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单人课桌高约 1.5m B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 150g C大声说话时声音的强弱大约为 10dB 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 340m/s 2 (3 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一定是 340m/s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3 (3 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
2、机注意的 4 (3 分)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 020s 时间内的速度比在 3040s 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个 40s 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 4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m/s D在 2030s 内物体的速度为 40m/s 第 2 页(共 25 页) 5 (3 分)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 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6 (3 分)一间普通教室,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1.29kg/m3)
3、 ( ) A2kg B20kg C200kg D2000kg 7 (3 分)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 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 A3:5 B5:3 C2:1 D3:1 8 (3 分)如图所示,人在 B 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 A 处,则玻璃球的真实 位置在( ) AA 处 BA 处的偏上方 CA 处的偏下方 DA 处的左侧 9 (3 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3 页(共 25 页)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B要使光屏上烛
4、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0 (3 分)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忽略液 体蒸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发生变化时,液体质量保持不变 B4时,液体密度是 1103kg/m3 C温度由 4升高到 12,液体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温度由 1升高到 4,液体的密度一直变大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共本共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1 (2 分)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
5、长度是 cm。 12 (2 分)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 。小明乘坐 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 这是以 为参照物。 若列车时速为 180km/h, 合 m/s。 13 (2 分) 如图所示, 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 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传 第 4 页(共 25 页) 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 14 (2 分)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搅拌杯子中的开水,静止时发现水面下的筷子弯折了,这 是光的 现象。同时小明还发现水面下的筷子变粗了,这是因为装水的杯子相当 于 。 15 (2 分)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
6、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填“放大” 、 “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 屏应沿主光轴向 (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16(2分) 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 当燕子距水面6m时, 它的 “倒影” 距水面 m, 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 )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7 (2 分)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 。小说中有 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 的雷声,之后又看见
7、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 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判断依据: (开放性试题, 答案合理即可) 。 18(2 分) 一瓶食用油密度为 0.9103kg/m3, 用掉了质量的, 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 , 一个质量为 1580g 的实心铁球的体积是 cm3(铁7.9103kg/m3) 。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小题,小题,21、22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分、23 题题 8 分、分、24 题题 6 分,分,25 题题 6 分,共分,共 24 分)分) 第 5 页(共 25 页) 19 (2 分)如图所示,请根
8、据光的折射特点,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0 (2 分) 如图所示, 请画出发光点 S 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并确定发光点 S 的像点 S。 21 (8 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 A 放在 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后移动,当移动到 A 像的 位置时,发现它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
9、的大小 。 (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 样的不便影响? 。 22 (6 分)如图所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处,指针位置如图甲, 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盘,当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 所示,则金属质量 m 为 g。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20mL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 第 6 页(共 25 页) V cm3 (4)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kg/m3。 (5)考虑所用细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值
10、比真实值偏 。 23 (6 分)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 光屏,是为了探究 。 (2)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入射点为 O 点, 不断改变入射角, 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 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乙中,其中 1 和 1 、2 和 2 、3 和 3 、4 和 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 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 , (至少两条) 。 四、综合计算题(本版共四、综合计算题(本版共 2 小题,小题,26 题题 9 分,分,27 题题 11 分;共分;共 20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
11、字 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说明、单位,重要的公式及主要的运算过程,只写出结果的不能得分) 24 (9 分)一列长为 140m 的列车以 72km/h 的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运行时间为 5 小时 15 分钟,求: (1)甲乙两地的路程为多少(忽略车长)? (2)其间,列车要匀度穿过一个平直的隧道,已知整个列车车身在隧道的时间为 42s, 求隧道的长为多少米? 第 7 页(共 25 页) (3)在列车匀速行驶过程中,一位旅客以 0.5m/s 的速度从车尾走到车头需多少时间? 25 (11 分)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 50cm2,高为 10cm 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和一
12、个用金属铝 做成的,体积为 100cm3的小球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厚度不计) ,容器内盛某种液体时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铝2.7103kg/m3) ,求: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容器内盛满这种液体后,再将小球轻轻地放入容器中,小球沉入容器底,待液体溢 尽,擦干容器壁,测得容器、水和小球的总质量为 716g;求小球的密度为多少?该小球 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体积为多大? 第 8 页(共 25 页) 2019-2020 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学年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五四学制)(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
