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19 届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高考模拟试卷届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理科综合高考模拟试卷 2019.05.282019.05.28 1.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模式微生物。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酿酒酵母体内部分染色体的人工合 成,开启了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 与大肠杆菌相比,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 人工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 C. 脱氧核苷酸、氨基酸是人工合成染色体必需的原料 D. 酿酒酵母和大肠杆菌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转录,在细胞质中翻译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人工酵母菌背景,考查原核生
2、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与联系,旨在考查考生信息获取的能力与知识的 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酵母菌为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故酵母菌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 正确;人工 酵母中存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故人工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不完全相同,B 正确;染色体的主要 成分是蛋白质和 DNA,所以人工合成染色体必需的原料包括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C 正确;大肠杆菌为原核 生物,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均在细胞质中进行,D 错误。 【点睛】抓取题干信息“我国科学家完成了酿酒酵母体内部分染色体的人工合成”是解答 B选项的关键。 2.下列有关酶和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最适
3、温度和保存温度都是 37 B.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分解会产生大量 ATP C.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由 ATP 提供 D. 细胞内 ATP 水解时需要酶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酶和 ATP 的相关知识,考生需要识记酶的本质和作用及特性、ATP 的利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 考生的理解能力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详解】胃蛋白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 37,但胃蛋白酶应在低温下保存,A 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丙 酮酸分解产生少量 ATP,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分解不会产生 ATP,B 错误;细胞内有多种高能磷酸化合 物,其中为吸能反应提供能量最常用的是
4、ATP,C 错误;细胞内 ATP 水解时,需要酶催化,酶能降低反应的 活化能,D 正确。 【点睛】吸能反应消耗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放能反应时合成 ATP 储存能量。 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对照”及“变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属于对比试验,无对照 B.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 3+催化效率实验中,自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因变量只能为气泡的释放量 C. 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原生质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为因变量,有空白对照 D. 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光照强度为无关变量,无空白对照 【答案】D 【解析】 【分析】
5、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底物的种 类。 成熟的植物细胞处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发生失水,出现质壁分离;再放入清水中,细胞又会发生吸水,表现 为质壁分离后的复原。 【详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属于对比试验,通入空气组和无氧组相互对照,A 错误;比较过氧 化氢酶和 Fe3+催化效率实验中,自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因变量可以是气泡的释放量或卫生香的燃烧情况,B 错误;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原生质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为因变量,无空白对 照,自身前后对照,C错误;探究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温度为自变量,光照强度、二氧
6、化碳 浓度等为无关变量,应该保持一致,无空白对照,D正确。故选 D。 4.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艾滋病毒(HIV)引起,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HIV 病毒可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 HIV 病毒增殖过程中会出现碱基 T 和 A 配对 C. 人体内 HIV 病毒浓度与 T 细胞浓度总是呈负相关 D. 与艾滋病患者进行皮肤接触就会感染 HIV 病毒 【答案】B 【解析】 【分析】 HIV 是逆转录病毒,专门侵染 T 细胞,会造成感染者特异性免疫几乎完全丧失,患者容易患肿瘤,容易感 染各种病原体。 【详解】HIV 病毒无细胞结构,寄生在 T 细胞中繁殖
