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2 课课 “为秦开帝业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基础巩固 1.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其主张得 到秦孝公的支持。秦孝公的主要出发点是( ) A.增强秦国国力 B.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巩固统治 答案 A 解析 主要出发点即主要目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 强兵,A 项符合题意。 2.正因有了秦孝公的广纳贤才,才有了商鞅的投奔秦国;也正因有了商鞅的投奔 秦国,才有了后来整个中国的大一统。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 响最深远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
2、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 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答案 A 解析 解题关键词是“影响最深远”。据所学知识,A 项废除了奴隶社会的土地 国有制,确立了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3. 史记 商君列传 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 ”这主要是因为( )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商鞅变法引起了旧贵族的怨恨,A 项与变法内容不 符,可排除;B、C、D 三项均为变法的内容,D 项与旧贵族利害关系最密切,故 选 D 项。 4.王安石曾写
3、诗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 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解析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说明王安石认为取信于民是商鞅新 法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原因。 5.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令他 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连坐法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令农民恐惧的法令”是关键信息,对比选项可知
4、连坐法应是正确 选项,故选 D。 6.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 象说明( )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变 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 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商鞅变法深层次的理解和辨析能力。题干的前半部分说明 商鞅变法损害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秦法不败”说明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 趋势,同时也说明变法者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并不能说明变法者“多数” 没有好结果,故 C 项正确。 能力提升 7.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继位。商鞅初到秦国见到秦孝公时,对他讲述尧、舜
5、等的 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瞌睡;后来他就与孝公讲解富国图强之术,孝公听得津 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厌烦。下列建议能得到孝公赏识的是( ) A.治理国家,就要实行仁政,体恤人民,靠武力和强硬不行,要以德服人 B.治理天下,就要学习古代圣人尧、舜、禹的仁义之道 C.治理天下就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治理国家就要推行富国强兵的改革,明法度以达到“以刑去刑”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要结合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而 秦国相对落后,所以秦孝公关心的应该是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D 项符合题意。 8.“(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 战,怯于私
6、斗,乡邑大治。”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 ) “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燔诗书而明法令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实行连坐法”导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局面;“重农抑商,奖励耕 织”导致“家给人足”局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促使“民勇于公战,怯于 私斗” 。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 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 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 宗室非有军
7、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 权衡丈尺。 史记 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历史史实?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案 (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使用铁农具、牛耕,征收地租的封建剥削方式 已出现。 (2)措施:实行连坐法;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耕织,重 农抑商;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统一度量 衡。(任答三点即可) 作用: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确立了新兴地主土地所有制;提高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联系: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材料二商鞅变法是在材料一春秋战国生产力发展 和新剥削方式产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变法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