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91.19KB ,
资源ID:154712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47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化学二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化学二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20 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化学五调模拟试卷(二)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化学五调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分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个正确选项) 1 (3 分)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 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2 (3 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

2、定不同 C原子是物质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3 (3 分) 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提示: 碱石灰是由 NaOH 和 CaO 组成) ( ) A装置: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B装置:干燥,收集 CO2气体 C装置:用氯酸钾制氧气 D装置:由 a 进气收集 O2或 CO2气体 4 (3 分)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 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 X取一定质量的 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 Ag、O2、X 的质量分别为 21.6g、mg、9.2g。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 的化

3、学式为 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 Ag 与 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2 5 (3 分)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它们在 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只用 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B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一定呈碱性,可能是草木灰水 C甲溶液呈一定酸性,一定是一种酸溶液 D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蓝色 6 (3 分)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所示。 “”表示相互 间能反应,

4、“”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如果 A 是常见的溶剂,则物质 B、E 用水可以鉴别 B图中所有转化和反应均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完成 C若 D 是黑色固体,A 的溶液呈蓝色,则 C 的类别可能是盐或碱 DA、D、C 三种物质的类别可能相同 7 (3 分)已知某固体粉末由碳粉、铁粉和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红同学取该固体粉 末 10g 于烧杯中,加入 50g 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55.4g 滤液;再将滤渣 在空气中灼烧,残留物的质量为 4.4g。关于小红的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固体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56% 固体粉末中没有碳

5、粉 滤液呈黄色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CuSO4和 FeSO4 小红同学能通过实验探究,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8 (3 分)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三只 250mL 的烧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 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 85mL 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 ,连接 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的 85mL 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 液)注入各自的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6、,冷却至室温。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 变化形成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观察、对比曲线 1、2、3,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曲线 1 中表示“振荡”后气压变化的线段是 AB 段 曲线 3 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比可说明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该温度下,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2 40%的 NaOH 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检验 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小题,共 2

7、6 分)分) 9 (4 分)图 1 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 2 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 1 中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符号是 。 (2)图 2 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填字母序号) (3)图 2 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制取氧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10 (4 分)向装有等量水的 A、B、C 烧杯中分别加入 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 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 (2)图二能表示 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

8、甲”或“乙” ) 。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E洗涤干燥。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 (填字母序号)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 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对所得溶液 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1 (6 分)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取 mg 该固体粉末在密闭容器中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 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 气体 W 是 ,产生白色沉淀

9、Y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写出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的方法 。 溶液 N 中溶质可能是 (写出所有可能) 。 12 (6 分)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 方程式为:Cu(OH)2CuO+H2O,草酸(H2C2O4)在浓 H2SO4作用下分解,化 学方程式为:H2C2O4 CO2+CO+H2O。 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氢氧化铜样品中氢氧化铜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 ,按照如图装置 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 m1g,E 中药品足量,F 中集气瓶足够大,完全 反应后测得 C 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m2g,E 中质量增加 m3g。 (

10、1)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实验过程中先通一会气体再点燃酒精灯,通气体的作用是 。 (3)实验过程中观察 C 中的现象是 。 (4)该实验装置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中有 CO2的证据是 。 (5)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13 (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铜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2.0g 放入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滤液。有关数据如下 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固体混合物 稀硫酸 蓝色滤液 2.0 未知质量 10.8 (1)过滤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2)若实验过程中没有物质损失,请计算固

11、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 过程。 2020 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化学五调模拟试卷(二)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化学五调模拟试卷(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分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个正确选项) 1 (3 分)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指 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

12、物质生成的变化化 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煅烧石灰石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B、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冰和水的转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硫酸铜和铁反应能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2 (3 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C原子是物质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核内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来分析; B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

13、原子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解答】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种类改变,但是原子种类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 电荷数一通百通,但中子数有可能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在核裂变中可以再分,选项说法错误; D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等,如水分子和 氖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均为 10 个,但不属于同种元素,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3 (3 分) 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提示:

