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6.54KB ,
资源ID:13621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62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1、第 1 页,共 14 页 2020 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14.0 分) 1. 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面粉 B. 味精 C. 花生油 D. 豆渣 2.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不一定会出现沉淀的是( ) A. 24、2、3 B. 3、23、2 C. 4、NaOH、24 D. 3、NaCl、HCl 3. 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镁条、铝片、铜丝均能在空气中燃烧 B. 铝合金门窗是用纯的金属铝材料制成的 C.

2、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D. 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 4.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高层住宅低层发生火灾,下楼选择电梯逃生 C. 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 D. 被困在火灾区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身逃生 5. 用量筒量取 l0mL水,读数时俯视,则所量取水的实际体积( ) A. 等于 10mL B. 小于 l0mL C. 大于 l0mL D. 无法估汁 6. 化学促进社会发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汽车轮胎、玻璃属于复合材料 B. 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C. 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 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

3、酸性土壤 7. 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海水 B. 加碘食盐 C. 食醋 D. 二氧化碳 8. 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 一切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粒子都不能再分 9. 金属钛()是航空、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需原料。生产金属钛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为:4+ 2 高温 + 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B. 元素的化合价前后没有变化 C. 属于分解反应 D. 钛在化学变化容易得电子 10.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华为“备胎芯片”

4、全部转正,汽车上的备胎也是应对不时之 需,汽车备胎中的橡胶与下表中的哪项材料类别相同( ) A B C D 黄铜 不锈钢 棉花 羊毛 塑料 合成纤维 玻璃钢 钢筋混凝土 A. A B. B C. C D. D 11. 同学们在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之后,想要回收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第 2 页,共 14 页 A. 将二氧化锰和废液分离,同学们应该采用的操作是过滤 B. 如果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会导致滤液浑浊 C. 过滤时,玻璃棒要引流,防止液体飞溅 D. 不考虑试验过程的损耗,同学们最终烘干获得的二氧化锰质量应该与起初取用 的质量相同 12.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

5、 选项 现象 解释 A 铁比铝容易生锈 铁比铝的活泼性强 B 氯化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硝酸铜溶液呈现蓝 色 溶液中含有铜离子 C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溶液中存在大量 D 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出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资源等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5.6的雨水称为酸雨 B.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C.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此淡水资源丰富 D. 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14. 空气和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

6、为 5:1 B. 海水和空气都是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不变 C. 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洁净的空气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D. 硫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0.0 分) 15. 空气是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现象息息相关的气体。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_。 (2)用化学式填空:制取氮肥和做食品包装保护气的是_;人类呼吸作用要消 耗的气体是_,并生成_气体。 (3)充入霓虹灯通电发出紫蓝色光的气体是_。 16. 在 H、O、C、Cl、Na、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将其化学式

7、填入空格中 (1)人工降雨的氧化物_; (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 (3)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 (4)可做食醋的酸_; (5)可做建筑材料的盐_ 第 3 页,共 14 页 17. 下面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几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 (2)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属于阴离子的是_。 18. 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般绿色斑纹,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 铜2()23,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19.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 取用2.0石灰石样品, 把25.0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 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5.0 10.0 15.0 20.0 25.0 剩余固体的质量 1.5 m 0.5 0.3 0.3 计算: (1) =_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 (3)2.0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解题过 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6.0 分) 20. 2018年 1 月,厦门地铁 I号线正式开通,地铁 II号线、II号线、IV

9、号线也将陆续开 通。 某同学采用“地铁线路图”的形式, 将不同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如图(图中表 示物质的转化关系)。 (1)图中已知的 6种物质中,可作燃料的是_。 (2)通过4或2的转化可以完成“I号线到 II号线的换乘”,请任选一转化完成 “换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已知“2 ”发生分解反应,X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与 Z相同,则 X 第 4 页,共 14 页 的化学式为_。 (4)若 Y 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写出上述转化中生成 Y的化学方程式_。 21. 人类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如图是某“取暖片”外包装的图 片,该“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