7、,不能在人体内环境中大量增殖,A错误;HIV病毒增 殖过程中会以 RNA 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过程, 该过程中会出现 RNA上的 A与 DNA上的碱基 T配对, B正确; HIV 感染初期,HIV 和 T 细胞数量均较多,C 错误;与艾滋病患者进行皮肤接触不会感染 HIV 病毒,传播 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D错误。故选 B。 5.我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小麦原产西亚,不少学者推断大约在 4600 多年前 小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 B. 如今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 C. 麦田
8、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间结构 D. 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库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荒地本来有生物存在,故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 错误;由于环境的选 择作用不一致,如今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B正确;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均存在垂 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 错误;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可能 增加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 错误。故选 B。 6
9、.下如图为人体内苯丙氨酸的部分代谢途径,如图为甲、乙两个家庭(非近亲)的系谱图,相关分析正确的 是 A. 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的病因分别是缺乏酶和酶 B. 家系乙中-4 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1/2 C. 家系甲中-3 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来减缓症状 D. 两家系中 6 号个体婚配,孕期内应进行相关的基因检测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 1 可知,缺乏酶,会导致苯丙氨酸不能转化成酪氨酸,会出现苯丙酮酸症;缺乏酶会导致黑色素 不能合成;缺乏酶会造成尿黑酸在体内积累,造成尿黑酸症。 图 2中,两种病均为无中生有,女儿患病,故苯丙酮酸症和尿黑酸症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
10、】由图可知,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缺乏酶、尿黑酸症的病因是缺乏酶,A 错误;由图可知,尿黑 酸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受 B、b 控制,家系乙中1和2均为 Bb,-4 携带尿黑酸症致病基因的 概率是 2/3,B错误;家系甲中-3 患苯丙酮酸症,可通过减少苯丙氨酸的摄入来减少苯丙酮酸的合成,以 减缓症状,C 正确;两家系中 6号个体均不携带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故后代不会患病,不需要进行基因检 测,D错误。故选 C。 7.正常土壤的土壤液盐分含量约为 2 gkg -1,盐碱化越高的土壤,土壤液盐分含量越高。土地盐碱化已成 为全球性问题,选育耐盐作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将 A、
11、B 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 均分为 3 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光照等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 组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小麦品种 A A A B B B 土壤液盐分含量/(gkg -1) 2 5 8 2 5 8 CO2吸收速率/(umolm -2s-1) 24.4 23.3 17.3 26.1 23.0 16.6 (l)随着土壤液盐分含量的升高,两品种小麦吸收 CO2的速率均逐渐降低,主要是由于 _。 (2)实验环境下,_(填“A”或“B”)品种小麦更耐盐,原因是_ (3)依据本实验,_(填“能”或“不能”)判断在盐分含量为 8 gkg -1的土壤中,每天光照 10 小时,A 品种小
12、麦的粮食产量更高,理由_。 【答案】 (1). 土壤液盐分含量升高,根系吸水减少,导致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所以 CO2吸收速率降 低 (2). A (3). 随着土壤盐分的增加,A品种净光合速率(CO2吸收速率)降低的幅度较小 (4). 不 能 (5). A 品种小麦实验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较高,但两个品种小麦的呼吸速率未知,无法判断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土壤液盐分含量和小麦品种,因变量是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即净光合速率。随着土壤 盐分含量的升高,两个小麦品种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均出现下降,B品种下降幅度更大。 【详解】(l)两个品种的小麦随着土壤液盐分含量的升高,根系吸水减少,
13、导致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所以 CO2吸收速率降低。 (2)实验环境下,随着土壤液盐分含量升高,B 品种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下降幅度更大,故 A品种小麦更耐盐。 (3)本实验中,在盐分含量为 8 gkg-1的土壤中,A品种小麦的净光合速率为 17.3 umol m -2 s-1,B 品种小麦 的净光合速率为 16.6 umol m -2 s-1,由于呼吸速率未知,不能确定每天光照 10小时,哪个品种的粮食产量 更高。 【点睛】每天光照 10 小时,光合产量=10净光合速率-14呼吸速率。呼吸速率未知,无法计算光合产量。 8.图 1 表示人体内部分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抗体 1 攻击细胞
