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6.37KB ,
资源ID:15585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58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1、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 南京高一检测)苏维埃政府曾经有法令规定:国家要对全部存粮实行平均主义分配, 不交出余粮者被宣布为人民敌人。与此法令有关的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 D全盘集体化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的“国家要对全部存粮实行平均主义分配,不交出余粮者被宣布为人民敌人” 是余粮收集制,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A

2、 项正确。 2(2018 唐山高一期末)1920 年 9 月,俄共(布)中央给各省省委的信中强调:“下达给乡的征 集制,就是余粮制,居民要用连环保的方式予以完成。”同时,俄共(布)中央还决定,严惩 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中营。这些措施( ) A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促进了苏俄经济的迅速发展 C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D有利于战胜敌对势力的进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下达给乡的征集制,就是余粮制”“严惩劳动中的逃跑现象,直至关进集 中营”,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战争的胜利,故 D 项正确。 3列宁在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发出号召:“共产党员和同情分子

3、应当更 加鞭策自己,从休息时间内抽出一小时,也就是把自己的工作日延长一小时,将这些时间集 中起来,在星期六这天进行一次六小时的体力劳动,以便立即创造出实际的价值。”结合所 学知识判断,文中省略号部分的内容应该是( ) A“鉴于国内外形势的严重,为了对阶级敌人取得优势” B“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苏联工农业的现代化” C“为了支援国际反法西斯,早日实现世界的和平安定” D“迫于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解决普遍的物资匮乏问题” 答案 A 解析 依据标题和题干内容表述可知,该现象发生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当时是苏 俄进行的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A 项符合题意。B 项是斯大林时期,C 项是

4、第二 次世界大战时期,D 项是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4(2019 重庆高一检测)某一时期,苏俄(联)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恢复私人 小企业,据此可知苏俄(联)这一时期是( ) A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C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答案 D 解析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联)政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苏联不能开办的企业以租 让的形式租让给外国资本家,故 D 项正确。 5(2018 郑州高一期中)1921 年,面对党内对经济政策的质疑,列宁解释道:“退一步,进 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的“退一步,进两步”是指( ) A允许中小企业私

5、人经营,引进外资 B恢复市场和贸易,建立市场经济 C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 D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提供基础 答案 C 解析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是“退一步”的表现, 向社会主义过渡揭示了“进两步”的内涵, 故 C 项正确。 6(2019 南京高一检测)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 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符合该思想的措施是( ) A实物配给制 B余粮收集制 C工业国有化 D允许部分企业给外国经营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先建立起牢固的桥梁,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这是新经济政策的实质,D 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

6、一,故 D 项正确。 7 (2019 攀枝花高一检测)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 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 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 B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为减耕的农民提供补贴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那它(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可知允许 农民进行商品交换,故 B 项正确。 8(2019 淄博高一检测)1923 年,苏联政府对 165 万家企业进行统计,88.5%属于私人所有或 租赁,而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只占 5

7、%。上述状况( ) A推动了苏联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抑制了市场的积极作用 D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信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我们不难得知,这一时期,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 系来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其结果就是大大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其向社会主义 过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故 A 项正确。 9(2019 桂林高一检测)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 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 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 A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区域分工与

8、经济专业化 C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 失业率很高”说明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过分强调国家利益,从而损害了地方的利益,故C 项正确。 10(2019 荆州高一检测)1928 年1933 年,苏联许多农民屠宰牲口,已经被充公的“富农” 的牲口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结果牲口总存栏数剧减,直到苏联解体,牲畜总数也没有恢复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913 年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的苏联( )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尚未完成 B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D农业集体化运动影响深远

9、答案 D 解析 1929 年开始苏联实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大批的农民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导 致材料中“屠宰牲口”“牲口由于无人照管而死亡”且“没有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913 年的水平”。说明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深远,故 D 项正确。 11(2019 洛阳高二检测)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这反映了 苏联( ) A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 B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C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 D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增长的比例看,工业化建设成就突出,故 C 项正确。 12(2019 黄冈调研)20 世纪 50 年代初,苏联杂志经常刊登各种或美

10、观或美味的食品广告。 这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 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 对此, 解释最合理的是( ) A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居民消费乏力 B苏联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C新经济政策得以恢复,经济充满活力 D赫鲁晓夫改革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局部改善 答案 A 解析 “这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 一”可见销售者为扩大消费煞费苦心,说明居民消费能力下降,故选 A 项。 13(2019 合肥高二检测)国内战争时期,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1921 年,苏俄实行固定的粮 食税,规定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1927 年,

