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0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新中考题型) 化学试题( 四) 学校 班级 座号 姓名 说明:1. 全卷共有五大题,21 小题,共 7 页。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 ) 1.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挑选原料 B加碱腌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2. 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材料的分类判
2、断正确的是( ) A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B有机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棉线、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3. 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 质皂角苷,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 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 KOH 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
3、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 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5.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 6.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 10 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 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O2 BCO CCO2 DH2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H4+、Ba2+、NO3 BH+、Ca2+、HCO3 CBa2+、OH 、SO 42 DK+、Na+、MnO4 2 8. 抗雪灾中
4、,为使道路的积雪迅速融化,使用一种融雪剂硅酸钠,化学式为 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为( ) A. 2 B. 3 C. 4 D. 6 9. 右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 b 中溶液变浑浊 C为保证氧化铜被完全还原出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应该为 160:12 D实验结束后,先从 b 中移出导管,然后迅速夹紧胶管 10.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CaCl2 溶液(HCl) :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并过滤 BNaOH 溶液(Na2
5、CO3) :加入 Ca(OH)2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FeSO4 溶液(CuSO4) :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铁粉并过滤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 100g 水配制 60时溶液质量为 180g 的甲溶液 B40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升高温度可以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12.下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酸的化学性质,其中 X 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 若 X 溶液既能稀硫酸反应,又能跟 Ca(
6、OH)2 反应,则 X 可能是( ) A. BaCl2 B.Cu(NO3)2 C.Na2CO3 D.CO2 3 1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 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 红墨水变五色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D 电解水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水电解有气体生成 14.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7、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15.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 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比较 Fe、Cu 、Ag 的金属活动性 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 2%的石灰水 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4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6 (5 分)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x 。 (2)12 号元素属于 (填“非金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根据元素周期律写出 Ca 元素的原子结构 。 (4)从原子结构看,4 号和 12 号元素同属于A 族的原因是 ; (5)1、7、17 号元素形成的
8、盐的化学式为 。 17 (10 分)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 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 ; (2)若 B 中澄清石灰水出现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3)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 (4)若混合气体中含有 CO,在 F 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 ,目的是 。 (5)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 A,B 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 (6)C 装置的作用是 。 5 (7)下图是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反应 I
9、 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含 2 小题,共 20 分) 18.(10 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 m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选用 A、D 装置制取 O2,若加热前装置 A 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3)装置 G 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 (4)实验室制取 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收集装置是 ,若将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由 B 改为 F,其优点是 。某同 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 F 用
