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439.40KB ,
资源ID:14165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416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星星)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学案(含答案)

1、第第 3 课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一 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 1汉代 (1)汉初:基本上沿袭秦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汉武帝:重用宫廷内的尚书及侍从人员,形成实际决策机构,称为内朝;设在宫廷外的丞 相官府机构,权力缩小,即所谓外朝。 (3)光武帝:正式设置尚书台,由尚书执掌朝政,下分六曹办事,三公九卿逐渐成为虚衔。 2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魏文帝设中书省执掌机要,尚书台成为执行机构。 (2)西晋:设门下省作为皇帝的侍从和顾问机构。 (3)南北朝:门下省成为参与决策的机

2、构,南朝梁时改尚书台为尚书省。 3隋唐时期 (1)三省的职责: 中书省掌全国政务的决策, 门下省掌审议, 尚书省执行。 三省长官同列宰相, 共同议政。 (2)特点:三省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制约;六部分工明确,职权专一。 (3)作用:相权趋于分散,便于皇帝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为后来各朝所沿用。 图解识记 唐朝三省六部制 4宋元时期 (1)宋元实行二府制度。元代以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作用:削弱了宰相职权,使皇帝集权更为强化。 易混易错 (1)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都是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之下,丞相权力相对集中,职能部门 相对较多。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机构有一定简

3、化。 (2)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并不等于隋唐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相权不断削弱,并不是说每一个朝代相权都 受到削弱,如元朝。 (4)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三省虽互相制约,但必须听命于皇 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别。 归纳总结 汉代至元朝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 变化:汉代:汉武帝设立中朝;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唐:确立三省六部制,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 财权;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

4、职权。 探究点 对三省六部制的认识 材料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 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 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 思考 (1)三省六部制是怎样运作的?有何特点? (2)有人认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你是如何认识的? 答案 (1)中书省草拟政令,上承皇帝,再交门下省审议,由尚书省“奉行”,尚书省下设 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执行。 相权被一分为三,三省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有利于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职 权

5、专一,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2)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 分工明确, 相互牵制, 以防止大臣专权, 也可以集思广益。 并且由于唐太宗借鉴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添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但由于最终 决策权属于皇帝,所以从根本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 民主”。 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1)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 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

6、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 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知识点二 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 1汉初的郡国并行制 (1)原因:总结秦亡教训,分封同姓贵族为王。 (2)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 (3)结果:汉景帝和汉武帝先后打击王国势力,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 2汉至唐宋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1)汉武帝:把全国划为 13 州部,每州部设置刺史一人,监察郡国。 (2)唐代:唐太宗:将全国划为 10 个监察区,称为道,监察州县。 唐玄宗:道变成正式的

7、行政区划,为五代、宋、辽、金沿用。 图解识记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3元代:行省制 (1)目的:为有效地控制领土。 (2)措施 划分若干个大区,设置行省进行管理。 大都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西藏地区由中央的宣政院管辖。 行省之下,设路、府、县。 (3)意义:元代的行省制度,不仅为明清两代所沿用,而且对中国近代以来的行政区划产生了 重大的影响。 知识点拨 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因此不能 认为行省制度只是地方上的行政制度。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取代表中央行 使权力之意,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区内军政要务。 归纳总结

8、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 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 决定的。 探究点 汉至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 材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 府,曰州,曰县。宋濂元史 思考 (1)材料一中图片体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幅图说明当时的制度下存在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与宋代相比,在地方行政区划设置方面有什么特 点? 答案 (1)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存在问题:汉朝时期地方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元朝在地方行政区划

9、设置上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创新体现在行省制度的创立上。 知识点三 中国特色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 1 发展: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世官制, 门第高下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隋唐时开始实行科举制,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开始形成。唐太宗时设进士、明经两科。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 试。唐玄宗时科举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各朝进一步完善。 2作用:扩大了官吏人才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历史认识 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 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 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尚。 归纳总结 古代

10、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影响 (1)演变规律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品德才学。 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 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2)影响 科举制度是影响我国最为深远的选官制度,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方式。明朝之前 积极性占主导地位,明朝之后消极影响更为突出。 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大都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但在执行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 会的发展。 探究点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材料一 唐太宗在金殿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矣。”王定保唐摭言 述进士上 材料二 见下图 举子看榜图 思考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何种

11、选官制度? (2)在汉代与魏晋时期,我国的用人制度又是怎样的?其选官依据是什么? (3)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答案 (1)科举制度。 (2)制度: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魏晋南北朝时期,朝 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依据:察举制:德才;九品中正制: 门第。 (3)用人制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德才兼备的人才治 理国家。(言之成理即可) 课堂小结 1(2018 青岛胶南一中竞赛)秦及汉初的“尚书”仅是内侍小臣,掌管收发文书,汉武帝时始 让其省阅奏章参与政务;东汉光武帝将尚书扩充为“尚书台”,“天

12、下枢要,在于尚书”, 但仍为内侍机构;隋唐时设置“尚书省”掌管六部,成为执行全国政务的机构。这在本质上 反映了(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C内朝转为外朝的官制变革趋势 D相的行政级别逐渐降低的趋势 答案 B 解析 题干讲的是秦汉至隋唐中央机构的演变过程,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本质上反映 了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故 B 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地方官制的变革,故 A 项不正确。 C 项说的是现象不是本质。D 项题干并未涉及。 2 隋唐时期,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

13、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答案 A 解析 设置多个宰相是为了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帝的权力,并不是完善中央集权,也不 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君主专制时代是不存在扩大民主权利的。故选 A。 3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答案 D 解析 元朝行省制的确立,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 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故选 D。 4 (2018 山师大附中阶段检测)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 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 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

14、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提到“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 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庶族知识分子参与政权,加强中央集权,故 C 正 确。 5(2018 济宁高一检测)汉书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皆六百石,分为东西曹。东曹 九人出督州为刺史。”当时刺史的任务是( ) A选拔地方人才 B征收地方赋税 C管理地方行政 D监察地方官员 答案 D 解析 刺史是汉武帝时期设立,专门负责监察地方高官,故 D 项正确。 6(2018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魏晋时期修谱之风盛行,除了帝王将相的世系,一般宗族的家谱 也受到广泛重视。这一时期形成这种风气的制度性因素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作为主要标准,故家谱受到重视,故 选 C。A、B、D 都不是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