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8 页)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初一年级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一一、书写(书写(2 分)分) 请将下列诗文正确,清晰,工整,美观地抄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请将下列诗文正确,清晰,工整,美观地抄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 。 二、选择(共二、选择(共18分)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酝 酿(yn) 应和 (h) 着 落(zhu) 咄 咄逼人(du) B鏖 战(o) 雾霭 (i) 池畦 (w) 贮 蓄(ch) C莅 临(ln) 谙 熟(n) 粗犷 (kung
2、) 淅 淅沥沥(x) D棱 镜(lng) 吝 啬(ln) 拗 口(o) 白雪皑皑 (i) 2下列选项中有错别字 的一项是( )(3分) A铃铛 衣裳 屋檐 花枝招展 B静谧 澄清 宽敞 呼朋引伴 C干涩 骄媚 高邈 篙里行 D喉咙 静默 嘹亮 绿茵茵 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 的一项是( )(3分)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茶馆,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等。 B春是现代作家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的散文。代表作品有匆匆,背影,荷塘 月色等。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 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
3、书,共 20 篇。 4下列句子语言得体 的一项是( )(3分) A. 这是您的家母托我买的东西,请您转交给她。 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8 页) B. 我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告诫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 C. 我因临时有事,不能参加敝校校庆典礼,深表歉意。 D. 您的大驾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看了媒体的报道,我们才知道电影“流浪地球”到底有多火 B.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C.没有实力,信心不过是无源之水;没有信心,拼搏只能是无本之木 D.“进化论嘛!”鲁迅先生笑着说:“
4、我懂得你的意思”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A. 春日的午后,我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 B. 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 C.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D. 经过努力,他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 的耀华中学,心里异常兴奋。 三、默写诗文(三、默写诗文(8 8 分)分) 7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8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9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在论语十二章中和其类似的表述 是: , 。 10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5、,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 是: , 。 11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一曲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四、阅读(四、阅读(454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212 分)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6 6 分)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 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8 页)
6、语文试题第 6 页(共 8 页) 12.解释下列加点字。(2 分) 陈太丘与友期 行 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 尊君在不 友人惭,下车引 之 13.翻译下面句子。(2 分)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4.下列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 陈太丘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 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乙)课外文言文阅读(7 分) 钟会妙答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
