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349.48KB ,
资源ID:164187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641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0-2021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小题,共 30 分)分) 1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 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 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估 2 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 ,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这些镜头通常采用“背景拍摄法” : 让“孙悟空”

2、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同时在他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加上烟雾效 果; 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 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 观众就会感觉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平台 C急速飘动的白云 D摄像机 3甲、乙两小车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 10 米/秒,乙车的速度为 2 米/秒 C经过 6 秒,甲、乙两车相距 12 米 D经过 5 秒,甲、乙两车相距 0 米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

3、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 D “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6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6:00 B5:45 C6:15 D6:30 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C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

4、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 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2.1m B2.5m C4.6m D5m 9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是( )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10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 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 问题是( ) A “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 “

5、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 “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20 分)分) 11下列数据中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1.2m/s B我们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 秒钟 C教室门的高度约 2 m D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12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 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是( )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 “两岸猿声

6、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红光 D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响度大 B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倒车雷达是运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14A、B 两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设 A 物体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为 v2;B 物体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v1,后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v2,则 A、B 两物体的平 均速

7、度分别是(分别用 v1、v2及 v1、v2表示) ( ) AA 物体:v1+v2 BB 物体: CA 物体: DB 物体: 15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 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 O 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12.0 分)分) 16 (3 分) (1)3.5109m m; (2)2.5h s 17 (3 分)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 ,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cm。 18 (3

8、 分)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誉“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如图所示)的著名诗 句,这里的“波涛声震大明湖”用来形容泉水喷涌时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高” 、 “响度大”或 “音色美” ) 19 (3 分)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0m m,某同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 25.12cm,则他使用的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 。 20 (3 分)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 ,是运用了光的 ;电影院里的幕布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 的,这样做是利用光的 (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 。 21 (3 分)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 条纹将光 (选填“

9、反射”或“吸收” ) ,白条纹将光 (同上) ,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20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 LED 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 光 LED 灯,除蓝光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外,还需 色光二极管。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20.0 分)分) 22 (10 分) 一天小明他上学去时, 以 1m/s 的速度走了 6min, 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 他又以 1.5m/s 的速度走了 4min,求 (1)他家离学校多远? (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23 (10 分)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 速度通

10、过一长 1800m 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火车完全在隧道中 运行多长时间?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五、作图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0 分)分) 24 (2 分)如图所示,S 是点光源,作出 SO 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5 (3 分)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的像。 26 (6 分)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 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于 是在实验室中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11、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和 的琴弦。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和 的琴弦。 (3)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 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 。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分析归纳;实验研究;提出问题(或猜想) ;得出结论等, 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27 (7 分)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

12、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 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 (1)此实验应在 (填“较暗”或“较亮” )的环境进行。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 (填“点燃”或“未点燃” )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 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4)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 。 (5)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填“虚”或“实” )像

13、。 (6)为了让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填 “向右移动” 、 “向左移动”或“不变” ) 。 (7)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 也无法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小题,共 30.0 分)分) 1 (3 分)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 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 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14、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合作、评估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 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是对影响因素的判断,属于科 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 故选:B。 【点评】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知识就能解决的, 必须在探究实践中不断积累。 2 (3 分) 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 ,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这些镜头通常采用“背景拍摄 法” :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同时在他背后展现

15、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加上烟 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会感觉孙悟空在腾云 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演员 B平台 C急速飘动的白云 D摄像机 【分析】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选定的、假设不动的,作为基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要看物体与 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解: “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放映时,观众以急速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孙 悟空与白云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观众认为孙悟空是运动的,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

16、 故选:C。 【点评】 (1)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定为参照物。 (2)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看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如果改变,被研 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3 (3 分)甲、乙两小车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 10 米/秒,乙车的速度为 2 米/秒 C经过 6 秒,甲、乙两车相距 12 米 D经过 5 秒,甲、乙两车相距 0 米 【分析】 (1)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果物体的 st 图象不随时间变化,即图象 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物体静止; (2)由 st 图

