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 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南校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六中南校区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分,30 题共题共 60 分)分) 1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 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 A云南 B北京 C浙江 D陕西 2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 世纪 50 年代在黄河流域陕西西安某遗迹 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的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2、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如图中 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 A红山文化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传说中的人文始祖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列说法中不属于 炎帝贡献的是( ) A教民开垦耕种 B制作陶器 C尝百草制医药 D挖水井 5“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 前 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C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D世袭制取代禅
3、让制 6书洪范记载:“武王既胜殷,邦诸侯”这体现了武王推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7史记记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鲁。封召公奭于燕。”这反映的是( )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争霸 D战国七雄 8旷世珍宝“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意为: 我将中国作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这是“中国”二字作为词组首次出现。下列关于何尊的 相关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实行分封制 B当时中国的统治区域包括今新疆地区 C何尊上的文字被称为铜文 D何尊属于
4、农业生产工具 9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 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10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 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2我
5、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该卫星以战国时期的墨子命名,是因为墨子 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的这项成就, 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 A科学家 B政治家 C军事家 D教育家 13时临仲夏,岁至端午。历史的车轮碾过 2200 余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成为每逢此时华夏儿女的一种民 族自觉。习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屈原,赞叹其心忧家国,情牵百姓,勇于探索,清正高洁的 人格魅力和思想精髓,并几度引用屈原诗歌中的名句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下面关于屈原的叙述,正 确的是( )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
6、,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 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 每年端午,我们吃粽子、划龙船,据说都是为了怀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A B C D 14如图的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中、分别是( ) A大学士、郡守 B大学士、州长 C丞相、郡守 D丞相、州长 15对如图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16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位杰出人物,下列成就或措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 采用“皇帝”称号 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实行三省六部制 统
7、一文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 B C D 17央视大型节目国家宝藏中展示了一件“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 文书等,其中法律条文达到六百条,如此详细的法律规定最主要是为了( ) 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功臣的需要 18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刘裕 19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 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些史料的记载西汉政府实施(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科举制 20新
8、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非清 朝时新入版图的疆土。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 A北庭都护府 B伊型将军 C西域都护 D宣政院 21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 县相当,直属朝廷。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22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 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百家争鸣 D休养生息
9、23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 ) A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刘秀起兵于东方 C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24后汉书记载:“大秦国,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隶属者数十。” 汉朝时,人们对大秦(即罗马帝国)的认识得益于( ) A神话和祖先传说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汉武帝武力征服 D阿拉伯人的介绍 252018 年 7 月,“全球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对于深化丝路城市间的合作具有重要意 义。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西汉时期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
10、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西亚、欧洲 D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26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 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下列选项中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 A“兼爱”“非攻” B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27三国演义中很多英雄人物都是依靠镇压黄巾起义起家的,比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下 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统治 B迫使统治阶级调和内部矛盾 C黄巾起义最终被镇压 D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 28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
11、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29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科技发展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下列属于秦汉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 ) 九章算术 天工开物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提出“治未病”理论 A B C D 30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对他的学生吴普说:“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据此 可知,华佗( ) A善治伤寒杂病 B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 C擅长外科手术 D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二、材料题(二、材料题(31 题题 12 分,分,3
12、2 题题 14 分,分,33 题题 14 分,共分,共 40 分)分) 3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放水节是都江堰一年春耕的开始,也是都江堰一年黄金旅游季的开始。2006 年,放水节被列入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悉,放水节距今已有 1 000 多年的历史。古时,每到冬季,人们便用 杩槎筑成临时围堰,使岷江水或入内江,或入外江,然后分别淘修河床,加固河堤,这就是岁修。到了 清明时节,岁修结束,便举行既隆重又热烈的仪式,然后拆除杩槎,滚滚岷江水直入内江。后来,放水 仪式演化为灌区人民广泛参与的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 材料二:如图 材料
13、三:二王庙是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郡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 垒山麓。初建于南北朝,现存建筑系清代重建。初名崇德祠,宋以后历代封李冰父子为王,清以后改用 今名。庙内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深淘滩、低作堰等,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庙内 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大殿东侧茶楼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游人可在此休息饮茶。 (1)如果我们要一睹材料一中说到的“都江堰放水节”的风采,应该去什么地方?为什么都江堰的修建 使成都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宝地呢? (2)你知道材料二中所示水利工程建于什么时期吗?从“都江堰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作为水利工程的 它发挥着两个方面的主要