7、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 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世说新语 15.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 分) 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16.翻译下面句子。(2 分)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 17.对于钟毓和钟会,你更欣赏哪一个?请说明理由。(2 分) (二)(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1919 分)分) (甲)(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7 7 分)分) 秋天的音乐 冯骥才 语文试题第 7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8 页(共 8 页)
8、(1)秋天十月,我去大兴安岭。赶往火车站的路上,朋友给我一盘新翻录的音乐磁带。我 问他这是什么曲子,他看我一眼说:“ 秋天的音乐。” (2)火车一出山海关,我便戴上耳机听起这秋天的音乐。整个身心就进入秋天才有的一 种异样的感受里了。我把脸颊贴在窗玻璃上,带着享受的渴望往车窗外望去,秋天的大自然 展开一片辉煌灿烂的景象。阳光像钢琴明亮的音色洒在这收割过的田野上,整个大地像生过 婴儿的母亲,幸福地舒展在开阔的晴空下,从麦茬里裸露出的浓厚的红褐色是大地母亲健壮 的肤色;所有树林都在此刻自在自如地伸展它优美的枝条;所有金色的叶子都是它的果实, 一任秋风翻动,煌煌夸耀着秋天的富有与博大。 (3)接下去的
9、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 调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 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 的树,这儿一只那儿一只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 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4)这时,一株垂死的老树一点点走进这巨大唱片的中间来。它的根像唱针,在大自然深 处划出一支忧伤的曲调。心中的光线和风景的光线一同转暗,一切阴影都化为行将垂暮的秋 天的愁绪;萧疏的万物失去往日共荣的激情,各自挽着生命的孤单;篱笆后一
10、朵迟开的小葵 花,像你告别时在人群中伸出的最后一次招手,跟着被轰隆隆前奔的列车甩到后边春的 萌动、颤栗、骚乱,夏的喧闹、蓬勃、繁华,全都销匿而去,无可挽回。不管它曾经怎样光 芒四射,怎样自豪地挥霍自己的精力与才华,毕竟过往不复。一种浓重的忧伤混同音乐漫无 边际地散开,渲染着满目风光。我忽然想喊,想叫这列车停住,倒回去! (5)突然,一条大道纵向冲出去,黄昏中它闪闪发光,如同一支号角嘹亮吹响,声音唤来 一大片拔地而起的森林,像一支金灿灿的铜管乐队,奏着庄严的乐曲走进视野。来不及分清 这是音乐还是画面变换的缘故,心境陡然一变,刚才的忧愁一扫而光。当浓林深处一棵棵依 然葱绿的幼树晃过,我忽然醒悟,秋
11、天的凋谢全是假象! (6)它不过在寒飚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 浓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既然每个生命都在创造了另一个生命后 离去,那么死亡,不就是一种生命的转换,旋律的变化,画面的更迭吗?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比 死亡更庄严、更神圣、更迷人? (7)秋天的音乐已如圣殿的声音,把我全部身心都裹住、都净化了。我惊奇地感觉自己像 玻璃一样透明。 语文试题第 9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10 页(共 8 页) 18作者用音乐来描摹秋天的风景,请依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3 分) 过程 秋天的风景 音乐的感受 一出山海关 辉煌灿烂的秋景 音色明
12、亮的钢琴曲 接下去 A. 温情的和弦 这时 垂死的老树、萧疏的万物 B. 突然 纵向冲出的大道、拔地而起 的森林 C. 19.王明和李丽对下面(甲)(乙)两处文字进行比较赏析,请你补全李丽的对话。(2 分) (甲)那水呢, 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水藻真绿,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 照个影儿呢! 济南的冬天 (乙)它不过在寒飚来临之前把生命掩藏起来,把绿意埋在地下,在冬日的雪被下积蓄与浓 缩,等待下一个春天里,再一次加倍地挥洒与铺张! 秋天的音乐 王明:甲乙两处文字的“绿”有相似之处,都用
13、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绿的生命力。 李丽:我发现两处文字的绿意还是有些不同的。因为 20根据你的理解,分析最后一段在文章中的作用?(2 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12 分)分) 爷爷的芦苇荡爷爷的芦苇荡 奶奶去世后,爷爷还是不肯搬到新造的楼房,一个人孤零零守在村头那间红砖搭建的小房子 里。 爷爷的房子前,有一大片湿地,生长着大片芦苇。这些家伙繁殖能力超强,似乎大风一吹, 它们就得到了养料,嗤嗤地往上蹿。每年农历四月底五月初,爷爷会套上他的塑胶防水鞋,一头扎 语文试题第 11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12 页(共 8 页) 进芦苇荡,然后朗声喊道:“
14、今年的苇叶长得不赖啊!”身上挂满新打的苇叶,看起来像个白发绿 巨人。 每当此时, 爷爷都很开心。 幼时放学归来, 我会帮他整理苇叶, 把这些绿叶子从头到脚捋平, 几十片一组,码齐。再用藤条植物的青皮做细绳,一小把一小把地扎紧。一把可以卖 5 毛钱。每年 端午前,光这些苇叶,就可以为他换来几百块吃药的钱。 但是,老头很倔,即便年过 70 病患缠身,也绝不是那种凡事都找儿子伸手要钱的主。我总以 为,爷爷不肯搬离这个小房子,是舍不得大自然发给他的一年一次的“体己钱”。 今年端午回家,路过芦苇荡,看见爷爷正独坐着抽烟。当年让我当马骑的宽阔后背,如今佝 偻得让人心疼。 我帮他点上一根烟, 爷孙俩盘腿坐在
15、新鲜的泥土上。 爷爷手里握着一张褪色的照片, 像握着一片风干的鱼皮。这是一张多年前的旧照,据说出自一位到乡下揽活的照相人之手。照片上 的爷爷身着那件穿了多年的白衬衣,看得出奶奶也是“盛装出镜”。背景是再熟悉不过的芦苇荡, 只不过很小的一片而已。 “你可知道,这片芦苇,就是你奶奶种下的。”爷爷摩挲着手里的照片对我说:“那时候穷 啊,到了端午节吃不起粽子,你爸和你叔,看见别人吃,就哭喊着闹。你奶奶就栽了几棵芦苇,自 己打苇叶,自己包粽子吃。” 是的,奶奶包的粽子,温润过爷爷、父亲和我三代人的胃与心。她亲手挑选糯米、蜜枣、白 糖,地锅里柴火烧旺,架上过年时蒸馒头的大笼屉,厨房里蒸汽缭绕,处处浓郁着苇
