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94.29KB ,
资源ID:151343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13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1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1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1、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1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命题:马鞍山市第二中学 本试卷共 8 页,22 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 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 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 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 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 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从九省通衢的 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

3、灾 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 N95 口罩、医 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 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 回眸过往, 霍乱作为 “十九世纪的世界病, 随着火车、 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 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 “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 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 ,风险社会的驱动 力可以表达为

4、“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 “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 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 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 2020 年 4 月),不少西 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 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纪 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

5、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 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 行其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洲到 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 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 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 因此, 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 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中。 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

6、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政府的有 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 “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 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 (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 B.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 害。 C.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

7、的 N95 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供应链的突然 中断。 D.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 统一疫情防 控政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把新冠疫情的影响与 1929-1933 年的大萧条进行对比,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对新冠疫情的 办法。 C. 文章既肯定了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指出了它的潜在风险,显示了作者的思辨 性。 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

8、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人们已从这件事中受到警觉。 B.只要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 “我害怕代替了“我饿” , “风险社会”就会产生。 C.没有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就难以在化解这场新冠疫情全球性公共危机中获胜。 D.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在北斗工程诞生之前,我国曾在

9、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索,在理论探索和研制实践方面都开展了卓有成 效的工作。 1983 年,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 设想。 北斗工程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 。 作为解决“有无”问题的第一步,北斗一号需要花小钱办大事,验证系统设计思想的正确性。1993 年 初,我国提出卫星总体方案,初步确定卫星技术状态和总体指标,次年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北斗一号系统 于 2003 年建成,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 3 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面对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北斗二号迈开了提升性能的第二步。2004 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

10、立项研 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2012 年 12 月 27 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 供区域服务,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站在前两代星座的肩膀上,北斗第三步迈得无比自信。星间链路、全球搜救载荷、新一代原子钟等新 “神器”闪耀亮相,整体性能大幅提升今日之北斗已经梦想在望。 (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世今生 , 科技日报2019 年 01 月 24 日)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2020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 ) 材料三: 本报北京 6 月 30 日电(记者张蕾)30 日下午,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在东经 110.5工

11、作轨 位,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的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专家介绍,定点成功相当于卫星进入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准备正式“开工” 。目 前,经过遥测数据判读,星载基准频率合成器、原子钟、导航任务处理单元、星间链路等载荷设备均工作 正常,地面接收信号正常。接下来,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 编入北斗全球导航系统的卫星“大家族”中。 (摘编自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定点成功 , 光明日报2020 年 07 月 01 日) ) 材料四: 2020 年 6 月 23 日上午,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全球卫

12、星导航 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官。这对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成就,也为全球经济提供强大 科技支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百感交集,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沈军博士对国际锐评评论员说, “26 年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 。正如沈军所感慨的,从 1994 年北斗一号建设正式启动,到 2020 年完成全 球组网,中国北斗建设历时 26 年,通过服务中国、服务亚太、服务全球的“三步走”战略,与美国的 GPS、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洲的伽利略一道,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 作为中国近年来“硬核科技”成果代表之一,北斗的通信与导航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北斗

13、 全球组网成功,体现了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自力更生和开放包容两大核心要素。 北斗系统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正如沈军所说, “国际化是北斗全球系统的天然属性” 。 为此, 中国不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各项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 化应用。 (摘编自【国际锐评】 北斗完成全球组网折射中国科技创新的不竭动力 ,搜狐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是陈芳允院士在 1983 年提出的。 B.我国于 2003 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成为继美、俄之后第 3 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

14、系统的国家。 C.第 55 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轨位,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组网完成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标 志。 D.“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部署完美收 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162019 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核心产值逐年上升,而占比却逐年下降。 B.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后,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 C.“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对我国科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有意义。 D.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定点,卫星进行了多项在轨测试,所有设备

15、运行确认正常,开启工作模式。 6. 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取得成功的原因。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呼 喊 田鑫 我见过一万棵向日葵呼喊的样子。 它们站在秋天的田野里,四周是赶着去枯萎的草木,作物已经颗粒归仓,就剩下向日葵,神情木讷, 不知所措。太阳的吸星大法,正在将它们最后的水分和能量吸走。 向日葵着急地呼喊,黑黢黢的冠,像高手准备好的暗器,随时都会发射,朝太阳的中心奔去。 这是九月,田里只有向日葵站立,孤独而又桀骜不驯的样子,像极了村里叛逆的少年。无聊的时候, 就想着有风吹来,风果然就来了,向日