14、 b 可导致血糖居高不下,属于 _病。图 1 中 A 指的是_,所示的生 理反应除图示外,还有_。 (2)图 1 中甲、乙、丙分别表示_。 (3)人体内环境中激素 D 的含量相对稳定,主要与_调节有关。 (4)已知激素 D 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而药物 M(只能用于注射)对激素 D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某兴趣 小组为了验证药物 M 的作用,利用大小和生理状态相同的蝌蚪进行相关实验,记录结果如图 2 所示。若甲 组为空白对照组,则乙组和丙组的处理情况为_。 【答案】 (1). 自身免疫病 (2). 胰高血糖素 (3). 促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 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15、(4). 胰岛、垂体、甲状腺 (5). 分级调节和负反馈 (6). 乙组和丙 组先注射等量激素 D(或喂养等量含激素 D 的饲料),适宜时间后丙组再注射适量的药物 M 【解析】 【分析】 图 1:甲是胰岛,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细胞 a是胰岛 A 细胞,细胞 b 是胰岛 B细胞。A胰高血糖素,B 胰岛素,C-TRH,D甲状腺激素。 【详解】(1)若抗体 1 攻击细胞 b 即胰岛 B 细胞,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降血糖,可导致血糖居高不 下,属于自身免疫病。图 1 中 A 指胰高血糖素,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及合成糖原外,还 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葡萄糖,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
16、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2)图 1中甲是胰岛,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 (3)人体内环境中激素 D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相对稳定,主要与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有关及与甲状腺激素 含量升高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有关。 (4)已知激素 D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为了验证药物 M(只能用于注射)对激素 D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应该设置三组实验,一组为空白对照组,一组只注射激素 D,一组注射激素 D,再注射药物 M,结合曲线 图,丙组的发育受抑制,故若甲组为空白对照组,则乙组只注射激素 D,丙组先注射 D,一段时间后再注 射适量的药物 M。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验证药物 M(只能用于注
17、射)对激素 D 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注射药物 M,共同的处理是均注射激素 D,因变量是观察其发育情况。 9.某果园生态系统,苹果树下进行了间种草菇的试验,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 效益。 (1) 夏季,果园中栖息的某种昆虫通过鸣叫声吸引异性,这属于_信息,它的作用是_。 (2)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 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功能。 (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因为,该生态系 统的_ 趋于复杂, _能力将会增强
18、。 (4)研究小组对该生态系统中某种昆虫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据下表分析,该昆虫同化的能量是 _kJ/(cm 2a)。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则一般较少。从能量流动方面 分析,原因是_。 摄入能量 (kg/(cm 2a)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kg/(cm 2a)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kg/(cm 2a) 粪便中的能量 kJ/(cm 2a) 51.6 1.5 23.1 27 【答案】 (1). 物理 (2). 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3). 分解者 (4). 物质循环(或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 (5). 营养结构 (6). 自我调节 (7). 24.6 (8). 能量
19、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 量越少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生产者的同化量的去向:呼吸散失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详解】(1)昆虫的叫声属于物理信息,昆虫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进行交配,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2)草菇属于分解者。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体 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功能。 (3)长期间种草菇,该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种类也会变多,营养结构会变得复杂,自我调节能力会增强,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4)
20、该昆虫同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5+23.1=24.6kJ/(cm2 a)。 由于能量流 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个体数量 则一般较少。 【点睛】某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同化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 量=该营养级的同化量。 10.果蝇的气门部分缺失和正常气门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 A、a 表示) 。请回答相 关问题: (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F1相互杂交产生的 F2中正常气门个体 占 1/4,说明该对相对性
