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语文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 24 题,共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形式(节选) 中国动画电影历史源远流长,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 内容和艺术性都远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 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动画电影界获得 了“中国学派”的美誉。“中国学派”动画电影题材大多取材于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 言、古典小说等。艺术形式主要源于传统艺术:传统绘画、
2、壁画、民间剪纸、皮影、年画、 版画等等。“中国学派”在世界动画电影界屡获殊荣,载誉数不胜数。 在当下美日动画垄断世界市场, 本土动画茫然无所向的境遇下, “中国学派”的众多艺 术形式仍然可以启发我们。例如,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从民间的皮影戏、窗花、 剪纸艺术中得到灵感, 创作出让世界惊叹的剪纸片种动画片; 荣获英国国际电影节杰出电影 奖等的大闹天宫、荣获法国布尔波拉斯青年童话电影奖等的哪吒闹海,人物动作依 据于国粹京剧,造型博采众长,从古代的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从敦煌壁画、民间年画、 庙堂艺术以及印度绘画中汲取灵感, 使得作品极具中国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 创造了具有强 烈的装饰效果和鲜明
3、民族特色的动画形式; 荣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帆奖等 5 个奖项的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突破了传统动画惯用的“单线平涂”的技法,借鉴齐白石的绘 画风格, 用浓淡相宜的水墨和层层濡染的技法作为造型的表现手段将中国水墨文化淋漓尽致 地在动画电影中做了一次深情演绎,让世人震惊不已。水墨动画牧笛的场景设计:竹林 鸣泉、竹筏鱼鹰、山川飞瀑、阡陌纵横等等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副美妙的水墨山水画,充满诗 情画意。 与美日动画追求的再现角色活动的典型环境迥然异趣的是, “中国学派”更着意背景设 计的装饰风和写意化。例如三个和尚在画面上就是采用中国传统民间绘画中常用的空白 背景和平面构图的表现手法: 在空白处放着
4、水缸代表在室内; 空白处画蝴蝶翩飞暗示在野外, 从而达到以虚代实的目的。 三个和尚再一次用中国绘画艺术的智慧与博大精深赢得了世 界的青睐。 在音乐方面, “中国学派”的背景音乐多运用中国传统民乐, 琵琶、 古琴、 笛子、 扬琴、二胡、古筝、唢呐的独奏或合奏,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民族气息。“中国学派” 不断探索新的动画电影艺术表现形式, 紧紧围绕中国民族艺术形式核心, 一次又一次地给世 界动画电影界以感叹与惊艳。 无庸置疑, 所有这些宝贵而又独具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动画电 影形式,能够赋予当下的动画电影以启示。当然,在世界动画电影发展突飞猛进、技术日新 月异、观众审美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要求不断变
5、化的今天,当下中国动画电影还须在已有积 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的方方面面作出具有创造性的提升。 (摘自文艺争鸣2010 年第 11 期) 1.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不仅历史源远流长、种类繁多,而且比日本和美国动画电影的 艺术性高。 B.“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均取材于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言、 古典小说等。 C.“中国学派”动画电影艺术形式主要由壁画、剪纸、皮影、版画、传统绘画等传统艺 术组成。 D.“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民族风格非常鲜明,在世界动画电影界曾获各种奖项,赞誉 数不胜数。 2. 下列关于传
6、统的经典剧目获得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让世界惊叹,它的创作灵感主要来自民间艺术,如民间皮影 戏、剪窗花等艺术形式。 B. 从国粹京剧中获取灵感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是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在国 外获得大奖的根本原因。 C. 小蝌蚪找妈妈获得大奖是因为突破了传统动画惯用的“单线平涂”的技法,并且 使用了源自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段。 D. 水墨动画牧笛的每一个场景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中国水墨文化的特点,从而使整 个画面充满 了诗情画意。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 由于当前美日动画电影垄断了全球市场, 所以本土动画制作者不能茫
7、然失措, 而应该 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寻找突破。 B. “中国学派”的困境在于只注重背景设计的装饰风和写意化,这与当前动画电影所 追求的典型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差距。 C. 从音乐运用的角度来说, “中国学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它融入了中国的传统民 乐,洋溢着浓浓的民族气息。 D. 今后, 中国动画电影只要能不断探索出新的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表现形式, 就一定会 在世界动画电影界超越美日动画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46 题。题。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 那事已经发
8、生过了。 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 100 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 飞船航行了 23 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 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 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 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 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 飞船进入低轨道, 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 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 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
9、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 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 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 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 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 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 构筑一个三维画面, 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 限的互动。 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 所以现在他一眼就看 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