17、象找出物体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物体的速度; (3)由 st 图象可直接判断经过 6 秒或 5 秒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 【解答】解: A、由图象可知,甲车的 s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即路程不随时间变化,所以甲车处于静 止状态; 乙车的 s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则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 0;乙车的速度:v2m/s;故 B 错误; C、由图象知,经过 6s,甲车始终静止在 10m 处,乙在 12m 处,此时甲乙两车相距 12m10m2m,故 C 错误; D、由图象知,经过 5s,甲车始终静

18、止在 10m 处,乙也在 10m 处,此时甲、乙两车相距 0 米,故 D 正 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判断小车的运动状态、求车的速度等问题,知道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的 st 图象的 特点,由图象找出小车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 (3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 D “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分析】声音有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19、,它与频率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 A 正确;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 B 错误; C、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 C 正确; 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 5 (3 分)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汽车的排

20、气管上装消声器 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喇叭禁鸣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减小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符合题意; 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种草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6 (3 分)人从平面镜内看到台钟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 A6:00 B5:45 C6:15 D6:

21、30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物等大、像物等距、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可以利用 12 点与 6 点连线作对称轴读表针的对称图形几点的方法。 【解答】解: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 分析可得:图中显示的时间 6:15, 所以实际时间是 5:45。 故选:B。 【点评】本题需要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 认真观察,注意技巧,解答此类题也可以把纸翻过来看。 7 (3 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22、A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C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 D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 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 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 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

23、的反射形成的,故 A 正确;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 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 形成的,故 B 错误; C、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属于小孔成像,是由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 成的,故 C 错误; D、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 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

24、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 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8(3 分) 检查视力的时候, 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 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 (如图所示) 。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2.1m B2.5m C4.6m D5m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结合图示,先求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然后减去被 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2.5m,被测者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 0.4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与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得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为 2.5m+2.5m5

25、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5m0.4m4.6m。 故选:C。 【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认真审题(包括图示) ,搞清 题干的问题和各已知条件的关系。 9(3 分) 百米赛跑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时就开始计时, 而不能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 是 ( ) A离起跑线太远,怕听不清枪声 B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C看烟计时比较方便 D听枪声计时不准确,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分析】光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声音的速度是 340m/s,光速比声速大,据此分析回答。 【解答】解:终点计时员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

26、开始计时,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大, 听到枪声再计时,记录时间会偏小,导致运动员成绩偏高。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光速和声速的大小关系,考查了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10 (3 分)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研究石墨烯材料的教授。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 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针对这一发现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较有价值且可 探究的问题是( ) A “石墨烯为什么很薄?” B “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C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 D “石墨烯的强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所给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

27、提出问题。在依据情景提出问题时,首先要 找出情景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要找出问题与生活中的应用之间的关系, 提出较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解答】解: “石墨烯是一种神奇的物质,是人类至今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材料” 。这一情景中 提出的问题是“石墨烯为什么很薄?”的问题,选项 A 只是问题的简单重复,没有提出探究的侧重点, 所以选项 A 没有探究价值。 因石墨烯材料已经研究并教授获得 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知道石墨烯是人类发现的厚度最薄、 强度 最高的材料因此问题“如何提取石墨烯这种物质?” “石墨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的探究意义不 大;所以选项 B、C 没有探究价值。 我们

28、虽知道石墨烯是人类至今发现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引起强度最强的因素不知道,所以“石墨烯的强 度与石墨烯的厚度、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的探究较有价值。 故选:D。 【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 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二、多选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小题,共共 20.0 分)分) 11 (3 分)下列数据中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 1.2m/s B我们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1 秒钟 C教室门的高度约 2 m D考场内课桌的高度约为 80cm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

29、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 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约 1.1m/s 左右;故 A 正确; B、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左右;故 B 错误; C、教室门的高度大于人的身高,约 2m;故 C 正确; D、课桌的高度约为 0.8m,即 80cm;故 D 正确; 故选:ACD。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 的选项即可。 12 (3 分)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