13、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小题,1-8 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分:9-10 小题为多项选择小题为多项选择 题,每题,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小题全部选对的得 3 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选的得分,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3 分)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单人课桌高约 1.5m B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约为 150g C大声说话时声音的强弱大约为 10dB 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为 340m/s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
14、,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 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 16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 在 80cm0.8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一个苹果的质量约 150g,一部智能手机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 150g。故 B 符合实 际; C、安静的学习环境噪音不超过 40dB,大声说话的声音可达 70dB故 C 不符合实际;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 3108m/s。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
15、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 (3 分)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一定是 340m/s 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分析】 (1)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 耳处; 第 9 页(共 25 页) (2)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 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 (3)声速的大小因介质的性质而异。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空气中 的速度大约为 340
16、m/s; (4)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 20 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20 赫兹到 20000 赫兹。 【解答】解: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说法错误; B、B 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说法正确;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 15空气中声速约为 340m/s,说法错误; D、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 20 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应用,要知道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弄清声音的应用 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3 (3 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验钞机利
17、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分析】 (1)光射到光滑的物体上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射到粗糙的物体上发生的是漫反 射。它们的异同点主要从是否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面的差异、对平行光的反射效果 等方面分析; (2)紫外线能验钞; (3)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4)根据光的反射分析。 【解答】解: A、 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 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 A 错误; 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 B 错
18、误; C、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 C 正确; D、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 D 错误。 第 10 页(共 25 页)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 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 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 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4 (3 分)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 ) A在 020s 时间内的速度比在 3040s 时间内的速度大 B在整
19、个 40s 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整个 4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m/s D在 2030s 内物体的速度为 40m/s 【分析】 (1)根据图象分别求出物体在 020s 时间内的速度和 3040s 内的速度,然后 比较即可。 (2)在路程时间图象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而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 (3)从图象中找出 40s 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解答】解: A、在 020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40m,则速度为:v12m/s,此过程中物 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 3040s 内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040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80m40
20、m 40m, 其速度为 v24m/s。 所以,物体在 020s 时间内的速度比在 3040s 时间内的速度小;故 A 错误。 第 11 页(共 25 页) B、由图象可知,物体在 2030s 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在 40s 内不是都做匀速直线运 动,故 B 错误; C、整个 40s 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80m,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v2m/s, 故 C 正确; D、由图象知,2030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其速度为 0,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图象的认识,能够从图象中得出各段时间内物体的运动状态和 对应的路程是关键。 5 (3 分)如图甲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
21、一个透镜,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 方向如图乙所示,则( )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 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两图 都应是凸透镜。 故选:B。 【点评】在判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时,可用延长入射光线的 方法来判断。若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在折射光线的里面,则光线被发散;如图: ,反之,光线被会聚 6 (3 分)一间普通教室,室内空气的质量大约是(空1.2
22、9kg/m3) ( ) A2kg B20kg C200kg D2000kg 第 12 页(共 25 页) 【分析】空气的密度为 1.29kg/m3教室长为 8m、宽为 6m、高为 4m,求出教室内空气 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空气的质量。 【解答】解:一间普通教室,长为 8m、宽为 6m、高为 4m, 教室内空间的体积(空气的体积) : V8m6m4m192m3, 空气的质量: mV1.29kg/m3192m3247.68kg,很接近 200kg,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较准确的估测教室的长、宽、高求教室内空气 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 7 (3 分)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
23、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 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 A3:5 B5:3 C2:1 D3:1 【分析】根据天平左右质量相等,利用密度的公式列出等式,再进行整理,即可得出两 种球的密度关系。 【解答】解: 由天平平衡可知,天平左右两侧的质量相等,根据公式 mV 可得,2甲V+乙V甲 V+4乙V, 整理得 甲:乙3:1。 故选:D。 【点评】根据质量相同,利用方程法可将两侧的质量表示出来,因为体积 V 均相同,可 顺利约去,这样简单整理后即可得出密度之比。 8 (3 分)如图所示,人在 B 处观察到一个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 A 处,则玻璃球的真实 第 13 页(共
24、25 页) 位置在( ) AA 处 BA 处的偏上方 CA 处的偏下方 DA 处的左侧 【分析】先根据眼睛与 A 点确定入射光线的方向,然后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反向和玻璃球的真实位置。 【解答】解:连接 BA,与分界面有一个交点,即为折射点,过折射点做法线,根据光从 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人逆着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玻 璃球的虚像,故玻璃球的真实位置在 A 处的偏下方。如图所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是一道光学作图的基础题型。注意法线要用虚线, 折射点与 A 之间也要用虚线。 9 (3 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
25、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分析】A、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 第 14 页(共 25 页) B、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C、根据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成像特点,得出其应用; D、要从不同方向看到像,应使光发生漫反射。 【解答】解:A、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A 错误;
