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11 页 2020 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0 分) 1. 今年世界第 51 个地球日(4月 22 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增加水中氮磷含量,以促进水中生物生长 B. 禁止滥砍乱伐林木,以保证生物多样性 C.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以保护环境 D.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以节约资源和能源 2.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稍上方 B. 称量氢氧化
2、钠固体时,需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同种纸 C. 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严禁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蘸取 D.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玻璃棒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 某同学记录的下列实验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 A. 木炭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都发出红光、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B. 在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观察到食盐水、蔗糖水都能导电 C. 2和2都溶于水,它们的水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 分别灼烧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都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 4. 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持续燃烧了五个多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森林大火产生烟尘、CO、2等污染物 B. 森林燃烧
3、时温度达到了树木的着火点 C. 设置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撤离了可燃物 D. 杜绝烟火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 5. 如图是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2+ 2 C. 乙和丙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 D. 1 个丁分子中含有 10个质子和 10 个电子 6. 学习化学要明辨是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浓盐酸瓶口变红,说明微粒在不断运动 B. 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相差甚远,是因为内部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可以
4、提高肥效 D. 在进行模拟炼铁实验时,要先通入一会儿 CO,然后再加热氧化铁 7. 下列对各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生活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电池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 用加碘盐检验馒头中是否含有淀粉 将豆浆制成豆腐时,蛋白质会变性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材料 碘摄入不足会引起人体甲状腺肿大 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导致坏血病等 在铁制品表面涂油、烧制搪瓷可防锈 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钢都属于复合材料 A. A B. B C. C D. D 第 2 页,共 11 页 8.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时,
5、a与 b 的溶解度相等 B. 1时,c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5 C. 2时,50g的 a 溶于 50g水,所得溶液的浓度为50% D. a 中含有少量 c 时,一般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a 9. 下列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其目的的是( ) A. 区分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B. 除去2中混有的少量 HCl气体:将气体通入3溶液 C. 鉴别 NaCl和43固体:取样,加水,测量溶液温度 D. 分离混在一起的23与3: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10.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B、E含有相同的元 素且 E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B、C是同类物质,D是 温室气体。图中
6、“”表示物质转化关系,“一”表示 物质能反应(部分反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A、B、E物质类别是酸、碱、盐 B. B 在生活中常用做干燥剂和冷却剂 C. 一定条件下,C与 D反应生成有机物 D. 图中所有反应,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0 分) 11. 现有以下 5 种物质,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字母填空。 A.纯碱 .硝酸钾 .明矾 .活性炭 .氮气 (1)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 (2)可用作洗涤剂的是_; (3)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 (4)可吸附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12. 利
7、用 pH传感器可以精确测出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 pH的 变化。如图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 pH 变化曲线, 请回答: (1)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是_。 (2)向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中,加入 100g 氢氧 化钠溶液时,混合液的 pH正好位于 B点,求该氢氧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0 分) 第 3 页,共 11 页 13. 水在化学中有许多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是氢能的来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用_检验正极产生的气 体。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水的作用是_。 (3)用燃
8、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时,常用水替换被消耗的氧气。如果实验 比较成功,则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_。 (4)水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请你再举一个例子:_。 14. 某计算机电路板中含有 Fe、Cu、Ag、(镍,银白色)等金属,某工厂按如图实验 流程回收部分金属。已知2 + 2+ 224 加热 24+ 22。 (1)操作的名称是_。 (2)滤液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 (3)滤液和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由图中可以得出 Ag、Fe、Ni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0.0 分) 15.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