10、动装置。 “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 “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 “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 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 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 姑娘捂着脸哭起来。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 “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 了刚才的悲伤。 “我没兴趣。” 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 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 “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 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
11、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 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伟大的宏纪元, 美丽的宏纪元,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 地面的震动时, 他产生了一个幻觉: 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 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 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 下 40 度左
12、右。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 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 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 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 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 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 像地面上的几个大 水泡,反射着阳光。 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 欢呼。 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 着他最后一个人类。 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
13、捂住脸抽泣起来。 歌声戛然而止,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 “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 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进那个透 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 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 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 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 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 人类还在,文明还在。 “前辈,微纪元欢迎您!”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当城市图像出现后 ,本文开头部分营造出的沉郁氛围变得较为轻快,这两种氛围的 更替,给读着带来了一种奇幻的阅读体验。 B. 地球领袖是一位十几
14、岁的、天真的、娇滴滴的漂亮姑娘,这一形象来自先行者的大 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C. 先行者着陆后,看到天空是“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孤独的感觉像是被雪崩所 埋,这都是以身心感受来写先行者对过去地球的深刻眷念。 D. 姑娘率众在广场等候、迎接先行者“前辈”,间接说明“微纪元”的人们继承了以 往的人类文明,科技水平已经很高。 5.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5 分) 6.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 分)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段阅读(一)文言文段阅读(2020 分)分)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 7
15、11711 题题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 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 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超到鄯善,鄯善王广奉超礼敬甚备,后忽更疏懈。超谓其官属曰: “宁觉广礼意薄 乎? 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明者睹未萌 ,况已著耶?” 乃召侍胡诈之曰:“匈 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俱服其状。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 饮。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今虏使到裁数日,而 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官属皆曰:“今 在危亡之地,死生从司马。”超曰: “不入虎穴,不
16、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 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 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众曰:“当 与从事议之。”超怒曰:“吉凶决于今日。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死无所名,非壮 士也。”众曰:“善。”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 曰:“见火然 ,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 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众百许人悉烧死。 【注】班超:班固之弟,沟通西域,为发展与西域的政治文化联系做出不朽功绩。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宁觉广礼意薄 乎 薄:微薄
