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24 页 2020-2021 学年度江苏省通用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学年度江苏省通用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共共 24 分分) 1(本题 2 分)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B福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福州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2(本题 2 分)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快慢在各种介质中都相同 3(本题 2 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2、B 放大镜把字“放大” C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第 2 页 共 24 页 D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4(本题 2 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 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 B冰块在饮料中解冻的过程 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 D夏天,酷热之下的柏油马路变得有点软 5 (本题2分)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 在透镜另一侧20cm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像的性质是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6(本题 2 分)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若凸
3、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 L B一定等于 L C一定大于 L D可能小于 L,也可能大于 L 7(本题 2 分)小明站在平面镜前 1m处,他以 0.1m/s 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 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24 页 A1.2m,像的大小不变 B2.4m,像的大小不变 C1.2m,像变小 D2.4m,像变小 8(本题 2 分)王瑞同学看到平静的湖面出现“鱼在云中游,鸟在水中飞”的奇特美景。对于这一现象的形 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鸟、鱼都是实像 B云和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鸟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形
4、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9(本题 2 分)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10(本题 2 分)一位粗心的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 37.8,则病人的体温不可能 是( ) A37.8 B37.5 C38.2 D36.5 11(本题 2 分)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学过柿子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 900m/s,则子弹穿过柿 子的时间
5、大约为( ) 第 4 页 共 24 页 A0.1min B0.1s C0.1ms D0.1s 12(本题 2 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音调放低些 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共共 29 分分) 13(本题 2 分)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 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 。 14(本题 2 分)安静祥和的环境让人
6、舒适,从而提高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在工作及学习地点张贴着“请勿大 声喧哗!”如图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噪声;演奏前调 琴(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 ,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 15 (本题 2 分)如图是某时刻丹丹家电子时钟显示的时间, 若丹丹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 时间应该是 , 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时间应该是 。 第 5 页 共 24 页 16(本题 3 分)最近,某地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
7、变 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成雨滴落到地面。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本题 4 分)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 A 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 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形成的 像(实/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左/右)侧部分相当 于 而形成的虚像。 18 (本题 2 分)如图所示, 光在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处, 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其中l32, 为两条直线。 则反射光线为 , 空气位于 。 (选填“的左方”、 “的右方”、 “的上方” 或“的下方”) 。 19(本题 2 分)小明正坐在教室里,听到窗外传来语数外三科老师的谈话声,小明可以根据声音的 分
8、 辨出三位老师。 这时楼下又传来一个陌生的喊声, 小明只能根据声音的 来分辨出这是一位男生在呼喊。 20(本题 3 分)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 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 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 小车甲做 运动; 行驶 6s, 两车相距 m; 第 6 页 共 24 页 乙车的速度大小为 m/s;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v甲:v乙 。 21 (本题 2 分)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 前 10s通过的路程是 5m, 停留 2s 后, 又用 8s 的时间向前运动了 16.6m, 则这个物体做的是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运动,
9、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22(本题 2 分)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填中文名称) 。如图所示,小明测量一个长方 形物体的长度,该物体的长度是 。 23(本题 2 分)国庆期间,很多人观看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时,激动的流下了眼泪。护旗队员每一 步行进的距离约 75 ,军乐队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约 50 。 24(本题 3 分)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称为光的 现象。在红光和紫 光以外还分别存在“红外线”和“紫外线”两种不可见光,它们在疫情防控期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测温 枪就是利用接收人体发出的 来测量温度的。而 在医生的手术室里可以起到消毒杀 菌的作
10、用。 三、作图题三、作图题(共共 6 分分) 25(本题 2 分)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第 7 页 共 24 页 26(本题 2 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 AB在平面镜中的像A B 。 27(本题 2 分)如图,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后的折射光线,请作出其入射光线。 四、实验题四、实验题(共共 30 分分) 28(本题 9 分)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 第 8 页 共 24 页 (1)请指出甲图中实验操作的两处错误是: 。 (2)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温是 。 (3)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4)图丙中(a) 、 (b
11、)是某同学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 一定是水将要沸腾的情况;说明水沸 腾是在液体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5)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一种即可) 解决的方法是 。 (6)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吸/放)热。 29(本题 8 分)如图甲所示是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负责的实验小组测 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第 9 页 共 24
12、页 (1)加热一定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2)从表格数据可知,时间到了第 min 时,说明水已沸腾。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 泡并不断上升,如图乙所示,其中图 (选填“A”或“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水的沸点为 ;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 实质上是 (选填“水蒸气”、“小冰晶”或“小水滴”) ; (4)通过实验可知:水在沸腾前。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 ;沸腾时,继续加热,水吸收热量, 温度 ; (5)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30(本题 8 分)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