16、葵看见风从远处赶来,就集体呼喊,它们喊:风来了,风来了。风 就吹过来了,向日葵们却集体噤声,被风抚摸之后,顺着风的方向目送它离去。 风能感知到向日葵的呼喊,憋着一口气的向日葵,内心复杂。田野里,小麦、玉米、大豆、向日葵依 次按照节令种到地里,又按照节令从大地上冒出来,夏天还没结束,小麦就被收割了,玉米棒子也收进了 院落,大豆归仓。纵横阡陌间,就只剩下向日葵,不合时宜地站立着。 向日葵渴望颗粒归仓,可季节忘了它们。不对,是种下它们的人忘记了它们。向日葵整天呼喊,希望 引起注意,可是它们喊哑了嗓子,喊瘦了自己,还是没有呼喊来种植它们的人。 有一天,懒散的种植者终于想起了它们,就磨了镰刀上山了。向日

17、葵看着有人提着镰刀来了,又开始 呼喊,终于有人想起我们了,终于有人想起我们了。面对死亡,它们竟然如此欢悦。很快,呼喊就变成惶 恐,镰刀飞快,一棵向日葵来不及向另一棵向日葵告别,就剩下光秃秃的半截,镰刀切过的断面,像另一 把刀,立在大地上。一地的向日葵,身首异处。它们齐刷刷地站立着,枯槁的秆似乎在朝天空呼喊:还我 头来。 我还见过整个村庄的男人呼喊的场景。那一年太阳暴晒,大地干涸,地皮出现皴裂,一夜之间几万张 嘴同时裂开,跟村里的人抢吃的似的,也好像冲着上天呼喊。村里能找到的水,都被抢进了水桶,人都不 够吃,牲畜们只能干熬着。整个村庄的秩序被水左右着。 想得到水,最原始的办法是求雨。无水的一片焦

18、黄山壑沟谷里,一群人出现在半山腰,为首的阴阳先 生端着罗盘,跟在身后的人面带土色,表情凝重。阴阳先生停在路边,罗盘摆正,开始念咒语。咒语念完, 锣声起,随即,人群中发出一声呐喊:龙王救万民哟,清风细语救万民哟呼喊声尘土一样扑面而来: 龙王哟救万民哟这排山倒海般的呼喊,还是没有喊来雨。人们面带土色,回到村庄。 求雨半个月以后,终于等到了雨,这雨还没落下来,空气中弥漫潮湿的气味时,所有人就赶回家,拿 出桶、盆、罐、碗。接在屋檐下。这雨没有让人失望。美美地下了一夜。此前,为了留住这比油都金贵的 水,人们向井学习,在院子外挖一口水窖,四壁和底部抹上水泥,这大缸一样的水窖,装着一家子所有屋 檐接住的雨水

19、。一年里冬接霜雪夏承雨水,再拽上牛驴,背上背斗,满山坳寻来残冰块雪倒进去,等春天 融了夏天满了就喝上整整一年。人们用那黑污黏腻的窖水砌墙、饮牛、洗衣服,有时候,遇到干旱,也吃 这水,时间长了,乡下的人带上了水的性格和模样:硬、黑。 这么多年了,再没见过秋天的向日葵,也没有跟在人群后面求雨,但是内心的呼喊却一直没停。 如果 问我,最想听到的呼喊是什么?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母亲在傍晚里的那一声:我儿,回来吃饭了 那时候,我们一遍又一遍玩着捉迷藏的游戏,生怕别人找到自己,就使劲往玉米地里钻,往麦草垛里 躲,往树上爬,总之能藏的地方都藏了,恨不得藏到母亲身体里去。可不管我们藏在哪里,游戏结没结束,

20、天一擦黑,烟囱里冒出烟来,我们就得从玉米地里出来,从麦草垛里出来,从树上爬下来,此刻一声“回 家吃饭了”的呼喊,是游戏的终止符。只要从不同的母亲嘴里喊出来,所有的孩子都会顺着呼喊一一回到 母亲身边。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藏到十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去世,我也就不怎么参与 这个游戏了,因为天一黑,所有人的母亲站在门口,朝着村庄喊一声,谁谁谁回来吃饭了,别的孩子就潮 水般退去,而我却像留在浅滩的水,寻不到回去的路。 现在更多的人回不去了,这么多年,从玉米地里出来从麦草垛里出来从树上爬下来的少年,一个个地 溜出了村庄,藏在一个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留守在乡下的母亲,集体失语,她们站在门口,