17、B.明者睹未萌 萌:开始发生,显现 C.可殄尽 也 殄尽:全部消灭 D.见火然 ,皆当鸣鼓大呼 然:“燃”,燃烧 8.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悉会 其吏士三十六人 会 天大雨,道不通 B.因 激怒之曰 独有因 夜以火攻虏使 C.今虏使到裁 数日 唯大王裁 其罪 D.遣与从事郭恂俱使 西域 匈奴使 来数日 9.下列句子中,不能都表现班超多谋善断的一项是(3 分) A.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 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 B.此必有北虏使来,狐疑未知所从故也 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 C.从事文俗吏,闻此必恐而谋泄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D.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
18、酒酣,因激怒之曰 10.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班超从鄯善礼节上的先敬后废, 察知有变, 便机智诱供鄯善侍者, 断然采取相应措施。 B.鄯善佯结汉朝,暗通匈奴,终于被班超发现,得到应有的下场。 C.班超运用激将法,发动官兵,出敌不意,火攻匈奴,一举获胜。 D.班超英勇善战,出使西域又多谋善断,终于取得巨大胜利。 11.翻译文中划线语句(8 分) (1)乃召侍胡诈之曰:“匈奴使来数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俱服其状。(4 分) (2)而王广礼敬即废。如令鄯善收吾属送匈奴,骸骨长为豺狼食矣。为之奈何!(4 分) (二)古诗文阅读(二)古诗文阅读(1212 分)分) 【甲】使
19、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1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 “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 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
20、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 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 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13.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4.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6 分) 15.古诗默写。(10 分) (1)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_。(诗经关雎) (2)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3)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4)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_, _。
21、(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 乡愁的是:_,_。 (6) 文天祥的 过零丁洋 中以比喻的方式描述国事和自身境况的诗句是: _, 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20 题。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A 。 “山盟虽在,锦 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 fi 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 xi,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 准 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 B (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让我记忆深刻
22、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 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 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16.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依次填写)。(3 分) 锦 书 痛彻心 fi 不 xi 17.结合语境,在 A 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 (2 分)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_。 18.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 B 处横线上。(2 分) 这是杨绛先生 (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19.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 20
2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 ,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 的责任。 C.杜闯本想认真准备,但见他们水平参差不齐 ,也只好由着他们敷衍了事了。 D.虽明知网络游戏危害巨大,可有些学生依然抵挡不住诱惑,一个个前赴后继 地扎了进 去。 2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目前, 少数政府网站变成花架子的现象在全国较为普遍, 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只 为赶时髦,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却没有及时跟上。 B.美国抛出的人权报告充满了颠倒是非、
24、 隐瞒和捏造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恶毒诬蔑和 深刻仇恨。 C.通过对变异和正常老鼠大脑及行为的比较, 科学家就可以确定那些被破坏的基因所具 有的作用。 D.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基础理论研究。 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的, 。 , , 。 。 比如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有时候缺点换个场景可能就是优点了 聪明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认识它们 往往还能把缺点变成优点 巧妙地展现出来 可它们的呈现往往还需要参照物 A. B. C. D. 23.综合性活动(7 分)
25、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江津中学 2021 高的同学们决定开展“会诗词咏 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会诗词】(2 分) 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 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 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 甲:_ 乙:_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甲) 远远游蜂不记家, 数行新柳自啼鸦, 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 燕归无语傍人斜, 晚风吹落小瓶花。 (乙) 【咏经典】(2 分) 经典咏流传 用现
26、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 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 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 将经典 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_ 【信中国】(3 分) 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 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 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 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 “两台” :
