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721KB ,
资源ID:1543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4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南阳市XX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南阳市XX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1、河南省南阳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稳定不变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导致细胞癌变,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兴奋的传导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蛋白质和 DNA 等大分子物质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细胞膜上附着有 ATP 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矿工容易患硅肺的原因是肺泡细胞的溶酶体中缺少分解硅尘的酶 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有关没有液泡的细胞也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 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

2、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因此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发生改变,错误;细胞癌变引起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错误;兴奋的传导过程离不开离子的跨膜运输(如 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 ,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错误;核孔是蛋白质和 RNA 等大分子物质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的通道,DNA 不能进出核孔,错误;主动运输需要 ATP 提供能量,细胞膜上附着有 ATP 水解酶有利于细胞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正确;“硅肺”是肺部吸入硅尘后,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不能将硅尘分解,但硅尘却

3、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引起,错误;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正确;动物细胞没有液泡,当外界溶液浓度小于其细胞质浓度时,该动物细胞就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正确。综上分析,C 正确,A、B 、D 均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核孔的功能理解不到位:误认为核孔是随时敞开,大小分子都能进出的通道。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格调控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 DN

4、A 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其次是忽略了能够吞噬硅尘的是吞噬细胞、不是肺泡细胞而误认为正确。2. 呼吸熵(RQ=放出的 C02量/吸收的 0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如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A. 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B. B 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 A 点有氧呼吸的强度C. 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 C 点D. C 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由于有氧呼吸吸收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知释放二氧化碳,所以放出的 CO2 量/吸收的

5、 O2 量=1 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放出的 CO2 量/吸收的 O2 量大于 1 时,即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呼吸商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弱,无氧呼吸越强,A 错误;分析题图可知,B 点氧气浓度大于 A 点,所以 B 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 A 点,B 正确;由题图可知,c 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呼吸作用最弱的点,若要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不能将氧分压调至 C 点,C 错误;由题图可知,C 点是只进行有氧呼吸的最低氧分压点,不是有氧呼吸氧气的饱和点,C 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在用的范围内会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D 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名师点睛】1、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

6、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 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 6H12O6 2CO2+2C2H5OH+能量。2、分析题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分压的升高,细胞呼吸熵越小,说明细胞无氧呼吸越强,有氧呼吸越弱;当氧分压超过 C 以后,细胞呼吸熵保持不变,说明此时及之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据此答题。3. 下列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下列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 图中的 X 因素可表示 C02浓度B. 图中 Y 因素有可能代表温度C. 图中,b 点是曲线与横轴的交点,阴生植物的 b 点值一般比阳生

7、植物的高D. 图中 Z 因素(Z 3Z 2Z 1)可以表示 C0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 c 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答案】C【解析】图中的 X 因素可表示 CO2浓度,因为 a 点表示 CO2达到一定浓度时,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A 正确;图中的 Y 因素有可能是温度,因为温度超过一定限度后,酶的活性会降低,导致光合速率降低,B 正确;图中,B 点是光补偿点,阴生植物对光的利用能力弱,光补偿点的值和光饱和点的值一般要比阳生植物的小,C 错误;图中,当光照强度小于 c 值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加快,因此光照强度小于 c 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

8、度,D 正确。【点睛】深入认识影响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1)限制因素在曲线图中一般为横轴所示因素,即相关实验的自变量。(2)限制因素可变,如“饱和点”的出现会改变限制因素,总结如下:a 点前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之后为其他因素,外因如 CO2浓度、温度等,内因如酶的活性、色素的含量等。b 点前限制因素为 CO2浓度,之后为其他因素,外因如光照强度、温度等,内因如酶的活性等。a、b点之后只有改变其他限制因素才能提高光合作用强度。4.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16 过程均存在遗传物质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表达B. 4 过程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影响细胞代谢C. 5 过程细胞的

9、遗传物质改变,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D. 1、2、5 过程中均会发生基因突变,16 过程中均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A【解析】1、2 过程为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在此过程中伴随着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 过程为细胞分化,6 过程为细胞凋亡,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过程遗传物质都不复制,但均存在基因(遗传信息)的选择性表达;4 过程为细胞衰老,遗传物质(DNA)不复制,但存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衰老的细胞内多种酶活性降低影响细胞代谢;5 过程为细胞癌变,形成的癌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无限增殖,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即 5 过程形

