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46.83KB ,
资源ID:15006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500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2 辛亥革命 对点训练(含答案))为本站会员(画**)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2 辛亥革命 对点训练(含答案)

1、第第 2 课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题组 1 武昌起义 1晚清政府推行的自救运动“新政”和“预备立宪”,虽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但 是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促使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B加强了清政府的综合实力 C阻挡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D为酝酿民主革命创造条件 答案 D 解析 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故答案为 D 项。其他选项说法皆不符合史实。 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这说明 中国同盟会( ) A推动了各个革命团体的“百家争鸣

2、” 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日益高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工农运动风起云涌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反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 发展,故选 B 项。 3庄秋水在武昌三日:谣言下的革命中写道:“10 月 10 日的武昌城盛传清政府正在捉 拿没有辫子的革命党的谣言。不管是有罪还是无罪,汉族士兵都害怕自己会在大清洗中 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这则材料实际上反映了( ) A辛亥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B清政府的失控与信用破产 C谣言有时候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D武昌起义带有一定偶然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汉族士兵听信谣言,害怕自

3、己会在清政府的大清洗中丢掉性命,意识到投入叛 乱比丢掉性命更合算,说明士兵的反叛并非完全是接受了革命思想,而是因谣言害怕清政府 的清洗,而投入革命。由此可见,武昌起义的爆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故 D 项正确。 题组 2 中华民国的建立 4公元 1912 年 1 月 2 日,孙中山发布改历改元通电 :“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 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 ) A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 B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要 C彰显中华民族的民族诉求 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 答案 A 解析 改元是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重要标志,指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

4、号,是君 主专制的产物。由此可见,材料中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 缚,A 项正确。 5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它规定( )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 确 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由参议院制定的,它确立的是责任内阁制,革命派企图用它 来限制袁世凯独裁。由此可见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C 项。 6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 现了( ) A革命党人在政治上的软弱性 B革命党人

5、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C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留借口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答案 B 解析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体现在反封建的不彻底和反帝的不明确上,与“临时”无关,故 A 项错误; 因为考虑到革命还没有完全胜利, 无法真正实现全民的民主, 因而革命党采用了“临 时”的说法,体现了他们对民主共和精神的坚持,故 B 项正确;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与“临 时”没有逻辑关系,故 C 项错误;民国政权在革命过程中脱离基层群众,缺少人民支持,但 不是体现在革命结果的“临时”上,故 D 项错误。 题组 3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7N 佩弗远东一书认为:“1911 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

6、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 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 是一代人。”对“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没有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辛亥革命成果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 C没有摧毁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挽救中国的道路 答案 D 解析 “失败的是一代人”是因为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真正可以挽救中国的道路,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故选 D 项。 8(2019 合肥高一检测)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 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

7、如此,内骨 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答案 C 解析 鲁迅先生的话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带有大量的封建残余,尤其是军政府中还有 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这说明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最终也必将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 故选 C。 9(2018 北京东城区期末)史学家唐德刚民国前十年称:“君权是中古的制度;民权 是现代的制度。在政治上把中古的制度换成现代的制度,用个抽象的名词,便 叫做政治现代化。”中国政治现代化开端于( )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中日甲午战

8、争 D辛亥革命 答案 D 解析 A、B、C 没有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排除;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符合题意,故选 D。 10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 1911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 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而是新文化运动动 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 A 项错误;由材料中“辛亥革命为 1911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 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9、”可知,作者是在强调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的历史功 绩,故 B 项正确;C、D 两项都是辛亥革命的结果,但是和材料题意不符,排除。 11清帝退位后,定都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 申报曾发表文章指出:“南北二者比较 之,则江左为偏安之局,北京有建瓴之势。若进而言武昌,则南北两京均居于一偏恢恢 帝都,无逾于此。”申报认为( ) A南京环境安定适合定都 B北京能领导全局适合定都 C武昌位置居中适合定都 D地理位置对定都没有影响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若进而言武昌,则南北两京均居于一偏恢恢帝都,无逾于此”得出武 昌位置居中适合定都,故 C 项正确。 12(2019 青岛胶南一中竞赛)

10、1912 年 3 月,中华民国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 。下列条款,直接制约临时大总统权力的是( )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D“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答案 C 解析 C 项“国务员辅佐”,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制约了临时大总统的权力,故 C 项 正确。 1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第一条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质意义是( ) 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 C确定了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答案 A 解析 封建君

11、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掌握一切大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 于国民全体,实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 A 项正确。 14(2018 青岛胶南一中竞赛)武昌起义后,很多地区的农村士绅大部分持三种态度:一种是 顽固守旧,拼命抗拒,愚忠清廷,一种是走走看,认为“民心噪逆,朝野纷争,上下未有所 定,此时欲顺不可,欲拒弗能”, 一种是顺水推舟,积极响应,在革命的口号中借以自保, 并扩大权势。士绅的态度说明( ) A革命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B传统士绅对革命的冷漠 C士绅对清政府的同情理解 D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出武昌起义后,农村士绅大多反对、观望或投机革命,这是革命

12、思想并未深 入人心的结果,反映出辛亥革命的局限,故 D 项正确。 15 (2018 新泰二中学测)辛亥革命后, 某人翻译了 平民政治 , 出版时易名为 共和政治 国粹学报一段时间销路不畅,改名共和杂志后,变得十分抢手。这表明( ) A平民对待传统文化淡漠 B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 C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民国初期共和观念风行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后”“改名共和杂志后,变得十分抢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故 D 项正确。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

13、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 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材料二 五四运动前, 陈独秀说: “君主也是一种偶像, 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 全靠众人迷信他, 尊崇他, 才能够号令全国, 称作元首; 一旦亡了国, 像此时清朝皇帝溥仪, 俄罗斯皇帝尼古拉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陈独秀偶像破坏论 材料三 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 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 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1)请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

14、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的革命斗争史实。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对皇帝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如黄 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建立革命政权中华民国。 (2)革命前认为皇帝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革命后破除了这一迷信。 (3)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 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即可。 第(2)问要注意紧扣材料中由“偶像”到“比 寻常人还要可怜”的变化,结合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将皇帝拉下神坛,使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一历史功绩来回答。第(3)问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