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四则混合运算一、四则混合运算 第第 1 课时课时 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 页例 1,课堂活动 1,练习一第 1-3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没有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 合运算。 2 感受两步混合运算和三步混合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掌握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 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这个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
2、程】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1 同学们,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想一想这几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然后计算在草稿本上。 25-15 +18 27 9 6 100-15 6 200 8+10 反馈时,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看计算是否正确。 小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齐读。 二、教学新课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 1,不带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1)情境导入 元宵节快到了,同学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做大红灯
3、笼,在做灯笼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数 学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 出示例 1 的情境图,将图中的对话框改为“一共要做 200 个灯笼” , “每天做 20 个,照这 样计算, 7 天后还剩多少个?”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要求还剩多少个,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200-207 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一共做的个数-7 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2)改变信息,理解题意 将上题的对话框改成教科书上例 1 的对话框,题目为:一共要做 200 个灯笼, 4 天做了 80 个,照这样计算, 7 天后还剩多少个? 观察题目,这道题与上题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每天做 20 个”变成“4 天做了
4、80 个” 。 ) (3)列综合算式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做?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一共做的个数-7 天做的个数=还剩的个数) 怎样才能求出 7 天做的个数呢?(先求每天做多少个?再求 7 天做了多少个?) 要求还剩多少个没有做?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200-8047 (4)尝试解答 在 200-8047 这个算式中,按照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顺序,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 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除法、乘法、减法) 为什么要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呢?(因为解决这个问题要先求出每天做的个数, 再算 7 天做的个数,最后才能求剩下的个数。算式的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 按照这样的运算顺序,请同学们用
5、递等式计算在草稿本上。 请一学生板演在黑板上。 (5)反馈 教师讲评,提示没有参加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6)讨论:这道混合运算和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 小结:原来学习的混合运算只有两步运算,今天学习的有三步运算。教师揭示课题:像这 种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三步)相同点都是以前学习的两步计 算的运算顺序对于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同样适用。 2完成试一试: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0+754-90 36040+138 订正答案时,让学生板演出第 2 小题的两种书写格式,并引导学生比较得出,用第一种书 写格式比较简洁。 (1)36040+138 (2) 3
6、6040+138 =90+104 =90+138 =194 =90+104 =194 三、课堂小结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与两步混合 运算的顺序一样,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 四、巩固练习四、巩固练习 下面,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做练习。 1课堂活动 1 题。 说出运算顺序:76+42214 100-62+54018, 1540-36012 10+(120-96) 2练习一第 1 题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反馈。 3练习一第 2 题 (1)认真读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
7、学生理解:要求大象比狮子大的多少岁,先要算到大 象的年龄,再与狮子进行比较。 (3)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 (4)反馈计算结果。 4独立练习:练习一第 3 题。 第第 2 课时课时 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 页例 2,课堂活动第 2 题,练习一第 4-7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 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 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
8、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正确 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 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如果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 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 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 2,有小括
9、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70(91-71565) 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2)自主学习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 (3)交流算法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 的除法,再算减法。 )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 丢掉。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4)即时练习:课堂
10、活动第 1 题第二列,说一说运算顺序 100-(62+54018) (288-245)28 (5)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 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完成课堂活动第 2 题 议一议,怎样添括号。240-4025 (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 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要求一致? (240-40)25 (240-402)5 (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