10、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 功吗? (填“能”或“不能”) 。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 NaHCO3 溶液的作用: 。 6 19.(10 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 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 溶液呈碱性,CaCl2 溶液呈中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 I:全部是 Na2CO3 ;猜想:全部是 NaOH 猜想 III: 。 【实验和推断】
11、 (1)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 ,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 (2)若 A 是 Ca(OH)2 溶液, 现象 a 有白色沉淀, 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则白色沉淀为 (填 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若 A 是 CaCl2 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无色酚酞不变色,则猜想 成立;如果猜想 成立,则现象 a、现象 b 分别是 。 【反思】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 。 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 四、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 10 分) 20.(10 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
12、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 CuCl 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 中易变质。CuCl 的制备流程如下: (1) “滤液 1”中除了Na 、 SO2外, 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 滤液 2 中含有的溶质有 。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生成了某种气体,这种气体能跟水直接化合产生硫酸,“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 方程是: 。 (3)“操作 a”的名称是 ,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写化学式)。 (4)能用 “水洗”的原因是 ,“水洗”的作用是 , “醇洗”的目的是 。 (5)160 g CuSO4 与足量 NaCl 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 CuCl 最多是 g。 7 五、计算题(共
13、10 分) 21 (10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 50 g 于烧杯中,逐滴滴加 3.42% 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参加反应的 Ba(OH)2 质量共有 g。 当滴加 Ba(OH)2 溶液 50 g 时, 烧杯内溶液的 pH 7 (填“”“” 或“”) 。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 0.01%) 。 (3)通过计算,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 Ba(OH)2 溶液的质量关系。 (4)滴加 Ba(OH)2 溶液至 150 g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
14、果保留 0.01%) 。 8 2020 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新中考题型) 化学试题( 四) 学校 班级 座号 姓名 说明:1. 全卷共有五大题,21 小题,共 7 页。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Zn65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 ) 1.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挑选原料 B加碱腌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答案:B 解析:A、挑选原料的过程没
15、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A 错误; B、宣纸原料要用石灰(加碱)浸湿,石灰与水结合,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溶液温度增 高,起到溶解果胶和木质素的作用。过程度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 B 正确; C、竹帘捞纸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内变化故选项 C 错误; D、剪裁纸张的容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 D 错误 2. 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对材料的分类判断正确的是( ) A陶瓷属于合成材料 B有机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棉线、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D玻璃钢属于金属材料 答案:C 解析: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有机玻璃属于有机
16、非金属材料; C棉线属于多糖纤维,蚕丝属于蛋白纤维,两者都属于天然纤维; D玻璃钢是玻璃纤维和塑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3. 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 质皂角苷,沾上它会奇痒难忍,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 A食醋 B料酒 C纯碱 D食盐水 答案:A 解析:新鲜芋艿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贰,所选的物质应该能与碱反应且对皮肤无副作用 A、食醋显酸性,能与皂角贰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B、料酒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纯碱显碱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17、9 + 2+ + 2+ 2+ 2 + + 4.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NaOH 溶液中的 OH-能与酸反应,则 KOH 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NH4NO3 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答案:B 解析:A、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并且氧元素的化合价必须为+2 价,A 错误; B、酸碱反应的实质为 OH 和 H反应生成水,B 正确; C、饱和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液的溶质,但还能继
18、续溶解其他的溶质,C 错误; D、硝酸铵属于铵盐,D 错误。 5.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 ( ) 答案:B 解析: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并且为防止对流和检测是 否收集满气体,瓶口要赛一团棉花,故选 B。 6.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新型手机电池,其容量为锂电池的 10 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 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 3X + 4NaOH = 2Na2CO3 + 6H2O 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O2 BCO CCO2 DH2 答案:A 解析:由电池反应原理为:2CH3OH
