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93.90KB ,
资源ID:166250      下载积分:6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662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全册知识点

1、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一、有关物理学:一、有关物理学: 1)物理学是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科学,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科学,蕴含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 精神精神的科学。 2)观察观察和实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3)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 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二、物理现象物理现象 (1)一切物理现象,其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有原因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就是找

2、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找出其中的原因和规律。 (2)物理实验的显著特点,是在一定条件下,物理现象可以有规律地重复出现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三、科学探究的工具及用途三、科学探究的工具及用途 1)测量长度工具:刻度尺刻度尺(直尺、皮尺、卷尺(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 分尺)等) 。 2)测量时间:停表停表(机械、电子) 。注意分针和秒针的配合。 3)其它工具:质量测量仪器(天平) 、体积测量仪器(量筒、量杯) 、温度测量仪 器(温度计) 、电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 、力的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圆盘 测力计) 。 四、物体长度及测量四、物体长度及测量 1)实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测量测

3、量是实验的重要环节。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 公认的基准进行比较的过程公认的基准进行比较的过程。我们称这个公认的基准为一个单位。 2)鲁班鲁班确定的木工尺标准木工尺标准,一直流传至今,称为“中国木工尺” 。1888 年,科学 家门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长度基准“米原器米原器” ,作为各国测量 1 1 米的基准米的基准。 3)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SISI)中是米米,符号是 m m。常用的还有:千米(km) 、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m) 、纳米(nm) 。换算关系:1km=101km=10 3 3m m、 、 1dm=101dm=10 -

4、 -1 1m m、 、1cm=101cm=10 - -2 2m m、 、1mm=101mm=10 - -3 3m m、 、1 1m =10m =10 - -6 6 m m、 、1 nm =101 nm =10 - -9 9m m。 (科学计数法) 4)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叫做分度值分度值。读数时,要估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 工具的范围叫量程范围叫量程。分度值和量程是分度值和量程是测量工具的主要规格主要规格。测量的准确程度是由测量 工具的分度值分度值决定的。 5)不同物体的空间尺度: 原子 红细胞 昆虫 人 珠穆朗玛峰 地球半径 银河系半径 10 -10m 10 -

5、4m 10 -2m 10 0m 8.84410 3m 6.410 6m 610 19m *估测人的高度、纸张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和人的高度、纸张的厚度、发丝直径、课桌及教室相关长度,知道教材长度和 宽度宽度 6)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测量时,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与零刻度线对齐。读数时,视线视线 应正对刻度线应正对刻度线,估读到最小刻度值(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到最小刻度值(分度值)的下一位。 *六个字: “认、放、看、读、记、算” “认” :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放” :尺要沿着所测长度、沿着所测长度、 刻

6、度线贴近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表面、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整刻度线对齐被测起点。“看” :读数看尺视线要正对刻视线要正对刻 度线(与尺面垂直)度线(与尺面垂直) 。“读”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的下一位。“记” :记录测量结果带单结果带单 位位。“算” :对同一被测长度同一被测长度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取平均值。 7)误差误差:是指测量时测得的数值测得的数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差异。任何测量结果 都有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误差与错误:错误是不遵守规则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避 免。 *减少误差的方法:选用精

7、密仪器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 少误差。 五、测量时间五、测量时间 1)时间单位:国际单位制是秒,符号是 s。常用单位:小时(h) 、分(min) 。换 算关系:1h=60min,1min=60s。 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停表。结构结构:转柄、复位键、分针、秒针。使用方法使用方法:按动转柄按动转柄, 停表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启动和停止;按复位键按复位键则回零回零。误差的主要来源:启动和停止停表需要一误差的主要来源:启动和停止停表需要一 定的反应时间定的反应时间。减少误差的办法:多测几次求平均值。 计时技术的发展、计时器具的演变:从古代的“土圭测景

8、”开始,计时器具经 历了日晷(音“鬼” ) 、漏刻、沙漏、水钟、机械钟、天文钟、石英钟、分子钟、原子 钟等。 六、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六、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1) 设计实验时常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 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而保持其它所有因素不变的研究方法。 2)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仪器选择合适的仪器:即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分度值的仪器。如量程太小,就不一定 能测量要测的量; 如果量程太大, 其相依的分度值一般也会较大, 测量的精度精度就差了。 正确使用仪器正确使用仪器: 测量前, 一般先调零