11、都相同,而计算 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教科书第 7 页内容: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1)学生自学内容,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 预设 1:最早的小括号出现在哪年?(1544 年) 预设 2:最早的大括号出现在哪年?(1953 年) (3)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括号?了解这些括号有什么作用? 预设: 在语文或其他书上见过括号, 表示多音字注音用中括号, 表示生字注音用小括号等。 三、课堂练习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 4 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这几道题的运算
12、顺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小括号的位置不同,运算顺序就不同,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2练习一第 5 题。 先判断,再说出错的理由,然后把错的改正过来。 3练习一第 6 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再按要求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4独立练习,练习一第 7 题。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是怎样的呢?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呢? 第第 3 课时课时 有两个小括号的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4 页例 3,课堂活动 1 题,练习二第 1、2、5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
13、标】 1结合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 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 算。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投影展台、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1请同学们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再计算。 60-80163 1540-36012 247-(17+1806) 说一说,三步计算
14、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小结: 在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里, 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 要先算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 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 要先算括号里的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3 (1)创设情境 师傅和徒弟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解决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2)理解题意 (出示例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是什么意
15、思?(师傅做了 27 个后剩下的个数,师 徒合作还要多少天?) 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必须先求出什么?(先求出剩下的个数,和师徒 两人每时合做的个数) (3)尝试列综合算式 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才能完成任务,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反馈: (147-27)(12+18) 这个算式为什么要加两个小小括号? 引导学生得出:要先算师傅做 27 个后还剩下的个数,用减法;再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 个数,用加法;最后算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用除法。在有加减、除法的算式 里,要想先算加法、减法,所以要添小括号。 (4)尝试计算 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你们
16、会算吗?想一想,运算顺序是什么?然后尝试计算在 草稿本上。 反馈: 将学生具有代表性的两种做法板演在黑板上 (147-27)(12+18) (147-27)(12+18) =120(12+18) =12030 =12030 =4(时) =4(时) 根据学生的板书,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在一个算式里,有两 个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5)感受运算顺序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 为什么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可以两个小括号同时计算呢? 预设 1:都是小括号,都应该先算,所以可以同时算。 预设 2:解决问题时要先算出剩下的个数和两人每时合做的个数,也就是要先算出减法和 加法,所以两个
17、小括号可以同时计算。 看来两个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正好吻合解决问题的思路。 2小结:如果一个算式含有两个小括号,可先算第 1 个小括号里面的,然后再算第 2 个 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板书:有两个小括号 三、课堂练习三、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第 1 题 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分组进行游戏。 2练习二第 5 题 先让学生判断,再改正。集体订正时说说理由。 3练习二第 1、2 题 学生先自己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最后订正时,说一说解题思路。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含有两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在一 个算式里,含有两
18、个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也可以 同时计算前后两个小括号里面的) 第第 4 课时课时 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4 页例 4,课堂活动 2 题,练习二第 3、4、6 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中括号的 混合运算题。 2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数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含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投影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一、
19、复习引入 1先计算,再说说这 4 道题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 72-1863 (72-186)3 (72-18)63 (72-18)(63)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 识。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 二、新课学习二、新课学习 1教学例 4 出示:900(15+10)3 (1)认识中括号 ,这是什么符号? 有什么作用呢?(它的名字叫“中括号” ,它也能起到改变运 算顺序的作用。 )板书:有中括号的 有中括号的这个算式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最后算什么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 (2)学生尝试
20、计算,教师指导书写,强调:计算出小括号里的结果时要把中括号照着写 下来。 (3)如果这道题去掉中括号,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独立计算 900(15+10)3 (4)比较两道题: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中括号? 在小括号不够用时要用中括号,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2议一议: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说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3学生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4小结: 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 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
