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792.82KB ,
资源ID:14213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421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课时作业(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课时作业(含答案)

1、第第 2 课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旷日持久的战争 基础巩固 1.一战中,使西线转入以阵地战为主的相持阶段的战役是( ) A.俄军的夏季攻势 B.马恩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索姆河战役 答案 B 解析 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以阵地战为主的 相持阶段。 2.1915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到了第二阶段。 下列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15 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 B.1916 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 C.1916 年协约国已基本取得胜利 D.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然掌握制海权 答案 C 解析 经过两年的作战,1916 年,战争的双方已进入胶着状态,都深深地陷

2、入了 战争的泥潭,都感到力不从心,双方都没能把对方置于死地,战争未见分晓。因 此,C 项的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3.1916 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 )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答案 B 解析 综合 1916 年战争的特点可知,这一年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故 A 项错误; 日德兰海战后,英国掌握了制海权,故 D 项错误;B、C 两项都是 1916 年战事的 特点,但从战争的发展态势看,B 项正确。 4.1916 年 5 月底,英德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 战

3、。这次战役( ) 是一战期间规模最大的海战 德军在交战中的损失远大于英国 德国没有 获得制海权 使德国被迫转入潜水艇战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在日德兰海战中,英国舰队的损失大于德国舰队,但英国海军仍然掌握着 制海权。这次战役后,德国的海军主力被迫龟缩在海港中,只有德国的潜水艇还 在四处活动。 5.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 :“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 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 坦克, 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 ” 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 ) A.凡尔登战役 B.日德兰海战 C.索姆河战役 D.马

4、恩河战役 答案 C 解析 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使用了自己的新式武器坦克,使德军大为惊 恐。 能力提升 6.圣诞快乐讲述的是一战期间法、德、英三国士兵在圣诞之夜宣布停战的故 事,回顾战争,在欧洲战场上,其重心转移的顺序是( )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顺序排列题,注意时间的先后及大战的三个阶段即 1914 年、1915 年、1916 年。第一阶段中德国根据“施里芬计划”采取先西后东战略,第二阶段 的 1915 年进攻重点放在东线,而 1916 年战争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故答案为 C 项。 7.老师在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关史

5、实时,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一组图片,最 准确地反映了图片展示的主题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旷日持久的阵地战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德的海上争霸战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新式武器 答案 D 解析 坦克、重炮、飞机、潜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新式武器,故 D 项 正确。其他选项均不能完整地反映这一主题。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 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 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是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 战争

6、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理想观念了战争的经济成 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 1914 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 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 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19151916 年的欧洲战争在军事上没有明显的进展,陷入了所谓的“堑壕战”。 两个阵营的士兵挖堑壕,时常发动进攻,仅能前进数米,或继续后退人们甚 至怀疑这与国家的生存有什么关联。战争已不像当初人们相信的那样,是为了正 义的高尚的战争,为国家流血是壮美的行为

7、;其看法变为,战争是丑陋的、无意 义的行为,无论是对死去的人还是对国家,都带不来丝毫的价值和利益。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概括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两年后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的变化。 (2)据材料分析一般市民对战争看法变化的原因。 (3)你认为还应该从哪一角度分析战争的性质? 答案 (1)变化:由“战争是正义的、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到“战争是丑陋的、对 国家毫无意义”。 (2)原因:战争持续的时间比预期的长,代价巨大;相持阶段(堑壕战)在军事上难 有明显进展,结局难料;对战争意义和目的的反思。 (3)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就某一国家而言,还应从侵 略与被侵略的角度来分析。如对于塞尔维亚人民而言,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明确指出欧洲各国一般市民对战争的看法由“为国家而 战”到“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再到“战争是 丑陋的、无意义的行为”。第(2)问,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注意从材料的不同层次 归纳出不同的原因。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原因就是持久的战争对于经济和社会生 活造成的巨大破坏。第(3)问,战争的目的是判断战争性质的主要依据。首先要认 识的就是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但具体到每一个国家的时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