9、 (把指针调整到零刻度, 这个过程叫调零) , 如不能调零,要记录初始读数,进行修正。 研究测量技巧研究测量技巧:不规则伞布面积的测量,可以把伞布放在方格纸上,在方格纸 上描下它的轮廓,数一下图形中包含的方格数,对不满一格而大于或等于半格的都算 一格,小于半格的都啥去不计。总的格数乘一个格的面积,就是伞布的面积。 *3)特殊的测量方法:累计法累计法(微小量) ;曲直互化法;平移法等量替 代法;公式法。 * *七、测量体积七、测量体积 1)体积单位:国际单位是立方米(m 3) ,其它有立方分米(dm3) 、立方厘米(cm3) 、 升(L) 、毫升(mL) 。换算:1L=1000mL、1L=1dm

10、 3、1mL=1cm3) 2) 量筒、 量杯的使用: 放于水平桌面, 读数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 (凸液面的顶)读数是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 (凸液面的顶) 相平相平。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自然界一切物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探索物质世界的组成组成、相相 互作用互作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运动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学的基本任务物理学的基本任务。物质世界的两种基本运动两种基本运动:宏观物体 的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和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分子运动。 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

11、 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位置的改变) 2)位置变化:一指两个物体间距离的变化,二指物体间方位的变化。 3)分类: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分为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曲线运动。 二、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描述: 1)物理学上,描述物体的运动首先要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物体位置的变化。 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的,而运动是绝对的。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定一个标准物标准物做参照,这个 标准物叫参照物标准物叫参照物。 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静止; 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

12、置发生了变化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运动的。 3)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和方便需要和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地 面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参照物的 选择是可以任意的,但不可选被研究物体做参照物) 4)物体的动与静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 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实例分析:小明做火车、本与笔、风洞、空中加油、同步卫星

13、、花样跳伞、宇 航员太空维修。 5)运动的快与慢: 影响因素: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路程和时间时间两个因素。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观众观点) ;通过相同的;通过相同的 路程比较时间路程比较时间(裁判观点) ;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比较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A、速度:物理学中,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 B、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运动的快慢。 (表示物体通过路程的平均快慢程 度,叫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公式:v=s/t。v 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运动速度,单位:m/s(米/

14、秒) ;s 表示物 体所经过的路程路程, 单位: m(米) ;t 表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 单位:s (秒) 。 D、速度单位: m/s(米/秒)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三、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三、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1)匀速直线运动:在物理学中,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沿着直线运动,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任意相同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过的路程始终相等,这样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时最简单的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2)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表示物体通过某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快慢程度

15、,叫平 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测量:测量总路程和总时间两个物理量,带入速度公式即可。 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1)关于计算:先明确条件信息,然后原始公式明确条件信息,然后原始公式- -导出公式导出公式- -带入数据带入数据- -得出结果得出结果。后 两步加单位。 (2)实验探究:气泡的速度 (3)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四、能量四、能量 1)能量是与物体运动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不同的运动形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从 宏观到微观,物质运动的多样性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决定了能量形式的多样性能量形式的多样性。 机械运动机械能;分子

16、运动内能;电子运动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运动 核能。 2)各种形式的能量:地球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太阳。 光能: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 能源。 机械能:表示物体运动状态与高度的物理量(即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做机械运 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内能: 物体内一切微粒 (如分子做热运动) 的一切运动形式所具有的能量总和。 电能: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泛指与电相联系的所有能量。 化学能:物体放生化学方应时所释放的能量,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像石 油和煤的燃烧,炸药爆炸以及人吃的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时所放出的能量。 核能:当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者聚变时所释放出的

17、能量。 3)能量可以转移和转化:能量可以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同形式的能 量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转移和转化过程。 五、典型例题:限速标志、列车时刻表、分段运动、鹰追兔、电能来源。五、典型例题:限速标志、列车时刻表、分段运动、鹰追兔、电能来源。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一、光的传播一、光的传播 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光的介质:光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透明的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叫光的介 质。 3)光传播的几种情况:直线传播(同种均匀介质或真空中) 、非直线传播(曲线、 反射、折射) 4)光的直线传

18、播 条件: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 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三者位置) 、小孔成像(倒立实像,与孔形状 无关) 。 应用:激光垂准仪、站队成直线、射击时“三点一线” 、木工检测木料表面是否 平滑。 5)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在空气中的光速和与真空中的光速接近。在水 中(3/4)和玻璃中(2/3)依次减小。 6)光年:长度单位,1 光年91015m。一个天文单位: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7)光传播能量和信息:像太阳能灶、激光打孔及切割、浴霸等说明光可以传播能 量;交通信号灯、海员用旗语交流信息,聋哑人通过手势、动作及表情的变换进行交 流等传播信息。 8)常用术语 光线:用一条