21、状的遗传符合_定律。 (2)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杂交,发现 F1中正常气门个体均约占 1/6。从变 异来源推测出现该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 。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3)果蝇的第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多 1 条(号三体)或者少 l条(号单体)都可以生活,而且还能 繁殖后代,而号染色体缺 2条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为探究 A、a 基因是否在第号染色体上,A同学将某 气门部分缺失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的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缺失:气 门正常=l:1。A同学据此判断 A、a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 A 同学的判断不一定
22、正确,原因是_。 请以 A 同学杂交实验的子代为材料,写出进一步探究的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 思路:_。 结果和结论:_。 【答案】 (1). 基因分离 (2). (3). 无论 A、a 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或其它常染色体上,子代 气门部分缺失与气门正常比例均为 1:1 (4). 让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性状 表现及比例 (5). 若后代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4:1,则 A、a 基因在第号染色体上;若后代气门部 分缺失:气门正常=3:1,则 A、a 基因不在第号染色体上 【解析】 【分析】 由“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F1全部为气门部分缺失”可知,气门部分缺失显
23、性性状,且 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Aa3A-:1aa。 【详解】(1)具有上述相对性状的一对纯合果蝇杂交,即纯合的正常气门纯合的气门部分缺失,F1全部为 气门部分缺失,说明气门部分缺失是显性性状,且 F1为杂合子 Aa,F1相互杂交产生的 F2中正常气门个体 占 1/4,即气门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气门部分缺失果蝇的基因型为 AA或 Aa,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 aa 杂交,后代中可能全是气门部分缺失, 也可能气门部分缺失: 气门正常=1:1, 但某小组选择一只气门部分缺失果蝇 A-和多只正常气门果蝇 aa杂交, 发现 F1中正常气门
24、个体均约占 1/6。由于基因突变频率较低,故最可能的变异不是基因突变;该性状只涉及 一对等位基因,故不属于基因重组;若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则该气门部分缺失的基因型为 A0,则与 aa 杂交 的后代,气门正常个体占 1/2。该变异最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该气门部分缺失的基因型为:AAa,可 以产生四种配子:AA:Aa:A:a=1:2:2:1,与 aa杂交的后代气门正常个体占 1/6。故选。 (3)某气门部分缺失 A-的雄蝇(染色体正常)与气门正常 aa 的号单体雌蝇杂交,子代雌雄均出现气门部分 缺失:气门正常 aa=l:1,说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Aa。若 A、a位于号染色体上,则气门正常的号单
25、 体雌蝇基因型为 a,则亲本及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AaaA 气门部分缺失:a 气门正常:Aa 气门部分缺 失:aa 气门正常=1:1:1:1;若 A、a 不位于号染色体上,则气门正常的号单体雌蝇基因型为 aa,则亲本 及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 AaaaAa气门部分缺失:aa 气门正常=1:1。 即无论该基因是否位于号染色体 上,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与气门正常的比例均为 1:1,故不能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可以让子代气门部分缺失个体之间自由交配,统计后代性状表现及比例。若 A、a 基因在第号染色体上, 则气门部分缺失个体的基因型为:1/2A,1/2Aa,产生的配子为:A:a:0=2:1:1,自由交
26、配的后代中气门部 分缺失:气门正常=4:1;若 A、a基因不在第号染色体上,则气门部分缺失个体 Aa,自由交配后代中气门 部分缺失:气门正常=3:1。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根据号单体对 A、a 进行基因定位,关键是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判断杂交 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1.枯草芽孢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在医药和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筛选蛋白酶产量高的枯草芽孢杆菌 菌株,分别将浸过不同菌株的提取液(a -e)及无菌水(f)的无菌圆纸片置于平板培养基表面,在 37恒温箱 中放置 2-3 天,结果如图 1。请回答问题: (l)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高产菌株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包括水、无机盐、生
27、长因子、葡萄糖、_。 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常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目的是_。 (2)a-e 中蛋白酶产量最高的菌株是_(用字母回答) ,判断依据是_。 (3)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提取到的部分蛋白质时,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加入 pH 为 7.0、浓度为 20mmol/L 的_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结果先洗脱出来的是_的蛋白质。 (4)质监局为了检验标有含该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质量,设计了如图 2 所示实验。如果实验结果是_,则 说明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若用该实验来判断此酶活性大小可通过观察_实现。 【答案】 (1). 蛋白质(酪蛋白) (2).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