9、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是_。 (2)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组合是_。 (3)若要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 装置组合是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选择的发 生装置为_;用装置 D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的物理性质。若将 B和 F 连接起来,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则 B中产生的气体是_。 16. 今年新冠病毒肺炎肆虐全球,医用口罩成为急需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制作医用口 罩的材料进行了科学探究。 探究一:口罩材料能燃烧吗?是什么样的材料制造的? 【实验 1】取样,点燃,
10、产生火焰,冒黑烟,有特殊气味;燃烧过程中熔化滴落的 液体能拉成丝,冷却后的灰烬坚硬、不易碾碎。 【结论 1】 口罩材料能燃烧, 其材料是_。 (选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 探究二:口罩材料的组成元素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遇水变蓝色。 (2)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在本实验中用作吸收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 【实验 2】将口罩燃烧后的气体通入如图 1中的装置,气体通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_(填“AB”或“BA”)。实验时观察到 A装置中的现象是_,B装置中 第 4 页,共 11 页 的现象是_。 【结论 2】口罩的材料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
11、元素。 【实验 3】为了确定材料的组成中是否有氧元素,同学们称取2.1剪碎的样品放入 玻璃管中,通入充足的氧气,加热(实验装置如图 2所示)。充分反应后,燃烧产物 被完全吸收,D 装置增重2.7,E 装置增重6.6。 【结论 3】口罩材料中一定_(填“有”或“没有”)氧元素;口罩材料中碳元 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反思拓展】 (1)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 (2)实验 3 的操作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使样品完全燃烧,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 入氧气,其目的是_(填字母)。 .防止浓硫酸倒吸 .将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入 D、E中完全吸收 .使样品完全燃烧 (3)若没有 F装置,则会导致_元素的测定结果
12、偏大。 第 5 页,共 11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增加水中氮磷含量,会引起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 B、禁止滥砍乱伐林木,以保证生物多样性,能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C、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减少污染,以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 D、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故选项正确。 故选:A。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节约资源;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 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 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2.【答案】B
13、 【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 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 正确。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 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 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 卡对比来确定.不能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
14、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 判断。 C、根据用 pH试纸测定溶液的 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 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木炭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 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错误; B、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
15、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水中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的,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故错误; C、2和2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和亚硫酸,它们的水溶液都显酸性,能使 石蕊试液变红,故正确; D、聚乙烯点燃没有刺激性气味,而聚氯乙烯点燃后有刺激性气味,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木炭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B、根据溶液导电的原因分析; C、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D、根据聚氯乙烯燃烧具有刺激性气味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分类, 完成此题, 可以研究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第 6 页,共 11 页 选择的鉴别方法要能够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 4.【答案】A 【解析】解:.
16、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说法错误; B.由燃烧的条件可知,森林燃烧时温度达到了树木的着火点,选项说法正确; C.由灭火的原理可知,设置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撤离了可燃物,选项说法正确; D.杜绝烟火是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措施,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空气污染物来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C.根据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防火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预防火灾的做法等,难度 不大。 5.【答案】D 【解析】解:可以看出反应物是3和 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2和2两种分子,所 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 + 43 催化剂 52+ 62;
17、 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甲物质是由一氧化氮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 + 43 催化剂 52+ 62,故错误; C、乙为氨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丙为氮气,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0 价,故错误; D、由图示可知:丁为2,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10个质子和 10个电子,故 D 正确。 故选:D。 根据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析反应物、 生成物的微观构成, 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方程式,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 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解:A、把
