频,视频显示,在四川某风景名胜区内,有十多名游客翻 越护栏、踩踏五彩池钙华滩。 22 日,相关部门对此声明,经核实,18 日下午,确有部分游客在不顾景区关于文明与安全出行的 提示情况下,擅自翻越护栏进入钙华保护地带拍照。景区巡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和劝导他们离开钙华 保护地带。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28、项是(3 分) A.处“日前”可用“目前”替换。 B.处的顿号应该改为逗号。 C.处将“声明”改成“回应”更贴切。 12 D.处删去“在”“情况下”,句意更简明。 (2)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并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纸上。要求:不改变原意。(2 分) 23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阅读名著能使我们获得写作方面的启示。班级拟组织跟着名著学写作交流活动,请结合呐 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的一部和自己的写作实践,介绍你从中学到的一种写作方法。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150 字左右。 (2)为丰富同学们的劳动体验,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新开辟了一块园地,准备

29、种植瓜果蔬菜。现校学 生会面向全体同学征集园名。请你为该园地拟写一个名字,并阐释以此命名的理由。要求:园名有特色, 有意蕴;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3)下面这幅漫画反映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请根据漫画内容,以画中被关心者的身份,给亲 人或朋友或老师写一段文字,表达心声。要求:以抒情为主,可写诗歌;感情真挚,语言得体。150 字以内。 24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1)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 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

30、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2)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忽见严冬尽,方 13 知列宿春生活中,忽见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思考。 请以“忽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叙事合理;有故事,有细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1.(3 分)C 2.(3 分)B 3.(3 分)D 4.(3 分)C 5.(6 分)材料内容要点: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发展

31、要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国家战略水源地和生态支撑带安全。 材料三:沿江省市探索城市群发展,融合、绿色、联动、创新等形成重要推动力。 关系:略。 【评分说明】内容,3 分;关系,3 分。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6 分) 6.(3 分)B 7.(3 分)D 8.(3 分)D 9.(3 分)B 10.(2 分)参考答案: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 【评分说明】“以”“易意”各1分。 11.(6 分)参考答案: 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点。至唐, 韩愈变革,使文风复古。五代,

32、未能继承韩愈的文风。至宋,等到欧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 于古人。 【评分说明】第一点,2 分;其余四点,一点 1 分。 14 12.(6 分)参考答案: (3 分)(1)形象:尽忠 行孝 守礼 自律 【评分说明】共 1 分,和各 1 分。 若答“恭敬,自律”,一点 1 分,两点 3 分。 (3 分)(2)翻译:这些对于我来说有什么难呢 特点:自信 【评分说明】翻译,1 分;形象,2 分。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6 分) 13.(3 分)C 14.(3 分)A 15.(6 分)答案示例: “锁”字更好。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虽能带给作者精神愉悦,但官场纷乱,忧愁只能被暂时锁住、 封

33、存,无法彻底消除。“锁”字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为国忧虑的深重,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以 及出世入仕的矛盾心理。 “销”字更好。诗歌最后两句写以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选择来消除心中的忧愁和身体的疾痛,这与 开篇的雪映青山、江村美景形成呼应,体现出山水自然对诗人的巨大吸引力和精神抚慰作用。与“安得” 一起,强化了对归隐的渴望之情。 【评分说明】“内容、情感、效果”三个角度,各 2 分。 16.(8 分) 梧桐更兼细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尽吾志也 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评分说明】每句 1 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17

34、. (6 分) 答题示例一: 知心,是指宝黛二人不仅心意相通、彼此理解,而且在为人处世上志趣相投、思想一致。例如,宝玉 一见桃花行便知是黛玉所作,不觉落下泪来。可见宝玉素日深知黛玉曾经离丧,对其内心的孤独哀怨 感同身受。又如,黛玉从不像宝钗、湘云那样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宝黛二人因为共有不愿与世俗同流 的人生追求,关系更加亲密。 15 答题示例二: 知心,是指宝黛二人能相互理解、领会彼此的心意,因此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例如宝玉挨打后,黛 玉肿着眼睛来劝宝玉,宝玉立刻明白她是为自己受伤而难过、担忧,便立刻说“你放心”;而黛玉在收到 宝玉送来的两块旧帕子后,也立刻明白了宝玉的一片体贴之意。可见他们