11、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 庄。这表明苏俄(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始终不高 B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C依据国家战略调整农业政策 D制定经济政策存在随意性倾向 答案 C 解析 题干反映苏俄(联)政府从余粮收集制到粮食税到集体农庄,农业政策在近十年左右作 了三次调整而适应形势需要,故选 C 项。 14“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 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多种所有制并存 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答案 A 解析 物资产品的计划供应,政府指令作为生产生活的标准,这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2、的体现,故选 A 项。 15(2019 临沂高一检测)“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 制度的创造者决裂,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 ) 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 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用市场调节方式管理经济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 裂”表明是赫鲁晓夫改革,他废弃部门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故 B 项正确。 16(2018 太原高一期末)1946 年后,由于苏联政府不断增加自留地的农业税额,农民不堪重 税, 纷纷砍掉自家果树,

13、杀掉喂养的牛猪。 为减轻农民负担, 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措施是( ) A鼓励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种植 B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C允许庄员拥有一定自留地 D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不断增加自留地的农业税额,农民不堪重税”,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赫 鲁晓夫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故 B 项正确。 17(2019 晋阳高一检测)19531963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10.5%,是美国的 2 倍。这得益于赫鲁晓夫改革( ) A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B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C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D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答案 B 解析 赫鲁晓夫通过在一定程度上承

14、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确实极大地调动了企业职工 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促进工业的迅速发展,故 B 项正确。 18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 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这里“仍 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的主要含义是( ) A农业上大规模种植玉米 B一味发展重工业 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D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一些特点:“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是指赫鲁晓夫改 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另一只脚 又由于历史

15、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潭中”是指赫鲁晓夫改革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 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 19(2019 滨州高一检测)苏联学者指出:若不是多亏新开垦地获得丰收,苏联在 1956 年几乎 肯定要发生饥荒。这主要表明( ) A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出现重大突破 B赫鲁晓夫的垦荒政策符合苏联实际 C垦荒政策是苏联特殊国情的产物 D二战后初期的苏联改革成效最突出 答案 C 解析 斯大林模式下农业问题突出,垦荒政策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之一,是苏联特殊国情 的产物,故 C 项正确。 20(2019 武汉高一检测)有人说:“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

16、处于严重的经济、 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而)30 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 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 年前”的苏联改革( ) A放弃工业化的方针 B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C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D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答案 D 解析 20 世纪 50 年代的苏联是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未放弃工业化的方针,故 A 项错误;赫 鲁晓夫玉米革命违背苏联国情,故 B 项错误;赫鲁晓夫坚守社会主义道路,故 C 项错误;赫 鲁晓夫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 D 项正确。 21(2019 南昌高一检测)1962 年,苏联经济学教授利别尔曼发表计划 利润 奖金 ,提出以 利润、奖金等刺激生

17、产。他的建议( ) A在赫鲁晓夫时代受重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重视 B在赫鲁晓夫时代受重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批判 C在赫鲁晓夫时代受批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重视 D在赫鲁晓夫时代受批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批判 答案 A 解析 赫鲁晓夫时期改革提出“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符合利别尔曼的 建议,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强调“利润对企业领导和工人的物质刺激作用”,也会重视其建 议,故 A 项正确;故 B、C、D 项错误。 22(2018 邢台高一期末)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宇宙飞船可以到达月球和火星,汽车却故障 频出且耗油惊人,许多苏联百姓家里的家用电器陈旧不堪,电视机爆炸

18、事件经常发生,很多 人经常开玩笑说苏联生产的电视机应当送给敌人。这体现出( ) A指令性计划减少 B商品经济发展 C计划体制的弊端 D公有制被打破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了苏联的重工业发展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民经 济结构的比例失调问题,故 C 项正确。 23 (2019 日照高一检测)19811985 年, 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 5.1%、 3.1%、 2.2%、 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据 此,戈尔巴乔夫( ) A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加速发展战略” C加强执政党地位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 答案 B 解析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从经济上进行改革,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故 B 项正确, A、C、D 三项错误。 24戈尔巴乔夫在其著作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中说:“赫鲁晓夫留下的主要东西就是使 斯大林主义失掉了声誉这是改革得以开始的前提和条件之一。因此,我承认,改革是同 赫鲁晓夫所做的事有一定联系的。”这说明( ) A二者的改革意图有相似之处 B二者改革都突破了苏联的关键问题 C后者改革是深化前者的改革 D后者对前者的改革措施加以模仿 答案 A 解析 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的关键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对政 治领域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是对经济领域改革,二者改革的领域是