28、于目 的菌的生长繁殖 (3). a (4). a 周围的透明圈最大,说明其产生的蛋白酶数量多或活性高 (5). 磷酸 缓冲液 (6).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7). A 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 B 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未消失 (8). 胶 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相同时间内蛋白膜消失的面积) 【解析】 【分析】 培养基的成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加酶洗衣粉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常见的酶制剂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 【详解
29、】(l)蛋白酶高产菌株可以分解蛋白质,在筛选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高产菌株时,培养基营养成分应 包括水、无机盐、生长因子、葡萄糖、蛋白质。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为了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并使菌 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繁殖,常用摇床进行振荡培养。 (2)由图 1 可知,菌株 a 的透明圈最大,说明其蛋白酶含量高或活性高,故 a的蛋白酶的产量最高。 (3) 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提取到的部分蛋白质时, 等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 加入pH为7.0、 浓度为20mmol/L 的磷酸缓冲液到适当高度进行洗脱,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 速度较快,故最先洗脱出来。 (
30、4)图 2中,自变量是洗衣粉是否煮沸,因变量是观察蛋白膜的消失时间。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加热煮 沸后会导致蛋白酶变性失活,蛋白膜不会消失,故结果是 A 组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B组胶片上的蛋白膜 未消失。本实验可以通过观察胶片上的蛋白膜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酶活性的大小,酶活性越强,蛋 白膜消失所需的时间越短。 【点睛】蛋白酶分解菌培养在含蛋白质的培养基中,蛋白酶的含量越高,活性越强,则分解蛋白质产生的 透明圈越大。 12.某科学工作者首先从真核细胞细胞质的多聚核糖体中获得 mRNA,再将获得的 mRNA 与单链 DNA 分子杂交, 从而分离获得目的基因。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31、相关问题: (1)图中加热处理的目的是获得_,利用 PCR 技术对 DNA 分子进行扩增时,需要的条件有 _(至少答出三点)。 (2)一个 mRNA 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即多聚核糖体的存在) ,其意义是 _。 (3)mRNA 与单链 DNA 分子杂交的原理是_;分子杂交形成游离的凸环 3、5、7 的原因之一是 DNA 中 含有_,这些非编码 DNA 片段被转录后在 mRNA 加工过程中会被剪切掉。与 DNA 复制相比,DNA 与 mRNA 分 子杂交特有的碱基配对类型是_。 (4)在基因工程中,构建的表达载体应含有复制原点、目的基因以及标记基因之外,必须含有_和 启动子,其中启动子的
32、作用是_。 【答案】 (1). DNA 单链 (2). 热稳定 DNA 聚合酶(或Taq酶)、引物、原料、加热 (3). 少量的 mRNA 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4).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 内含子 (6). AU (7). 终止子 (8).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 【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含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复制原点) ;把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农杆菌转化法、显微注射法、钙离子处理法等) ;目的基因的检测 和鉴定(DNA-DNA 分子杂交法、DNA-RNA 分子杂交法、抗原-抗体杂交
33、法、抗虫、抗病、抗逆等接种实验) 。 【详解】(1)图中对 DNA片段加热处理是为了破坏氢键,获得 DNA单链,利用 PCR技术对 DNA分子进行 扩增时,需要模板 DNA,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做原料,两种引物,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等。 (2)一个 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 每个核糖体可以单独合成一条肽链, 这样少量的 mRNA就 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3)从多聚核糖体上获得mRNA 与单链 DNA分子之间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实现杂交;由于 DNA中含有内含 子序列,mRNA上无内含子对应的序列,故分子杂交会形成游离的凸环 3、5、7。与 DNA 复制(A-T、T-A、 C-G、G-C)相比,DNA与 mRNA 分子杂交(A-U、T-A、C-G、G-C)特有的碱基配对类型是 A-U。 (4)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 【点睛】DNA 复制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A-T、T-A、C-G、G-C;转录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A-U、T-A、 C-G、G-C;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A-U、U-A、C-G、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