21、号外面的。 三三、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课堂活动 2 题 学生先观察思考每组题目哪个算式的得数大,再说说理由。 2练习二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强调括号位置的重要作用。 3练习二的第 6 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思考:先算到总人数,再算总共需要多少个苹果和多少瓶矿泉水,接 着算 10 箱苹果和 9 箱矿泉水的数量分别是多少,最后进行比较。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给 予充分表扬。 五、课堂作业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二第 3 题 2思考题:学生先尝试,然后再讲评。 二、乘除法的和乘法运算律二、乘除法的和乘法运算律 1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 第第 1 课时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
22、一一)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 页例题、课堂活动,练习三第 1-3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讨论、归纳乘除法的关系及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 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在已知两个数的情况下,求出乘除法算式中的任一未知数。 3知道 0 不能做除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和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知道 0 不能做除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1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比比谁最快
23、!出示四道题,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1) ( )+5=8 (2) 4+( )=10 (3) ( )7=12 (4) 15( )=6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用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上期的时候,我们学过这个 内容,还记得是怎么说的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 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揭示课题 对的,加减法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同学们你们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乘法和除法又有什么 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二、二、探索新知探索新知 1教学例 1 (1)找到数学信息 春节快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出示例
24、 1 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 12 棵树,每棵树上挂了 4 个灯笼,一共有 48 个灯笼。 ) (2)写出算式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能用这些数据写出算式吗? 生在作业本上写:412=48,484=12,4812=4。 你知道这些算式分别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吗?请几名学生分别介绍。 (3)小组讨论 观察 412=48,484=12,4812=4,这三个算式,你发现除法和乘法之间有怎样的关 系? 学生独立思考一分钟之后,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 1 48 既是乘法算式里的积,也是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 2 4 和 12 既是乘法算式里的因数,
25、也是除法算式里的除数或商; 3 在乘法算式里,用积除以一个因数,可以得到另一个因数; 4 在除法算式里,用商乘除数,可以得到被除数;用被除数除以商,可以得到除数。 5 我们也可以说,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看书整理 同学们总结得真好!我们翻开数学书第 9 页,自己再读一读。 然后师生一起板书: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0 不能作除数 看了书之后, 你有什么问题吗? (书上说, 注意: 0 不能作除数。 0 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 有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 1:我们刚刚学习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假如 0
26、作了除 数,那 10=( )呢?括号里不管填几,商乘除数都不能得到被除数,所以就没有答案。 预设 2:如果是 00=( ) ,括号里不管填几,商乘除数都能得到被除数,就无法确 定商是几。 如果 0 作为除数的话,要么就没有商,要么就是商太多了,这样,就会给我们的计算带来 很多的麻烦,所以,我们就规定,0 不能作除数。 三、课堂三、课堂活动活动 1 “1 比 2”对对碰 (1)初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一方说一个乘法算式,对方则根据这个乘法算式说出两个除法 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 教师先和一个学生示范,然后同桌开始玩。 (2)中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一方说一个除法算式,对方则根据这个除
27、法算式说出一个乘法 算式一个除法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 (3)高级 活动规则:同桌两个人玩,不规定先说什么算式,一方可以任意说一个乘法或除法算式, 对方说出另外两个算式,看谁的反应最快! 2猜猜我是几? 课件出示四道题: (1) 5=120 (2) 14=280 (3) 23=46 (4) 520=13 先四人小组里交流,每个人说一道题,说清楚是怎么算出来的,听的同学进行补充或者帮 助。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四、独立作业四、独立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的 1-3 题。 第第 2 课时课时 乘除法的关系(乘除法的关系(二二)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0-11 页,议一议,练习三第 4
28、-8 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验算乘除法算式的正确性。 2 讨论出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此关系, 在已知除数、商、余数的情况下,求出被除数。 3 在练习中,巩固对乘除法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已知除数、商、余数的情况下,能求出被除数;能根据乘除法的关系,验 算乘除法算式的正确性。 教学难点:在已知除数、商、余数的情况下,能求出被除数。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乘除法的验算一、乘除法的验算 1乘法的验算 (1)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考
29、试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 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有过计算错误。 的确, 随着计算的步骤越来越多, 数据越来越大, 我们的计算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就越来越容易出错,那怎样能减少这样的错误呢? 预设 1:计算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预设 2:计算时可以在草稿本上多算两遍。 预设 3:计算完了后,我们还可以验算一次。 (3)请同学们在作业本上计算 20452 的结果。 (4)我们可以怎样来验算 20452 的结果对不对呢? 预设 1:我们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看结果是不是一样的。 预设 2:昨天我们学习乘除法的关系,积除以一个因数等于另一个因数,可以用算出来的 积除以 5