27、一是国酒茅台, 一是戏剧 梁山伯与祝英台 。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 三、写作(三、写作(6060 分)分) 24.24.作文作文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我们走过山川田野, 领略自然风光; 走过街市阡陌, 感受世俗万象; 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3)不少于 80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 2019-2020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答案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1.D【解析】A
28、项,扩大了范围,原文为“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 B 项“均 取材于”过于绝对。C 项,“源于传统艺术”而非“传统艺术组成”。 2.B【解析】B 项,以偏概全,不仅仅从“京剧中”获取灵感。 3.C【解析】A 项,强加因果,从原文看,这两者并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B 项,偷换 概念,原文只是说“中国学派”和日美动画在典型环境上的区别,并没有说是差距。D 项, “中国动画电影只要能不断探索出新的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表现形式, 就一定会在世界动画 电影界超越美日动画”过于绝对。 4.B【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和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 魅力的能力。B 项,“这一形象来自先行
29、者的大脑信号,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是 错误的, 因为根据文本可知, 先行者所看到的小姑娘形象并非是他对人类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而是真实存在的。 5.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 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 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 燃起了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人的心理变化过 程可根据小说中的相关描述分析得出。如“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 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
30、“先行者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 文明已成过眼烟云”等。希冀与期待。虽然先行者知道一切,但还是闭起双眼默祷着,他 希望睁开眼看到一个蓝色水晶球般的地球。 失望与悲伤。 当小姑娘说出人类已经不存在时, 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激动与兴奋。当先行者看到半球透明玻璃罩中的人类和文明时,看 到了希望。 6.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 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 即地球灾难及文 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游戏、视 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但更 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
31、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出 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题目的主观性很强, 发散空间很大。这对平时阅读面很广、善于思考的人十分有利,由此可见命题者的指向十分 明确为当今的语文教学起到了较大的指挥棒作用。 科学是幻想的基础。 文中大量的科学存 在为科幻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构成了小说想象的依据性内容, 为幻想提供了条件。 (2) 幻想是对科学的拓展。幻想出“宏纪元”与“微纪元”,在科学的基础上合理展开。(3)科 学与幻想的结合,通过对黑白色地球幻想,引起人们对文明的思考。 7.A【解析】本题考
32、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 项,薄:减低。 8.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 项,因:乘。A 项,会:召集;适逢。C 项,裁:通“才”,裁决。D 项,使:出;使者。 9.D【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D 项,前句表现的是其英勇善战。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 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 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 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 项,并非佯结汉朝,
33、暗通匈奴,而是受匈奴 胁,不敢投靠汉朝。从其“奉超礼敬甚备”可知。故选 B 11.(1)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现在在哪里?”侍者惊 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 (2)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 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 【解析】本题考査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 解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正确译出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等,注意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作”,欺骗;“安 在”是宾语前置句,“安”是疑问代词,哪里;正确语序是“
34、在安”。“服”,承认。(2) “属”译为“这些人”;“长”译为“长久”;“为之奈何”是固定句式,意思是“对此怎 么办?”“为”是介词“对”的意思,“之”是代词“此”“这”的意思,“奈何”是疑问 代词“怎么”的意思。这个句子也可以这样解释:“怎么处理这事呢?” 【参考译文】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带兵另外去攻打伊吾,在 蒲类海作战,杀死了很多敌人就回来。窦固认为他有能力,就派他跟从事郭恂一起出使到西 域。 班超来到鄯善,鄯善王广接待班超恭恭敬敬,礼节周到,后来一下子变得疏远懈怠。班 超对随同他的官兵说: “难道不觉得鄯善王广礼敬的心意减低了吗?这一定是有北方敌人的
35、 使者到来, 他心里犹豫, 不知道要依从哪一边的缘故。 聪明人在事物未显现时就已经看出来, 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 就叫来鄯善国的侍者, 骗他说:“匈奴使者来了几天, 现在在哪里?” 侍者惊慌害怕,就把情况全部都说了。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 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你们和我都在荒漠极远的地方, 想立下大功来求得富贵。如今敌人的使者到来才几天,鄯善王广的礼节诚敬就没了。如果让 鄯善王将我们送给了匈奴,我们的躯体就将永远被豺狼所啃食。我们该怎么办!”官兵们都 说:“现在处在危险的地方,是生是死都听从司马的。”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 子。现
