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61KB ,
资源ID:1512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12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9.1 电荷 教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9.1 电荷 教案

1、第第 九九 单元单元 第第 1 1 案案 总第总第 案案 课题:课题: 9.1 电荷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元电荷的概念 2知道各种起电方式,理解带电的本质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电荷起电方式 2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1各种起电方式的本质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新课引入: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电学部分内容,电学分为静电学和恒定电流两部分,我们 首先学习静电学,并学习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间作用的基本规律, 以

2、及与静止电荷相关联的电场的基本性质。 一、电荷一、电荷 自主学习: (学生回顾初中学习内容,完成下列空格)自主学习: (学生回顾初中学习内容,完成下列空格) 两种电荷两种电荷 1正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称为正电荷 符号: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称为负电荷 符号: 进一步提问,丝绸和玻璃摩擦后丝绸带什么电?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什么 电? 学生回答:丝绸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学生阅读教材 P2内容,回答什么是电量,电量的单位。 2 2电荷量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符号: Q 单位:库仑 教师演示: 橡胶棒和毛皮摩擦; 玻璃棒和丝绸摩擦, 摩擦后分别靠近碎纸屑或

3、者通草球, 发现可以吸引它们,得出带电体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基本性质: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一般情况下, 物体不带电, 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电荷?怎样使物体带电? (学 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二、起电方式二、起电方式 阅读教材思考阅读教材思考:物体的微观结构,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 原子(中性)原子核(正电) 核外电子(负电) :位于原子核附近,束缚力较小,易脱离 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由于原子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中电子的多少和运 动状况也不相同。 1 1自由电子:自由电子: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

4、 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 2 2离子:离子: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注意: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这就使 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 带电及带电方式带电及带电方式 使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带电状态的过程叫 带电 。 强调:不带电不是说物体内部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均等,平时呈电中性,故不强调:不带电不是说物体内部没有电荷,而是正负电荷均等,平时呈电中性,故不 显电性,即是通常说显电性,即是通常说的不带电。的不带电。 常见的起电方式有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等。 1 1摩擦起电摩擦起电: 定义:由于摩擦而使物体带上电的方式成为摩擦起电

5、。 原因(实质) :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两物体通过摩擦可以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2 2感应起电感应起电 带电导体C,靠近A、B,有何现象? 将A、B分开,再移走C,A、B带电情况如何? 这说明什么? 若先把C移走, 再将A、 B分开呢? 用手接触导体B端(或接地)呢? 静电感应: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 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 带同号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静电感应。 定义:定义: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叫感应起电。 思考:怎样才能使带电体移走后,金属两端均带电?(带电体移

6、走前,将金属分开) 验电器和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验电器和静电计在结构上的不同: 作用:均可判定物体是否带电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 不同: 构造:静电计金属杆下部的水平轴上装有金属指针,指针可以绕水平轴灵活转动,外面 圆桶的底部有接线柱。验电器中的金属杆下部悬挂着两片金箔。 原理:静电计的外壳为金属,金属外壳与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一个特殊的电容 器, 它在静电计工作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验电器外壳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 一般是用玻璃做的。 3 3接触起电接触起电 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体接触后的带电特征: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体接触后的带电特征:先中和后平分先中和后平分 举例说明:两个

7、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球 A、B,分别带有电量QA= +610 -8C, QB=-210 -8C,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两球 分开后分别带点多少? 解答:金属中能自由移动的是电子,故电子由 B 向 A 转移,按照分配原则,最终带 电均为 210 -8C,故移动电子量为-410-8C 这这些起电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些起电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起电本质:起电本质:电子的转移,将正负电荷分开,并非是创造了电荷,在分开或转移过程中总 量保持不变。 三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内容内容 表述表述 1 1: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8、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 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可以产生或湮没。例如,一个高能光 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一 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 一对正、 负电子可以同时湮没, 转 化为光子。 表述表述 2 2: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四四元电荷元电荷 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 自然界存在的最小电量称为元电荷,符号:e,e=1.610 -19电子不是元电荷,密立根油 滴实验。质子、电子均是电荷,所有带电体的电荷均为 e 的整数倍,电荷量不能连续变 化。 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 电量与质量的比值,电子的比荷 11 1.76 10 c/kg e e m 比荷也称为荷质比。 小结: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