19、+3X+4NaOH2Na2CO3+6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的思想, 可 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相等,即:反应前的原子个数:碳原子 2 个,氢原子 12 个,氧原子 6 个,钠原子 4 个;反应后的原子个数:碳原子 2 个,氢原子 12 个,氧原子 12 个,钠原子 4 个;故可知 3X 中含有 6 个氧原子故 X 的化学式为 O2故选 A。 7.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H4 、Ba 、NO3 BH 、 Ca 、HCO3 CBa 、 OH 、SO4 DK 、Na 、MnO4 答案:A 解析:ANH4+、Ba2+、NO3 各离子
20、都无色,且互不反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故 A 正确; BH+能与 HCO3 反应生成 CO 2 和 H2O,不能共存,故 B 不正确; CBa2+能与 SO42 反应生成 Ba SO 4 沉淀,不能共存,故 C 不正确; D MnO4 离子呈紫红色,不合题意,故 D 不正确。 10 8. 抗雪灾中,为使道路的积雪迅速融化,使用一种融雪剂硅酸钠,化学式为 Na2SiO3,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为( ) A. 2 B. 3 C. 4 D. 6 答案:C 解析:由化学式为 Na2SiO3,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x, 则(+1)2+x+(-2)3=0,
21、解得 x=+4,故选 C 9. 右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 b 中溶液变浑浊 C为保证氧化铜被完全还原出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应该为 160:12 D实验结束后,先从 b 中移出导管,然后迅速夹紧胶管 答案:C 解析:ACuO 与 C 反应需要高温条件,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故 A 正确; B实验过程中产生 CO2,所以可观察到 b 中溶液变浑浊,故 B 正确; C为保证氧化铜被完全还原出来,木炭的质量应过量,所以氧化铜与木炭的质量比应该小于 160:12,故 C 不正
22、确; D实验结束后,先从 b 中移出导管,防止倒吸;然后要迅速夹紧胶管,避免高温的铜与空气接触再次被氧化, 故 D 正确。 10. 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CaCl2 溶液(HCl) :加入过量碳酸钙粉末并过滤 BNaOH 溶液(Na2CO3) :加入 Ca(OH)2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C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FeSO4 溶液(CuSO4) :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铁粉并过滤 答案:C 解析:A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可把 HCl 转化为 CaCl2,过滤后又可把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去除,故 A 正
23、确; B加入 Ca(OH)2 溶液与 Na2CO3 反应生成 CaCO3 和 NaOH,当不在产生沉淀时 Na2CO3 被完全转化,过滤后 可得到纯净的 NaOH 溶液,故 B 正确; C加水后 CaO 与水反应生成 Ca(OH)2,无法得到纯净的 CaO,故 C 不正确; D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铁粉可使 CuSO4 完全转化为FeSO4,过滤后可得到纯净的 FeSO4 溶液,故 D 正确。 11 1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 100g 水配制 60时溶液质量为 180g 的甲溶液 B40时,甲、乙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升高温度可以将乙
24、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D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答案:D 解析:A由图示可知,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即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60g 的甲,故用 100g 水在 60 时最多溶解 60g 甲物质,所得溶液质量为 160g 的溶液,故 A 错误; B. 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故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选项不知溶液是否饱 和,则不知道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故无法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 错误; C由图示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它的饱和溶液降温才能变为不饱和,故 C 错误; D由图示可知,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
25、的溶解度,故 D 正确; 12.下图以稀硫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酸的化学性质,其中 X 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 若 X 溶液既能稀硫酸反应,又能跟 Ca(OH)2 反应,则 X 可能是( ) A. BaCl2 B.Cu(NO3)2 C.Na2CO3 D.CO2 答案:C 解析:图中出现了单质、酸、碱和氧化物,唯有没出现盐类物质。既能稀硫酸反应又能跟 Ca(OH)2 反应的盐是 Na2CO3,故选 C。 1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 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
26、 红墨水变五色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 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D 电解水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水电解有气体生成 答案:A 解析: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但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故 A 错误; 12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看到的现象是红墨水变为 无色,从而证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故 B 正确; 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硬度大,所以用黄铜片在铜上刻划,铜片上有划痕,故 C 正确; D、电解水实验中可观察到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故 D 正确 14. 下列四个图像中,
27、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 答案:A 解析:A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由于 CaO 与水反应放热,所以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下降,并且溶剂质量减少,所以溶质质量减小;当温度又逐渐恢复到室温时溶解度升高,溶质质量增大,最 后不变,故 A 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刚开始时由于发生中和反应 pH 值下降,完全中 和时 pH 值等于 7,,过量后平 H 值继续减