10、活性炭、氯化 钠、水等,其发热是利用铁生锈是会放热。 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_、 _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推测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 (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学习金属性质。 A、 Fe 和4溶液 B、 Mg 和4溶液 C、 Mn和4溶 液 写出 Fe 和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2.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2中的反应现象为_,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_, 其目的为_。 23. 为什么将 100ml 水与 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 24. 有 A、B、C、D 四种可溶性的物质,每种由以下两组中的离

11、子构成。(每种离子只 能选用一次) 阳离子 + 2+ 2+ 2+ 阴离子 3 4 2 四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有如下现象: (1) + 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2) + 蓝色沉淀。 (3) + 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溶解并生成.由此可推知:A 为_,B 为_,C为_,D为_。(写化学式) 25. 水是生命之源 (1)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通电一段时间 后,x 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 第 5 页,共 14 页 (2)含有较多钙、 镁离子的天然水称为硬水, 生活中常用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自来水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_(填序号)。 .电解 .

12、吸附 .消毒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7.0 分) 26. 小明同学利用不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小明先用图1中装置测定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 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得出的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1 5,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 可能是_(写 1条)。 (2)完成实验后,小明想能否使用其它物质代替红磷进行上述实验,并且查阅了相 关资料如图 3所示。下列物质中,请你判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的有 _字母序号)。 A.木炭 .铁丝 .镁条 .硫 (3)小明又设计了图 3装置测定空气中氯气的含量 【查阅资料】温度达到40时,白磷可以燃烧。 【实验准备】锥形

13、瓶内空气体积为 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50mL,该装置气 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 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剧烈燃烧,放热;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其原因是_。 待白磷熄灭、雏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 第 6 页,共 14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面粉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

14、溶 液,故选项错误。 B、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 C、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 错误。 D、豆渣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 误。 故选:B。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 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溶剂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 液。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溶解性方 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24、2会发生反应有硫酸钡沉

15、淀生成,且硫酸钡不溶于酸, 则一定出现沉淀,故 A 错误; B、 23、 2会发生反应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没有酸, 则一定出现沉淀, 故 B 错误; C、4、NaOH 会发生反应有氢氧化镁沉淀生成,但氢氧化镁能溶于酸,则不一定 出现沉淀,故 C正确; D、3、NaCl、HCl 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且不溶于酸,则一定出现沉淀, 故 D 错误; 故选:C。 根据在溶液中,离子之间能否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来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并利用 不一定会出现沉淀这一关键信息 本题考查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判断能否生成沉淀, 学生应熟悉物质的溶解性并 注意物质能否与酸反应来解答 3.【答案】D

16、 【解析】解:A、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铝片、铜丝均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故 A说法不 正确; B、铝合金门窗是用铝的合金材料制成的,故 B说法不正确; C、人类使用铝的年代晚于铜、铁,故 C 说法不正确; D、武德合金的熔点低,可作保险丝,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D。 A、根据铝、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 B、根据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进行分析; C、根据使用金属的顺序分析判断; D、根据合金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难度不大,注意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完成。 4.【答案】B 第 7 页,共 14 页 【解析】解: A、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首先应切断电源,故选

17、项说法正确。 B、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 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 人在其中很危险; 不能乘电梯逃生, 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 稀释天然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该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 D、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烟尘,为了防止烟尘被吸入体内,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由于温度 高烟尘会聚集在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电器着火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火灾中逃生的基本方法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18、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烟尘,为了防止烟尘被吸入体内,用湿毛巾堵住口鼻,由于 温度高烟尘会聚集在上方,所以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进行分析判断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事故发生的原理,学会预防和防护的措施,对于保障 生命、财产的安全及正确解答本题有着重要意义 5.【答案】B 【解析】 解: 俯视读数液体体积比实际偏大; 所以俯视量取水10mL的实际体积小于10mL。 故选:B。 根据“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规律,进行读数及误差分析 此题属于易错题,定量液体的取用: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 平; 定量读数:俯视读数变大,仰视读数变小 6.【答案】A 【解析

