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68.55KB ,
资源ID:136237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62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广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广大附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1、广东省广东省广大附中广大附中 20202020 届届高三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测试语文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测试语文试题试题 本试卷共 8 页,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 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 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 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

2、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 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 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 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 “碳足迹” 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 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 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 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

3、保护地 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 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 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 是人类所有成员, 包括上一代、 这一代和下一代, 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 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 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 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

4、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 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 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 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

5、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

6、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 ,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分析】论述类文本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 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解答】(1)A“提出了气候正义”错,原文第一段

7、“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并非“提出”。B“实际上就是限制 排放的问题”错,原文第二段“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应是“合 理排放”。C“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错,原文第三段“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 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C“立足未来的”错,文中只在第三段提到了未来,其他都是立足当下。 (3)B“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错,原文第三段“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 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8、”。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而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答案: (1)D (2)C (3)B 【点评】论述类文本解题要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是指下午 6 点到次日凌晨 6 点夜间时段的线上及线下、实物 及虚拟产

9、品的消费,其核心是在时间和场景上延伸消费链条,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对应服务以 拉动消费。 夜间经济涉及餐饮、文化、游览、购物等多元化的商业形态。夜间经济的传统业态包括聚会场 所、 餐饮和酒吧。 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升级, 消费体验的多样性增加, 许多日间业态也延伸至夜晚, 比如电影、书店、剧场等文化体验类,甚至还有体育比赛、健身等。随着夜间经济的发展,夜间表 演、夜间社交、夜间游览等相关项目也在不断丰富和增多。 夜间经济的消费不仅有助于拉动本地居民的内需,还能延长外地游客、商务办公者等人群的留 存时间,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如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美国纽约等城市正在将其夜间经济打造为一 项文化地标。

10、中国自 2019 年以来,已经有北京、天津、成都、重庆、上海、济南等地出台相关政策 和措施,以推动夜间旅游走向成熟,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 (摘编自艾媒报告中心 2020 年中国夜间经济规模将破 30 万亿元 , 财经界 2019 年 09 期) 材料二: 2016 年纽约市夜生活对经济的直接影响表 分类 机构数量 工作岗位 工资收入(亿美元) 经济产出(亿美元) 餐饮服务 19,400 141,000 42 120 酒吧夜店 2,100 13,400 4.92 20 艺术场馆 1,800 18,300 8.04 31 聚会场地 2,400 19,900 3.73 12 运动消遣 100 3,9

11、00 3.52 7.35 总计 25,800 196,500 62.21 190.35 2017-2018 年纽约夜间经济消费者关注因素分布图 66% 44% 42% 42% 41% 37% 31% 价格与承受能力 警力 噪音 营业时间 (摘编自2019 纽约夜生活经济报告 ) 材料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当前政策鼓励下,商家将延长营业时间,而 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给城市的市政交通带来了考验。 “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的投资在 3 万亿左 右,未来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密度将不断提升。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的 做法,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居民在城市夜间

12、出行的难题。 稳定的电力供应是点亮夜间经济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停电。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发展电网设施,城市的电力覆盖 率达到了 99.9%。 相比于欧美夜间经济对线下消费(尤其是酒吧、餐饮、娱乐等)的倚重,中国的夜间经济近年 来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异军突起。移动互联网扩展了夜间经济消费的空间,一些互 联网企业的数据显示:21 点到 22 点,是淘宝成交的最高峰,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例超过 36%; 21 点到 23 点,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的访问高峰,各大视频网站流量猛增;在外卖餐饮方面, 晚上 10 点到第二天凌晨 1 点三个小时期间的订单量出现明显增

13、长。 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夜间经济相比,中国夜间经济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法国“夜巴黎”模式 可以作为参考的样本,巴黎发展夜间经济不仅仅局限在以酒吧、餐饮等单一娱乐消费为代表的传统 领域,而是日益拓展到各类艺术展、演艺活动、零售等更多领域,使法兰西文化与艺术的魅力在“夜 巴黎”模式助推下更加璀璨夺目。 夜间经济的繁荣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否完备的尺度,在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前 列的城市同时都是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中国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相对较晚,与西方发达 国家相比,还有短板要弥补。自 2003 年开始,公共安全作为重要内容,被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和科技规划中。当下,为发展好