21、朝村庄里呼喊, 偌大的村庄里,只有回音,没有回应。我也一直藏在离村庄很远的地方,我想着这样就不怕在听到别的母 亲的呼喊时觉得自己可怜了,可是我错了,走得越远,那句在十岁就戛然而止的呼喊声却越来越清晰。每 当天一黑下来的时候,我老觉得有人在喊我回家吃饭,环顾四周,却看不见任何熟悉的面孔。 (选自散文2020.06,有删改) 7.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描写“一万棵向日葵呼喊的样子” ,一方面形象化地表达了向日葵内心的渴求, 另一方面引起下文。 B.文章不仅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还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增强了 文章的感染力。

22、 C.文章插入了“在院子外挖一口水窖”的情景,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表达了人们对难得 雨水的珍惜。 D.为了求雨,整个村庄的男人“排山倒海般的呼喊” ,渲染了求雨壮观的场面,烘托了人们 对雨的渴求。 8. 结合文本,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6 分) 9. 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呼喊”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进士 及第,授知伊阙,历官馆阁校勘、 集贤校理、 真宗实录院检讨、国史编修官。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

23、、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 ,同修起 居注,擢知制诰 。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既入谢,仁宗曰: “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 卿。 ” 迁给事中。 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 举正友婿 也, 格不行。 徽之讼曰: “举正妻悍不能制, 如谋国何?” 欧阳修等亦论举正懦默不任事,举正亦自求去,遂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光化军叛卒转寇 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徙知应天府,累迁左丞。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 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又曰: “先朝用人, 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

24、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 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御史唐 介坐言事贬春州,举正力言之,介得徙英州。居半岁,尧佐复为宣徽使。家居凡七上疏。及狄青为枢密使, 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 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以太子少傅 致仕,卒,赠 太子太保,谥安简,赐黄金百两。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 、 中书制集 、 内制集 五十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乃奏张尧佐/庸人

25、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B.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C.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D.乃奏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不报举正/因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的称呼,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一甲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B.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作官名。唐初以中

26、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 者。 C.友婿,同门女婿之间的称谓,也叫“连襟” ,是姐姐的丈夫和妹妹的丈夫之间的互称或者合称。 D.赠,古代朝廷对有功绩的大臣或其先人死后追封官职或荣誉称号,所赠官职通常比其生前官职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王举正以荫入仕,屡获升迁。他先入仕,考中进士后担任过地方知县、馆阁校勘、国史编修官等职, 后经调转又逐渐升至左丞。 B.王举正为人正直,议不避亲。在他任给事中时,他的友婿李徽之被御史台推荐为御史,但他却认为 李徽之不适合此职不予通过。 C.王举正治理有方,保州平安。他任许州知州时,光化叛军侵扰临近州

27、境,有本州士兵准备响应,他 暗中逮捕并斩杀了罪魁祸首。 D.王举正心系国家,积极进言。他新居在家时就张尧佐重任宣徽史一事共上奏七次,他每次进宫必定 再三委婉劝说治乱之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既入谢,仁宗曰: “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 (2)御史唐介坐言事贬春州,举正力言之,介得徙英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欲与元八卜邻 先有是赠 白居易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 不为身。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 宜作两家春。 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 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

28、长作隔墙人。 【注】卜邻,选择做邻居。墙东,出自后汉书逸民传 ,指隐居之地。绿杨,出自南史陆慧 晓传 : “慧晓与张融并宅,其间有池,池上有二株杨柳。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直抒胸臆,诗人与元八志趣相投,都渴望隐逸,不谋求自身的功名利禄。 B.颈联直述与反问,暂时外出尚且期待良侣偕行;长期定居,又怎可不择佳邻? C.尾联由喜转悲,即使与好友为邻,可常与好友见面,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 D.全诗语言平白浅切,生动自然,与他惯常“老妪能解”的诗歌风格如出一辙。 15颔联有怎样的表达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29、,6 分) 16.补定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和氓青梅竹马的美好时光的句子是“ , ” 。 (2) 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形象说明生命须臾短暂的句子是“ , ” 。 (3)欧阳修在醉翁亭中描写完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酿泉之后,用“ , ”两句指出这 就是“醉翁亭也”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春节回家是每个在外游子的心声, 不过, 许多在城市职场打拼的年轻人, 每逢过年回家, 都要默默_ 财产的流失、攀比的伤害、逼婚的压力、 “逆耳”忠言的扎心而在这样的过年氛围中谁也高兴不起来。 也因此, “春节社交恐