26、B、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增大物距,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 错误; C、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根据这一原理制成,C 正确;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玻璃板,使光在其表面发 生漫反射,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就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倒立实像的 含义及漫反射的有关知识,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其应用。 10 (3 分)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 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忽略液 体蒸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发生变化时,液体质量保持不变 B4时,液体密度是 1103kg/m3
27、 C温度由 4升高到 12,液体质量随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温度由 1升高到 4,液体的密度一直变大 【分析】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空间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根据图象分析每一段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然后利用密度公式即可判断其密度的变 化。 【解答】解:A、C、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空间位置,形状、状态、温度的改变 而改变。故 A 正确、C 错误; 第 15 页(共 25 页) B、由图象可知,液体在 4时,体积最小,为 1.0cm3,已知质量始终是 1g,所以其密 度是 1g/cm31103kg/m3故 B 正确; D、由图象可知,由 1升高到 4,液体体积始终变小,质量
28、不变,由公式 知, 密度变大,故 D 正确。 故选:AB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能从图象中找出有用的信息,熟练应用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本共本共 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分) 11 (2 分)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被测物体 的长度是 3.20 cm。 【分析】刻度尺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刻度尺的分 度值,物体端点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齐,物体两端点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是 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 由图示刻度尺可知,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每一小格代表 1mm
29、,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物体左端示数 2.00cm,右端示数为 5.2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5.20cm2.00cm 3.20cm。 故答案为:1mm;3.20。 【点评】本题考查了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刻度尺读数问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要掌握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12 (2 分)改革开放 40 年以来,中国高铁已然成为一张有重量的“中国名片” 。小明乘坐 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 这是以 高铁 为参照物。 若列车时速为180km/h, 合 50 m/s。 【分析】 (1)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 对位置是否变化; (2
30、)速度单位换算关系:1m/s3.6km/h。 第 16 页(共 25 页) 【解答】解:小明乘坐高铁时看到路旁的树木疾速向后退去,认为树木是运动的,选择 的参照物是与树木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的高铁; 列车速度:v180km/h180m/s50m/s。 故答案为:高铁;50。 【点评】本题考查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难点是要求不同速度单位的换 算倍率。 13 (2 分)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响度 。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
31、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中的; 用力拨动古筝弦,弦的振幅增大,而响度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可以提高声音的响 度。 故答案为:空气;响度。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声音传播条件和响度影响因素的掌握,属于基本规律的考 查,是一道基础题。 14 (2 分)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搅拌杯子中的开水,静止时发现水面下的筷子弯折了,这 是光的 折射 现象。同时小明还发现水面下的筷子变粗了,这是因为装水的杯子相当 于 放大镜 。 【分析】明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第 17 页(共 25 页)
32、【解答】解: 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时,从上面看上去,水中的部分比实际位置高了,所以看起 来像折断了,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而装水的杯子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的 功能,所以水面下的筷子变粗了。 故答案为:折射;放大镜。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的有关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5 (2 分)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倒立 放大 (填“放大” 、 “等大”或“缩小” )的实 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 靠近 (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
33、的方向移动。 【分析】根据图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关系判断像的特点,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 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由图知:物距小于像距,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将蜡烛沿主光轴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 变小。因此要使烛焰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应沿主光轴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 移动。 故答案为:放大;靠近。 【点评】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获取信息,然后利用所学规律分析解答问题,这是考试中常 见的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像距、像 的大小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6 (2 分)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
34、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 6m 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6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虚 (填“实”或“虚” )像,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 的。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 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 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小鸟在湖 第 18 页(共 25 页) 面的“倒影”是虚像; 已知小鸟距水面 6m,根据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它的“倒影”距水面的距离 也是 6m。 故答案为:6
35、;虚;反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 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 17 (2 分)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 。小说中有 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 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 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 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判断依据: 真空 不能传声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小明和小亮驾驶“
36、女娲号”飞船 漫游在太空,因为太空是真空,故不能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 故答案为: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一道基础题。 18 (2 分)一瓶食用油密度为 0.9103kg/m3,用掉了质量的,剩余食用油的密度为 0.9 103kg/m3 , 一个质量为1580g 的实心铁球的体积是 200 cm3(铁7.9103kg/m3) 。 【分析】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随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 变化。 (2)已知铁球的质量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其体积。 【解答】解: (1)食用油的密度是 0.9103kg/m3,用