10、成的细胞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综上分析,A 错误,B、C 、D 均正确。5. 某班研究“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实验时,两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实验材料开展探究,第组选择淀粉酶水解淀粉进行实验,结果如图甲乙所示;第二组利用肝脏研磨液与 Fe3+催化过氧化氢开展实验,结果如图丁所示(图丁中甲曲线为 Fe3+催化的曲线) ,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 两小组同学都采用数学建模表示研宄结果B. 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C. 两小组实验都反映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作用D. 两组实验数据都反映了酶

11、的最适宜温度时产物积累量或生成量最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两小组同学都采用了数学建模来表示研究结果,A 正确;由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中不能具体比较酶的催化效率和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B 正确;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酶的催化活性,C 正确;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活性最高,但是此时产物积累量还不是最多的,反应仍在进行,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a.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

12、分离定律,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c.若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d.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 属于“演绎”的内容e.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f.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答案】B【解析】若两对相对性状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且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此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一定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由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

13、独立性,所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是互不干扰的,b 正确;若杂交后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则可能为常染色体遗传,也可能为伴性遗传(如基因型为 XWXw的红眼雌果蝇与基因型为 XWY 的红眼雄果蝇杂交,F 1中红眼与白眼的性状分离比为 3:1) ,c 错误;孟德尔得到了高茎:矮茎=30:34 是对 F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的结果,不属于“演绎”的内容,d 错误;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自交,e 错误;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f 正确。综上分析,B 正确,A、C 、D 均错误。7.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

14、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绳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 3:1:3:1,雌性为 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B. 子代圆眼残翅雌果绳中杂合子占 2/3C. 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D. 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答案】B【解析】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新出现的棒眼和残翅为隐性性状,进而说明果蝇的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A 正确;单独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在子代中,长翅与残翅在雌雄果蝇中都有,说明与翅型遗传有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圆眼棒眼的比例

15、在子代雌性与雄性中分别为 10、11,说明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C 正确;综上分析,若翅型的遗传与 A、a 基因有关,眼形的遗传与 B、b 基因有关,则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在理论上二者杂交所得子代雌性中,长翅圆眼(1AAX B XB2AaX B XB 1AAXBXb2AaX B Xb)残翅圆眼(1aa X BXB1aaX B Xb)31,而实际上长翅圆眼雌性残翅圆眼雌性52,说明基因型为 AAXB XB 或 AAXBXb 的个体致死,即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所以子代圆眼残翅雌果绳中杂合子占 1/2,B 错误,D 正确。【点睛】若双亲的表现型

16、相同,则子代中出现的不同于双亲的表现型为隐性。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接近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可确定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现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据此在确定果蝇眼形和翅型的遗传方式以及相关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自设相关的基因符号,写出双亲的基因型,进而推知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并与题意中给出的实际比例进行对照,再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8.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 。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

17、的正确结论是A. 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B. 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 1/4C. 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D. 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答案】D【解析】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Aa,他们所生的孩子有可能是褐眼,也可能是蓝眼,因此不能判断出哪一个孩子是收养的,A 错误;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Aa,他们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 1/41/2=1/8,B 错误;乙是褐眼,可能是杂合子,也可能是纯合子,C 错误;双亲的基因型均为 Aa,D 正确。9. 某动物的体色有褐色的,也有白色的。这两神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作等位: 因 Z 与 z、W 与 w控制。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

18、,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现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祸色个体与白色个体的比为 7:1。试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可能是以下哪一组合A. ZzWwZzWw B. ZzWwZzww C. ZZwwzzWw D. zzWwzzww【答案】B【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基因型为 Z_W_、Z_ww、zzW_的个体表现型均为褐色,只有基因型为 zzww的个体才为白色,而且子代中白色个体占 1/8,因此可以判断该杂交组合为 ZzWwZzww 或ZzWwzzWw。10. 人体肤色的深浅受 A、a 和 B、b 两对基因控制(A、B 控制深色性状) 。基因 A 和 B 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 a 和 b 控

19、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且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成正相关, (如:Aabb 和aaBb 的肤色一致)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人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 aaBbC. 与亲代 AaBB 表现型相同的有 1/4D. 与亲代 AaBb 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 3/8【答案】C【解析】A、结合题意,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子女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 4 个、3 个、2 个或 1 个,所以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A 正确;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 AABB,肤色最浅的孩