30、惧症”以及“恐年族”也成为不少年轻人的_,近乡情怯也未尝不是一种隐痛。 春节“亚文化”的作用_,它确实反映出社会的真实境况“房子、票子、孩子”成了亲戚眼 中“出息”的标签,拥有了这一切便仿佛站在了人生巅峰,如此价值观,混淆了“过程与结果”的顺序, 却能大面积、迅速得到_,形成一股春节“亚文化”潮。如果让春节这种“亚文化”占据主流,年轻 人就会受到伤害。 春节是难得的休养生息机会,卸下心理负担、抛下包袱,更是许多人的夙愿,因春节“亚文化”导致 的近乡情怯,是一种尴尬尬的存在。当然,一些环境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从改变自己做起。保 持平和的心态,尤其面对父母的“灵魂拷问”无须过度敏感,要知道

31、这也是一种爱。( ), 也只有自己 强大了,春节“亚文化”才不会干扰到自己,更不会让自己近乡情怯。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承受 真实写照 不容小觑 拥趸 B.承担 真实反应 不容小觑 景仰 C.承担 真实反应 不可估量 景仰 D.承受 真实写照 不可估量 拥趸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占据主流的是这种春节“亚文化”的话,伤害的未尝不是年轻人。 B.如果让这种春节“亚文化”占据主流,年轻人难免会受到伤害。 C.如果让这种春节“亚文化”占据主流的话,伤害的未尝不是年轻人。 D.如果占据主流的是这种春节“亚文化

32、”的话,年轻人未尝不是受害者。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摆正位置,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B.而尤为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摆正位置 C.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摆正位置显得尤为重要 D.而尤为重要的是要摆正位置,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2 个字。 (6 分) 在新发传染病的特异性抗病毒西药研发出来之前,中医药为何能有临床证实有效的“药”和“方”? 原因在于, 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 调和性思维, 通过清热、 化湿、 解毒的方法, 改变人体内的环境,

33、。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 ,在一些国家尚不能以药品的身份面世。近年来,我国与其 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 ,极大地推进了其他国家对中医药的了解。在世界范围内, ,第 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 ,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 医学纳入其中。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 ; 。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 (5 分)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10秒526毫秒, 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2000 多秒后将实践二十

34、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飞行试验主要考核长 征五号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对后续航天任务的相关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此次 任务的成功,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深空的能力,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 期、首次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 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班级计划举行演讲会,围绕上述材料

35、展开讨论。管宁和华歆二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 受和思考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1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语文参考答案 1.C。解析】A.扩大范围。原文是“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 。B.原文是“人 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 。D.以偏概全。 “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还有一个原因是“民众的自 觉与自律精神” 2.A。 【解析】A.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还

36、有“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 究竟意味着什么?” 3.A。 【解析】根据黑格尔的话,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 4.A。 【解析】原文是“以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 2 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 中目标的设想” 5.C。 【解析】A.“占比却逐年下降。 ”错,2018 年占比比 2017 年高。B.先后顺序颠倒了。原文是“2004 年 北斗二号卫星工程正式立项研制,随后导航系统工程被列入我国 16 项国家重大专项工程” 。D.未然变成已 然。原文是“卫星将进行多项在轨测试,确认所有设备运行正常后,开启工作模式。 ” 6.参考答案: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在卫星导航领域苦苦摸

37、索,进行理论探索和不断研制实践。北斗工程计 划科学合理,按照“先区域、后全球”的思路,分“三步走”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北斗的通信与导航 一体化是全球独创的技术亮点。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卫星领域的多边事务,大 力推动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评分标准:4 点答对 3 点即可,每点 2 分) 7.B。 【解析】无外貌描写 8.参考答案:内容上,交代了曾经生活在村庄的少年离开了村庄以及我离开了村庄的感受。结构上,一 方面照应前文母亲在傍晚时的那一声呼喊。另一方面和前文形成对比。前文“天一黑,母亲站在门口,喊 孩子回家吃饭” ,此处“留守在乡下的母亲,站在门口,朝村庄里呼喊,只有回