28、小,不断接近 2,故 B 错误; C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直至过量,一开始时镁产生 的氢气多,过量后产生的氢气一样多,故 C 错误; D水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质量比为 1:8,故 D 错误。 15. 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 A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比较 Fe、Cu 、Ag 的金属活动性 C常温下配制浓度为 2%的石灰水 D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 答案:B 解析: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只能证明燃烧与温度是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关,不能证明 是否需要氧气。需要在盛热水的烧杯里放适量的白磷,故 A 错误; 1
29、3 B、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说明铜银,铁能与硝酸铜反应,说明铁铜,从而证明铁铜 银,故 B 正确; C、常温下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大约为 0.17g,所以常温下不能配制浓度为 2%的石灰水,故 C 错误; D、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硫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硫酸银,硫酸银微溶于水也能形成白色 沉淀,所以不能用道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故 D 错误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15 分) 16 (5 分)元素周期表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x 。 (2)12 号元素属于 (填“非金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根据
30、元素周期律写出 Ca 元素的原子结构 。 (4)从原子结构看,4 号和 12 号元素同属于A 族的原因是 ; (5)1、7、17 号元素形成的盐的化学式为 。 答案:(1) 3 (2)金属 (3) (4)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2 ;(5)NH4Cl 解析:(1)该元素的位置在第三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为 3; (2)12 号元素为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3)钙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二主族,所以钙原子有四层电子层,最外层有 2 个电子,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 14 (4)4 号和 12 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 2,化学性质相似,所以都位于第二主族; (5)1 号元素为 H,7 号元素为 N, 17 号
31、元素为 Cl,它们形成的盐为 NH4Cl。 17 (10 分)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 究混合气体的成分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 ; (2)若 B 中澄清石灰水出现 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3)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 (4)若混合气体中含有 CO,在 F 处尚缺少的实验仪器的名称是 ,目的是 。 (5)如果将上述装置中的 A,B 交换,则不能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 。 (6)C 装置的作用是 。 (7)下图是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
32、过程示意图。 反应 I 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 中无水 CuSO4 变蓝色; (2)浑浊(白色沉淀); (3)D 中 CuO 由黑色变红色,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酒精灯;把尾气中有毒的一氧化碳燃烧掉,防止一氧化碳排放污染空气; (5)水蒸气; (6)吸收二氧化碳; 一定条件 (7)1:1; CO+2H2 = = = =CH3OH。 解析:(1)水和无水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5H2OCuSO45H2O; 15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若 B 中出现浑浊现象,则证明混合
33、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 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所以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的反应现象是 D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E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若混合气体中含有 CO,则未能与氧化铜反应的一氧化碳会直接排到空气中造成污染,因此,应在装置 F 处添置一酒精灯,把尾气中有毒的一氧化碳燃烧掉; (5)若将装置 A、B 互换,混合气体首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影响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检验,但通过澄 清石灰水的混合气体中一定会含有水,因此通过无色硫酸铜时
34、变成的蓝色却不能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 或者说使无色硫酸铜变蓝色的水是还是澄清石灰水还是来自原混合气体将得不到说明,因此互换后不能检验混 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6)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如果剩余会对一氧化碳的验证产生干扰,所 以装置 C 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7)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 I 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1。 一定条件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 = = = = CH3OH。 三、实验及探究题(本大题含 2 小题,共 20 分) 18.(10 分)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 m 的名称是 ; (2
35、)实验室选用 A、D 装置制取 O2,若加热前装置 A 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 (3)装置 G 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 (4)实验室制取 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收集装置是 ,若将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由 B 改为 F,其优点是 。某同 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 F 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 功吗? (填“能”或“不能”) 。 (5)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 16 a1
36、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 NaHCO3 溶液的作用: 。 答案:(1)铁架台; (2)2KClO3=2KCl+3O2 MnO2 (3 3) b; (4 4) c;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不能; (5 5) c;HCl+NaHCO3=NaCl+H2O+CO2 解析:(1)装置图 A 中仪器 m 的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选用 A、D 装置制取 O2,若加热前装置 A 中固体为混合物,则 A 中固体有 KClO3 和 MnO2, 所以加热时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2KCl+3O2 MnO2 (3)装置 G 中充满水时,可以作