35、的交流无需借助太多语言。若无 心有灵犀的契合,便难达到神交的境界。 【评分说明】例子 2 分,理解分析 4 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18.(2 分)A 19.(3 分)C 20.(4 分)参考答案: 创造者以微末生命,在偏远之地创造出伟大的人类文明。 守护者甘于清寒,默默奉献,穷尽一生来守护敦煌文化。 策展者出于强烈的兴趣而结缘、研究,积极筹划文化展览。 “我”毅然抛开繁杂的工作,到敦煌感受璀璨文化的魅力。 【评分说明】一点 1 分。 21.(6 分)答案要点: 含义: 敦煌通亮、澄澈、热烈的阳光及当地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 在敦煌璀璨的文明遗产的照拂下,人们获得了坚定的

36、力量。 效果: 富有意韵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虚实结合,凸显主题。 【评分说明】“含义”和“效果”,各 3 分。 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2.(5 分) (3 分)(1)A (2 分)(2)参考答案: 16 景区巡护人员发现后立即制止,并劝导他们离开钙华保护地带 23.(10 分) 一类卷(810 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 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 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4.(50 分) 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 分) 符合

37、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 46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 文采的作文可得 48 分以上。 二类卷 (3341 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 37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 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 39 分以上。 三类卷 (2532 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 29 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 面较好的作文可得 31 分

38、以上。 四类卷 (240 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以 24 分为基准分浮动。 17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说明:作文没写题目,扣 2 分。每 3 个错别字减 1 分,重复的不计,扣满 3 分为止。字数不足,每少 50 个字减 1 分。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欧公过去做颍州太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于是想在那里筑屋定居。等到退休归颍,住室还未修好。 (他)住在这里怡然自乐,不以为意。欧公在滁州,自号醉翁,在琅琊山建亭,就用醉翁命名。 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他说:我有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常置酒 一壶,我老在这些

39、之中,所以自号六一。自作了一篇六一居士传,刻在石上,又把自己的文集 命名为居士集。在颍州住了一年后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天下学者闻此 噩耗,没有不流泪哀悼他的。后因诸子而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欧公在文学上,天才有余,繁简得当,从容不迫,文字蕴藉,以义理胜,无论长短,无所不能。有想 效法的,不是怪异就是俗气,不是杂乱就是浅陋,总是赶不上他,所以独步当时。就是到古人中去寻找可 相比的,也是不可多得。欧公在六经中,擅长易经诗经春秋,他的见解,多古人所未发。 曾奉旨撰写唐书中的本纪、表、志,自撰五代史。所写本纪,法严辞简,常用春秋笔法,他 的表、传、志、考和司马迁、班固的不相上下。

40、 欧公对朋友诚笃,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尹师鲁,石守道、孙明复、梅圣俞死后,欧公都 照管他们的家庭,或向朝廷上言,让他们的子弟作官。尤其奖励文士,一有长处,必定极口称赞,生怕别 人不知道。欧公前后做过七郡太守,他为官严明而不失宽厚,宽简而不废弛,吏民安定,滁州、扬州的百 姓甚至为欧公生前立庙。 过去孔子生于衰败的东周却懂文武之道,他说:文王死后,文化就没有了吗?虽说一时诸侯不用 孔子,他的功业未能在天下显现,但他的文章终不可被掩盖。孔子去世后,众弟子如子贡、子夏,都因文 学而闻名于世。传下几代后,子思、孟子、荀子都成了诸侯之师。秦人虽使儒者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儒 家也不能被废。等到汉高

41、祖以武力平定天下,动乱未停,叔孙通、陆贾等人,用诗经尚书礼记 乐经来补救政教的缺失了。这以后贾谊、董仲舒相继起来,西汉的文章,后世不能比。大概孔子的遗 风,影响到了这种程度。 从汉朝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文章写作的弊病达到极点。虽有唐代贞观、开元的盛世,但文气(仍 然)衰弱,张说、苏颋之流,力振衰风,终不能振起。只有韩愈变革文风,使之复古,阻挡每况愈下的颓 势,使东流大海,于是恢复了西汉旧观。从韩愈以来,五代相承,天下人不知道怎么写文章。宋开国皇帝 治国,在礼文法度方面,直追汉唐,但所谓文章之士不过杨亿、刘筠而已。等到欧公的文章流行天下,才 18 又无愧古人。呜呼!从孔子至今,千百年间,文章废而又兴,只出了韩愈、欧阳修啊。这难道是偶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