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10.32KB ,
资源ID:13587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58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1.2 种群数量的变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1.2 种群数量的变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1、种群数量的变动种群数量的变动 学考达标 知识点一 种群的指数增长 1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 答案 B 解析 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的增长是指在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和不存在任何天敌的情况 下的增长。在这样的条件下,种群会呈指数增长,B 图符合。 2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 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率为 0.2 保 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 A1.2N0 B1.44N0 C2.2N0 D3.6N0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在理想的条件下,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种群数量呈现指数增长。第一年某 种昆虫种群数量为 N0,每年的增长率为 0.2 保持

2、不变,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 1.2 倍,则 第三年该种群数量 NtN0(1.2)21.44N0。 知识点二 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 3关于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的制约 B“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 C达到 K 值后,种群数量保持不变 D“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的制约,不会无限增长,A 错误; “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 时间的关系,B 错误、D 正确;达到 K 值后,种群增长速率为 0,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而不是不变,C 错误。 4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逻辑斯蒂增长

3、, 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 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 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答案 D 解析 在由甲点到丙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上升,种群数量在增长;丁点时种群增长率虽 然下降,但种群增长率仍然大于 0,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在该点时开始捕获,捕捞后使得 种群数量降到K 2时,种群增长率达到最大,更新能力更强,可实现持续发展。 5 种群在理想和自然条件下分别表现出指数和逻辑斯蒂增长。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 中,正确的是 ( ) A在种

4、群指数增长模型(NtN0t)中, 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 K 值)是固定不变的 C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 K 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答案 D 解析 在 NtN0t中,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并不等同于种群的增长 速率;种群的 K 值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优越环境中,K 值将增大;在鱼类养殖中,使捕捞后 的剩余量接近 K/2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在“S”型曲线 中, 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 最后为 0, 故处于不同的种群密度下可以具有相同的增长

5、速率。 高考提能 6 (2018 湖南茶陵三中高二上月考)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 进行连年监测, 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曲线(t 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 据 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 1 年至第 3 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 4 年初至第 5 年中期,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 C第 3 年末种群数量与第 5 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 6 年末达到 K 值 答案 B 解析 在第 13 年间,由于 基本上等于 1,种群增长率为 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 量基本稳定,但出生率不一定相同,A 项错误;在第 4 年初至第 5 年中

6、期,种群数量先增加 的快,后增加的慢,在第 5 年中期达到 K 值,种群数量呈逻辑斯蒂增长,B 项正确;第 3 年 末种群数量小于第 5 年中期种群数量,因为第 3 年末到第 5 年中期 大于 1,C 项错误;野 兔的种群数量应该在第 5 年中期达到 K 值,D 项错误。 7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如图表示 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 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0a 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ac 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Cbd 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指数增长 Dde 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指数增长 答案 C 解析 当 小于 1 时,种群的

7、数量是逐渐减少的,所以 ac 年,种群的数量应该是逐渐减少 的,c 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小,故 C 项错误。 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1990 年紫茎泽兰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 K 值 C一个呈逻辑斯蒂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 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指数增长 答案 D 解析 紫茎泽兰侵入后,能泛滥成灾,说明环境条件适宜,所以开始一段时间其种群近似于 指数增长,A 正确;K 值是环境容纳量,所以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超过此量,B 正确; 一个呈逻辑斯蒂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

8、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为 0,在K 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 正确;在种群增长有限制的情况下,不可能呈指数增长,D 错误。 9某研究小组探究 10 mL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0.1 mm,1/400 mm2)进行计数。图甲是某天显微镜镜检结果(视野中每个黑点含 2 个酵母菌),图乙 是 7 天内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加水稀释后再统计 B图甲中的酵母菌数量对应于图乙中的第 3 天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 K 值基本不变 D酵母菌自身代谢状况也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统计 答案 A 解析 图甲中酵母菌数量

9、可分辨清楚, 不用加水稀释, A 项错误; 每小格平均有 2 个酵母菌, 每小格体积为:0.1 mm1/400 mm21/4 000 mm3,所以 1 mm3中有 8 000 个酵母菌,则 10 mL 中酵母菌总数为:8 000101038107800105,B 项正确;环境条件不变,则环 境的最大容纳量不变,C 项正确;酵母菌自身的代谢产物会改变培养液的理化性质,影响酵 母菌的生命活动,D 项正确。 10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 a 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 _和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

10、势必加剧_,使种群数量 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 a 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 是_的影响。种群数量增长按 b 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 K 点为 止,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_。 (3)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 答案 (1)生活资源(食物) 空间 种内斗争 (2)阳光、温度、水分 0 (3)出生率和死亡率 解析 “J”型曲线是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形成的,而 在自然情况下,空间、食物、其他条件都是有限的,当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必定加剧种内 斗争, 种群数量不会继续增加, 而

11、是在 K 值附近稳定地波动, 此时种群的增长曲线呈现“S” 型。年龄结构可以间接地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11如图表示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是_段,t3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_,同一种群的 K 值是固定不变的吗?请判断并说明: _。 (2)若此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 鱼的数量需保持在_点左右,原因是_。 (3)若此图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 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 _

12、_。 (4)现将酵母菌菌种培养在盛有无菌马铃薯培养液的固定容器中,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的变化,利用血球计数板(2 mm2 mm)、滴管、显微镜等器具,测定容器中酵母菌数量 的方案是_ _。 答案 (1)cd 受到食物、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是。因为受到环境(食物、天敌、气候等)因 素的影响 (2)b 既能捕获一定数量的个体,又能使鱼类种群数量尽快的增长和恢复 (3)增加老鼠生存环境阻力(可从食物来源、生活场所、天敌等方面考虑),使其环境容纳量降 低 (4)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放在显微镜下分别计数几个小 方格内的酵母菌的数量并算出一个方格的平均值;以此为依

13、据,估算容器中的酵母菌总数 个性拓展 12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 A、B、C 和 D 共 4 组实验,用 1 000 mL 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 25 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 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请分 析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组 A B C D 培养液中葡萄糖质量分数/% 4.0 4.0 0.8 0.8 培养液体积/mL 200 800 200 800 (1)图中曲线、和分别是_组、_组和_组的结果。 (2)B 组和 A 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B 组_ _ _。 (3)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_ _。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 是_和_。 (5)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_。 答案 (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氧较少 (3)葡萄糖浓度较低,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 (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浸泡和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