19、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模型法) 。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过入射点(标记 O)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用虚线表示,标记 N;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 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二、光的反射二、光的反射 1) 概念: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 有部分返回原介质的传播现象。 光射到物体上,改变方向,发生了反射现象。 2)光的反射是我们能看到五彩缤纷世界的原因。物体虽然不发光,但可以反射光 源发来的光,射入人的眼睛,使人看到物体。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20、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意表述中反射、入射的顺序。 反射光路具有可逆性: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作用:光的反射定律给我们提供了控制光束传播方向的方法(潜望镜、反射镜) ; 测量距离。 应用: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180。自行车尾灯“发光”的奥秘。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类似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也是平行 的) 漫反射:物体看上去很平,但实际上有许多细微的凹凸,这些凹凸把来自光源的 光向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入射光线平行,反射光线不平行,射向各 个方向

21、。在漫反射中,每条光线都都遵从光的反射定律。能从各个方向(或不同 方向)看到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5)看到不发光物体是光的反射现象,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物体是漫反射现象。 外层空间是黑暗的,因为那里缺少灰尘来反射光。 6)光纤:1966 年,中国香港物理学家高锟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讯上应用的 基本眼里,最终使光纤通讯系统问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 ,2009 年高锟因此获诺 贝尔物理学奖。 三、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三、平面镜及其成像特点 1)平面镜:除平面镜外,平静的水面、平板玻璃、平滑的金属面,都可以看做是 平面镜。 2)实像和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能量

22、的聚集,能用光屏承接的像。 (也可以用眼睛 直接观察) 。 虚像:不是实际光斑形成的像,叫做虚像。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后成 为发散的光线, 则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称为 “虚像” 。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只能用眼睛观察。因为它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在像的位置没有能量聚集,因此在 光屏上不能成像,但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像。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 3)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实质:平面镜所在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 延长线的交点) 4)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正立)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

23、等) 。 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和物上下一致, 左右对调。 5)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四、光的折射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路(传播方向) 发生偏折,叫光的折射现象。 (注:发生折射时,在界面也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光在发 生折射的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规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 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 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当

24、光线斜射入介质中时,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增大(减小) ;当光从 水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 反射光线“四线合一”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均为零。 3)生活中的折射:从岸上看水里的景物或从水里看岸上的景物,看到的都是升高 了的虚像;叉不着鱼、硬币隐现之谜、海市蜃楼、星光闪烁、水杯中筷子弯折等,都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五、作光路图注意事项五、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否则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 线之间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25、(虚线) , 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进,处于 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 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 相关的等距标记、垂直标记、对应点的字母标记、镜面背后斜线标记要完整。 六、透镜六、透镜 1)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老花镜、照相机的镜头、望远镜的镜头 等。 (冰燧取火)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近视镜。 2)透镜对光的作用:光从空气射入透镜时,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 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

26、、焦距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是透镜的对称轴。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 O 表示。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 变。 焦点:射到地面的太阳光是平行光,通过凸透镜的太阳光可以聚集在一点上(平 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 光线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 ,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 F 表示。 焦距:焦点到凹透镜中心(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 f 表示。通过凸透镜焦点 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 主光轴射出。 4)凹透镜的焦点、焦距: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 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 的距离叫做凹透镜

27、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6)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折射本领。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 显,折射能力越强。 7)透镜的分辨方法:聚集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放大法:看书上放大的字的是凸透镜。 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七、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时,通过透镜将成立倒立 缩小的实像;当距离在 2 倍焦距和 1 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距离小于 1 倍焦距时,将成立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u) 像距(v) 成像性质 应用 其他 u2f fv2f 倒立 缩小 实像(外中倒小实) 照相机 物像异侧 uv

28、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两两倒等实) 等大像法测焦距 物像异侧 u=v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中外倒大实) 幻灯机,投影仪,放映机 物像异侧 uv u=f 不成像 不成像(点上不成像) 平行光测焦距 uf vu,v= 正立 放大 虚像(点内正大虚) 放大镜 物像同侧 uf 时 物近(离焦点)像远像(实像和虚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uf 时 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与物异侧,虚像与物同侧; 实像有大、中、小,虚像都是放大的(凹透镜成像是正立缩小虚像) 。 八、常见的光学仪器八、常见的光学仪器 1)放大镜:获得更大像,

29、应使物体在物距不超过一倍焦距时,尽量远离透镜。 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 像距。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 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3)投影仪: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屏幕上要 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 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 变光的传播方向。 4)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像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 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

30、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 =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 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 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九、眼睛九、眼睛 1)眼睛:眼睛相当于可自动调节焦距的照相机。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晶状 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晶状体和角膜的组合相当于凸 透镜,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 2)原理:当物距大于 2 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 距之间。 3)调节:改变晶状体焦距,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看远处的物