20、子的基因型是 aaBb,B 正确;C、与亲代 AaBB 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中应该有三个显性基因,即有 AaBB 和 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 1/4 和 1/8, 所以与亲代 AaBB 表现型相同的有1/4+1/8=3/8,C 错误;D、与亲代 AaBb 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中应该有两个显性基因,即基因型AaBb 和 aaBB 符合,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 1/4 和 1/8,则与亲代 AaBB 表现型相同的有 1/4+1/8=3/8,D 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读懂题干信息,A、B 控制皮肤深浅的程

21、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 AABB 有 4 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 都有 3 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 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 4 个、3个、2 个、1 个,就应该有 4 种表现型。11. 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F1株数 F2株数亲本组合蓝花 白花 蓝花 白花蓝花白花 263 0 752 49蓝花白花 84 0

22、 212 71A. 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第组 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3 种C. 第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D. 白花植株与第组 F2蓝花植株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3: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F2 株数中蓝花:白花=15:1,可判断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第组 F2 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3 种,分别是 AABB、AAbb 、aaBB,B 正确;第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 aabb,杂交后代为 aaBb 或 Aabb,都是蓝花自交后代

23、 F2 中,蓝花:白花=3:1,C 正确;白花植株与第组 F1 蓝花植株 aaBb 或 Aabb 杂交,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1:1,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2. 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A. 24:8:3:1 B. 9:3:3:1 C. 15:5:3:1 D. 25:15

24、:15:9【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3. 图中 P 和 Q 各表示某精原细胞的一段 DNA 分子,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P和 Q的形成常发生在四分体中B. P1 与 Q1 的减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P 和 Q 来自于同一条 DNA 分子的复制D. P和 Q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P和 Q的形成是 P 和 Q 上发生了片段的交换,由于 P 和 Q 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因此这

25、种交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A 正确;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可能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 P1 与 Q1 的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 正确;P 和Q 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即两条染色体,因此是来自于两个 DNA 分子的复制,C 错误;P和 Q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正确。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名师点睛】注意: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它们可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其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因此碱基序列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4. 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 、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

26、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节瓜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实验一中,F 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_B_,其中纯合子占 1/9C. 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ABb,F 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 AABbD. 实验一中 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 全为正常株,F2 代的分离比接近 3:10:3,共 16 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无法推测节瓜的性别决定方式,A 错误;实验一

27、中, F2 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_B_和 aabb,其中纯合子占 1/5,B 错误;实验二中亲本为纯合全雌株(AAbb 或 aaBB)与正常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故亲本正常株有一对基因纯合,一对基因杂合,即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 AABb 或 AaBB,C 错误;全雌株为 aaB_,实验一 F1 正常株 AaBb 与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测交,子代为 1AaBb(正常株):1aabb(正常株):1aaBb(全雌株):1Aabb(全雄株) ,即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5. 下图为二倍体雄性田鼠(2n=54)体内某细胞正常分

28、裂时相关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A.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则 a=2,且数量为 2a 时属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B. 若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则 a=54,且数量为 2a 时着丝点数目是 108C.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则 a=l,数量为 a 时是次级精母细胞D. 若该图表示减数分裂核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则数量为 a 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组数目加倍,由 2 个变为 4 个,末期加倍的染色体组共存于同一个细胞,A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

29、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由 54 条变为 108条,B 正确;次级精母细胞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含 2 个 DNA,后期和末期每条染色体含 1 个DNA,C 错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结束,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和 DNA 含量都减半,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16. 下列关于 DNA、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每个细胞中都有 DNA 和 RNAB. RNA 是多核苷酸大分子,通常是单链C.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D. 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该酶的结合位点位于 RNA 上的

30、启动子位置【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中都含有两种核酸:DNA 和 RNA,即每个细胞中都有 DNA 和 RNA,A 正确;RNA 是多核苷酸大分子,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通常是单链,B 正确;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借助 DNA 复制过程来完成的,需要 DNA 聚合酶的参与,C 正确;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的参与,该酶的结合位点位于 DNA上的启动子位置,D 错误。17. 如图是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A. 两种表达过程均主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由细胞质提供原料B. 甲没有核膜围成的细胞核,所以转录翻译同时发生在同一空间内C. 乙细胞的基因转录形成的 mR

31、NA 需要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D. 若合成某条肽链时脱去了 100 个水分子,则该肽链中至少含有 102 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解:A、据图可知,甲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乙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故甲细胞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属于真核细胞,而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A 错误;B、甲是原核生物,其转录完成后就进行翻译,B 正确;C、真核生物转录形成的 RNA 通过核孔进入到细胞质,C 正确;D、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氧原子等于氨基酸中氧原子个数水中氧原子个数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101 个氨基酸中致函含有 202 个氧原子,100 个水分子含有 100 个氧原子,所以多肽链中氧原子个数为202100