30、知识 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是( )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红光 D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分析】对于诗句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我们首先要弄懂诗句的意义,然后认真分析确定该用哪一方面 的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解:A、 “孤帆一片日出来” ,研究的对象是“孤帆” ,运动状态是“来” ,以“江岸”为参照物, “孤帆”与“江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孤帆”

31、是运动的,故 A 正确; B、坐在船上的乘客随船一起运动, “山”和“轻舟”之间的位置有变化,所以以“山”为参照物, “轻 舟”是运动的,故 B 正确; C、因为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故 C 错误; 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游鱼细石,是由于光的折射。故 D 错误。 故选:CD。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颜色、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 题目。在平时学习中练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 13 (3 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力击鼓比轻轻击鼓产生的声音响度大 B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 C倒车雷达是运用超声波可以传递能

32、量 D人带耳罩是用阻断噪声传播的方法控制噪声的 【分析】 (1)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声音既能传播信息,又能传播能量; (4)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解答】解: A、击鼓时用力越大,鼓的振动幅度越大,即声音的响度越大,故 A 正确; B、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的,所以人听到瀑布的流水声是由空气传来的,故 B 正确; C、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 C 错误; D、人带耳罩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 D 错

33、误。 故选: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4 (3 分)A、B 两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设 A 物体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1,后半段时间内的平 均速度为 v2;B 物体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v1,后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 v2,则 A、B 两物 体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分别用 v1、v2及 v1、v2表示) ( ) AA 物体:v1+v2 BB 物体: CA 物体: DB 物体: 【分析】 (1)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物体 A 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所走路程,进而求出总路 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其全程平均速度; (2

34、)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物体 B 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进而求出总时间,然 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其全程平均速度。 【解答】解: (1)设 A 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 2t,由 v可得: A 物体前半段时间所走的路程 s1v1t,后半段时间所走路程 s2v2t, 则 A 物体的平均速度:vA;故 A 错误,C 正确; (2)设 B 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 2s,由 v可得: B 物体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1,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2, 则总时间 tBt1+t2+, 所以,整个路程中 B 物体的平均速度:vB故 B 正确,D 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熟练应用平

35、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一定注意平 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15 (3 分)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天花板上的新目标,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只将平面镜竖直向上平移一段距离 B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C只将平面镜绕 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 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 O 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 线也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可以

36、射中新目标,故 A 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不能射中目标,故 B 不 符合题意; C、只将平面镜绕 O 点顺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 变小,则反射光线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如图所示:故 C 符合题意; D、只将激光笔的入射光绕 O 点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 角也随之变小,反射光线向右移动,光斑会向上移动,能中目标,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AC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其中必须搞清入射角与

37、反射角的概念。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小题,共 12.0 分)分) 16 (3 分) (1)3.5109m 3.5103 m; (2)2.5h 9000 s 【分析】 (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m1012nm; (2)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 【解答】解: (1)3.5109m3.510910 6m3.5103m; (2)2.5h2.53600s9000s。 故答案为: (1)3.5103; (2)9000。 【点评】 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 利

38、用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 17 (3 分)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刻度尺 乙 ,所测物块的长度为 2.80 cm。 【分析】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的长度,由图示求出 物体长度;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 【解答】解: 甲刻度尺,1cm 之间有 2 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0.5m, 乙刻度尺,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1mm,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乙刻度尺, 物体左侧与 0 刻度线对齐, 右侧与 2.8cm 对齐, 估读为 2.80cm, 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2.80cm。 故答案为:乙;2.80。 【点评】本题考查了

39、刻度尺读数,对刻度尺读数时要先确定其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 度线垂直。 18 (3 分)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誉“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如图所示)的著名诗 句,这里的“波涛声震大明湖”用来形容泉水喷涌时发出声音的 响度大 (选填“音调高” 、 “响度大” 或“音色美” ) 【分析】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根据声音的 三个特性的概念进行判断。 【解答】解: “波涛声震大明湖”说明泉水喷涌时发出的声音很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很大。 故答案为:响度大。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调和音色的定义进行区分,是一道基础题

