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67MB ,
资源ID:159937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9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核心素养专项练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为本站会员(理想)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核心素养专项练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1、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核心素养专项练核心素养专项练 “墒”指土壤的水分状况,受土壤水运动影响,“墒情好”有利于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土壤在过水 后会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层土壤水分主要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据此完成 12 题。 1 齐民要术中有“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锄”的核心作用是( ) A清除杂草 B松动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减少蒸发 C增加土壤透气性 D松动表土形成保温层,提高地温 2.西北陇中地区农民在谷子春播浇水后往往采取压实表土层的方法提高出苗率,原因是( ) A增多土壤毛细管,促进下层水分向表层运动 B加快土壤水分蒸发

2、,提高地温 C增加土壤水分下渗,提高土壤含水量 D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答案 1.B 2.A 解析 第 1 题,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锄地是不论次数的,没有草也要锄下去。土壤在过水后会形成通往地 表的毛细管,还会在缩水过程中开裂。松土可切断毛细管,堵塞裂缝,抑制水分沿毛细管上行至地表蒸发 和直接经裂缝蒸发。因此“锄”的核心作用是“松土保墒”,B 项正确。第 2 题,陇中地区地处我国西北 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春播浇水后压实表土会使土壤中形成更多通往地表的毛细管,下 层土壤水分会沿毛细管运动到表层,可大大提高出苗率,A 项正确。 如图中的铁路为新疆铁路的一段,曾多次因大风导致列车脱轨、

3、倾覆及设备损毁。读图回答 34 题。 3该段铁路没有沿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 ) A风灾危害大 B修建成本高 C洪涝灾害多 D占用耕地多 4图中铁路沿线经过的地形主要是( ) A狭窄的平原 B和缓的坡地 C山间谷地 D鞍部 答案 3.B 4.B 解析 第 3 题,图中虚线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地势起伏大,修建成本高,B 正确。第 4 题,图中铁路线与 等高线大致平行,沿线地区海拔在 5001 000 m 之间,等高线较为稀疏,为和缓的坡地,B 正确。 (2020 重庆铜梁区月考)雨水使河水流量增加,河水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动,当石块遇到河床上的岩 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

4、长时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一圆形孔洞,称为壶穴,其形态如 图甲所示。读图回答 56 题。 5图乙中最有可能有壶穴分布的是( ) A B C D 6下列地貌类型与壶穴相同的是( ) A沙丘 B“V”形谷 C洪积扇 D石笋 答案 5.A 6.B 解析 第 5 题,根据材料可知,壶穴只能形成在河流存在的地点。据图示等高线形态可知,位于山脊, 为山顶,均无河流存在,B、C 错误;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流速慢,不易形成壶穴,D 错误; 位于河流上游,流速较快,最易带动石块形成壶穴,A 正确。第 6 题,根据材料可知,壶穴是河流侵蚀地 貌。“V”形谷是河流上游水流向下侵蚀形成的,其地貌类型与壶穴相同,B

5、对;沙丘为风积地貌,洪积扇 为河流堆积地貌,A、C 错;石笋是流水淀积形成的喀斯特地貌,D 错。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南海诸岛面积小, 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 200 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 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下面左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右图示意 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据此完成 79 题。 7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蒸发弱 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植物多,吸收盐分 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 8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

6、最主要来源是( ) A鱼类死亡分解 B植物死亡分解 C鸟类死亡分解 D珊瑚、贝壳碎屑 9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特点是( ) A自表层向下逐渐升高 B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 C表层以下 5080 cm 下降最快 D表层以下 2050 cm 含量最大 答案 7.B 8.C 9.D 解析 第 7 题,南海诸岛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故 A 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雨量丰沛,淋溶作 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故 B 正确;植物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盐度的影响作用较小,故 C 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岛上各地距海比较近,故 D 错误。第 8 题,根据材料可知,南海诸岛鸟类较多, 鸟类食用富含磷的海产