32、=102 个,D 正确故选:A18. 如图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是翻译过程,方向是从 b 到 aB. 每种氨基酸均可由不止一种 tRNA 来转运C. 也能在线粒体、叶绿体及原核细胞中进行D. 一条 mRNA 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加快了翻译的速率【答案】C【解析】 是翻译过程,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 a 到 b,A 正确;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 tRNA 来转运,B 错误;线粒体、叶绿体和原核细胞中都含有 DNA,也含有核糖体,能进行图中DNA 的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C 正确;一条 mRNA 上同时结合多个核糖

33、体进行翻译,这可提高翻译的速度,D 正确。【点睛】翻译数量关系:一个 mRNA 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目的意义:少量的 mRNA 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方向:从上向下(见上图) ,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19.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 tRNA、rRNA 和 mRNA 都从 DNA 转录而来B. 同一细胞中两种 RNA 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 细胞中的 RNA 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 转录出的 RNA 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解析】根据中

34、心法则,RNA 都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A 正确;根据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原则,不同 RNA 形成过程中所用的模板 DNA 是不同的,所以两种 RNA 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B正确;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也会发生 RNA 的合成,C 错误;转录产生 RNA的过程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 RNA 链可以与相应的模板链互补,D 正确。【考点定位】转录【名师点睛】熟知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以及遵循的原则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20.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B. HIV 的遗传信息传

35、递中只有 A-U 的配对,不存在 A-T 的配对C. 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答案】B【解析】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在 DNA、RNA、蛋白质之间传递。A 正确;HIV 病毒属于反转录病毒,它的遗传信息传递中存在 A-T 的配对,B 错误;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正确;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mRNA 可以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进行翻译。D 正确。【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名师点睛】列表比较法理解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存在位置 含义 联系遗传信息 DNA脱

36、氧核苷酸(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密码子 mRNAmRNA 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 3 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 tRNA与密码子互补配对的 3个碱基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通过转录,使遗传信息传递到 mR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密码子直接控制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反密码子则起到翻译的作用21.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实验中 b 含少量放射性与 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B. 实验中 c 含有放射性与 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关C. 理论上,b 和 c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D. 实验结果,ad 中有少量的放射性

37、, bc 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将 DNA 注入到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 DNA的控制下,利用细菌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外壳,进而组装成子代噬菌体;因细菌的质量重于噬菌体,所以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蛋白质外壳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实验中 b 含少量放射性,是由于过程中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 35S 的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A 错误;用 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DNA,实验中 c 含有放射性与过程中培养时间的长短有关,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38、,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B错误;综上分析,理论上,b 和 c 中不应具有放射性,实验结果,ad 中有大量的放射性,bc 中有少量的放射性,C 正确,D 错误。22.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B.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 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D. HIV 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豌豆是真核细胞,遗传物质是 DNA,故 A 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为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其次是

39、线粒体,故 B 正确;T 2 噬菌体为 DNA 病毒,其遗传物质为 DNA,元素组成 C、H、O、N、P ,不含有硫元素,故 C 错误;HIV 为 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为 RNA,水解产生 4 种核糖核苷酸,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分布、存在场所、基本单位,相对简单,属识记内容。23. 如图为真核细跑 DNA 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解旋酶能使 DNA 双链解开,但需要消托 ATPB. DNA 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C. DNA 分子的复制需要 DNA 聚合酶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链接成 DNA 片段D. 因为 DNA 分

40、子在复制时需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完全一致的【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在 DNA 复制过程中,解旋酶能使 DNA 双链解开,但需要消托 ATP,A 正确;由图中的箭头指向可知,DNA 分子的复制具有双向复制的特点,生成的两条子链方向相反,B 正确;引物与解开的每条 DNA 单链结合,在 DNA 聚合酶的催化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链接成 DNA 片段,C 正确;DNA 分子在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新合成的两条子链分别以解开的每条 DNA 单链为模板,所以新合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D 错误。24.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 A 可促进 DN

