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76MB ,
资源ID:159879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98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 章末检测试卷及答案(2020年新教材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1、第二章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地表形态的变化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回答 13 题。 1. 造成图中岩层弯曲变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 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 2下列关于图中两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位于向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B处位于背斜槽部,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C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D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 3若在该地区修建一条隧道,则应选择的隧道位置与走向正确的是( ) AM 处

2、东西方向 BM 处 南北方向 CN 处 南北方向 DN 处 东西方向 答案 1.C 2.D 3.B 解析 第 1 题,图中岩层发生了褶皱,褶皱的产生主要是岩层受地壳运动影响产生的。第 2 题,图中处 为背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物质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图中处为向斜 构造,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其槽部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第 3 题,隧道应选择背斜处,走向应 顺着图示地区背斜的轴部走向,依据图中指向标可知走向应为南北方向。 (2020 湖南湘东五校联考)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 45 题。 4上图中板块共有( ) A1 块 B2 块 C3 块 D4 块 5上图

3、中虚线圈内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 A海洋 B海沟 C海岭 D裂谷 答案 4.C 5.B 解析 第 4 题,据图可知,图示反映了一处大洋的生长边界和一处海陆的碰撞边界,因此有 3 个板块。故 选 C。第 5 题,图中虚线圈内反映了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大洋板块向下俯冲而形成海沟,大陆一 侧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故选 B。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 X 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 Y 区组成。X 区的玄武 岩岩层较厚,Y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回答 67 题。 6导致该区域分异为 X 区和 Y 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7X 区和 Y

4、 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答案 6.D 7.C 解析 第 6 题,图中显示 X 区和 Y 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之分,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 断裂面错开,应为岩层断裂所致。第 7 题,X 区和 Y 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 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Y 区海拔高于 X 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 下面图是“根劈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完成 89 题。 8根劈反映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9下列外力作用产物分布最厚的是( ) A热带沙漠 B热带雨林 C温带草原

5、 D常绿阔叶林 答案 8.A 9.B 解析 第 8 题,图示根劈反映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是生物作用加速岩石的风化造成的。侵蚀、搬运、 沉积作用的外力主要是风、流水、波浪、冰川等。A 对。第 9 题,热带雨林生物最活跃,生长旺盛,生物 风化作用强,B 对。 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0、T1、T2、T3,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0。据此完成 10 12 题。 10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11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

6、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12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B持续抬升 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 答案 10.A 11.A 12.D 解析 第 10 题,据材料可知,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 T0,可判断只有 T0会有河水经过,携带泥沙沉积, 因此平坦面面积仍在扩大。第 11 题,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流速越大,沉积物颗粒越大。据材料 可知,砾石的平均砾径 T3T0T2T1,说明 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因此 T3时期该河流流速最大。第 12 题,据材料可知,砾石的平均粒径 T3T0T2T1,据图可知,平坦面的顺序自高处向河谷依次为 T3、 T2、

7、T1、T0,说明 T2和 T1阶段该河段地壳抬升,流速降低,沉积颗粒物粒径减小,因此可推断该河段所在 区域的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 河流切穿分水岭,把分水岭另一侧河流抢夺过来,使原来流入其他流域的河流改向流入切穿分水岭的 河流,这种现象叫河流袭夺。下图为“某河流袭夺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13下列关于袭夺河与被夺河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流量大的河流袭夺流量小的河流 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 弯曲河道的河流袭夺 平直河道的河流 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袭夺河谷地势较高的河流 A B C D 14右图中最终可能发育成为湖泊或者沼泽的河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答案 13.D 14.C 解析 第 13 题,河流切穿分水岭才能发生袭夺,所以侵蚀力强的河流袭夺分水岭另一侧的河流;河流袭夺 后,水往低处流,所以河谷地势较低的河流会袭夺地势较高的河流,选 D 正确。第 14 题,袭夺后,甲、乙、 丁处河流通畅,不会形成湖泊;丙河成为断头河,由于源头被截,水量减少,断头河流速变缓,搬运能力 降低,泥沙大量堆积,堵塞水流,往往形成一些小的沼泽或湖泊,选 C 正确。 浑善达克沙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20 世纪 80 年代,该地区出现众多风蚀坑,坑边发育有植被覆 盖的沙丘,研究发现,该地区风蚀坑规模扩大、沙丘高度不断增加。下图示意“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 线分布

9、”。据此完成 1516 题。 15根据风蚀坑的形态,推测该地盛行(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16图示沙丘高度不断增加是因为沙丘比风蚀坑( ) A风速快 B植被多 C坡度缓 D降水多 答案 15.C 16.B 解析 第 15 题,根据风蚀坑的形态,风蚀坑分布在沙丘西侧,迎风坡一侧风力侵蚀能力强,推测该地盛行 偏西风,C 对。第 16 题,沙丘有植被覆盖,可以减弱风速,利于沙尘沉积,B 对。 读“我国台湾岛铁路分布图”,回答 1718 题。 17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 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地形因