30、2,看能不能得到 204。 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很好,交换因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我们今天用除法来验算乘法,请 同学们试试。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验算的格式。 (5)讨论:有学生验算时,没有得到 204,该怎么办? 预设 1:如果没有得到 204,说明算错了。我们就要回头检查第一个乘法竖式,看看是哪 一步出了问题。 预设 2:我认为也有可能是验算的竖式出错了。如果我们检查了乘法竖式没有问题,那就 要再检查是不是我们验算的竖式出了问题。 2除法的验算 (1)乘法大家已经会验算了,除法呢? 请同学们在本子上计算 50436,并讨论如何验算。 预设 1:可以用 504 除以商,看能不能得到除数 36。
31、 预设 2:也可以用商乘除数,看能不能得到被除数 504。 (2)同学们提的方法都很好,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乘法来验算除法。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验算。 3在验算乘法或者除法的结果算得对不对,我们是根据什么来验算的呢? 小结: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验算乘法或者除法。 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各部分的关系二、有余数的除法的各部分的关系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也利用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验算乘法或者除 法。那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各部分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2请同学们举几个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 52=21 72=31 143=42 3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2、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4全班反馈交流: 预设 1:我们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的。比如:14=4 32 师板书: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预设 2:我们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之后再除以商的。 师板书: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预设 3:我们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商等于被除数减去余数之后再除以除数的。 师板书: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5如果我们要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怎样验算? 师总结: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与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利 用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被除数
33、=商除数余 数”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三三、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1 完成书上练习三第 5 题。 如学生掌握得很好, 完成速度较快, 教师可以增加两道题目, 求商和除数。 被除数 除数 商 余数 35 6 5 30 4 2 四、独立练习四、独立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三中的 4、6、7、8 题。 2速度快的学生,完成书上练习三的思考题。师引导,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 算,我们要先把它转化为简单的算式。如 480(6)=20480( )=20,则根据乘 除法的关系,可以求出括号里该填 48020=24;也就是说,6=24,则=246=4。再让 学生用此思路解决第二题。 2 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34、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2-13 页例 1、例 2 和课堂活动第 1 题,练习四第 1-2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 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 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教学准备】【教学
35、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 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 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25+49)+51= 25 + ( +) 甲数 + 乙数= 乙数 + (10+ )+ c=+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 a+b=b+a (a+b)+c=a+(b+c) 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 在乘
36、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 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 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 二、创设二、创设情境情境,探索新知,探索新知 1教学例 1,乘法交换律 (1)解答例 1 (出示例 1)请你仔细观察例 1 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 上。 反馈:94=36(个) 49=36(个) 为什么要用 94 呢?(横着看,一排有 9 个鸡蛋,有 4 排,就是有 4 个 9。) 为什么要用 49 呢?(竖着看,一列有 4 个鸡蛋,有 9 列,就是有 9 个 4。) 无论是横着观察有 4 个 9,还是竖着观察有 9 个 4,
37、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 少个鸡蛋?(36) (2)观察算式特点 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师板 书:94=49) (3)举一反三 同学们,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板书学生举出的等式。如: 64=46 298=829 257=725 (4) 归纳特征 同学们举出的例子还真不少,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 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大家真了不起!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请大 家把自己的发现给你的同桌再介绍一次吧。 (5)用喜欢的方
38、式表示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不用具体的数据,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好吗? 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反馈。 预设: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a=a 看来大家想到的形式还真是丰富多彩呢,真棒!那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我们又应该怎 么表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ab=ba 在数学中,我们就是这样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的。 2教学例 2,乘法结合律 (1)猜想 刚才我们共同发现了乘法交换律,接下来谁来说说你心中的乘法结合律又是怎样的呢? (2)验证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去验证。 出示例 2 的情境图,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这个小区共有多少户, 你能列