41、A 的复制。细胞中某种特异性 siRNA(一种双链 RNA)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 A 的 mRNA 降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细胞周期蛋白 A 可能需进入细胞核发挥作用B. 这种特异性 siRNA 内一定含有氢键C. 细胞周期蛋白 A 的合成会受此种 siRNA 影响D. 此种 siRNA 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答案】D【解析】细胞周期蛋白 A 可促进 DNA 的复制,DNA 的复制在细胞核中进行, A 对;因为 siRNA(一种双链 RNA) ,一定含有氢键,B 对;siRNA 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 A 的 mRNA 降解,C 对;siRNA 可以导致细胞周期蛋白 A 的 mRNA 降解

42、,不能形成周期蛋白 A(可促进 DNA 的复制) ,故此种 siRNA 不会使细胞分裂速度加快,D 错。【考点定位】细胞中的核酸、基因的表达25. 下列关于 DNA 分子结构与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边解旋边复制是保证亲子代 DNA 遗传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关键B. DNA 分子中每个磷酸基团上都连接两个脱氧核糖C. 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不会导致其 DNA 分子结构的改变D. DNA 分子的差异造成了肺炎双球菌 S 型菌和 R 型菌致病性的差异【答案】D【解析】亲子代 DNA 遗传信息准确传递的原因是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无

43、误地进行,A 错误;DNA 分子中大多数磷酸都连接 2 个脱氧核糖,位于两条链的两端的两个游离的磷酸各连接一个脱氧核糖,B 错误;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会导致基因重组,这会导致其 DNA 分子结构的改变,C 错误;肺炎双球菌 S 型菌有多糖荚膜,具有毒性,R 型菌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根本原因是二者 DNA 分子中的遗传信息不同造成的,D 正确。【考点定位】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分子的复制26. 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野生型水稻用甲横酸乙酷(EMS)处理获得雄性不育突变体,且雄性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判断雄性不育

44、基因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是让该突变体自交B. 若让 EMS 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C. 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不能恢复为野生型D. 若该雄性不育突变体为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雄性不育基因为显性基因【答案】B【解析】雄性不育突变体不能产生正常的雄配子,故不能自交,A 错误;若让 EMS 处理导致基因多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变异为基因突变,B 正确;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若让该雄性不育突变体再经人工诱变则可能恢复为野生型,C 错误;由于不育基因与可育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所以经诱变后,显性的可育型基因随那段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了,剩下的是隐性的不育基因,所以不

45、育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D 错误。【考点定位】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27. 以下叙述中正确是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有性生殖的优越性体现在配子的多样性及配子结合的随机性A. B. C. D. 【答案】B【解析】因多个密码子可编码同一种氨基酸,所以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

46、发生改变,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花药内的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因此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基因重组不会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方向不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错误;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之受精过程中配子结合的随机性,导

47、致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从而体现出有性生殖的优越性,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 正确,A、C 、D 均错误。28. 编码酶 X 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 Y。表 1 显示了与酶 X 相比,酶 Y 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比较指标 酶 Y 活性/酶 X 活性 100% 50% 10% 150%酶 Y 氨基酸数目/酶 X 氨基酸数目 1 1 小于 1 大于 1A. 状况中氨基酸序列一定发生了变化B. 贫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 50%C. 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位置变化D. 状况的突变会导致 tRNA 的种类增加【答

48、案】C【解析】A、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后,遗传密码一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决定的氨基酸并不一定改变,状况酶活性不变且氨基酸数目不变,可能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也可能是氨基酸序列虽然改变但不影响两种酶活性,A 错误;B、状况酶活性虽然改变了,但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所以氨基酸间的肽键数也不变,B 错误;C 、状况 碱基改变之后酶活性下降且氨基酸数目减少,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了,C 正确;D、状况酶活性改变且氨基酸数目增加,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但不影响 tRNA 的种类,D 错误。【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的特征【名师点睛】基因中

49、的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属于基因突变,一个碱基被替换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2)只改变一个氨基酸;(3)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提前,翻译形成的肽链变短;(4)导致终止密码的位置推后,翻译形成的肽链变长。29. 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 E2 发生了碱基对替换,形成了等位骓因 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E2 形成 E1 时,E2 中遗传密码发生了改变B. 转运该氨基酸的 tRNA 是基因的表达产物C. 基因 E1 和 E2 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或同一体细胞中D. 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应的 rRNA 的碱基顺序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E 2是基因,含有遗传信息,但是不含密码子,因为密码子在 mRNA 上,A 错误;转运该氨基酸的tRNA 是基因转录形成的,属于表达产物,B 正确;基因 E1和 E2是一对等位基因,正常情况下,配子中只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