18、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浓盐酸瓶口变红,说明氯化氢分子在不断 运动,与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故 A 说法正确; B、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 B说法正确; C、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氨气,降低肥效,所以铵态氮肥与 草木灰、熟石灰等碱性物质不能混合施用,故 C 说法错误; D、在进行模拟炼铁实验时,要先通入一会儿 CO,然后再加热氧化铁,是为了排净装 置内空气防止爆炸,故 D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B、根据石墨和金刚石结构不同考虑; C、根据铵态氮肥
19、的使用注意事项考虑; D、根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特点,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特点,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 回答本题。 7.【答案】D 第 7 页,共 11 页 【解析】解:A、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 A 错; B、碘遇淀粉变蓝中碘是碘单质,加碘盐中是碘酸钾,含有碘元素,不是碘单质,不能 用来检验淀粉,故 B错; C、缺少维生素 A 得夜盲症,故 C 错; D、在铁制品表面涂油、烧制搪瓷可防锈,隔绝空气和水分;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钢都属 于复合材料,故 D 正确。 故选:D。 A、根据电池的原理考虑; B、根据碘遇淀粉变蓝中碘是碘单质考虑; C、根
20、据缺少维生素 A 的病症考虑; D、根据防锈方法和材料的分类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电池的工作原理,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防锈方法,熟悉材料的分 类方法。 8.【答案】D 【解析】解:A、1时,a与 c的溶解度相等,a与 b的溶解度相等错误,故选项错误; B、 1时, c的溶解度是 20g, 因此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 20: 120 = 1: 6, 1: 5 错误,故选项错误; C、 2时, a的溶解度是50g, 50g的a溶于50g水, 所得溶液的浓度= 25 75 100% 33.3%, 50%错误,故选项错误; D、a 中含有少量 c时,一般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a 正确,因为
21、 a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而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B、1时,c 的溶解度是 20g,因此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1:5错误; C、有关质量分数的及时要正确; D、溶液结晶的方法。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 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 题中。 9.【答案】B 【解析】解:A、取样,加肥
22、皂水,振荡,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 碳酸氢钠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除去氯化氢后带入二氧化碳, 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取样,加水,测量溶液温度,温度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 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得到碳酸钙和碳酸钠溶液,蒸 发滤液可以得到碳酸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A、取样,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浮渣的是硬水,产生泡沫的是软水; B、碳酸氢钠能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23、; D、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第 8 页,共 11 页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C 【解析】解:A、B、E含有相同的元素且 E 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是温室气体, 则 D 是二氧化碳。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 碳反应,则 E 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分 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则 B 是氧化钙, A 是碳酸钙; B、C是同类物质,则 C 为氧化物,且能与氧化钙反应,则 C 为水
24、。 A、A、B、E 分别是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物质类别是酸、氧化物、碱,故选项 说法错误。 B、B是氧化钙,在生活中常用做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作冷却 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定条件下,C与 D反应,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一定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可生成 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图中的反应,酸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反应,可通过酸和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盐、水和 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 A、B、E 含有相同的元素且 E 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是温室气体,则 D 是二 氧化碳。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
25、应, 则 E 是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分解生成氧 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 B 是氧化钙,A是碳酸钙;B、C 是同类物质,则 C 为氧化物,且能与氧化钙反应,则 C 为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 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 抓住突破口(突 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11.【答案】E A B C 【解析】解:(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填:E; (2)纯碱溶液显碱性,能与油污反应,所以纯碱可用作洗涤剂;故填:A; (3)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