16、叶的清香和米 饭的糯香。 但是自从奶奶半身不遂卧床不起后, 这种独特的美味就再也尝不到了。 奶奶在床上熬了 7 年。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工作,爷爷变身全职保姆。等到奶奶灯枯油尽的那一天,爷爷也仿佛丢了魂魄, 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仲夏的清风穿行而过,几只红嘴水鸟受到惊吓,小腿一蹬,呼哧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繁华 褪尽的芦花荡着秋千从枝头飘下,落在爷爷的白发上,也落在那张旧照片上。 苇叶“沙沙”响,似乎在说老人之所以“不近人情”地坚守老屋,和老天爷的“体己钱”没 有半毛钱的关系。他守在这里,无非是为了每天多看一眼这片芦苇。对于爷爷来说,这片充满灵性 的芦苇荡,是他和奶奶的生活从贫
17、穷走向殷实的见证,是酸涩又馥郁 的岁月记忆,是相濡以沫的真 情,是年复一年尝遍荣枯却从未凋零的丰碑。 (人民日报有删改) 21. 文章围绕“芦苇荡”写了爷爷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3 分) 语文试题第 13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14 页(共 8 页) 2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2 分) 等到奶奶灯枯油尽的那一天,爷爷也仿佛丢了魂魄,这里看看,那里摸摸,副手足无措的 样子。 23.联系上下文,分析第自然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 分) 24.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的短语“酸涩又馥郁”的理解。 (3 分) (三)名著阅读(三)名著阅读(5 5 分)分)
18、25.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简介,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朝”表示早年时候, “夕”表示晚年时期,早上的花晚上来捡,意指作者晚年回忆童年、少年、 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B. 作品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如藤野先生中既有对异国老师的怀念,也有 对麻木无聊的国人的批判。 C. 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文中塑造了少年闰土、保姆阿长、寿镜吾老先生等 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D. 朝花夕拾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如五猖会中“我”被迫背书的情节反映出封 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26. 根据下面三段文字填空: A. A 却决不如此。 假如 A 看见我们吃冰,
19、一定和蔼地笑着说, “好, 再吃一块。 我记着, 看谁吃的多。” 语文试题第 15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16 页(共 8 页) B.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 A 就从旁计着数。 C. 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 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 A 却决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上,说着不 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 上面文字中的“A”是 ,是一个 的人。(2 分) 五、综合实践(五、综合实践(6 分)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右图) 材料二:传说,张
20、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 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 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 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 “娇耳” 。 人们吃了 “娇 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27.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2 分) 28.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 分) 29.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 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2 分) 六、六、写作写作(50 分)分)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是鲁迅。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
21、,都给我们无 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选材立意,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语文试题第 17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18 页(共 8 页) 不少于 600 字。 答案: 二、选择:1.A 2.C 3.a 4.d 5.c 6.D 三、默写诗文: 7.水何澹澹 8.学而不思则罔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四、文言文: 12.