36、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 害怕, 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 消灭了这些敌人, 鄯善一定会吓破胆, 那就可以完成使命, 成功立业了。”大家说:“应当跟从事商量商量。”班超生气说:“是凶是吉,就在今天决 定。从事文绉绉的一个庸俗官吏,听到这事一定会害怕而让计谋泄露。死得不明不白,就不 是壮士。”大家说:“好。”刚入夜,班超就带着官兵奔向敌营。刚好那天刮大风,班超让 十个人拿着鼓,藏在敌人房屋后面。约定说:“看到火烧起来就全部擂鼓大喊。”其他人全 部拿着兵器弓箭埋伏在房门两旁。班超就顺风放火,前后擂鼓大喊。里面的敌人全部乱成一 团,班超亲手杀死三个敌
37、人,其他官兵斩杀那些使者和随从卫兵三十多个,其他的一百多个 全都烧死。 1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诗,逐句进行分析。C 项理解不正确,“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 得淋滴尽致”“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 13.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 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国家,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 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事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
38、寸 心明自日,千里暗黄尘”一句,精微入妙,词语新颖,内涵丰富,艺术概括力强,揭示了征 人光明的内心世界。他心系着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驰聘疆场,报效君王。所以 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心系祖国,视死如归,报效君王的思想感情。 14.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 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 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 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
39、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 凄清的边塞景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诗歌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 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诗歌,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 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本题要求分析景色的特点, 回 答此题要抓住具体景物来分析特点。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选取了塞外特 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 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一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 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15.(1)在河之
40、洲 君子好逑 (2)停杯投箸不能食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16.jn 扉 屑 17.示例:光明是对黑暗的告别。 18.平静超然 19.删掉“在,当中”或删掉“让” 20.D 【解析】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 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 D 项,前赴后继:前面的上去了,后面的 紧跟上来。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是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妥。沧桑巨变:比 喻世事的巨大变迁,形容变化很大。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参差不
41、齐: 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21.C【解析】A“少数”与“普遍”相矛盾 B.“事实”后加“的内容”;D “加强”与 “水平”“提高”与“研究”均不能搭配。 22.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读完题目提供的语 句,明确总体话题,找出其中的关键性词语(比如代词和关联词),然后结合材料的语境, 注意前后语句的承接关系和对应关系,进行排序。解答本题可以用排除法,首先后文“比如 一个说话大嗓门的人,在嘈杂的地方或是需要找人的时候,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是用来证 明的,由此排除 A、B 项;其次“巧妙地展现出来”的是缺点变成优点,所以正确顺序应 为,由此排除 C 项;故选
42、D。 23.【会诗词】C B 【咏经典】咏诗词弘扬传统 【信中国】让后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海内外弘扬传统文化 24.【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类命题作文,在审题立意上 我们既要把握好材料的内涵,又要结合所给的命题, 吃透文题目本身来确定立意和写作重点。 从题目的角度来说,“走过,才明白”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亲和力,正如试卷材料提示中所 指出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而高考作文的小作者们正当十七八岁的花样年华,走 过了小学尤其是初中这段成长的岁月,当然会有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感触可以 抒发,所以不存在考生无话可说的尴尬,也不会轻易的发生偏题跑题的情况。因此这道
43、作文 题是面向全体考生的一道写作起点较低的作文题。 当然,写作起点低不意味着写作落点(选材)准,更不意味着写作的终点(立意)就是 我们期待的“诗和远方”。在这里要避免材料的俚俗,文中的“走过”最好是一份独特的经 历,如果写的是生活的鸡零狗碎,尤其是未经自己思维和情感过滤过的素材(比如大家共同 经历的复习考试的零散的材料),是不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考场作文最好有较为明确 的写作主旨的揭示,这是文章的立意。可以做一个填空:走过,才 ,如:走过泥 泞,才明白晴天的可贵;走过风雨,才明白彩虹会升起;走过成长的岁月,才明白长大不是 一个人的事很多很多脱俗的立意可以点亮读者的眼眸。 有意思的是, 有时可以从某个立 意出发, 去寻找相关的个别化的题材来表现; 有时则可以从自己感触最深最具独特个性的材 料出发升华出文章的主旨,从文章写作的操作层面上困难其实不大,关键是这份独特的“走 过”和“明白”没有平时的积累是很难达成的。 另外,千万别忽视“才”这个副词的存在,它让文章的标题前后具备了某种条件关系, 也捎带了一点思辨的色彩,甚至让这道题目写成议论文也有了很大的可能。品味这个词语, 文章结尾揭示的那个道理,是“走过”方能明白的,换句话说,这个道理起初轻易是不会明 白的。文章里应该有相关的点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