14、 碱石灰是由 NaOH 和 CaO 组成) ( ) A装置: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B装置:干燥,收集 CO2气体 C装置:用氯酸钾制氧气 D装置:由 a 进气收集 O2或 CO2气体 【分析】A、利用装置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应该浸没在液面以下; B、二氧化碳能和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反应;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D、利用装置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气体应该从 b 导管导入 【解答】解:A、利用装置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时,长颈漏斗末端在液面以上, 产生的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完成相应实验; B、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二

15、氧化碳,即利用装置 不能完成相应实验; C、用氯酸钾制氧气时需要加热,需要酒精灯,为了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试 管口略向下倾斜,该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 D、利用装置收集 O2或 CO2气体时,气体应该从 b 端进入,因此由 a 进气不能完成相 应实验。 故选:C。 4 (3 分)在光照条件下,AgNO3可分解为 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 X取一定质量的 AgNO3固体充分光照,测得反应后生成 Ag、O2、X 的质量分别为 21.6g、mg、9.2g。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无色细口瓶中 Bm3.2 CX 的化学式为 NO D该反应方程式中 Ag 与 O2

16、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3:2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A、AgNO3固体应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同时硝酸银见光易分解,不能保 存在无色瓶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硝酸银足量为:21.6g34g,m3421.69.23.2,该选项说法正确; C、X 中氮元素质量为:34g2.8g,氧元素质量为:34g3.2g6.4g,X 中氮原子、氧原子个数比为:1:2,X 的化学式为 NO2,该选项说法不 正确; D、该反应方程式中 Ag 与 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7、2:1,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 故选:B。 5 (3 分)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它们在 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下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指示剂 甲 乙 A 黄色 蓝色 B 无色 粉红色 A只用 A 指示剂就可鉴别甲溶液、乙溶液和蒸馏水三种液体 B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一定呈碱性,可能是草木灰水 C甲溶液呈一定酸性,一定是一种酸溶液 D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蓝色 【分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根据图象以及表格提供的信息,甲中是

18、黄色的,甲是酸性溶液,乙中是 蓝色的,乙是碱性溶液,蒸馏水是中性的,A 指示剂会呈现绿色,现象不同,可以碱性 三种物质,故 A 选项说法正确; B、B 指示剂在乙中是粉红色的,故乙溶液的 pH 可能为 11,一定呈碱性,可能是草木灰 水,故 B 现象说法正确; C、A 指示剂在甲中为黄色,呈一定酸性,但是不一定是一种酸溶液,故 C 现象说法错 误; D、在滴有 A 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地加入乙溶液,最后溶液可能呈蓝色,故 D 现象说 法正确; 故选:C。 6 (3 分)A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中所示。 “”表示相互 间能反应, “”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生

19、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如果 A 是常见的溶剂,则物质 B、E 用水可以鉴别 B图中所有转化和反应均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完成 C若 D 是黑色固体,A 的溶液呈蓝色,则 C 的类别可能是盐或碱 DA、D、C 三种物质的类别可能相同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即 可。 【解答】解:A、A 是常见的溶剂,则 A 是水,D 能生成水和 C,水能生成 C,则 C 是 氧气, B 能与水反应, 能生成 E, 水能生成 E, 则 E 是氢氧化钙, B 是氧化钙, 若是加水, 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的是 B,无热量放出的是 E,故 A 说法正确;

20、 B、若 A 是硫酸铜,B 是氢氧化钠,E 是氢氧化铜,C 是硝酸铜,D 是氧化铜,则所以的 反应都是通过复分解反应反应实现的,故 B 说法正确; C、D 是黑色固体,A 的溶液呈蓝色,则 D 是氧化铜,C 是硫酸铜,氧化铜不能之际生成 碱,故 C 说法错误; D、若 A 是氯化铜,D 是硫酸铜,C 是硝酸铜,则都是盐类物质,故 A、D、C 三种物质 的类别可能相同,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C。 7 (3 分)已知某固体粉末由碳粉、铁粉和铜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红同学取该固体粉 末 10g 于烧杯中,加入 50g 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55.4g 滤液;再将滤渣 在空气中灼烧

