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0.97KB ,
资源ID:15252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25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技术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技术的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1、1.21.2 技术的性质(第一课时)技术的性质(第一课时) 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一、课程标准对本章的要求 1知道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并能通过案例进行说明。 3理解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 进行分析。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4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办法。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能通过案例进行分析说明。 2了解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深入分析案例,激发师生互动,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技术的性质所在。 2、通过讨论和实践,感受并领会技术的综合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探究技术,感受并领会技术的综合性,帮助学生建立现实的技术观,以便将来选择 深造方向。 三、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技术具有综合性 难点:理解技术与科学的互相关系,深入挖掘技术的综合性 四、学生情况分析四、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技术的价值”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的辨证关系,增强了激 素后意识, 认识到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也明白了通过技术发明与创造能最

3、大限 度的实现人生价值, 对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还没有上升到系统的、 全面的、 理性的认识, 所以需要通过本节针对技术的性质的教学得意进一步深化。 本节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技术性质 的分析,初步掌握学习技术的思想方法,培养对技术的亲切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技术的 热情与兴趣。 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 2 课时 六、教材分析六、教材分析 本章作为 技术与设计 1 的第一章, 既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也是全套教材的逻辑起点, 因此不仅对全书具有引领作用,对全套教材也具有引领作用,他为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 走入技术世界搭建了平台, 也为学生开展技术设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章通过引领学生走 进技术

4、世界,理解技术的基本知识,感悟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掌握看待和分析技术问题 的方法, 形成对技术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 从而为学生进行其他模块的技术学习 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 三维目标。 本节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技术的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 和专利性等五个性质,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 七、教学用具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 八、教学方法八、教学方法 本节的各案例都可以说明技术的各个基本特性, 为了构建一种由表而里、 由浅入深的纵 深发展型知识结构,不再增加新的案例,而挑选教科书中比较贴近生活、成本不高的“

5、助听 器的发明”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激发师生互动,让学生发现和寻找助听器技术的性质所在。 在深入探究助听器技术的同时,感受并领会技术的综合性,帮助学生建立现实的技术观,以 便将来选择深造方向。深层次的案例分析、演示、提问、讨论、讲授等各种方法并用,以丰 富本节内容的教学。 九、教学构思与流程九、教学构思与流程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 我们已经知道了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人、 社会、 自然的辨证关系, 初步建立了技术意识。接下来将从技术最基本特性的角度出发,阐述技术的五个性质,从而 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这一课时将从“助听器的发明”引入,主要介绍技术的目的性 创新性和综合性。 第一部分:新课引入,先

6、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五个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明” ,1)听力残障者需要用助听器体现助听器技术的 目的性;2)早期的助听器实现人手形状夸大化的器具,体现了创新性,但体积庞大,使用 起来非常不便,音量控制不好反倒会进一步损害听力,且耗材多、成本高点出技术具有两面 性; 3) 1892 年, 第一个有关电子助听器的专利由 Alonzo.E.Miltimore 申请 (专利号 466725) 再次说明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也就是创新性,并且技术具有专利性;4)另外技术 需要用到声学、电学、机械学、人体生理学、材料学、医学及人文哲学等,说明了技术的综 合性。从以上 4 点来介绍

7、技术的特性。 第三部分:介绍助听器,让学生了解当今助听器的分类。 第四部分:讨论一: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称蒸汽机为发明, 而称显示器与电视机为创新?讨论二: 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怎样的技术体系的发展壮大? 请举例说明。 第五部分:技术的综合性。从小板凳需要综合哪些学科知识出发,引出技术与科学的区 别与联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六部分:小结。 十、教学过程十、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内容 教师引领 学生活动 1 新课引入 让学生从字面上理解技术的五个 特性。 讨论,发言。 2 案例分析“助听器的发 明” 1)听力残障者需要用助听器体现 助听器技术的目的性; 2)早期的助听器

8、实现人手形状夸 大化的器具,体现了创新性,但 体积庞大,使用起来非常不便, 音量控制不好反倒会进一步损害 听力,且耗材多、成本高点出技 术具有两面性; 3)1892 年,第一个有关电子助听 器的专利由 Alonzo.E.Miltimore 申请(专利号 466725)再次说明 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也 就是创新性,并且技术具有专利 性;4)另外技术需要用到声学、 电学、机械学、人体生理学、材 料学、医学及人文哲学等,说明 听讲,学生参与思考, 讨论。 了技术的综合性。 3 介绍助听器 助听器的分类 1)从外部结构分类 2)从电子原理分类 3)从传导方式分类 学生了解 4 讨论 讨论一:技术