19、】解:A、汽车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玻璃属于无机非金 属材料,不正确; 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占总量的70%左右,正确; C、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可节约资源,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正确; D、熟石灰能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正确。 故选:A。 A、根据材料的分类回答;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C、根据垃圾回收的意义回 答;D、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回答。 本题涉及材料的分类、营养素的作用;垃圾的回收、中和反应,试题较简单。 7.【答案】D 【解析】解: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加碘食盐中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食

20、醋中有醋酸、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海水、加碘食盐、 食醋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 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基本概念,并 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8.【答案】C 第 8 页,共 14 页 【解析】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 A错; B、原子不一定是由质子

21、、中子和电子构成,例如氢原子不含有中子,故 B 错; C、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故 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一定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 D错。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B、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 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 D、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考虑。 本考点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物质的构成等,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 填空题中。 9.【答案】A 【解析】解:.由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看出该反应需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故正确; B.在该反应前后,钛元素由+4价变成 0 价、镁元素由 0 价变成+2价,故错误; C.由反应方程式可知, 该反应是单质和化合

22、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则属于置换反应, 故错误; D.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 子,故错误。 故选:A。 A.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来分析; B.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C.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来分析; D.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习题中信息来分析反应类型, 学生应能根据反应物质的种类和多少来 分析反应类型,并注意结合所学的物质的性质来解答此题。 10.【答案】C 【解析】解:汽车备胎中的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A.黄铜、不锈钢是金属材料,故 A 错误; B.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故 B错误; C.塑料、合成纤维是

23、有机合成材料,故 C正确; D.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故 D错误。 故选:C。 A.根据黄铜、不锈钢是金属材料进行分析; B.根据棉花、羊毛是天然纤维进行分析; C.根据塑料、合成纤维是有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D.根据玻璃钢、钢筋混凝土是复合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是一道考查材料分类的试题,需要同学们在平时注意知识的积累,掌握相应的知识 进行解题。 11.【答案】B 【解析】解:A、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将二氧化锰和废液分离,同学 们应该采用的操作是过滤,故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如果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会导 致过滤速率慢,不会导致滤液浑

24、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玻璃棒要引流,防止液体 飞溅,故选项说法正确。 第 9 页,共 14 页 D、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考虑试验过程的损耗,同学们最终烘干 获得的二氧化锰质量应该与起初取用的质量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过滤操作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等是正确

25、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因为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 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耐腐蚀,而铁不能形成保护膜,较易生锈,故错误; B、氯化铜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是因为溶液沾含有铜离子,故正 确; C、由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所以,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故正确; D、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红色固体析 出,故正确; 故选:A。 A、考虑铝耐腐蚀的原因; B、含有铜离子的可溶性溶液均呈现蓝色; C、根据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分析判断; 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26、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 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 行分析判断。 13.【答案】C 【解析】解:A、目前一般把 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 A叙述正确;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故 B叙述正确;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百分之一,可供利用的 淡水资源并不丰富,故 C叙述错误; D、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 D 叙述正确; 故选:C。 A、根据酸雨的

27、pH值分析; B、根据香烟气体的成分分析; C、根据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解答本题要掌握酸雨的形成、烟气的成分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 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4:1,故 A说法不正确; B、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不变,故 B说法正确; C、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洁净的空气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故 C 说法正确; D、硫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故 D说法正 确。 第 10 页,共 14 页 故选:A。 A、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4:1;

28、 B、混合物中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不变; C、水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洁净的空气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D、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空气的组成。 15.【答案】混合物 2 2 2 氩气 【解析】解:(1)空气由多种成分,故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混合物; (2)用化学式填空:制取氮肥和做食品包装保护气的是氮气,其化学式为2;人类呼吸 作用要消耗的气体是为氧气,其化学式为2;并生成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2; (3)充入霓虹灯通电发出紫蓝色光的气体是氩气。 故答为:(1)混合物;(2)2;2;2;(3)氩气 这是一道图示题。从图上能够看出来在空气的怀抱中有其他的气体,如:

