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整合章末整合(教师备用资料教师备用资料) 本章网络构建 _ ; _ ; _ ; _ ; _。 答案 免疫学 种群 种群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 生物 规律方法整合 方法一 巧用公式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典例 1 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 0.36, 则( )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体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0.32 B显性等位基因的频率大于隐性等位基因的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就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0.4,A 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 40%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隐性个体 aa 的基
2、因型频率为 0.64,则 a 基因的频率为 0.8,A 基因的 频率为 0.2,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体 Aa 的基因型频率是 20.20.80.32;种群的等位基 因频率变化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若 A 基因的频率变化为 0.4,则 a 基因的频率为 0.6, A 所控制性状的个体(AA、 Aa)在种群中的比例为 0.4220.40.60.64, 即 64%。 方法链接 1通过基因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方法: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的数目/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 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频率 规律:等位基因中一个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体频率与 1/2 的杂合体频率之和。 3通
3、过遗传平衡定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若 A%p,a%q,pq1,则 AA%p2,aa%q2,Aa%2pq。 (2)遗传平衡定律的适用范围:在随机交配的无限大的群体中,没有突变、自然选择、迁移、 遗传漂变等干扰。 虽然此定律是在较为理想的条件下适用的, 但在自然界中群体都是很大的, 个体间的交配一般也接近于随机,所以遗传平衡定律基本上普遍适用。 迁移训练 1在非洲人群中,每 10 000 人中有 1 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 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 率约为( ) A1/25 B1/5
4、0 C1/100 D1/200 答案 D 解析 由题干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设正常基因为 A,频率为 p,致病基因为 a,频率为 q,那么 p22pqq21,pq1,因为 aaq21/10 000,所以 q1/100,p1q 99/100,Aa%2pq2 99/1001/100198/10 000。该妇女生有患病孩子,其基因型 为 Aa,健康男子基因型为 Aa 的频率为 198/10 000。那么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 1/4198/10 000,约为 1/200。 方法二 自然选择与物种形成的比较 典例 2 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
5、,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可遗传变异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变异、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答案 B 解析 变异具有多向性,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能使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 终出现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方法链接 1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 2两种物种形成过程的比较 异地的物种形成 同地的物种形成 所需 时间 经过漫长的时间和许多世代的 逐渐演变 较短时间 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 常见的方式是一个分布区很广 的物种通过地理障碍等先形成 亚种,然后发展产生生殖隔离, 形成两个或多个物种 通
6、过个体的突变,远缘杂交及 染色体加倍等方式,在自然选 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新物种 举例 夏威夷群岛上各种蜜旋木雀的 形成 自然状态下多倍体植物的形 成,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多 倍体育种等 联系 物种的形成都是以生殖隔离的形成为标志 注意 现代综合进化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中的 重要环节,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 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迁移训练 2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的遗传时,发现一株月见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由原来的 2n24 (条)变成 4n48 (条),成为四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 ) A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杂交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B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C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 D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可以杂交产生后代 答案 A 解析 月见草的四倍体(4n48)是可育的,能够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所以为一个新的物种, 但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后产生的三倍体是不育的,所以二倍体与四倍体存在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