21、,残留物的质量为 4.4g。关于小红的实验,有以下几种说法: 固体粉末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 56% 固体粉末中没有碳粉 滤液呈黄色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CuSO4和 FeSO4 小红同学能通过实验探究,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间的反应以及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取该固体粉末 10g 于烧杯中,加入 50g 足量的稀硫酸,则铁会与稀硫酸反 应,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 55.4g 滤液,说明增加的质量为 5.4g,设铁的质量为 x Fe+H2SO4FeSO4+H2m 56 2 54 x 5.4g

22、 x5.6g 故铁的质量分数为:56% 再将滤渣在空气中灼烧,残留物的质量为 4.4g,若是只含有碳,则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 消失,若是只含有铜,则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导致质量大于 4.4g,故剩余的滤渣中 应该是含有碳和铜;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的水溶液是浅绿色的;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溶液中的 溶质不会含有硫酸铜; 根据铁的质量为 5.6g,可以确定剩余的滤渣中碳和铜的质量为 4.4g,再根据在空气中充 分灼烧剩余物的质量为 4.4g,可以确定铜和碳的质量从而确定其质量分数; 故选:A。 8 (3 分)实验室内,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

23、甲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在三只 250mL 的烧瓶内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在 三个注射器内各装入 85mL 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 ,连接 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的 85mL 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 液)注入各自的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冷却至室温。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 变化形成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观察、对比曲线 1、2、3,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有( ) 曲线 1 中表示“振荡”后气压变化的线段是 AB 段 曲线 3 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比可说明

24、 CO2能与水发生反应 该温度下,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2 40%的 NaOH 溶液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 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增大 检验 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分析】根据“振荡”的目的来分析; 根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根据实验现象来分析; 根据曲线信息来分析; 根据装置内压强的变化来分析; 根据加入液体后压强增大来分析; 根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

25、酸钠和水。等体积的液体时,水吸收的二氧化碳最 少,实验结束后,装置内的压强最大,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实验结束后, 装置内的压强最小,所以曲线 1 代表加入的是水,曲线 2 代表加入的是饱和石灰水,曲 线 3 代表的是加入的 40%的氢氧化钠溶液。 振荡后二氧化碳被吸收,压强变小,故曲线 1 中表示“振荡”后气压变化的线段是 CD 段,选项说法错误; 该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反应结束后,压强变得最小,所 以曲线 3 表示的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该实验中,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压强的变化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 的,选项说法错误;

26、 由曲线 1 可知, 实验结束后, 装置内的压强与实验前几乎相等, 由此可知, 该温度下, 1 体积水约溶解 1 体积 CO2,选项说法正确; 由曲线可知,等体积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所以 40%的 NaOH 溶液 比饱和石灰水更适合吸收二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 由图象可知,由于注入液体压缩了瓶内的气体,所以三个实验的起始阶段压强都快速 增大,选项说法正确;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根据该实验无法得出检验 CO2用饱和 澄清石灰水较合适这一结论,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小题,共小题,共 26 分)分) 9 (

27、4 分)图 1 是由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图 2 是某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 1 中锶元素(Sr)形成的粒子符号是 Sr2+ 。 (2)图 2 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C 。 (填字母序号) (3)图 2 表示的某些元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该物质制取氧气的化 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分析】 (1)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进行解答; (2)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及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 (3

28、)图 2 表示的某些元素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1、2、4、8、11,分别是氢、氦、铍、 氧、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根据离子符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 号的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及电性,图 2 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为:Sr2+; (2)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图 1 表示的是锶离子,故锶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38281882,与 C 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3)图 2 表示的某些元素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 1、2、4、8、11,分别是氢、氦、铍、 氧、钠,可以组成一种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物质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

29、化 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 (1)Sr2+; (2)C; (3)2H2O22H2O+O2。 10 (4 分)向装有等量水的 A、B、C 烧杯中分别加入 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 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B (填序号) 。 (2)图二能表示 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甲 (填“甲”或“乙” ) 。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E洗涤干燥。 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ADCBE 。 (填字母序号)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 100g

30、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对所得溶液 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 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 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分析】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2)根据图二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减少; (3)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4)将 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对所得溶液判断正误。 【解答】解: (1)图一中,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B,因为 B 中有剩余固 体;故答案为:B; (2)图二能表示 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甲,因为由烧杯 B 到烧杯 C