14、夜间经济,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求在完善中国城市公 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力。 (摘编自王政淇等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人民网2019 年 10 月 10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夜间经济包括夜间时段线上及线下、实物及虚拟产品消费,它在场景上延伸了消费链条,还表现 为许多日间消费延伸至夜晚。 B.夜间经济的商业形态包括传统的聚会场所、餐饮和酒吧,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又增加了文化体 验类、体育比赛和健身等消费项目。 C.四成多纽约夜间经济消费者关心夜间公共交通的便利性,而中国三万亿左右的轨道交通投资使消 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为交通的便利性担忧。

15、 D.完备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是保障夜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靠前的城市, 它们的夜间经济也颇为繁荣。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发展夜间经济既能拉动本地内需,又能吸引外来游客等人群,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国内外不少 城市都在大力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 B.纽约市的夜间经济商业形态多样,餐饮服务行业优势明显,机构数量多,带来的工作岗位数量和 经济产出也远高于其他夜间商业形态。 C.对纽约夜间经济消费者来说,他们最关注的不是业态多样性和商家营业时间,而是夜间消费的价 格是否在其承受能力的范围内。 D.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线上消费成为了中国夜间

16、经济的一大特色,而欧美夜间经济还局限于线下 的酒吧、餐饮、演艺活动等消费项目。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发展夜间经济的有利因素。 (6 分) 【分析】(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 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5)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 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6)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17、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 材料內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 的信息,即可作答。 【解答】(4)C从材料三第一段是“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推行延长公共交通服务时间的做法,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居民在城市夜间出行的难题”看出,“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为交通的便 利性担忧”的原因解释错误,时间上是“未然”,不是“已然”,且这只是“部分城市”而非所有 消费者。 (5)D材料三第二段中表述的是“相比于欧美夜间经济对线下消费(尤其是酒吧、餐饮、娱乐等) 的倚重”,这并不意味着欧美的夜间经济只局限于线下消费。 (6)材料一最后一段“中国自 2019 年以来,已

18、经有北京、天津、成都、重庆、上海、济南等地出 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推动夜间旅游走向成熟,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看出,有中国政府的政策支 持这一因素。从材料三第二段“中国的夜间经济近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相关产业的异军突 起”看出,有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异军突起这一因素。从材料三第三段“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夜间 经济相比,中国夜间经济的红利还没有完全释放”看出,有中国未完全释放的夜间经济红利这一因 素。从从材料三最后一段“当下,为发展好夜间经济,各大城市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要求在完善中国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方面发力”看出,有中国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因素。 答案: (4)C (5)D (6

19、)中国不断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未完全释放的夜间经济红利。中国移动互联网 的发展异军突起。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 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 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 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阳光堆在犁铧上 晓寒 犁铧是沿着墙角进入我的生活的,祖父说

20、,它的年龄不知比我大了多少倍。不过看上去它一点 也不老, 犁铧是一个叛逆的家伙, 把自己丢在了时间之外。 它一副冷冰冰的样子, 用它坚硬的目光, 梳理这个村庄的筋脉,思考它的命运和这个村庄的羁绊与纠葛。谁是谁的主宰?谁是谁的附庸? 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像刀斧锯凿之类,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经过,也 是蹑手蹑脚。 只有到了翻耕的季节,土地的脉动才把它召回,加入到村庄的烟火中来。祖父把它摁倒在饱满 的河水里,拿一把稻草慢慢擦拭,事实上,它已经够干净了。但祖父还是擦得很用心,反复地檫, 反复地洗,连一条小缝隙都不放过。祖父认为收拾得一尘不染之后,背回来放到院坝里,让太阳慢 慢把它晒干

21、。祖父拿起他那把发黑的长烟杆,装一袋烟点燃,边嗦嗦地吸着,边围着犁铧转圈,不 时用手抚摸一下,嘴里念叨着,真是一张好犁。 太阳满满地堆在犁铧上,犁铧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冷艳的光芒,水珠给镜面打上稀疏的斑点, 但还是能把人的眼睛刺得一塌糊涂。 到第二天,祖父出去翻地,牛在前面走着,祖父和犁铧走在后面。外边到处能听到赶牛的吆喝 声。一张又一张犁铧插进村庄的泥土里。泥巴翻起来的那一瞬,阳光正好打在劳作的犁铧上,透过 浅水折射回来,周围的路上、屋顶山上有数不清的光斑在游荡。一张张犁铧在村庄的土地里鱼一样 游动。这时的村庄,撕开了伪装,完成了与心灵最完美的对接,犁铧过处,枝枝节节,都在响着爆 芽的声音。