29、氮气、氧气、 氩气等,这就可以说明空气中有多种的物质,是一种混合物。后面几个需要填的空涉及 到空气中物质的用途的知识。同时要正确的写出化学式。能做氮肥的当然是氮气;供给 呼吸的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如氧气的重要 作用;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16.【答案】2 HCl ()2 3 3 【解析】解:(1)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属于氧化物,可用于人 工降雨,其化学式为:2 (2)金属表面的锈能与酸反应,根据提供的元素盐酸符合要求,其化学式为:HCl (3)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化学式为

30、:()2 (4)醋酸是可做食醋的酸,其化学式为:3 (5)碳酸钙是常用作建筑材料的盐,其化学式为:3 故答案为:(1)2;(2);(3)()2;(4)3;(5)3 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 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 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 17.【答案】22 CD E 【解析】解:(1)根据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2; (2)因为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由图可知 C、D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 所以

31、属同种元素; (3)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由图示 E 中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是阳离子, 核内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是阴离子。 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 原子总称;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第 11 页,共 14 页 18.【答案】铜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碳原子的个数比为:2:5:2:1 【解析】解: 由化学式可知,碱式碳酸铜2()23中,铜原子、 氧原子、氢原子、 碳原子的个数比为:2:5:2:1。 故答案为:铜原子、氧原子、氢原子、碳原子的个数比为:2:5:2:1。 根据碱式碳酸铜化学式的含义、1个碱式碳酸铜分

32、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答案】1.0 85% 【解析】解:(1)由实验 1可知每加入5.0稀盐酸可以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0.5,故 m 的数值是1.5 0.5 = 1.0; (2)实验 4、5 中可以看出样品中的碳酸钙质量是2.0 0.3 = 1.7,则 1.7 2.0 100% = 85%; (3)解:设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 x 3+ 2 = 2+ 2 + 2 100 44 1.7 x 100 44 = 1.7 = 0.748 故答案为:(1)1.0;(2)85%;(3)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0.748

33、。 (1)依据实验 1 中每加入5.0盐酸消耗碳酸钙的质量是0.5可知 m的数值; (2)由实验 4、5 可知固体剩余的质量是杂质的质量,由杂质的质量可计算出石灰石中碳 酸钙的质量,由碳酸钙的质量可计算出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由碳酸钙的质量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 此题是对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综合考查题, 利用图中数据分析出碳酸钙的质量是解题的关 键。 20.【答案】 4和 CO 4+ 22 点燃 2+ 22或2+ 高温 2 HCl 23+ 3 高温 2 + 32或者34+ 4 高温 3 + 42 【解析】解: 图中“”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 也就是前一物质能够生成、 后一

34、物质, 据此分析即可。 (1)在给定的六种物质中只有甲烷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所以可作燃料的是4和CO。 (2)通过4或2的转化可以完成“I号线到 II号线的换乘”,如果是通过甲烷换乘则 应该是甲烷生成水,如果是二氧化碳换乘,则应该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对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4+ 22 点燃 2+ 22或2+ 高温 2。 (3)已知“2 ”发生分解反应,即 Z可能为氧气或者氢气,而 X含有两种元素且 其中一种与 Z相同,且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 X 为盐酸,z为氢气,所以 X 的化学式为 HCl。 (4)若 Y 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即 Y为铁,转化中生成 Y是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反应 生成铁和

35、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为:23+ 3 高温 2 + 32或者 34+ 4 高温 3 + 42。 第 12 页,共 14 页 故答案为: (1)4和 CO。 (2)4+ 22 点燃 2+ 22或2+ 高温 2。 (3)。 (4)23+ 3 高温 2 + 32或者34+ 4 高温 3 + 42.。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 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 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 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