26、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故填:B; (4)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难溶性杂质而加速其沉降;故填:C。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NaCl 和 HCl 【解析】 解: (1)点溶液显酸性, 盐酸过量, 则 A 点溶液的溶质为 NaCl 和 HCl; 故填: NaCl 和 HCl; (2)当 pH值为 7 时,此时消耗氯化氢的质量为50 7.3% = 3.65 设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 = + 2 36.5 40 3.65 x 36.5 3.65 = 40 = 4 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27、数为 4 100 100% = 4% 答: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 (1)点对应溶液 7,说明酸过量; 第 9 页,共 11 页 (2)根据给出的图分析反应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进而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求算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 算过程要完整。 13.【答案】22 通电 22 +2 带火星的木条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 5 洗涤 等 【解析】解:(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2 通电 22 +2,正 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
28、的气体。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预先在集气瓶内留有少量水的作用 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用燃磷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时,常用水替换被消耗的氧气。由于氧气约占 空气体积的1 5,如果实验比较成功,则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体积的 1 5。 (4)水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例如:洗涤、溶解等。 故答案为:(1)22 通电 22 +2;带火星的木条。 (2)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3) 1 5。 (4)洗涤。 (1)根据电解水的的反应及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 (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3)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分
29、析回答。 (4)根据水的应用分析回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教材中与水有关的几个实验和水的应用,难度不大,加强实验的学习, 有利于解答本类题。 14.【答案】过滤 2+ + 4= 4+ Fe、Ni、Ag 【解析】解:(1)操作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故填:过滤。 (2)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亚铁,阳离子是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可以表示为 2+。 故填:2+。 (3)滤液中的硫酸铜和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4+ 。 故填: + 4= 4+ 。 (4)由图中可以得出 Ag、Fe、Ni的活动性,操作后得到镍和铁,是因为中镍能和 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30、镍和氢气,中硫酸镍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镍,即铁比镍活 泼,银不能和稀硫酸反应,说明镍比银活泼,Ag、Fe、Ni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Fe、Ni、 Ag。 故填:Fe、Ni、Ag。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 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 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 10 页,共 11 页 15.【答案】长颈漏斗 24 24+ 2+ 2 AC或 AE BC 2 + 3= 2+ 2 + 2 A 密
31、度比空气小 氧气 【解析】解:(1)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 平及气体符号;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为 A,氧气不易溶于水,选择 E为 收集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选择 C 为收集装置; 故答案为:24 24+ 2+ 2;AC 或 AE。 (3)实验室选用盐酸与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液混合物,不需要加热,因此 选择 B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择 C为收集装置,能溶于水不能用排 水法收集;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
32、配平及 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BC;2 + 3= 2+ 2 + 2。 (4)制取甲烷反应物为固体混合物,且需要加热,所以选择 A为发生装置;D为向下排 空气法收集装置, 利用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 燃烧需要可燃物、 氧气和达到着火点, 题目中白磷为可燃物,热水提供了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着火点,还需要氧气,因此提供 气体为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 (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
33、择收集装置;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向下排空气法装置回答气体性质; 根据燃烧三要素:可燃物、着火点和氧气,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 方法。 16.【答案】合成纤维 BA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白色固体变蓝色 没有 6:1 2 + 2= 23+ 2 b 碳 【解析】解:探究一: 【结论 1】 口罩材料能燃烧, 燃烧过程中熔化滴落的液体能拉成丝, 冷却后的灰烬坚硬、 不易碾碎, 说明其材料是合成纤维。 故填:合成纤维。 探究二: 【实验 2】
34、 将口罩燃烧后的气体通入如图 1 中的装置,气体通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BA,如果顺序 颠倒,则不能检验是否生成水; 实验时观察到 A装置中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B 装置 中的现象是白色固体变蓝色,说明反应生成了水。 故填:B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固体变蓝色。 【结论 3】 D装置增重2.7,说明反应生成了2.7水,2.7水中氧元素质量:2.7 16 18 = 2.4,E 第 11 页,共 11 页 装置增重6.6,说明生成了6.6二氧化碳,其中氧元素质量:6.6 32 44 = 4.8,则样品 中氧元素质量: 2.4 + 4.8 (2.7 + 6.6 2.1)
35、= 0, 因此口罩材料中一定没有氧元 素; 口罩材料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6 4.8):(2.7 2.4) = 6:1, 故填:没有;6:1。 【反思拓展】 (1)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2 + 2= 23+ 2。 故填:2 + 2= 23+ 2。 (2)实验 3 的操作中,通入足量的氧气使样品完全燃烧,停止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入氧 气,其目的是将燃烧产生的气体排入 D、E 中完全吸收。 故填:b。 (3)若没有 F装置,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进入 E装置, 则会导致碳元素的测定结果偏大。 故填:碳。 合成纤维燃烧过程中熔化滴落的液体能拉成丝,燃烧后的灰烬坚硬、不易碾碎; 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五水硫酸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 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 的基础;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 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