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活动认识二十四节气 课标导引知识建构 课程 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 运动的地理意义。 目标 导引 1.通过材料,了解二 十四节气的划分。 (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及生 产、生活,理解二十 四节气与人类活动 的关系。(地理实践 力) 前篇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一、地球运动与二十四节气 1.概念 我国古代历法将地球绕日公转的规律与地球的气候变化、动植物 生长等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相结合,将一年分为24个等份,并给每一 个等份取了专有名称,合称为二十四节气。 2.划分 (1)方法: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道划分为24等份,以春分点作为0 起点,地球每运行15,日期大约经过15天,对应一个节气。 (2)
2、“节”与“气”划分:从立春开始,逢单的为节气,简称为“节”;逢双的 为中气,简称为“气”。 (3)闰月的产生:一个阴历月内有一节一气,当某个月不包含中气时 则该月作为上个月的闰月。 前篇自主预习 (4)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地球运动位置。 前篇自主预习 思考感悟 全球气候变暖对二十四节气的影响。 提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每个节气的增温幅度都十分显著,立 夏越来越早,立冬越来越晚,符合小寒、大寒气候特征的天数越来 越少。 前篇自主预习 二、二十四节气与人类活动 1.二十四节气与历法 (1)二十四节气属于阳历的范畴,节气在阳历日期相对固定。 (2)上半年在每月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左
3、右。 2.二十四节气与季节划分 (1)春秋战国时期: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 (2)秦朝:加上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 (3)西汉:二十四节气基本确认并运用于实践。 3.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 一些节气名称就由农事活动而来。如:谷雨、小满、芒种。 前篇自主预习 4.二十四节气与气象规律 (1)二十四节气能揭示气候的变化规律,其中有些节气说明了气温的 冷暖状况,有些节气说明降水的形态与多少。 (2)小暑节气中的“暑”是指炎热,“小”是指炎热的程度;大雪节气直 接反映降水特征。 5.二十四节气与节庆民俗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冬至饺子夏至面”等谚语都是重 要的生活
4、智慧。 前篇自主预习 视野拓展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于养生的观 念就有精辟的阐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老子在他的著作中说:“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浑然天成的启蒙式的养生 思想文化运动,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顺应四时,效法自然”。 前篇自主预习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二十四节气划分只与地球绕日公转有关。() (2)从立春开始,逢单的节气为“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 “气”。() (3)一般情况下,一个阳历月内有一节一气。() (4)3月、4月、5月为春季,6月、7月、8月为夏季
5、,9月、10月、11月 为秋季,12月、次年1月、2月为冬季。这样四季划分是以二十四节 气为依据的。() (5)“芒种”时,东北地区小麦已经成熟。() 答案:(1)(2)(3)(4)(5) 前篇自主预习 2.考虑“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含义,可概括为三类,其中不包括() A.反映季节时令类B.反映月相变化类 C.反映气候特征类D.反映动植物表象类 解析: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季节的时令变化;不 同的季节气候特征不同,反映了气候特征变化;不同节气气候特征 不同,动植物的特征表现也不同,也反映了动植物表象;月球绕地球 转,反射太阳光而形成不同的月相,与二十四节气无关。 答案:B 前篇自主
6、预习 3.二十四节气在不同地区的时令意义不同,河南、山东“寒露种麦 最当时”,而北京“秋分种麦最当时”,形成此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为( ) A.降水 B.霜冻期C.热量D.光照 解析:河南、山东比北京纬度低,热量条件相对好,种植小麦的时间 要晚于北京。 答案:C 前篇自主预习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视太阳从春分 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 为一回归年。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据此完成46题。 前篇自主预习 4.下列节气中北极处于极昼期的是() A.白露B.寒露 C.大寒D.惊蛰 5.处暑时地球() A.公转速度由快变慢B.公转速度最慢 C
7、.公转速度由慢变快D.公转速度最快 6.依据二十四节气判断夏至时视太阳的黄经() A.270B.180 C.45D.90 前篇自主预习 解析:第4题,对照图中节气,从春分夏至秋分,是北半球的夏 半年,北极有极昼现象,北极处于极昼期的是白露,故选A项。第 5题,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约是1月初,节气是小寒。 在远日点时速度最慢,节气是小暑。处暑时地球从远日点向近 日点移动,公转速度由慢变快。第6题,以春分点为起点自西向 东度量,依据二十四节气判断,一个节气地球运行15,夏至时视 太阳的黄经90。 答案:4.A5.C6.D 探究 如何判断地球的自转速度? 问题探究 芒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
8、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午 月的起始。芒种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太阳黄经达75。芒 种代表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是一个典型的表现农业物候现象 的节气。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是这个忙碌的时节最好 的注释。 结合材料探究: (1)说明芒种时我国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此时我国江南地区以何种天 气为主? (2)材料中芒种时“夏争时”主要说明的是什么场景?并分析华北平原出 现这种场景的原因。 提示:(1)芒种时我国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我国江南地区进入梅 雨季节,以阴雨天气为主。 (2)“夏争时”说明麦类成熟时收割忙碌的场景。原因:此时小麦成熟快, 不及时收割易造成损失