7、品,磷在鸟类体内富集,死亡后分解进入土壤中,使土壤中富磷,C 正确;鱼类死 亡后沉积在海底,分解后对岛屿土壤含磷量影响较小,A 错误;植物体内含磷量较低,所以植物死亡分解 对土壤中含磷量影响较小,B 错误;珊瑚、贝壳碎屑不易被分解,所以对土壤磷的含量影响较小,D 错误。 第 9 题,读图可知,磷含量自表层向下先升高后降低,故 A、B 错误;表层以下约 4050cm 磷含量下降最 快,故 C 错误;表层以下 2050cm 磷含量最大,故 D 正确。 “天坑”是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地貌景观, 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 下面左图为“天 坑在我国的分布示意图”,右图为“甲天坑等高线地形图”。

8、读图,回答 1011 题。 10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广东、重庆 B广西、贵州 C山西、云南 D辽宁、四川 11若甲地突发洪水,最适宜人员撤离避险的道路是( ) A B C D 答案 10.B 11.B 解析 第 10 题,读图可知,“天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重庆、广西等省区,故 B 正确。第 11 题, 读图可知,两处等高线凸向高值,为山谷,均不适合作为洪水的逃离路线;处有断崖,也不适合作 为洪水的逃离路线;处等高线凸向低值,为山脊,且等高线分布较均匀,坡度较均匀,适合作为洪水的 逃离路线,故 B 正确。 如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 1213 题。

9、 12图中至分别代表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貌、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 的影响要素是( ) A B C D 13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于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 12.C 13.A 解析 第 12 题,地质、地貌是土壤形成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大气、生物和水文是土壤形成较为活跃的影响 因素。第 13 题,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山坡上因易被侵蚀搬运,土壤厚度较薄;土壤的矿物养分 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为土壤提供有机质;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

10、质含量较林地土壤 高。 (2020 福建省八市联考)下图为某课堂演示实验:将书本打开、倾斜放于桌面上,沿书本中缝把沙子从 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完成 1416 题。 14该演示实验模拟的作用力是( ) A沉积作用 B水蚀作用 C风蚀作用 D风化作用 15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 A狭长山谷底 B平原边缘处 C河流出山口 D河流入海口 16堆积体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 A峡谷 B河口三角洲 C沙丘 D冲(洪)积扇 答案 14.A 15.C 16.D 解析 第 14 题,从图中可看出,当沙子从书本滑落到桌子上时,由于坡度变小,沙子堆积在桌子上,模拟 的作用力是沉积作用,

11、A 正确。第 1516 题,图示实验模拟的是冲积扇的成因,冲积扇多分布于河流出山 口。 科学家在黄土高原某地考察研究土壤剖面时,发现最上面是黄土,下面土壤发红,最下面含有大量的 鹅卵石。完成 1718 题。 17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黄土形成之前,这里的地理环境是( ) A荒漠 B水乡 C森林 D草原 18土壤发红反映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温暖湿润 C寒冷潮湿 D寒冷干燥 答案 17.B 18.B 解析 第 17 题, 鹅卵石是受流水作用形成的, 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 这里是水乡泽国, B 对。 第 18 题,红壤是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形成的土壤,该地红壤的出现,说明当时

12、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故 选 B。 如图为我国东南某岛屿。读图回答 1920 题。 19下列有关该岛不同海岸的分布与形成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分布在海湾内 B西海岸主要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东海岸以砂质海岸为主 C东部为迎风岸,风力作用强,风力侵蚀形成砂质海岸 D西部离大陆近,河流从大陆携带大量颗粒较细物质在西海岸堆积形成淤泥质海岸 20关于 I 岛开发过程中不利的自然条件及解决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缺少淡水海水淡化 B土地面积小围海造陆 C多大风建设生态防护林 D土壤贫瘠大力增施化肥 答案 19.C 20.D 解析 第 19 题,结合图例,由图示可知,淤泥质海岸和砂质海岸分布在海湾内;西海岸主要以淤泥质海岸 为主,东海岸以砂质海岸为主;东北部为迎风坡,风力强,海浪高,海浪侵蚀作用强;西部离大陆近,河 流从大陆携带大量颗粒较细物质在西海岸堆积形成淤泥质海岸。根据上述分析该题选 C 项。第 20 题,该岛 面积较小,少河流和湖泊储存淡水,可以利用海水淡化增加淡水来源;该岛面积较小,可以经过科学论证 进行围海造陆;东南沿海地区,多大风,为了防止海浪对海岸的侵袭,可以建生态防护林;该地降水多, 土壤的淋失作用强,导致土壤贫瘠,但大力增施化肥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D 错,故选 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