10、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18台湾岛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带的原因有( ) 客货运量大 地势相对和缓,工程造价低,难度小 水源充足 地势低、热量条件好 A B C D 答案 17.A 18.A 解析 第 17 题,由图可知,地形为影响台湾岛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第 18 题,台湾岛中部为山地,沿海 为平原,地势相对和缓,环岛修建铁路难度小,工程造价低,且沿海平原城市众多,客货运量大。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回答 1921 题。 19城市的规模从大到小排序最可能的是( ) A B C D 20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地形和河流 C气候和

11、河流 D矿产与交通 21经过城市的交通干线在修建时的主要限制条件最有可能是( ) A沿线多次跨越河流 B沿线地质灾害频发 C沿线地势起伏大 D少数民族众多,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 19.A 20.B 21.C 解析 第 19 题,读图,地有多条铁路、公路交会,人流、物流量应最大,城市规模最大;地有干线经 过,但线路较少,城市规模居中;地只有一条国道相通,城市规模应是最小,A 对。第 20 题,图中北部 城市在狭长的区域内东西向延伸,最可能是受地形和河流影响,呈带状分布。图中没有矿产资源的信息, 该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所以矿产、气候并不是主要因素,A、C、D 错。第 21 题,读图,根据图

12、中城市南北两侧的铁路线走向判断,两侧铁路线呈东西走向,说明城市位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C 对。城市附近河流最可能是南北流向,不用多次跨越河流,A 错。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属于板块内部, 地质灾害较少,B 错。我国东部地区少数民族较少,且政策支持是有利条件,D 错。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读图完成 2223 题。 22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3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 A形态 B土壤类型 C坡向 D物质组成 答案 22.B 23.A 解析 第 2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

13、,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平行,以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第 23 题,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形态。 (2020 河北深州中学期末)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 2425 题。 24图中乙岩石类型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25与图中丙岩石类型成因相同的是( ) A石灰岩 B流纹岩 C花岗岩 D大理岩 答案 24.B 25.D 解析 第 24 题,读图可知,戊为岩浆、乙为侵入岩、丁为喷出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第 25 题, 丙为变质岩,石灰岩为沉积岩,流纹岩与花岗岩为岩浆岩,大理岩为变质岩,故选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

14、)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一 华山(图 1)是我国著名的山峰之一,北邻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 2 154.9 m,壁立千仞,以险峻 称雄于世。图 2 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 渭河平原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 渭河及其两侧支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也填充其中。 (1)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成因。(4 分) (2)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的相互运动关系。(4 分) (3)根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6 分) 答案 (1)华山为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岩块相对上升,其北坡形成大断崖。 (2)秦岭所

15、在岩体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体相对下降。 (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风 力、流水等)作用将沉积物搬运过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 解析 (1)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2)读图可知,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断层,该处断 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块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块发育成山岭或高地。(3)从内 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27读图,回答问题。(12 分) (1)左图中 A 地貌类型是_,其成因是_。(4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对左图中 C、D、E 所代表的三类岩石按年龄由老到

16、新进行排序。(2 分) (3)左图中 B 为流动沙丘,结合右图所示的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分析 B 所处地区的盛行风为_。 (2 分)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4 分) 答案 (1)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作用 (2)E、D、C。 (3)北风 (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解析 (1)A 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多风的西北地区,其成因为风力侵蚀作用。(2)结合成岩 规律即可判定。(3)结合沙丘形态判定该地区盛行北风。(4)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 作用,图示中有断层和岩浆侵入,从而判断该地区的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和岩浆活

17、动。 28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和_。(2 分)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 )(2 分)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 用的是_。(填序号)(2 分) (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4 分) 答案 (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 (4)甲:花岗岩。乙:大理岩。 解析 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表示冷却凝固

18、,表示外力作用, 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 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 29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材料 聚落泛指人口聚居的社会性空间,是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一个聚落能否形成与发展,很重要的一 点就是河流。故大城市必位于大川旁,而小村庄则近于小河边,“在水一方”,是聚落分布的突出特点。 下图是我国长江流域聚落分布图(图 A)和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图 B)。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有何特点?(4 分) (2)山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冲积扇、洪积扇

19、和河漫滩平原的原因是什么?(4 分) (3)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例,说明高原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及原因。(4 分) 答案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大多沿河发展,形成沿河聚落带。 (2)冲积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较肥沃。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分布在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因为河谷地势相对较低,气温较高,河漫滩 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解析 (1)由图 A 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聚落多沿长江分布,形成沿长江分布的聚落带。(2)由于冲积 扇、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比较肥沃,适合人类的居住和发展,故山区的聚落 多分布在这些区域。(3)雅鲁藏布江谷地的聚落多分布在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在高原地区海拔较 高,气温较低,而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同时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