13、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 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 动。 第 10 页 共 24 页 (1)实验中, 小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看不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 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 , 调整后,小华看到蜡烛 B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还需要 ,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 A 到平面镜的距离 L 为 cm;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 如图丙所示, 观察到蜡烛 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选填“ ”或“ ”) 处; (4)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
14、睛应该在 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 ; (5)我们在玻璃中看到 A的像是因光的 所形成的像。移去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 上 接收到蜡烛 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1(本题 5 分)小松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小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这样调整的目的是 。 (2)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
15、的实像。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小松在上述(2)操作的基础上,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当光 屏向右适当远离凸透镜,像又变得清晰。由此可知,小松同学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眼”、“远 视眼”或“正常眼”) 。 五、综合题五、综合题(共共 11 分分) 32(本题 11 分)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第 11 页 共 24 页 (1)经过如图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 的含义:24 的含义: 60的含义: 。 (2)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
16、这段路程用时 30min,则车速应为多少?( ) (3)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处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 27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 60km/h,最高限速 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 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 必须在什么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个时间范 围。 ( ) 第 1 页 共 2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 0以下,故 A不符合题意; B福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约为 40左右,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为 2325,故 C符合题意; D
17、福州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约为 4左右,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A 【详解】 A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声, 故 A正确, B错误; C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故 C 错误; D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 播速度最慢,故 D 错误。 故选 A。 3D 【详解】 A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故 A 不符合题意; B放大镜把字“放大”是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故 B不符合题意; C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故 C不符合题意; 本卷由系统
18、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2 页 共 24 页 D“倒影”形成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故 D符合题意。 故选 D。 4A 【详解】 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来的可乐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吸附在可乐瓶上, 出现“汗珠”现象,属于液化,是放热的,故 A 符合题意; B冰块在饮料中解冻的过程,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 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是因为人身体上的汗液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是吸热的,故 C不 符合题意; D夏天,酷热之下的柏油马路变得有点软,是熔化过程,熔化吸收热量,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5B 【
19、详解】 由题意知,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因此是实像。又因物体在凸透镜前 3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 20cm的光 屏上得到像,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当物距大于像距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在一 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 B。 6A 【详解】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 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fL;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小,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 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 f一定小于 L。 故选 A。 第 3 页 共 24 页 7B 【详解】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
20、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1m可得,镜中 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1m,则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 2m,他以 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 2s, 他远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0.1m/s 2s=0.2ms 此时他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0.2m+1m=1.2m 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 1.2m,此时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 1.2m+1.2m=2.4m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 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8C 【详解】 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鸟在天上,所以“鸟在水中飞”
21、是鸟 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鸟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因为鱼儿是在 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 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ABD 错误,C正确。 故选 C。 9C 【详解】 远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 的后方,则甲是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近视眼成因是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4 页 共 24 页 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
22、膜的前方,乙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矫正方 法,需佩戴凹透镜,故 ABD错误,C 正确。 故选 C。 10C 【详解】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注不会下降,护士忘 了甩体温计,就给病人测体温,测出示数为 37.8,病人的体温可能小于或等于 37.8,不可能是 38.2。 故选 C。 11C 【详解】 柿子的宽度大约 9cm=0.09m 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 0.09m 900m/s s t v =0.0001s=0.1ms 故选 C。 12C 【详解】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 A 错误; B教室内不要喧哗,是要求同学们说话响度
23、放低些,故 B错误; C减弱噪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声源处减弱;高速公路两旁设置 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C正确;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 D 错误。 第 5 页 共 24 页 故选 C。 1360 减少 【详解】 12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则入射角为 90 -30 =60 由反射定律可知,此时反射角为 60 ;从早晨到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越升越高,阳光与镜面间的夹 角越来越大,入射角逐渐变小,到达正午时,光线垂直射向地面,反射角随入射角减小为 0 ,因此从早晨 到中午,反射角逐渐变小。 14声源处 音调 【详解