22、到了黄昏,祖父赶着牛从地里回来,屋里已经点上了煤油灯,灯火里的犁铧还沉浸在劳作的时 态,像一条小溪一样淌着水,祖父把它轻轻放回墙角。 祖父告诉我,这张犁是他父亲也就是我的曾祖父留下来的。曾祖父小的时候,家里开了一家药 铺,后来家道衰落,药铺关了,地和房子也卖了,四十岁的曾祖父租了人家的一块地学做农活,用 一张犁养活一家人。我无法想象一双瘦弱的抓惯了药材的手怎样驾驭那张犁铧顺溜地把土地翻开。 这个我从未谋面的男人,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虽然我知道了犁铧的来历,打着沉重和温暖的烙印,但我还是怕它,它那冰冷的雪光里,好像 总带着一股腾腾的杀气。 祖父慢慢老了,用不动犁铧了,父亲接了过来,还是在同一片土

23、地上,一次又一次把古老的泥 土一页页翻开。新翻的一页泥土,就是祖父曾经翻过的一页,只是祖父的那一页已经找不到了。父 亲留下的犁痕,就是祖父当年犁出的沟壑。原来,土地和人一样,都在延续着同一条血脉。 犁铧转到两个哥哥的手里时,没用上几年,村庄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轰鸣声中败下阵来。 我家的犁铧也随着大流,沿着一条曲曲弯弯的路,走到了谢幕的时刻。 现在,犁铧被放到一栋空房子的楼上。犁铧沦落到这步田地,很快衰老了,锈蚀攻陷了它的眉 心。 犁铧,没有人再提起它,都把它给遗忘了。犁铧在空荡里看得到时间的来来回回,它在时间的 来回里反刍着自己的辉煌,反刍着一个村庄的来路。 村庄太小,已经容不下一张犁铧。我

24、偶然回去,还能看到它,只是我不再怕它,我和它默默相 望,从它衰败的眉眼里,能感知到传递过来的泥土的温度。 擦去时间堆叠的锈迹,上面有一行清晰的字:光绪二十四年。 它是我家唯一的古董,是我那个村庄的图腾。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叙述家中犁铧的命运变迁,以小见大,揭示了农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逐渐衰败的宏大主 题。 B曾祖父以犁铧进行艰难的生存斗争,养活了一家人,因此在“我”眼中,犁铧打着沉重和温暖的 烙印。 C文章第段运用了细节描写,细致地再现了祖父对犁铧的擦拭过程,表达了祖父对犁铧的敬意与 喜爱。 D第段中画线处的“数不清的光斑在游

25、荡”,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翻耕的繁忙 情景。 8结合文章,分析文中结尾处画线句的含意。 (6 分) 9文章是怎样围绕“犁铧”来组织全文的,请对此简要分析。 (6 分) 【分析】(7)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 (8)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分析的基本能力。 (9)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分析的基本能力。 【解答】(7)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 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A文章主题概 括“农业在现代工业社会中逐渐衰败的宏大主题”错误,应为村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

26、改变。 (8)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分析的基本能力。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 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 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 “我家唯一的古董” , 犁铧从曾祖父到祖父及父亲以至后来的两个哥哥手里, 结合“上面有一行清晰的字:光绪二十四年”“没有人再提起它,都把它给遗忘了”“父亲留下的 犁痕,就是祖父当年犁出的沟壑。原来,土地和人一样,都在延续着同一条血脉”分析,家中犁铧 历史悠久,凝聚着家族传统中的精神意义,值得珍视。“那个村庄的图腾”,结合文本内容“村庄 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轰鸣声中败下阵来”“犁铧在空荡里

27、看得到时间的来来回回,它在时间的 来回里反刍着自己的辉煌,反刍着一个村庄的来路”分析,犁铧曾是重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村庄 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9)本题主要考查文本结构分析的基本能力。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 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怎样围绕“犁铧”来组织全文的,分析围绕“犁铧”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整 合即可。 “灯火里的犁铧还沉浸在劳作的时态” “村庄里的犁铧便在各种农机的轰鸣声中败下阵来” , 先后写了“犁铧”过去的辉煌和现今的落寞,在对比中反映出时代的变迁。犁铧从曾祖父到祖父及 父亲