37、掉了质量的,质量、体积都减小,但密度不 变,剩余食用油的密度还是 0.9103kg/m3; (2)由 可得,实心铁球的体积 V200cm3。 故答案为:0.9103kg/m3;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密度特性的理解、密度公式的应用,易错点在第一空,弄清密度 不随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是关键。 第 19 页(共 25 页)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题共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5 小题,小题,21、22 题每题题每题 2 分、分、23 题题 8 分、分、24 题题 6 分,分,25 题题 6 分,共分,共 24 分)分) 19 (2 分)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折射特点,画出光从空气斜
38、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里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 射入水中,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折射光线的画法,关键是记熟光的折射规律,搞清折射角与入射 角的关系。 20 (2 分) 如图所示, 请画出发光点 S 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并确定发光点 S 的像点 S。 【分析】根据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和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
39、折射后折 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来作图。 【解答】解:由图可知,一条入射光线过焦点,则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 线平行于主光轴; 另一条入射光线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 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为发光点 S 的像点 S,如下图所示: 第 20 页(共 25 页) 【点评】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 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 点;要求做到内容与作图熟练结合。 21 (8 分)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
40、透明的特点,便于 确定 像的位置 。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刻度尺 。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 A 放在 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后移动,当移动到 A 像的 位置时,发现它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相等 。 (4)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请你说出这样会对实验操作带来怎 样的不便影响? 发现像不能和蜡烛完全重合 。 【分析】 (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 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
41、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 像的位置。 (2)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所以应该有刻度尺。 (3)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 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4)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 A 的像与 蜡烛不能重合。 【解答】解: (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 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 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第 21 页(共 25 页) (2) 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 所以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3)未点燃的
42、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 (4)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 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 (1)确定像的位置; (2)刻度尺; (3)相等; (4)发现像不能和蜡烛完全重 合。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动手操作 实验时,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提高实验能力。 22 (6 分)如图所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 处,指针位置如图 甲,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
43、金属块的质盘,当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 所示,则金属质量 m 为 27 g。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20mL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 V 10 cm3 (4)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2.7103 kg/m3。 (5)考虑所用细线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小 。 【分析】 (1)掌握天平的调平,在调平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 零刻度线处,根据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调节平衡; (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由图乙读 出金属质量; (3)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其分度值,并计算金属块的体积
44、; (4)由密度公式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第 22 页(共 25 页) (5)分析细线对体积测量的影响,从而知测量值与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 【解答】解: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由图 甲知,指针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至横梁平衡。 (2)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所以金属块的质量 m20g+5g+2g27g; (3)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 1ml,水的体积为 20ml,水和金属块的体积为 30ml, 所以金属块的体积为 V30ml20ml10ml10cm3; (4)金属块密度 2.7g/cm32.7103kg/m3; (5)若考虑细线对
45、实验的影响,那么将金属块放量筒的水中时,会使测得体积偏大,由 密度公式可知所测金属块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 (1)零刻度;左; (2)27; (3)10; (4)2.7103; (5)小。 【点评】本题是测固体密度的实验,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密度计算 以及误差的分析,测密度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实验,要掌握好。 23 (6 分)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 光屏,是为了探究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 (2)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入射点为 O 点, 不断改变入射角
46、, 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 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乙中,其中 1 和 1 、2 和 2 、3 和 3 、4 和 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 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 增大而增大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至少两条) 。 【分析】 (1)光屏可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还可以利用可折转的光屏确定折射光线、入 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第 23 页(共 25 页) (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 居在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透明介质 斜射入空气,
47、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 改变。 【解答】解: (1)将光屏的半部分向前后翻折,就不会看到折射光线,只有当整个光屏 为一平面时,才能够看到折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共面; 这说明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由图 1 丙可以看出,当入射角逐渐减小,则折射角逐渐减小,入射角增大时,折射 角也随着增大; 即: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此时入射角等于 0 度,折射角也等于 0 度。 故答案为: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识,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提高学 生要利用图片或表格进行分析总结光的折射规律的能力是关键。 四、综合计算题(本版共四、综合计算题(本版共 2 小题,小题,26 题题 9 分,分,27 题题 11 分;共分;共 20 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 说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