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四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哲学与文化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第一第一课课 1.11.1 追求智慧的学问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特点: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 的关系。 2.哲学的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的产生: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 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4.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 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 果。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二、哲学是系统化
2、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 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 2.哲学与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间。 把不自觉的、 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 理论化而形成的哲学. 3.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 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哲 学则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具体
3、科学与哲学的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要反对“替代论”;哲学为 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要反对“取消论”。 1.21.2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其内容其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二是思进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其次,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最后,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
4、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 哲学问题的回答。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 质。 2.形态:(1)唯物主义:古代朴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2)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31.3 科学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 争取自由解放斗
5、争的必然产物(阶级性);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 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方向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使命性);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以无产 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 哲学的发展也进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进 步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2.特征: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 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 3.理论品质: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 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 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 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
7、相结合的产物。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第二课第二课 2.12.1 世界世界的物质性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
8、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4.世界的物质性:无论是天地自然,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二、人类社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三三、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 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 物质器官: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 对象: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识。 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的真正
9、统 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 反对一切有神论。 2.22.2 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的规律性 一、规律是客观的一、规律是客观的 1.物质与运动 (1)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与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 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2.客观规律 (1)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特性: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普遍性:自然
10、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不仅可以认识 事物的外部现象, 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 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3.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 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
11、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 标;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 4.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3.1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联系的普
12、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是普遍的: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3)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是客观的: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原因: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 但仍然是客 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
13、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 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 (1)区别: 整体是事物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
14、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2.系统和要素 (1)系统的含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方法):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 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
15、体的发展。 3.23.2 世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永恒发展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2.发展的实质: (1)实质:事物的前进相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原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 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 的优越性。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 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16、和拥护。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形式和状态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比如:统一、相持、 平衡和静止等。 (2)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 著的变化。比如: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 (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 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
17、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 前进。 (4)方法论: 从一点一滴的小事 做起,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2.发展的趋势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 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
18、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3)发展趋势原理及方法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迁回的;要对 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 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33.3 唯物辩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2.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 的相反相
19、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 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在文定各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 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的对
20、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二、矛盾问题的精髓二、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 法的前提;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 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求我们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矛盾普遍性
21、与特殊性的关系 (1)实质与地位: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 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不包含普遍性的 事物是没有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次矛盾: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
22、和发展, 决 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 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 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 盾。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主次方面:每一矛盾中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 导作用,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 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 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 (1)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23、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 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3)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和均衡论。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 矛盾的正确方法。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综合探究一坚持唯物辩证法综合探究一坚持唯物辩证
24、法 反对形而上学反对形而上学 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基本的发展观。 2.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要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人手,不能只 看到孤立的事物。 (2)要把事物的现状与它的过去和将来联系起来考察。 (3)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更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 (4)在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着重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又不忽视事物发展 的外部矛盾(外因)。 3.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它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只看到事物的现
25、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或者只看到事物数量的大变化和场所的变 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出质的变化。 (3)只看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 (4)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不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第四课第四课 4.14.1 人的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认识从何而来 一、认识与实践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 同阶段。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 事物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
26、思维在概 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 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2)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有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 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1)作用:作为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形式: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 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3)特点
27、: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认识) )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实践活动中, 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 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 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合。唯
28、一能够满足这要求的 ,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4.24.2 在实践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追求和发展真理 一、真理是客观的一、真理是客观的 1.含义: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县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 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认识差异的原因 (1)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 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2)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
29、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与谬误 (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2)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认识和改 正错误。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
30、不 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索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3)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 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世世代延 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 程。 4.追求真理的历程 (1)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那些经过实验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
31、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3)与时 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 永恒的使命 第五课第五课 5.l5.l 社会社会历史的本质历史的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劳动的作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创造了人,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决定理 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 2.实践的作用: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全部社会生活领城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唯物史观与唯 心史观的分歧:社
32、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2、唯心史观: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而人们的活动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3.唯物史观: (1)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 (2)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 化、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本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 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
33、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 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5 5.2 .2 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 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 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2)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34、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 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 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 作用的普遍规律
35、。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1)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 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5.35.3 社会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二、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原因: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我们党的群众观点: 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 民群众学习。 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
37、本 出发点。 3.群众路线: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地位:群众 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4.新时代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第第 六课 6.16.1 价值价值与价值观与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一、人的价值 1.价值: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 极功能和属性。 2.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对一个人的价值
38、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 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 本观点。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 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4)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于一 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39、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 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为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 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4.要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 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
40、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 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6.26.2 价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2)作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坚持真理,遵循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1)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的各种价 值观念,防
41、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 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1)原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2)要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1)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 最重要的是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 数
42、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 6.36.3 价值的价值的 一、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只有在劳 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 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常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
43、会中实现。我们 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 展。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2.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千,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4.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综合探究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综合探究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是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
44、成了生产关系, 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 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是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 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7.17.1 文化的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内涵与功能 一、什么是文化一、什么是文化 1.文化的内涵:广义的文化
45、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 成果;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文化是人类社 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2.文化与政治经济 (1)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 以重大影响。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
46、活。 3.文化与文明 (1)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 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 (2)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项重要内容。 4.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二、文化的功能二、文化的功能 1.文化的作用: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2.文化对人的作 用 (1)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2)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3)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
47、富的精神食粮。 3.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 有重要作用。 (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 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27.2 正确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一、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形成 (1)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 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 (
48、2)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 碰撞、 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 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路 2.内容 (1)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2)中华传统美 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3)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 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 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1.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措施 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 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因 (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3)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