39、出综合算式解决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学生的算式,并说出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6248 =1448 =1152(户) 先算出每幢楼有多少户,再乘8求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户。 6(248 ) =6192 =1152(户) 先算出这个小区一共有多少层楼,再乘6求出一共有多少户。 大家能运用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再请你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的数据和结果, 你有 什么发现? 反馈:数据的位置和运算的符号没有变,运算的顺序变了,但结果一样。 师板书:6248=6(248 )。 (3)算一算,比一比 下面我们再来算一算这三组算式的结果。 1652= 35254= 12(1258)=
40、 16(52)= 35(254)= 121258=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反馈结果。 请你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每组的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三个数相乘,数的位置没有变,结果相等。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师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 12(1258)=121258 那像这样的式子,你还能举几个吗?如果继续写下去,能写完吗? (4)小结 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用一句话完整地说一说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吗? 如果用a,b,c表示3 个数,乘法结合律可以怎样表示呢? 师板书:(ab)c=a(bc),学生齐读。 3勾画数学书 请同学们翻到数学书12-13
41、页, 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文字和字母表示用直尺勾画出来, 并读一读。 三、巩固运用三、巩固运用 1课堂活动1题。 (1) 刚才我们一起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我说等式, 你们来说出运算律,有信心正确完成吗? 师生活动、共同完成。 (2)还想继续玩吗?请同桌两位同学像刚才一样活动,看看哪些同学完成得最好,同桌活 动。 2练习四第 2 题。 (1)学生独立填空,并思考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反馈结果。 3练习四第1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了这些运算律,对我们的计算有什么好处呢?(可以使有的乘法计 算更简便,还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对乘法的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大
42、家体会很棒,现在请大家先计算下面两题,再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吧。 1617 25140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过程。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可以用乘法交换律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后要常运用哟!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么获得的? 乘法运算律能否给乘法计算带来简便呢?我们下节课再进行研究。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13 页例 3 和课堂活动第 2 题,练习四第 3-5 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根据具体情况
43、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正确、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 实物展示平台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四第4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谁来说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字母公式怎么 表示? 什么是乘法结合律?字母公式怎么表示? 3.练习四第 3 题。 (1)学生独立连线。 (2)反馈是怎样连线的,并让学生说出这样连线的理由。 4 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什么作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应用乘法
44、交换律和结合律进 行计算。(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二、二、探究新知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例3 61254 89125 (2)观察数据特征 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之间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哪些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3)学生尝试简算,教师巡视时个别指导。 (4)反馈: 请有代表性的三种做法的学生将算式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反馈。 61254 89125 89125 =61(254) =81259 =9(8125)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6100 =9000 =9000 第1道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 预设:因为25和4相乘可以凑整得100,所以
45、可以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它们的积,再去 乘61,这样计算就很简便。 第2题,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预设:运用乘法交换律,交换9和125的位置,就可以先算8125,使计算简便。 第2题,89125=9(8125)可以这样计算吗?这样计算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你是怎么知道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 8和9的位置变了,有了因数的位置变化就运用了乘法交换律。运算顺序原来是先算前2个 数的积,现在变成了先算后两个数的积,有了运算顺序的变化就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结 同学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时要注意什么?(先要看题中的数据,哪两个 数相乘能够得整十、整百或整千,就运用乘法运算律把这两
46、个数凑到一起相乘。) 小结: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它的核心就是“凑整”,往往可以把两个或几个数结合 在一起,乘起来得到整十、整百再与另外的数相乘,这样就使计算简便。 (6)试一试 同学们,现在你们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简算吗?请同学们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 22335 51154 50(198)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题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拓展延伸,课堂活动第2题。 (1)刚才大家完成得很棒,再看看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 1625 72125 3615 (2)启发思路 这些算式都只有2个因数,怎样简便计算呢?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看一看哪些数比较 特殊?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想法。 反馈时,让学生得出25、125、15很特别,它们乘2、4、8都可以凑成整十、整百、整千数。 如果算式里没有2、4、8时,可以把另一个数拿来拆分,比如16就分成44。 (3)下面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简算这些题。 (4)汇报。 展示学生的简算过程,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1625 72125 3615 =4425 =89125 =9415 =4254 =81259 =1549 =400 =9000 =540 (5)小结 同学们,通过简算这几个计算题,你有什么收获? 简算时要认真观察数据,尤其是要关注25、125。有时还需要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再进 行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