28、以至后来的两个哥哥手里,串联起家族中几代人的生活。“那时候我害怕锐利的东西,像刀斧 锯凿之类,所以从来不敢去招惹它,就是从它身边经过,也是蹑手蹑脚”“只是我不再怕它,我和 它默默相望,从它衰败的眉眼里,能感知到传递过来的泥土的温度”,表现了“我”的认识随着时 间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7)A (8)家中犁铧历史悠久,现虽被冷落,但它凝聚着家族传统中的精神意义,值得珍视。犁铧曾 是重要的劳动工具,代表着村庄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9)先后写了“犁铧”过去的辉煌和现今的落寞,在对比中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围绕“犁铧”, 串联起家族中几代人的生活。 以犁铧为载体, 表现了 “我” 的认识和情感随着时间

29、的变化和深化。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 (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 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 (2)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是 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如 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 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3)抓句中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 意义。弄

30、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 (4)抓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 干的同时,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 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赵煚,字贤通,天水西人也。煚少孤,养母至孝。年十四,有人盗伐其父墓中树者,煚对之号 恸,因执送官。见魏右仆射周惠达,长揖 不拜,自述孤苦,涕泪交集,惠达为之陨涕,叹息者久之。 及长,深沉有器局,略涉书记,周文帝引为相府参军事。

31、周闵帝受禅,迁硖州刺史。时周人于江南岸置安蜀城以御陈,属霖雨数旬,城颓者百余步。蛮 酋郑南乡叛, 引陈将吴明彻欲掩安蜀。 议者皆劝煚益修守御, 煚不从, 乃遣使说诱江外生蛮向武阳, 令乘虚掩袭南乡所居,获其父母妻子。南乡闻之,其党各散,陈兵亦遁。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再 迁户部中大夫。周武帝欲收齐河南地,煚谏曰:“河南洛阳,四面受敌,纵得不可以守。请从河北 直指太原,倾其巢穴,可一举以定。”帝不纳,师竟无功。煚与宗伯斛斯徵素不协,徵后出为齐州 刺史,坐事下狱,自知罪重,遂逾狱走。帝大怒,购之甚急。煚密奏曰:“徵自以罪重,惧死遁逃, 若不北走匈奴,则南奔吴越 。徵虽愚陋,久历清显,奔彼敌国,无益圣

32、朝。今炎旱为灾,可因兹大 赦 。”帝从之。徵赖而免,煚卒不言。 及隋文帝践阼 ,煚授玺绂。进位大将军,赐爵金城郡公,拜相州刺史。朝廷以煚习故事,征 拜尚书右仆射。未几,以忤旨出为陕州刺史,转冀州刺史,甚有威惠。煚尝有疾,百姓奔驰,争 为祈祷,其得人情如此。冀州市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帝闻而嘉焉颁之天下以为常 法尝有人盗煚田中蒿,为吏所执。煚曰:“此乃刺史不能宣风化,彼何罪也?”慰谕遣之,令人 载蒿一车赐盗者,盗愧过于重刑。卒于官。来源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六十三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冀州市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帝闻而嘉焉/

33、颁之天下/以为常法/来 B冀州市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帝闻而嘉焉/颁之/天下以为常法/ C冀州市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帝闻而嘉焉/颁之天下/以为常法/ D冀州市多奸/诈煚为铜斗铁尺/置于肆/百姓便之/帝闻而嘉焉/颁之/天下以为常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长揖,古代交际礼仪风俗,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是晚辈对长辈的特有行礼方式。 B吴越,古时一般是指春秋时吴国和越国所辖的核心区域,今多指中国的江浙地区。 C大赦,在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常在登基、立太子等情况下赦免犯人,以彰显恩德。 D践阼,走上阼阶主位,文中指文帝即

34、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赵煚少时丧父,极其讲求孝道。十四岁时,有人盗伐其父墓旁之树,他便大哭起来,将盗伐之人 擒送官府;周惠达听了他的不幸身世,起了恻隐之心。 B赵煚忠于职守,颇有军事才能。他在平定郑南乡反叛之时,力排众议,以攻代守,获得胜利;周 武帝进兵收复河南,赵煚献策却没被采纳,出师未胜。 C赵煚以国为重,不计个人私怨。齐州刺史斛斯徵与赵煚不和,犯重罪后越狱逃亡,为防止其投奔 敌国,赵煚建议借旱灾之名大赦天下,从而将其留下。 D赵煚居官尚德,深受百姓爱戴。赵煚对待盗蒿之人,不仅未加责罚,反而在宽慰后送其一