37、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 b 端通入。 (4)实验室制取 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收集装置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所以选择的装置是 c;若将实 验室制取 CO2 的发生装置由 B 改为 F,其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某同学借助装置 F 用双氧水在 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是不能成功的,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状,无法放在有孔隔板上。 (5)洗气装置必须长进短出,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O2,应除去混合气体中的 HCl 和水蒸气,所以应该 先通过 NaHCO3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所以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4312,故选 c;饱和 NaHCO3 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HCl 气体,
38、方程式为 HCl+NaHCO3=NaCl+H2O+CO2。 19.(10 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 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 溶液呈碱性,CaCl2 溶液呈中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 I:全部是 Na2CO3 ;猜想:全部是 NaOH 猜想 III: 。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溶液是 ,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 (2)若 A 是 Ca(OH)2 溶液, 现象 a 有白色沉淀, 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则白色沉淀为 (填 化学式),该实验 (填“能
39、”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 (3)若 A 是 CaCl2 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无色酚酞不变色,则猜想 成立;如果猜想 成立,则现象 a、现象 b 分别是 。 【反思】 17 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写化学方程式) 。 应密封保存氢氧化钠。 答案:【对固体猜想】猜想 III:Na2CO3 和 NaOH 混合。 (1)稀盐酸;Na2CO3+2HCl=2NaCl+H2O+CO2; (2)CaCO3;不能; (3)I ;现象 a 为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2NaOH+CO2=Na2CO3+H2O 解析:【对固体猜想】氢氧化钠在保存期间可能吸
40、收空气二氧化碳而全部变质为碳酸钠,也可能部分吸收二氧 化碳而部分变质为碳酸钠,也可能因保存较为完善而未变质;所以猜想 III:Na2CO3 和 NaOH 混合。 (1)若现象 a 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 A 是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2)若 A 是 Ca(OH)2 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CaCO3,该实 验不能说明样品中有 NaOH,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也产生氢氧化钠。 (3)若 A 是 CaCl2 溶液,现象 a 有白色沉淀,现象 b 无色酚酞不变色,则猜想 I 成
41、立;如果猜想成立, 则现象 a 为有白色沉淀、现象 b 为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四、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 10 分) 20.(10 分)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 CuCl 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 中易变质。CuCl 的制备流程如下: (1) “滤液 1”中除了Na 、 SO2外, 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 滤液 2 中含有的溶质有 。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生成了某种气体,这种气体能跟水直接化合产生硫酸,“反应”过程的化学反应 方程是: 。 (3
42、)“操作 a”的名称是 ,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写化学式)。 (4)能用 “水洗”的原因是 ,“水洗”的作用是 , “醇洗”的目的是 。 (5)160 g CuSO4 与足量 NaCl 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 CuCl 最多是 g。 答案:(1)Cl-、Cu2+;NaCl、Na2SO4 和 H2SO4; (2)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 (3)过滤;NaCl; (4)CuCl 难溶于水;洗去可溶性杂质,保留 CuCl;快速去除 CuCl 表面的水、防止其氧化。 (5)99.5 18 解析:(1)溶解过程和结晶过程离子的种类不变,滤液中含有 N
43、a 、SO2、Cl-和 Cu2+;“反应”中发生的化 学变化是 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 SO3 迅速与水化合生成硫酸,所以滤液 2 中含有的 溶质有 NaCl、Na2SO4 和 H2SO4;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 (3)“操作 a”的名称是过滤,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 NaCl。 (4)能用 “水洗”的原因是 CuCl 难溶于水,“水洗”的作用是洗去可溶性杂质,保留 CuCl,“醇洗”的目的是快 速去除 CuCl 表面的水、防止其氧化。 (5)反应前后铜元素的质量相等,设可生
44、成的 CuCl 质量最多是 x。 CuSO4CuCl 160 99.5 160g x 解得 x=99.5g 五、计算题(共 10 分) 21 (10 分)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 50 g 于烧杯中,逐滴滴加 3.42% 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 参加反应的 Ba(OH)2 质量共有 g。 当滴加 Ba(OH)2 溶液 50 g 时, 烧杯内溶液的 pH 7 (填“”“” 或“”) 。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答题过程,结果保留 0.01%) 。 (3)通过计算,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 Ba(OH)2 溶液的质量关系。 (4)滴加 Ba(OH)2 溶液至 150 g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 0.01%) 。 答 案:(1)3.42 ; ;(2)3.92%; (3) (4)0.88% 解析:(1)参加反应的 Ba(OH)2 质量共有 100g 3.42%=3.42g。当滴加 Ba(OH)2 溶液 50 g 时,烧杯内还有硫 酸剩余,所以溶液的 pH7; 19 (2)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 (3)设生成的 BaSO4 质量为 x。 得到的沉淀关系图为: (4)滴加 Ba(OH)2 溶液至 150 g 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