22、约定 舍弃 同“否” 拉,牵拉 13 陈太丘舍弃他离开了,他走后友人才到。 14. c 15.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 帝曰 卿面何以汗 16.钟毓、钟会在少年时期就有美好的声誉。 17.更欣赏钟毓:诚实的人。更欣赏钟会:机智、胆大的人。(言之成理即可) 18A疏淡的田园风景 来源:学科网 ZXXK B忧伤的曲调 C嘹亮的号角、铜管乐队庄严的乐曲(3 分,每空 1 分) 19.示例 1:前者的绿意是毫不保留的,绿得旺盛,表现出冬天的生趣;后者绿意是掩 藏的,为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体现秋天的隐忍。 示例 2: 前者的绿是通过水来体现, 更有温情, 更显慈善; 后者的绿是通过山林体现, 更有野性,更具力
23、量。 (5 分,言之成理即可) 20.首尾呼应 照应题目 表达对秋景的喜爱与赞美 语文试题第 19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20 页(共 8 页) 21爷爷守在芦苇荡旁的小屋不肯搬离;爷爷打芦苇叶,换吃药的钱;爷爷看和 奶奶一起拍的照片;爷爷告诉我奶奶栽芦苇,包粽子的情景;爷爷照顾卧床不起的 奶奶。(4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来源:学,科,网 22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奶奶去世后爷爷失魂落魄(举止慌张,无法 应对)的样子,表达出爷爷对奶奶的深情。(3 分) 23无影无踪的水鸟,繁华褪尽的芦花,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氛围;烘托奶奶去世后爷爷 的孤单寂寞;芦花落在爷爷白发和照片上,象征
24、着爷爷和奶奶相濡以沫的,永不分离的 真情。(4 分,前两点各 1 分,后一点 2 分) 24 文中酸涩既有对过去贫穷苦涩生活的感慨, 也有对奶奶生病卧床, 早早离去的伤感; 馥郁是形容香气浓郁,文中既指苇叶的清香和米粒的糯香,也指奶奶栽芦苇、包粽子, 用勤劳的双手给全家带来殷实的生活,也指爷爷奶奶之间相濡以沫的温情,家庭其乐融 融的幸福与美好。(6 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名著: 25.(1)C(3 分) (2)衍太太(1 分) 自私自利 奸诈 坏心眼(2 分 综合实践答案: 26. 时间的确定习俗雨水增多,滋养谷物生长农民进入农。旷时节 27. 冬至吃饺子习俗的来历。(意思对即可。2 分)
25、28. 示例:二十四节气不仅归纳了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且和人类的农人安排、 民俗活动等密切相关。 语文试题第 21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22 页(共 8 页)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5 小题(小题(11 分)分) 春天迈着灵巧的步子来了,那一群群身着燕尾服的燕子,也潇洒地从南方回家了。 清晨的山乡素雅、静 (m)温馨,麦苗刚刚泛绿,树木冒芽扬絮,农家小院简洁质朴,还 有缕缕炊烟袅袅升起.仿佛是一团披着薄薄轻纱、朦朦胧胧的梦。睡醒的燕子展开双翅,轻盈 地飞出窠巢,一只、又一只.叽叽喳喳的叫声划破山野的寂静,一会儿工夫,绿树丛中,农舍屋 顶,到处都是燕子飞翔的身
26、影。时而在蓝天中箭一般上下翻飞,冲散片片白云;时而栖落在屋顶、 门前,迈着方步 (yu)闲地四处张望。远处长长的电线上,时常布满密密麻麻的小点,像一串 歌唱山乡风光的五线谱,又像一排小学生在听着口令做早操,那景致别有一番 (yn)味。 “无可奈何花落去,次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好像认得回家的路。明年春天必定不远千里万里, 不顾风雨飘摇,历经磨难,继续回到老房东家,与主人相敬如宾,共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3分) (1)静 (m) (2) (yu)闲 (3) (yn)味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窠(A.gu B.k) (2)栖(
27、A.q B.x) 3. 下列对语段中划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潇洒:深情、举止等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B. “简洁”在句中是“简明扼要,不啰嗦”的意思。 C. 轻盈:形容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D. “相敬如宾”在句中指互相敬重、爱护、感恩。 4. 下列语段中的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2分) A. 仿佛是一团披着薄薄轻纱、朦朦胧胧的梦。 B. 时而在蓝天中箭一般上下翻飞,冲散片片白云. C. 像一串歌唱山乡风光的五线谱,又像一排小学生在听着口令做早操. D. “无可奈何花落去,次曾相识燕归来”,燕子好像认得回家的路。 5. 文中画波浪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语文试题第 23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24 页(共 8 页) A B C D 语文试题第 25 页(共 8 页) 语文试题第 26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