36、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 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21.【答案】水 氧气 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 + 4= 4+ 【解析】解:(1)根据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 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因此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水、氧气等物质 共同作用才会生锈。故答案为:水;氧气; 发热剂成分中氯化钠的作用是加速铁粉生锈,更快放出热量,故答案为:加速铁粉 生锈,更快放出热量。 (2)据 Fe 和4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4+ 。 答案: (1)水,氧气; 加速铁粉生锈,更快地放出热量; (2) + 4= 4+ (1

37、)从铁生锈的条件考虑, 铁只有与水、 空气同时接触时才生锈, 如果有盐溶液存在时, 会使生锈速度加快。 (2)根据 Fe 和4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 本题考查铁生锈的条件及利用铁生锈原理取暖,应用到了生活中。考查的是金属的化学 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2.【答案】发出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 氢氧化 钠溶液或水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解:由实验的图示可知,图 2中的反应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发出了明 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由于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和 水反应,所以集气瓶中

38、加入的液体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水等,其目的为:吸收二氧化 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为:发出了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氢氧化钠溶 液或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二氧化硫的性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注意事项即可分析回答。 23.【答案】 解: 100ml 水与 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ml, 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 故答案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 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

39、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 断即可 第 13 页,共 14 页 本题难度不大, 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 答此类题的关键 24.【答案】24 ()2 (3)2 2 【解析】解:钡离子、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镁离子、氢氧根 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而溶解; 氢氧根离子会与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 蓝色沉淀;(1)、(2)、(3)中都有 B 物质说明 B 物质为氢氧化钡,A 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氢氧化钡与 D 反应生成硫酸铜,则 D中含有铜离子, + 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 淀溶解并生成 C, 则 C中含

40、有硝酸根离子, 故 D 中含有氯离子, 是氯化铜; C是硝酸镁, A是硫酸钠,故填:24;()2;(3)2;2。 根据钡离子、硫酸根离子会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且不溶于酸,镁离子、氢氧根离子会生 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能与酸反应而溶解; 氢氧根离子会与铜离子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沉淀离子为钡离子、硫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1)、(2)、(3)中都有 B 物质说明 B 物质 为氢氧化钡,然后进行分析。 由题目中的突破口“ + 白色沉淀, 不溶于硝酸”, 则为2+和4 2反应生成硫酸 钡沉淀; 根据“ + 蓝色沉淀”, 则为2+和作用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 白色沉淀, 再加硝酸沉淀则转化为 C, 则可推测

41、生成的沉淀为不溶性碱。 推测出各物质, 带入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 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25.【答案】氢气 肥皂水 a 【解析】解:(1)通过观察图可以发现:X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自来水 厂对天然水进行净化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方法,不会采用电 解。 答案为:(1)氢气;(2)肥皂水;a。 (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解答;根据净水

42、的方法解答。 本题涉及水的电解实验、水的净化以及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难度较小。 26.【答案】 + 2 点燃 25 装置漏气 ABCD 先膨胀后缩小 白磷燃烧放热,锥形瓶 中气压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小 注射器 中的水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 4mL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解析】解:(1)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2 点燃 25, 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得出的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小于1 5,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 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等。 故填: + 2 点燃 25;装置漏气。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

43、水不能进入集气瓶,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在空气 中燃烧消耗氧气和氮气,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 能进入集气瓶,因此四种物质都不能代替红磷。 故填:ABCD。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其原因是白磷燃烧放 热,锥形瓶中气压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 第 14 页,共 14 页 小。 故填:先膨胀后缩小;白磷燃烧放热,锥形瓶中气压增大,气体体积膨胀,完全反应后 氧气消耗,温度降低,气体体积缩小。 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 4mL; 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注射器中的水流入锥形瓶,最终剩余 4mL;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 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 污染环境。 故填: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氧气消耗后, 容器中的气压减小, 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 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 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