31、 可知,NaNO3溶解 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甲; (3)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 ADCBE;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 100g 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3降温到 t1时,甲溶液仍 为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还析出固体;两溶液中溶质质量甲乙错误,因为甲和乙的 溶剂不同;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正确,因为降温溶剂不变;溶质质量分数:甲 乙错误;故答案为:。 11 (6 分)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取 mg 该固体粉末在密闭容器中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到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 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

32、完全反应) 。 气体 W 是 H2 ,产生白色沉淀 Y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 +H2O 。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C 和 Fe2O3 ,写出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的方法 取少量固 体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看是否产生气泡 。 溶液 N 中溶质可能是 FeCl2或 FeCl2、CaCl2 (写出所有可能) 。 【分析】根据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 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不会与酸反应,铁和 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钙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等知识 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

33、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 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不会与酸反应,铁和 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钙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 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 X,X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 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说明X是二氧化碳, Y是碳酸钙; 固体Z5.6g加入100g7.3% 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气体 W, 固体 Z 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 N, 因此 Z 中有铁, W是氢气, 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 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 一定没有氧化铜,

34、碳酸钙可能有可能没有;因为碳酸钙可能有,因此溶液 N 中一定含有 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所以 气体 W 是 H2,产生白色沉淀 Y 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水,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C 和 Fe2O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检验可 能含有的物质的方法是: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看是否产生气泡; 溶液 N 中溶质可能是:FeCl2或 FeCl2、CaCl2。 故答案为:H2;CO2+Ca(OH)2CaCO3+H2O; C 和 Fe2O3;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看是否产生气

35、泡; FeCl2或 FeCl2、CaCl2。 12 (6 分)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知道,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发生分解反应,其化学 方程式为:Cu(OH)2CuO+H2O,草酸(H2C2O4)在浓 H2SO4作用下分解,化 学方程式为:H2C2O4 CO2+CO+H2O。 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氢氧化铜样品中氢氧化铜的含量(杂质不参加反应) ,按照如图装置 进行实验。已知:氢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 m1g,E 中药品足量,F 中集气瓶足够大,完全 反应后测得 C 中剩余固体质量为 m2g,E 中质量增加 m3g。 (1)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 (2)实验过程中先通一会气体再点燃酒精灯,通气

36、体的作用是 排尽玻璃管中的气体,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 (3)实验过程中观察 C 中的现象是 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固体先由蓝色变成黑色,后又 由黑色变成红色 。 (4)该实验装置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中有 CO2的证据是 未点燃酒精灯通气体时 D 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5)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 【分析】 (1)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即加快草酸的分解速率; (2)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 遇明火或加热时会发生爆炸; (3)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 氧化碳;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37、5)根据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 (1)A 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即加快草酸的分解速率。 故填:催化作用。 (2)实验过程中先通一会气体再点燃酒精灯,通气体的作用是排尽玻璃管中的气体,防 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故填:排尽玻璃管中的气体,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3)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 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观察 C 中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固体先由蓝色变成黑色, 后又由黑色变成红色。 故填:玻璃管内壁有水珠,固体先由蓝色变成黑色,后又由黑色变成红色。 (4)该实验装置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中有 CO2的证据是未点燃酒精灯

38、通气体时 D 中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填:未点燃酒精灯通气体时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反应前后 C 中固体质量差是氢氧化铜中氢氧根的质量,氢氧根质量:m1gm2g, 氢氧化铜质量: (m1gm2g)(m1gm2g) , 该样品中氢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m1gm2g) m1g100%, 故填:%。 13 (6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将铜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2.0g 放入一只烧杯中,加入一定量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蓝色滤液。有关数据如下 表: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固体混合物 稀硫酸 蓝色滤液 2.0 未知质量 10.8 (

39、1)过滤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漏斗、烧杯、玻璃棒 ; (2)若实验过程中没有物质损失,请计算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 过程。 【分析】 (1)根据过滤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析 (2)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 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 (1)过滤时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 故填:漏斗、烧杯、玻璃棒。 (2)设氧化铜质量为 x,则稀硫酸质量为:10.8gx, CuO+H2SO4CuSO4+H2O, 80 98 x (10.8gx)9.8% , x0.8g, 答: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 0.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