40、。 19 (3 分)一张纸的厚度约为 70m 710 5 m,某同学测得物理教材的长度为 25.12cm,则他使用的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 【分析】 (1)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m1012nm。 (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 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解答】解: (1)70m7010 6m7105m; (2)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是 25.12cm,数据的倒数第二位 1 对应的长度单位是 mm,所以这把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故答案为:710 5;1mm。 【点

41、评】本题的解题关键:一是明确单位换算要先换后算,如 12m12100cm1200cm; 二是知道记录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单位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20 (3 分)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 ,是运用了光的 直线传播 ;电影院里的幕布是用粗糙的白布 制成的,这样做是利用光的 漫反射 (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 。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 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镜面反射光线是平行的,向着同一个方向,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向 各个方向。 【解答】解:射击瞄准时应做到“

42、三点一线” ,是运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要使放映厅中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必须使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所以电影院放映厅里的银幕常 用粗糙的白布做成。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漫反射。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光滑的表面会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表面会发生漫反射。此题与实际生 活联系密切,是一道好题。 21 (3 分)如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 条纹将光 吸收 (选填 “反射”或 “吸收” ) ,白条纹将光 反射 (同上) ,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 2014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蓝光二极管的发明者获得,这项发明使制成白光

43、LED 灯成为现实,要制成白 光 LED 灯,除蓝光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外,还需 绿 色光二极管。 【分析】根据物体的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进行分析,即白色反射白色光,黑色不反射光线。光的三原色 是红绿蓝。 【解答】解:当扫描黑白相间的条纹时,黑色条纹吸收所有光线,故黑色条纹不反射色光,而白色条纹 能够反射所有色光。要制成白光 LED 灯,除蓝光二极管、红光二极管外,还需绿色光二极管。 故答案为:吸收;反射;绿。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以及物体颜色决定反射的光线,是一道基础题。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20.0 分)分) 22 (10 分) 一天小明他上

44、学去时, 以 1m/s 的速度走了 6min, 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 他又以 1.5m/s 的速度走了 4min,求 (1)他家离学校多远? (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分析】 (1)知道前后两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变形公式 svt 求出前后 两段的路程,二者相加即为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 (2)知道小明家离学校的距离和所用的总时间,根据平均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1)前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16min360s, 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24min240s, 由 v得,前一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s1v1t11m/s360s360

45、m, 后一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s2v2t21.5m/s240s360m, 则他家离学校的距离: ss1+s2360m+360m720m。 (2)小明上学走路的总时间: tt1+t2360s+240s600s, 则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 v1.2m/s。 答: (1)他家离学校有 720m; (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为 1.2m/s。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关键是知道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23 (10 分)一列火车长 200m,以 36km/h 速度通过一长 1800m 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火车完全在隧道中 运行多长时间?

46、【分析】火车通过隧道时通过的路程等于隧道长加上火车长,已知火车的速度和火车通过的路程,可以 用公式 v解出通过隧道的时间;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路程为隧道的长度减去车长,再用公式 v解 出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 【解答】已知:车长 s车200m,隧道长 s隧道1800m,车速 v36km/h10m/s 求: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t1?;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 t2? 解:火车过隧道的路程: ss隧道+s车1800m+200m2000m, v 车通过隧道的时间: t1200s; 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路程: ss隧道s车1800m200m1600m, 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 t2160s

47、。 答:火车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200s;火车完全在隧道中运行的时间为 160s。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火车过隧道的时间,知道火车过桥(或隧道)的路程等于火车长度与桥(隧道) 长度之和,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五、作图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5.0 分)分) 24 (2 分)如图所示,S 是点光源,作出 SO 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分析】发生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发生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由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 【解答

48、】解: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在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的作图,注意作图要规范。 25 (3 分)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的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相反,即 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 AB 的像 【解答】解: 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 AB 在平面镜 中的像。如图所示: 【点评】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 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 26 (6 分)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 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