38、音,没有回应。 ”主题上, 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对 3 点给 6 分。 ) 9.参考答案:“呼喊” ,指内心的渴求大声地表达出来, “希望引起注意” ,进而引发读者对生存的思考以 及对故乡和母亲的思念之情。 文章围绕“呼喊” ,描写了向日葵的呼喊、村庄男人求雨的呼喊和母亲的呼喊,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 点。最后以“每当天一黑下来的时候,我老觉得有人在喊我回家吃饭,环顾四周,却看不见任何熟悉的 面孔。 ”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评分标准:每点 2 分,答对 3 点给 6 分。 ) 10.B。 【解析】由特殊句式“张尧佐庸人”为判断句,以及“张尧佐一日领

39、四使” ,而非传主王举正“一日 领四使” ,可知,A、D 错误, “不报”是“得不到回复”之意,所以, “举正因留班廷诤”才更加合乎传主 的刚正性格。所以答案为 B。 11.A。 【解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 者之称。故“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错误。 12.D。 【解析】 “他每次进宫必定再三委婉劝说治乱之事”错误。原文是“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 讽谕” ,意思是他每次进宫侍读涉及前朝治乱之时,必定再三委婉劝说。 13.(1) (王举正)入宫谢恩以后,仁宗说: “你不在意升官,从未因私事向朝廷请求,因此破格任用你。 ” ( “

40、王举正” 、 “恬” 、 “干” 、 “不次”以及状语后置句“干朝廷以私”各 1 分,共 5 分) (2) 御史唐介因为上书进谏被贬官到春州, 王举正竭力为他进言, 唐介才能够调任到英州。 ( “坐” 、 “言事” 、 “力言” 、 “徙”各 1 分,句意通畅 1 分) 【参考译文】王举正字伯仲,自幼酷爱学习,敦厚稳重而沉默寡言。因父亲的恩荫补为秘书校书郎。考中 进士后,授予伊阙知县之职,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真宗实录院检讨、国史编修官。三次升职为尚 书度支员外郎、在集贤院当值,编修三朝宝训 ,同时编修起居注,被提拔为知制诰。授为右谏议大夫、 参知政事。 (王举正)入宫谢恩以后,仁宗说:

41、“你不在意升官,从未因私事向朝廷请求,因此破格任用你。 ” 升为给事中,御史台推荐李徽之为御史, (李徽之)是王举正的连襟, (王举正)认为他不适合而不予通过。 李徽之争辩说: “王举正妻子蛮横,他不能约束,如何谋划国事?”欧阳修等也议论他懦弱寡言,不能担任 大事,王举正也自行请求离京,于是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的身份任许州知州。光化军叛乱士兵到 处侵扰邻近州境,而本州士兵有阴谋起事响应的,王举正暗中逮捕罪魁祸首并斩杀。 (王举正)调任应天府 知府,逐渐升迁为左丞。皇祐初年,任御史中丞,上奏说: “张尧佐是平庸的人,因为皇妃的关系,一天之 内被任命为四个地方的转运使,使贤士大无法获得鼓励。

42、 ”没有得到回复,王举正于是留在班列当廷谏诤。 于是削夺张董尧佐宣徽、景灵二使的职务。又说: “先朝用人,即使是镇守边境多年的,官职只到偏远州的 知州。现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然而限期等待升迁,那么,以后对有功的人用什么鼓励呢?而且 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乐忧虑都依赖他。任命刚刚下达,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就两次改 变,恩泽之所以未能宣扬,民生疾苦之所以未能消除,主要是这个原因。 ”御史唐介因为上书进谏被贬官到 春州,王举正竭力为他进言,唐介才能够调任到英州。过了半年,张尧佐重新担任宣徽转运使。 (王举正) 闲居在家里总共七次上了奏疏。等到狄青为枢密使时, (王举正)又上说狄青