24、】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图中“请不要大声喧哗”的标志牌,是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 2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弦越紧,音调越高,故选填音调。 1510:51 15:01 【详解】 1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从背后的平面镜中看左右相反,故时间为 10:51。 2平面镜成像时, 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若从水平玻璃茶几的台板中看, 上下会颠倒, 故时间为 15: 01。 16升华 凝华 熔化 【详解】 123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空 气中水蒸气由于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
25、而下降,遇到暖气流会熔化为水滴,即形成雨。 17光的折射 虚 右 凸透镜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6 页 共 24 页 【详解】 12我们看到的第一条鱼,不是鱼的实际位置,而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34我们看到的另一条鱼变大,这是因为鱼缸的右侧部分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鱼恰好在焦距以内,所以成 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18OA 的下方 【详解】 12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中 l3 说明其中有一个是入射角,一个是反射角,说明为法线;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 CO 为 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B为折射光线,由于 32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所以是光
26、从玻璃进入空气,空气在的下方。 19音色 音调 【详解】 1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对于认识的三位老师,小明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色分辨出说话的是哪一 位老师。 2对于不认识的人, 无法从音色来辨别是哪一个人;一般来说, 初中男生说话音调低,女同学说话音调高, 小明根据声音的音调可以分辨出这是一位男生在呼喊。 20匀速直线 20 10 2:3 【详解】 1由图象知,甲乙的运动图象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甲乙两车行驶 t6s 时,s甲40m,s乙60m,所以此时甲乙两车相距 第 7 页 共 24 页 乙甲 60m 40m20msss 3乙车的速度 乙 乙 60m
27、 =10m/s 6s s v t 4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甲乙 甲乙甲乙 :::40m: 60m2: 3 ss vv ss tt 21变速直线 1.08 【详解】 1因为物体在前 10s、后 8s 运动,在中间 2s静止,所以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2物体在整个过程中 10s+2s+8s20st 5m+16.6m 21.6ms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1.6m =1.08m/s 20s s v t 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1.08m/s。 22米 2.80cm 【详解】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 m。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所以物体的长度是 8.30cm-5
28、.50cm=2.80cm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8 页 共 24 页 23cm s 【详解】 12成年人的步幅在 75cm左右,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约 75cm;军乐队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不到 1 分钟,大约是 50s。 24色散 红外线 紫外线 【详解】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 色散现象。 23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 测温枪就是利用接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温度的; 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 紫外线在医生的手术室里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25 【分析】 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
29、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 【详解】 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 示: 第 9 页 共 24 页 26 【详解】 根据像与物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物体 AB在平面 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27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10 页 共 24 页 【详解】 因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 28没有用外焰加热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 96 停表 a 内部和表面 水太 多了 倒出一部分水 吸
30、【详解】 (1)12由图可知,实验操作的两处错误;没有用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会使测量结 果不准确。 (2)3图乙中的温度计的一个大格表示 10,里面有 10 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 1。因此它的读数为 96。 (3)4实验中需要记录加热水的时间,所以需要用停表。 (4)56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温度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有大量的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越来 越大,图 a 符合沸腾时的现象;水的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5)78加热时间比较长,可能是水太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能是火力较小,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 少用一些水,可以提高水的初温,可
31、以增大火力。 (6)9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2994 5 A 98 小水滴 升高 不变 石棉网的温度较高,水还可以从石棉网吸热 【详解】 (1)1每一个大格代表 10,每一个小格代表 1,示数是 94。 第 11 页 共 24 页 (2)23由表格可知从第 5min 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水沸腾时,观 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体积变大。图 A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3)4由表格数据知,水在 5min 开始沸腾,沸腾时水不断吸收热量,水保持 98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 水的沸点,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 98。 5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
32、”,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4)67水在沸腾前,给水加热,水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8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有余温,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未 立即停止沸腾。 30不垂直 刻度尺 3.50 A 反射 不能 虚 【详解】 (1)1小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都看不到蜡烛 B与蜡烛 A 的像重合,说明玻璃板不垂直于桌面。 (2)23刻度尺测量距离, 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后一位, 题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所以读数为3.50cm。 (3)4蜡烛 A的像和蜡烛 A大小相等,像和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 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故观察到蜡烛 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 。 (4)5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物体所在的一侧,故眼睛应该在 A侧观察。 (5)678平面镜后并没有点燃的蜡烛,我们却看到平面镜后边好像有烛焰,原因是烛焰向四处发光,一些 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引起视觉,人会感觉这些光好像从平面镜中的像发出的,进入人眼睛的 光并非真正的来自于像,所以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光屏上不能接收。 31同一高度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缩小 照相机 近视眼 【详解】 (1)12实验前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
34、34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据此原理, 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12 页 共 24 页 (3)5当光屏向右适当远离凸透镜,像又变得清晰,说明小松的眼镜对光线起到了发散作用,是凹透镜。由 此可知,小松同学的眼睛属于近视眼。 32该标志牌到南阳还有 24km 此路段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60km/h 48km/h 12151430 【详解】 (1)12“南阳 24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南阳还有 24km,“60”的含义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 60km/h。 (2)3汽车行驶速度为 24km =48km/h 0.5h s v t (3)4由题意得,最慢走完这段高速公路所用的时间 270km =4.5h=4h30min 60km/h s t v 慢 最低 最快走完这段高速公路所用的时间 270km =2.25h=2h15min 120km/h s t v 快 最高 现在时间是上午 1000,所以小明告诉他爸爸的那段时间是 1215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