14、功能,你知道是什么吗? (3)古时人们修建二王庙的原因是什么? (4)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怎样为人类社会做贡献。 32(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封制与县郡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 命于国君, 领取俸禄, 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 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捍卫皇权 针对地方封国势力膨胀,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削弱地方封国的策略。 (1)概括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依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时代特征,分析秦朝全面推行郡 县制度的原
15、因。 (2)上图中人物为皇帝提出了怎样的策略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效果怎样?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演变趋势。 33(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 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 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奴隶从事农业生 产,多交租锐,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 31 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 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16、(1)若你是材料一人群中的新兴封建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项措施表示欢迎? 材料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力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遭受到了贵族的强烈反对,最 终商鞅失去靠山后,被贵族车裂而死。 (2)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哪项措施贵族最反对? 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黄鹏和刘芳产生了以下分歧: (3)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4)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 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处以极刑。这些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
17、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分,30 题共题共 60 分)分) 1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 应该去 170 万年前的云南。 故选:A。 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距今 6000 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 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3位于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河姆渡遗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 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
18、式房屋, 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D。 4依据所学知识,炎帝教人们开垦耕种,制作乐器,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 教人们通商交换。他还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 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始祖”。经分 析选项 ABC 都与炎帝有关。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D。 5据题干“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 周灭在前 77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个王
19、,自比太阳,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建 造豪华宫室,强迫人们服劳役,统治非常残暴,导致了夏朝的灭亡;商纣是商朝最后一个王,他修筑豪 华宫殿,制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建“酒池肉林”腐化堕落,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周厉王与民争 利,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幽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他宠信褒姒,利用分封制下诸侯的义务,烽火戏诸 侯,导致周朝灭亡。故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故选:B。 6题干关键信息是“武王既胜殷,邦诸侯”,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 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 时镇守疆土。 故选:A。
20、 7据“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 奭于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 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 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 故选:B。 8(1)依据“何尊”上的青铜铭文记载,“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可知,关于何尊的相关信息 解读正确的是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度,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众诸侯拱卫京师,形成京师的中心地位,故 称“中国”。“何尊”的出土,有助于研究西周的分封制度(适用性),作为第一手材料,印证了文献 典籍的
21、记载(可信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故选:A。 9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 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可知,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即春 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故选:D。 10为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商鞅变法规定:在地方上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商鞅治 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反映的正是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的措施。 故选:B。 11据所学知识,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 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
22、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 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A。 12由材料“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可 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墨子在科学上的贡献,这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故选:A。 13依据课本知识,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屈 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公元前 278 年,楚国都成郢被秦国占领。屈原无比绝 望,于这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民用种种方式追思自己的诗 人,时至今日,每年五月初五,我们赛
23、龙舟、吃粽子,据说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 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 故选:D。 14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秦始皇规定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皇帝之下设立三公九卿制的中央政权机构。“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他们分别协助皇帝掌 管全国的政务、军事和监察百官。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县制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在我国沿用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C 符合题意。 故选:C。 15根据示意图可知,为统一文字、货币的内容。根据所学,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加强统治,统一了文 字、货币、度量衡。统一
24、后的文字为小篆,货币为圆形方孔钱。 故选:C。 16成就或措施与秦始皇有关的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采用“皇帝”称号、 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符合题意。实行三省六部制在隋朝,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是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故选:C。 17依据材料“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等,其中法律条文达到六百条”,结合课本所学 知识可知,秦实现大一统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中央设 三公,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制定法律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C 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 ABD 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25、。 18以“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可知,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秦 与新朝之间为西汉。 故选:A。 1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 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可以看出这是推恩令,诸侯王死后,他的封地由 所有子弟共同继承,封地越分越小,消除了对中央的威胁,所以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20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的开始。 故选:C。 21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