43、出身军队不能担任宰相,极力 争辩而未能改变,因而请求解除谏官职责。皇帝称赞他得到了谏争之职的根本,派人到他府第赏赐授观文 殿学士、礼部尚书、河南府知府,入朝兼翰林侍读学士。每次进宫侍读涉及前朝治乱之时,必定再三委婉 劝说。以太子少傅退休。去世,赠官太子太保,谥号安简,赏赐黄金百两。 (王举正)文章典雅纯厚如同他 的为人,有平山集 中书制集 内制集五十卷。 14.C。 【解析】尾联人意思是“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 ,对成为邻居 充满期待,所以“由喜转悲”错误, “自己还是难免孤独终身”也无依据。 15.此句驰骋想象,描绘出明月在天、绿柳拂地的两幅画面,充满诗

44、情画意。景,属虚构;情,却真挚。 虚实相生,表达了对结邻的无限期待之情。对仗工整,意蕴丰富,十四个字构造出优哉游哉、和睦美好 的境界。用典巧妙自然,恰到好处。 “ 三径” ,语出“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指代隐士居住的处所。 “绿杨”一句,借南朝陆慧晓与张融比邻旧事,表达欲与元氏卜邻之意。 【解析】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这幽美的境界中,两位挚友 诗人和元八,或闲庭散步,或月下对酌,或池畔观鱼,或柳荫赋诗,恬然陶然,游哉优哉。这两句诗总 共十四个字,描绘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启发人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体现了对仗和用典的巨大修辞效 用,也体现了诗人的语言艺术

45、。 16.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每空一分,有错字、漏字、添字皆不得分)17.A。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的用法和辨析能力。承受,1.接受,承担 2.支承或经受重量或压力。承担,负担 或担当。由语境可知选“承受” 。真实写照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对某事物或者某类事物的真实的描写或 刻画。真实反映,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真实 的意见、态度或行为。根据后文的“近乡情怯也未尝不是一种隐痛”可知应选“真实写照” 。不容小觑,不 能小看或不能轻视。不可估量,意思是难以估计

46、。从后文“它确实反映出社会的真实境况”可知选“不容 小觑” 。拥趸,指支持者;拥戴者。起源于粤语,起初多用于香港、广东地区。景仰,景仰,意思是仰慕; 佩服尊重。用作敬词。用法他的高尚人格令我景仰。由前文“能大面积、迅速得到”可知所填词语是名词, 应为“拥趸” 。 18.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前文说“形成一股春节亚文化潮” ,所以 BC 中选,后半句 讲春节“亚文化”潮对年轻人产生的伤害。本段的陈述对象是“亚文化” ,从语意表达上看, “未尝不是” 表明客观上如此,同时加强了语气,所以选项为 C。 19.D。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表达的连贯能力。文段的陈述对象是“春节回乡的

47、年轻人” ,所以,排除 A、C 项, 从逻辑顺序看,应该先“摆正位置” ,再“认清自己的奋斗目标” ,所以选 D 项。 20.抑制病毒在体内繁殖。中药易被误读。中医药正在得到更多认可。 【解析】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第空依据前面“通过清热、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人体内的环境”横 线上所填句子表达的意思应该是病毒得到了抑制,即“抑制病毒在体内繁殖” 。第 2 空前面说“由于文化差 异等原因” ,而其后面则说“在一些国家尚不能以药品的身份面世” ,结合这些文字第空表达的意思是中 药没有被正确认识,即“中药易被误读” 。第空前面是说“世界范围内” ,后面说“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 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 ,

48、这里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中医药得到了认可,即“中医药正在得到更多认可” 。 21.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飞行试验成功, 验证了相关关键技术, 为探月工程三期等重大工程打下基础。 【解析】做压缩语段的练习,应该注意文段的话题和核心内容,同时,还应该具有字数以及赋分意识。本 段文字的陈述对象是“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 ,事件的结果是“发射飞行试验成功” ,该事件的目的是“验 证了相关关键技术” ,该事件的意义是“为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 重大工程打下基础” 。因为题干要求是“不超过 50 个字” ,所以,经过压缩和概括,将事件的意义压缩为“为 探月工程三期等重大工程打下基础” ,由此得出答案。 22.评分标准参见全国卷卷的相关规定。 【解析】 形式:作文是演讲词,所以,考生应注意演讲词的相关格式及要求,不可以在作文中透露考生个人信 息。 立意:材料要求在管宁、华歆二人中选择一人,写出自身的感触。考生在写作时要明确自己的写作对 象,这也是在完成材料交给我们的“任务” 。审题时要理清历史人物关系,针对人物的具体事迹进行形象分 析。如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 。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 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 、 书经 ,谈祭礼、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