20、不同的,所以 B、C、 D 三项均是错误的说法;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赫鲁晓夫改革的意图都是想改变斯大林模式,所 以 A 项正确。 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5 题 18 分,第 26 题 18 分,第 27 题 16 分,共 52 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 凯歌悲壮 里, 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 19211927 年是苏俄(联)历 史上的“退却年代”,20 世纪 30 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 年,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到

21、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 ,书中写道:“目前这些 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 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材料二 他是一个精明的统治者,在驾驭政府与时代方面有无与伦比的胆略和才能,又由于 他在内政方面的巨大建树和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的不朽功绩,而被世人公认为同华盛顿、林肯 相比肩的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扩 大了中央政府的权力,首创干预经济生活的先例。 材料三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 中国 1977 年全年的农业成就是不能满足 本国需要的,其失误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

22、性的动力。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 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 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退却年代”是指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曼 罗兰所说苏联20世纪30年代“这些 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6 分) (2)材料二中的“他”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突出贡献是什么?请用全球史观评价他的贡献。 (6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中前一种“组织方式”弊端的主要表现。以后一种“组织方式” 为开端,我国的经济体制做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6 分) 答案 (1)“退却年代”:指新经济政策。

23、 理解:在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 (2)贡献: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评价: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表现: “一大二公”, 生产资料高度公有化; 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 经营管理上高度集中。 (答出任意 2 点即可) 调整: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解析 第(1)问,“退却年代”指的是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罗曼 罗兰认 为斯大林模式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据此结合斯大林模式总

24、结回 答。第(2)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从全球史观角度看,它对战后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问,前一种“组织方式”即为人民公社化运动, 其弊端要从计划经济模式在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等方面分析;后一种“组织方式” 指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联系 1992 年确立的改革目标,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知识回答。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5 年 8 月 28 日, 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主席、 政府总理穆加贝时, 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曾有过一次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 年,也没

25、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 僵化了。”高长武试解邓小平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一次评价 材料二 下图漫画为剪刀差(一边为很多农民,一边为机器和炮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状况。 材料三 斯大林去世后,历史再次为苏联提供了改弦更张的机遇。赫鲁晓夫等新一代苏联领 导人试图抓住这次机遇,实现对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改革。但是,在苏联党内固有的保守势力 和外部(主要是中国)强大的反对力量的合击下,赫鲁晓夫的改革归于失败。此后,以勃列日 涅夫为代表的传统势力把斯大林模式推向极端,终于导致苏联这条社会主义航船驶入了死胡 同。 当苏联满身

26、创伤的社会主义肌体已经病入膏肓的时候, 戈尔巴乔夫试图下重药开刀治疗, 结果病人就死在了手术台上。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邓小平说“可能 列宁的思路比较好”?(8 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经济的特点及成因。(4 分) (3)材料三中“结果病人就死在了手术台上”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病人”的“死 因”有哪些?(6 分) 答案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 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

27、家经营;由取消自由贸易 转为允许自由贸易。“思路好”的原因: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运用各种形式 发展经济;从基本国情出发,借助商品市场手段,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等。 (2)特点: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重工业比较突出,轻工业和农业相对落后。成因:苏联原有工 业基础比较薄弱;斯大林上台后,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苏联解体。“死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保守势力和外部反对力量反对改 革;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等。 解析

28、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改革 开放的实际,从借鉴角度去分析。第(2)问,从一边的很多农民还不如另一边的机器和炮弹重 可知,漫画主要是说明斯大林牺牲了农民的利益,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这说明在斯大林模 式之下,重工业比较发达,农业比较薄弱,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其成因结合苏联的国情和斯 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来回答。第(3)问,从病人的死亡是由于“戈尔巴乔夫试图下重药开刀治 疗”可知这是指苏联解体;“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即可。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 1957 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 牛奶、 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 为此不顾

29、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 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 年苏联粮食产量比 1962 年减少 3 270 万吨。1964 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 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 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 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 越来越强烈,渴望改变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材料三 1985 年时, 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

30、性的变革和改 造, 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 19861988 年, 苏联经济不仅没有加速发展, 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 2.8%, 低于 19801985 年的 3.2%。 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1)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苏联三位领导人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在什么方面?(6 分) (2)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10 分) 答案 (1)赫鲁晓夫:农业;勃列日涅夫:重工业;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转向政 治改革。 (2)缺点:赫鲁晓夫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不顾自然条件的差异推广种植玉米运动,使农业 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勃列日涅夫与美国争夺霸权,进行军备竞赛,导致经济停滞不前,人民 不满情绪高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实现加快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经济增长 率反而下降。共同不足:没有真正解决因斯大林体制的僵化而导致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和人 民生活水平不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