35、车艾蒿 来感化他;赵煚每次生病,百姓都纷纷看望,争着为他祈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及长,深沉有器局,略涉书记,周文帝引为相府参军事。 (2)煚与宗伯斛斯徵素不协,徵后出为齐州刺史,坐事下狱。 【分析】(10)本题考查断句,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 (1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常识的了解。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考生既要了解识记文学著作名 称、主要内容、表达的主题,还要了解识记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创作情况等方面 知识。 (12)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注意将题干与原文进行对比。 (13

36、)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 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 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 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解答】(10)C划线句的翻译是:冀州市场中有许多奸诈之人,赵煚命人制作了铜斗铁尺,把它 们放在市场上,百姓感到很方便。文帝听说之后非常赞赏这种做法,将之颁行天下,并作为常设的 制度。“奸诈”为名词,即奸诈之人,不宜断开,排除 A、D 两项;“颁之”,意为将

37、之颁布施行, 故“天下”宜接其后,排除 B、D 两项。故选 C。 (11)A长揖礼,表述缩小了范围,“晚辈对长辈”仅是其中一种。故选 A。 (12)D“每次生病”错误,原文为“尝”,曾经。“百姓奔驰”应理解为“奔走相告”。故选 D。 (13)“器局”,气度;“书记”,书牍(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奏记(向公府等长官陈述意见 的文书)书牍奏记;“引”,征召。译为:等赵煚长大以后,深沉有气度,对书牍奏记有所涉猎, 被周文帝召为相府参军事。 “素”,向来,一向,平素。“不协”,不和、不和睦、关系不好。“坐事”,因事获罪。译为: 赵煚与宗伯斛斯徵一向不和,斛斯徵后来出任齐州刺史,因为犯罪被关进监狱。 答案

38、: (10)C (11)A (12)D (13)等赵煚长大以后,深沉有气度,对书牍奏记有所涉猎,被周文帝召为相府参军事。 赵煚与宗伯斛斯徵一向不和,斛斯徵后来出任齐州刺史,因为犯罪被关进监狱。 【参考译文】 赵煚,字贤通,天水西县人。赵煚少时丧父,奉养母亲极为孝顺。十四岁那年,有人偷偷砍伐 他父亲墓地中的树, 赵煚对着坟墓嚎啕大哭, 并将偷树的人擒送官府。 赵煚见到魏国右仆射周惠达, 拱手作揖而不下拜,陈述自己孤独寒苦,说的时候竟然哭了起来。周惠达也为他伤感流泪,叹息了 很长时间。等赵煚长大以后,深沉有气度,对书牍(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奏记(向公府等长官陈 述意见的文书)有所涉猎,被周文帝召为

39、相府参军事。 周闵帝继位后,赵煚调到硖州任刺史。当时周国在长江南岸设置安蜀城以防御陈国侵袭,恰好 遇上数十天的大雨,城墙崩塌了一百多步。蛮人酋长郑南乡谋反作乱,勾结陈国将领吴明彻想要进 攻安蜀。赵煚属下将领都劝他应该增修城墙来守卫,赵煚没有听从,而是派使者前去游说引诱长江 南面未开化的蛮人酋长向武阳,让他乘虚偷袭郑南乡所居之地,俘获了郑南乡的父母妻儿。郑南乡 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的党羽纷纷散去,陈国的军队也逃走了。赵煚因功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又调 任户部中大夫。周武帝想攻占齐国黄河以南的地区,赵煚进谏说:“黄河以南的洛阳,四面受敌, 即使得到了也不可能守住。请求从黄河以北径直进军太原,端掉他们的

40、巢穴,就能一举平定。”周 武帝没有采纳,致使出师无功而返。赵煚与宗伯斛斯徵一向不和,斛斯徵后来出任齐州刺史,因为 犯罪被关进监狱,自知罪重,于是越狱逃跑。武帝大怒,急忙悬赏捉拿他。赵煚秘密上奏说:“斛 斯徵自认为负罪深重,害怕被处死而逃走,他如果不是向北逃向匈奴,就是向南逃到吴越。斛斯徵 虽然愚笨卑陋, 但久居朝廷高位, 如果他逃向敌国, 对本朝不利。 现在天下大旱, 可趁此大赦天下。 ” 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斛斯徵因此被免罪,赵煚始终也没有提及此事。 隋文帝即位后,赵煚接受印玺,升任大将军,赐封金城郡公的爵位。朝廷因为赵煚熟悉旧有的 典章制度,征召任命他为尚书右仆射。任职没多久,因为违逆皇帝