9、创新与技术发明有 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称蒸汽 机为发明,而称显示器与电视机 为创新? 讨论二: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推动 了怎样的技术体系的发展壮大? 请举例说明。 给予引导 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 5 技术的综合性 马上行动:小板凳需要综合哪些 学科的知识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 小结 技术的五个特性 这节课着重介绍了前三个特性: 目的性、创新性和综合性;还要 注意创新,革新,发明的区别和 联系。 标记,听课 十一、教学反思十一、教学反思 十二、附录十二、附录 文章:从外部结构对助听器进行分类 助听器根据体积、功能及适用范围主要分为两大类:集体助听器和个体佩戴的助听器。

10、集体助听器主要用于聋儿康复机构和学校及个别的影视中心等场所。 个体助听器就是通常人们谈论的助听器。这种助听器的特点是体积小、外观美、隐蔽性好、 佩戴方便。 目前主要使用的有耳背式、 耳内式和盒式。 此外还有一些较少使用的助听器类型, 如眼镜式、对侧环路传声、双侧环路传声、骨导助听器。 一、 耳背式助听器 耳背式助听器是挂在耳廓后面的,麦克风、受话器和放大器全部集中在助听器的外壳中。外 面有开关、音量调节器和电话档,还有耳钩挂在耳廓上,用一根塑料管一端连接在耳钩上, 另一端连在耳模上,耳模放进耳道内,助听器放大的声音通过耳模传声。 耳背式助听器是欧洲和亚洲听力障碍患者使用最多的助听器。 二、 耳

11、内式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是相对于耳背式助听器而言的。 相当于把耳背式助听器和耳模合二为一, 所有 元件都缩微化,放置在一个小壳内,可放在耳朵里。 根据制作方法,可将耳内式助听器分为成品式和定制式两大类: 1成品耳内式助听器: 成品耳内式助听器的外形尺寸是按照某一个模型作成的, 它没有考虑到不同耳道的形状差别。 因此,佩戴者使用前一般需要再制作一个耳模套在助听器的外面。 2 定制耳内式助听器: 这是目前较流行的助听器,简称为定制机。是根据患者的耳道模型专门制作一个外壳,把助 听器面板安置在该外壳内而成的,面板内含受话器、麦克风和放大器。 根据其在耳道内的位置,可分为耳甲腔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12、a.耳甲腔式助听器是耳内式助听器中外形最大的一种,达到耳甲腔。 b.耳道式助听器是中型的耳内式助听器,外形和尺寸更小,达到耳道软骨部,有开关和音量 调控。 c.深耳道式助听器是耳内式助听器中体积最小的一种。位于耳道部分深处,较贴近鼓膜。 三、 盒式助听器 盒式助听器是一种老式助听器,麦克风和放大器安装在盒子里,放在胸前的口袋中,纽扣式 的受话器通过导线与助听器相连接。但由于噪声响、音质差、频响范围窄,在多数发达国家 已经淘汰。 四、 眼镜式助听器 这种助听器的麦克风、受话器、放大器全部安装在眼镜腿上,用一根导声管连接助听器和耳 模。但由于市场份额小,生产厂家少,技术保守且维修不便。 五、 对侧

13、环路信号传输方式 也叫对侧环路传声, 麦克风和受话器分别在左右耳两边。 卫星式麦克风从听力较差一侧耳拾 音,通过环路传给好耳上的受话器,再通过导声管或耳模传入好耳。适用于一只耳无有用助 听听阈而另一只耳听力尚可的患者。 对侧环路信号传声通常是耳背式助听器, 由麦克风传来的声音通过一根导线饶过颈后, 传到 对侧的受话器上。 导线封闭在镜架内或是无线。 在麦克风和受话器之间, 有两根导线或无线。 对侧环路传声可消除头颅的遮掩效应,但在噪音环境下的拾音和语言分辨率较差。 六、 双侧环路信号传输方式 双侧环路传声有两只麦克风分别在左右耳, 一只受话器在听力较好一侧耳, 因此通过两侧的 卫星式麦克风集音后,集中在一起被放大,再通过耳模传进好耳。 七、 骨导助听器 前面提到的气导助听器, 都是将放大的电信号转化为声能后传进耳道。 骨导助听器则是将放 大的电信号转换为机械能后, 通过放在乳突部位的骨导震荡器使颅骨产生振动, 从而使患者 感受到声音。 此种助听器适用于外耳道闭锁、严重粘连狭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流脓不止,鼓膜完全穿孔 及对耳模过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