9、;雨季即将来临,造成小麦无法收获。 探究 关键能力 1.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日期 方法技巧 巧记二十四节气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二十四节气与人类活动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
10、冬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 季。注:与平时所指气候上北半球四季有所不同,如3、4、5月为北半球春季,而 二十四节气中2、3、4月为春季。 第二类是反映太阳高度变化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用来反映太阳高度 变化。 第三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气温变化和 热量状况;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状况;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水汽 凝结、凝华现象。 第四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状况;惊 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惊蛰预示万物惊醒复苏,清明表示空气清新,草木 返青,是植物播种的大好时光。 方法技巧 二十四节气在解题中的应用 在高中地理试题中使用
11、频率最高的是二分二至日,重点记住二分二至 日太阳直射的地理纬度和时间,再推算出二十四节气在回归线之间的 位置,以春分到夏至为例,共六个节气,间隔23.5度,相邻节气相差纬度约 4度,时间15天,即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约8度。 典例剖析 例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这 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A.小寒 B.小雪 C.小暑D.大暑 (2)2019年12月7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有关该日前后可能发生的现 象正确的是() A.济南昼长夜短 B.南极出现极夜 C.北
12、方地区寒冷干燥 D.赤道低气压带的南界位于赤道附近 素养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综合思维能力。根据二十四节气图中二分二至 节气判断其所在日期,进而判断与近日点即1月初日期所在节气形成较为 复杂的思维过程。 解析:第(1)题,地球位于近日点时为每年的1月初,为冬至(12月22日) 过后的一段时间,应为小寒。第(2)题,12月6日为北半球的冬季,此时 济南为昼短夜长;南极出现极昼现象;我国北方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寒 冷干燥;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其北界应位于赤道附近。 答案:(1)A(2)C 二十四节气(如图)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总结一年中时 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读图,完
13、成12 题。 当堂检测 1.2019年10月19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 B.寒露C.霜降 D.冬至 2.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B.太阳直射点运动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D.月亮的阴晴圆缺 解析:第1题,秋分为9月23日前后,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每半个月一个节 气,寒露为10月7日前后,霜降为10月23日前后。故2019年10月19日最接 近的节气是霜降,故选C项。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古人确定二十四 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主要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 排。故选B项。 答案:1.C2.B 为了能反映物候和农事活动的变化,
14、指导农事活动,我国古代人民把一 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节气。下图为我国 二十四节气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多出现在() A.3月6日前后B.3月31日前后 C.4月5日前后D.4月20日前后 4.对我国北方的城市来说,下列各组节气中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 ) A.小寒、小雪B.立夏、立秋 C.雨水、清明D.雨水、处暑 解析:第3题,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一年 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因此15天为一个“节气”,结合我国二十四节气分布 图,清明处于春分3月21日前后的15日之后,清明节应该多出现4月5日 前后。第
15、4题,昼长时间最接近的节气应该是太阳直射点所处的纬度 位置应最接近或相同时才可能出现。结合选项只有立夏和立秋分别 处于夏至前后,且距夏至的时间是相等的,也就是立夏和立秋时太阳直 射点所在的纬度大致是相同的,此时我国北方城市昼长时间最接近。 B项正确。 答案:3.C4.B 微信中的创意中国二十四节气表情包,用时尚现代的传播方 式,向世界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右图为小暑和大暑的 表情符号。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两节气期间() A.长江中下游平原进入雨季 B.浙闽丘陵茶树萌发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6.下列描写的是图中节气期间景色的是() A.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16、豚欲上时 B.一载农耕今播种,簑衣斗笠雨浓浓 C.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D.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解析:第5题,根据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排列顺序和时间间隔判断,小暑 和大暑为夏至日之后的连续两个节气,每15天一个节气,夏至日为6 月22日前后,则小暑的日期为7月7日前后,大暑的日期为7月23日前 后。图中两节期间,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因此赤道正午太阳高度变 大。第6题,“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描述的是春天情境 ;“一载农耕今播种,簑衣斗笠雨浓浓”,描述的是谷雨时节的情境;“兰 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描述的是寒露时节的情境;“力尽不知热,但 惜夏日长”,描写的是夏日忙碌的情境,与小暑和大暑表示的时期相 似,故选D项。 答案:5.C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