41、旨意,被贬出京担任陕州刺史, 不久转任冀州刺史,在当地很有声威和惠政。赵煚曾经有一次生病,百姓们奔走相告,争相为他祈 祷,可见他是如此得民心。冀州市场中有许多奸诈之人,赵煚命人制作了铜斗铁尺,把它们放在市 场上,百姓感到很方便。文帝听说之后非常赞赏这种做法,将之颁行天下,并作为常设的制度。曾 有一次有人偷了赵煚田中的艾蒿,被官吏擒获。赵煚说:“这只不过是刺史没有能够宣扬好的民风 教化,他有什么罪呢?”并给予安慰晓谕之后就放了他,还让人装上一车艾蒿送给那个偷盗的人。 那个偷盗的人非常惭愧,比受了重刑还难受。赵煚最后在官任上去世。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

42、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 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 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4-15 题。 杂诗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注】阳景:太阳光。黍离:出自诗经,是周人缅怀故都之作,表达亡国之痛。这里取其感伤 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 此处有

43、盼役夫早归之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秋天到来,薄云蔽日,清风吹衣,鸟飞鱼游,自然物象的变幻,触动诗人敏感的心灵,引发他无 尽的感怀。 B时处乱世,徭役繁重,服役之人长期不得归家,诗以“眇眇”状服役之地荒僻偏远,又显人物内 心的愁苦无助。 C役夫征发时严霜凝结前路茫茫,归家时白露已晞苦尽甘来,物候变换中寓含着人物内心悲喜变化 的今昔之感。 D九、十两句借典抒情,感怀深沉,游者和处者同心离居,一悲叹乱离,一殷切劝归,对举并写, 倍显凄恻动人。 15.三、四句对诗歌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 分) 【分析】(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

44、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 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 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15)本题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基本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 释,最后分析艺术效果。 【解答】(14)C“苦尽甘来”“悲喜变化”错,两句中从“严霜结”到“白露晞”的物象变化, 凸显了岁月的流逝,烘托了人物久役他乡的悲苦心情,无所谓“心情的悲喜变化”。 (15)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 代读者激赏的名

45、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 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 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 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 答案: (14)C (15)寓情于景,鱼儿在渌水下自在潜游,鸟儿在高天上振翅翱翔,它们自由自在、各得其所, 这幕景象中寄寓了作者对生命自由的喜爱与憧憬。反衬下文行役之人身不由己、有家难归的悲惨 境遇,有利于表达作者对他们命运的悲悯和同情。 赏析: 曹植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时代,对民生疾苦有一定

46、的了解和体察。诗中“游者”、 “处者”两句, 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 王风。黍离 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 式 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 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 苦不安的悲剧间蕴,正如唐人王昌岭从军行叹当时边关征戍不断时所咏:“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由秦汉联想到唐代征戍之事,一处深沉的历史感油然而生。诗人悲天悯人式的 同情心,不言而喻。 【点评】 对于诗歌情

47、感题, 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 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 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 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 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 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 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 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 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l

48、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以美人为喻,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两句是 “ , ”。 (2)琵琶行里琵琶女演奏时,用“ ”的指法弹奏出美妙的霓裳和六幺; 最后,“ ”,使四弦齐响,余味无穷。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两句借自然景物 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分析】该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 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 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故答案为: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

49、诼谓余以善淫 (重点字:蛾、诼) (2)轻拢慢捻抹复挑 曲终收拨当心画 (重点字:捻、拨) (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重点字:畔) 【点评】离骚名句积累: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文艺作品是枯燥呆板还是_,理论研究是玄虚莫测还是直面现实,能否在“身入”之外做到 “情入”至关重要。正因为毕生坚守“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的信念,“红色理论家” 郑徳荣从教 67 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奠定了党史学科。 心怀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行万里路、进万家门,用功是_的前提。不知稼穑之艰难,就不知 贵谷务本之治道;不思纺绩之辛苦,就不知创业营生之艰辛。皇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