31、体时,看 睫状体放松晶体变薄,眼睛能看清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看近处的物体 时,睫状体收缩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眼睛能看清最近点。正常眼睛的明视距 离为 25cm。 4) 近视眼: 晶状体变厚, 折光能力过强, 或眼球前后轴过长, 像成在视网膜前方, 形成近视。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 25cm,配戴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 5) 远视眼: 晶状体变薄, 折光本领过弱, 或眼球前后轴偏短, 像成在视网膜后面, 形成远视。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 25cm。配戴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 十、物体的颜色十、物体的颜色 1)光的色散:白光通过折射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白色的

32、太阳光 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白光可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单色 光(固定顺序) 。 (光通过三棱镜发生折射,不同色光改变方向的程度不同,于是白光 被分散成各种颜色的的光)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叫色光的三原色。调整三种色光的强度,可以混合出 各种色光。 人的眼睛、彩色电视、彩色电影、彩色照片都是依据光的三原色理论来实现的。 眼睛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视锥细胞是颜色视觉的 感应器,视锥细胞分为红、绿、蓝三种细胞,与光的三原色对应。用放大镜看彩色电 视机屏幕,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电组成的。 第五章:物态变化第五章:物态变化 一、

33、温度的测量一、温度的测量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度:符号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100,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为 1 摄氏度(1) 。 3)温度计 构造:由装有感温液的感温泡、玻璃毛细管和刻度标尺三部分构成。感温液为 水银、酒精或煤油。 原理:利用感温液(水银、酒精或煤油)的热胀冷缩性质使感温液体积发生变 化来显示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将温度 计的感温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时感温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读数时,

34、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 表面相平。 4) 体温计: 量程为 3542, 分度值为 0.1, 缩口可以使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前要将液柱甩回感温泡。 二、物态二、物态 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 状态的过程。 2)物态跟分子运动情况有关,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三、熔化和凝固三、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2)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3)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熔化过程中吸热, 凝固过程放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食盐、糖

35、、海波、明矾、石英、冰等。非晶 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由硬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体。 如沥青、松香、蜂蜡、塑料、玻璃。 ) 4)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晶体熔化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 变。 凝固过程与熔化过程相反,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物质的 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物质在这两个温度下处于固液共存态。 5)熔化曲线(见教材 P100) AB 段表示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C 段表示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D 段表示吸 收热量,温度升高。 四、汽化和液化四、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

36、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吸热,有 致冷作用。 (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 相关现象中结合实际目的区分加快蒸发和利用蒸发吸热。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的特点: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 越大沸点越高) 。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液体沸腾条件:温度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

37、度;压缩体积。 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液化,液化放出热量(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 温条件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液化储存在钢瓶的) 。 3)物态变化过程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气体在 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五、升华和凝华五、升华和凝华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吸热。 (冬天室冰冻的衣服会 晾干,南极空气很湿润)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放热。 六、地球上的水循环六、地球上的水循环 1)水的物态变化: 2)水的物态变化,形成了海洋、陆地、大气间的水循环。各种植物、动物在生命 过程中,也参与了水的循环。 3)雨、雪、雹,统称为降

38、水。陆地上 90%的淡水以冰的形态分布在地极和高山地 区。 4)水资源危机:淡水少(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 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 水只有全部淡水的 25%) ; 人类的活动在大量消耗了水资源的同时, 还造成了水的污染, 导致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 ) 七、生活和技术中的变化七、生活和技术中的变化 1)自然界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1、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液化) 2、早晨,草木上的小水滴(液化) 3、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冰花(凝华) 4、高温加热碘,碘的体积变小(升华) 5、樟脑丸渐渐变小(升华) 6、夏天,水缸外层“出汗” (

39、液化) 7、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升华) 8、洒在地上的水不久干了(汽化) 9、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汽化) 10、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凝华) 11、早晨的浓雾(液化) 12、水结成冰(凝固) 13、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14、北方冬天的树挂(凝华) 15、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升华) 16、南方雪灾中见到的雾淞(凝华) 17、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18、灯丝(钨丝)变细(升华) 19、灯泡(钨丝)发黑(凝华) 20、冰棒纸周围的“白粉” 、雾淞的形成(凝华) 21、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 22、用电热水器烧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汽”冒出(先汽化后液化) 23、冰(凝固) 、霜(凝华) 、雪(凝华) 、雾淞(凝华) 、 “窗花” (凝华) 、雹(凝 固) 、露(液化) 、雾(液化) 、 “白汽” (液化) 。 2)高压锅:通过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使食物熟的快并节约并燃料; 融雪剂能降低冰雪的熔点: 防冻液提高沸点不易沸腾, 同时降低凝固点不易凝固。 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吸热:外部(冷凝器)是液化,放热。 4)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液化的方法减小燃料的体积;外部整流罩涂有特殊物 质的作用:物质熔化和汽化都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5)热管:热端汽化吸热,冷端液化放热。 6)火山喷发熔岩往下流淌凝固点随地势下降逐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