26、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推恩令的实行,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解决了王国问题。据“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王国名义上受 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可见,汉武帝颁布“推 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王国。 故选:A。 22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失败,公元 25 年,汉景帝后裔刘秀利用农民起义趁机恢复汉朝,国号仍为汉,史 称为东汉,建都洛阳,刘秀即光武帝。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故选:B。 23后世将刘秀建立的政权称为“东汉”的原因是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西汉的都城在长安, 东汉定都于洛阳。公元 25 年,皇族刘
27、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 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选:D。 24据所学知,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中西方文明的桥梁,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汉汉朝时,人们对大秦 (即罗马帝国) 的认识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 终点就在大秦, B 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汉朝时,中国的丝和 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 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 (长安河西走廊新疆西亚欧
28、洲的大秦) 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先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 也丰富了汉朝的经济文化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武盛世的形成。 D 不符合张骞通西域, 符合题意。 故选:D。 26“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是孟子的主张,意思是砍木伐林都是要讲究时间和规律的,不 能乱砍乱伐,就是生态环境有自己的循环规律,不能随便破坏。符合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战略。D 符合题 意。 故选:D。 27 184 年, 经过精心策划, 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 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 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
29、的境地。最终,由于东 汉军队的残酷镇压, 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 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黄巾起义没有推翻东汉统治。 故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是错误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 故选:D。 28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 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 以 C 选项观点正确。 故选:C。 29本题可用排除法。天工开物是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与题干要求秦汉时期科技成就不符,排 除符合题意。 故选:C。 30由材料“动摇则谷气得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30、。”可知,这里强调的是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即华佗认识到运动有益健康。 故选:D。 二、材料题(二、材料题(31 题题 12 分,分,32 题题 14 分,分,33 题题 14 分,共分,共 40 分)分) 31(1)如果我们要一睹材料一中说到的“都江堰放水节”的风采,应该去四川成都。都江堰修筑前,岷 江水患不断, 成都平原旱涝无常。 公元前 256 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 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 多年来,都江堰一直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岷江上游地势陡峻,而成都
31、平原 地势平缓,江水流到成都平原时突然减速,夹带的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到雨季,江水泛滥成 灾, 而雨季过后, 又缺水干旱; 都江堰的修建解决了成都平原洪灾和旱灾的问题, 使之成为 “天府之国” , 所以说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成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的宝地。 (2) 材料二中所示水利工程建于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成都平原的岷江中游修筑了闻 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水多的时候,可由飞沙堰渡过,流入外江,可以防洪;水少的时候,水 为飞沙堰阻挡,内江水流充分,可以抗旱,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从 “都江堰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作为水利工程的它发挥着防
32、洪和灌溉两个方面的主要功能。 (3)据所学知识可知,古时人们修建二王庙的原因是李冰修建了都江堰,造福于成都人民,因而得到人 民的尊敬和爱戴。 (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努力学 习,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故答案为: (1)四川成都。因为岷江上游地势陡峻,而成都平原地势平缓,江水流到成都平原时突然减速,夹带的 大量泥沙因沉积而淤塞河道;每到雨季,江水泛滥成灾,而雨季过后,又缺水干旱;都江堰的修建解决 了成都平原洪灾和旱灾的问题,使之成为“天府之国”。 (2)战国。防洪和灌溉。 (3)李冰修建了都江堰,造福于成都人民,
33、因而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4)努力学习,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只要结合实际,言之有理即可) 32(1)据材料“分封制与县郡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县、郡长官由国君任免, 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 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是世袭的,而郡县制下的郡 县长官是由中央任免的。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度的原因是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也符合从 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趋势。 (2)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下诏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再次
34、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3)本题为总结性试题,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演变趋势是中央对 地方的管理不断强化。 故答案为: (1)不同:诸侯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是由中央任免的。原因: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也 符合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趋势。 (2)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下诏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样,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无力与中央抗衡。 (3)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强化。 33(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若我是当时的新兴地主,我会对承认土地私有,允
35、许土地自由买卖的措施表 示欢迎,因为这项措施有利于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据所学知,商鞅变法只所以受到贵族的强烈反对,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其中 奖励军功是他们最反对的。过去秦国贵族世世代代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而商鞅变法后,贵族没有军功 者,要剥夺其贵族身份,这严重损害了贵族的利益,故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3)我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因为:一场变革成败的标准,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变 法还是获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 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明显增强,发展成为战国 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但是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这让我们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 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为实现抱负不怕牺牲,是我们学 习的榜样。 故答案为: (1)地主: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因为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奖励军功。 (3)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