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安徽省“江南十校江南十校”2019”2019 年综合素质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年综合素质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用光子能量为 11.0eV的光照射时,可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跃迁到激发态 C. 氡原子核的半衰期为 3.8 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 7.6 天一定只剩下 1个未发生衰变 D. 研究原子的结构是从发现放射性现象开始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故 A 项正确。 B:在基态时氢原子能量,在 n=2激发态时氢原子能量,在 n=3激发态时氢原 子能量; n=2激
2、发态氢原子与基态氢原子间的能量差, n=3激发态氢原子 与基态氢原子间的能量差;氢原子跃迁时吸收(或放出)光子能量需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用光子能量为 11.0eV的光照射时,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不会跃迁。故 B项错误。 C:半衰期描述的是统计规律,少量原子核发生衰变时不一定遵守。故 C项错误。 D:研究原子核的结构是从发现放射性现象开始的,故 D 项错误。 2.将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分为四等份,如图所示,AB=BC=CD=DE,在斜面的底端 A 点有一个小滑块 以初速度 v0沿斜面向上运动,刚好能到达斜面顶端 E点。则小滑块向上运动经过 D点时速度大小是 A. B. C. D. 【答案】D
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在斜面的底端 A点有一个小滑块以初速度 v0沿斜面向上运动, 刚好能到达斜面顶端 E 点”可知, 本题考察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逆向思维法、速度位移公式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又,解得:。故 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3.如图所示,游乐场中有一半球形的碗状装置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装置的内半径为 R,在其内表面有一个小 孩(可视为质点)从底部向上爬行,小孩与内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75,设小孩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 滑动摩擦力,则小孩沿该装置缓慢向上爬行的最大高度是
4、 A. 0.2R B. 0.25R C. 0.75R D. 0.8R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沿该装置缓慢向上爬行”可知,本题考察平衡问题。根据平衡问题的规律,应用平衡条件、几 何关系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设小孩爬到最高处时,小孩与圆心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对小孩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由几何关系得,最大高度。故 A 项正确,BCD 三 项错误。 4.人类梦想能找到其它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科学家发现在太阳系外某个恒星质量是太阳的 2倍、有多颗行 星绕该恒星运动,其中一颗行星表面温度在 0到 40之间,其质量是地球的 8倍,直径是地球的 2倍, 公转周期与地球
5、相同。设该行星与地球均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并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地球表面相同 B. 该行星卫星的最小周期是在地球上的 2 倍 C. 在该行星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的 2 倍 D. 该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行星质量是地球的 8倍,直径是地球的 2倍,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行星与地球均可视为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并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可知,本题考察万有引力的应用,应用万有引力 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A:据可
6、得,;其质量是地球的 8倍,直径是地球的 2倍,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 速度是地球表面的 2 倍。故 A 项错误。 B:据可得, ;当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天体半径时,卫星的周期最小;其质量是地 球的 8 倍,直径是地球的 2 倍,则该行星卫星的最小周期与地球上相同。故 B项错误。 C:据可得, ;其质量是地球的 8 倍,直径是地球的 2 倍,则在该行星上发射卫星的第 一宇宙速度是地球上的 2倍。故 C 项正确。 D:据 可得,;恒星质量是太阳的 2倍,行星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同,则该行 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不相等。故 D 项错误。 5.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方向与 x轴平
7、行,一个质量为 m,带负电的小球,电荷量为q,从坐标 原点以 v0=10m/s 的初速度斜向上抛出,且初速度 v0与 x轴正方向夹角 =37,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 到达最高点,此时速度大小也是 10m/s,该小球在最高点的位置坐标是(sin37 =0.6,cos37 =0.8,g 取 10m/s2) A. 0.6m,1.8m B. 0.6m,1.8m C. 5.4m,1.8m D. 0.6m,1.08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质量为 m,带负电的小球斜向上抛出”可知,本题考察带电物体 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根据带电物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规律,应用运动的
8、分解、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 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带电小球受重力和水平向左的电场力作用,将带电小球的运动分解成沿 x 轴方向初速为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沿 y 轴方向初速为的竖直上抛运动。当沿 y 轴方向速 度减小为0时小球达到最高点。 则有:、。 最高点时速度大小是10m/s, 则最高点时速度方向向左,所以。故 B项正确,ACD三项错 误。 6.某实验小组制作一个金属安检仪原理可简化为图示模型。正方形金属线圈 abcd平放在粗糙水平传送带上, 被电动机带动一起以速度 v匀速运动,线圈边长为 L,电阻为 R,质量为 m,有一边界宽度也为 L的矩形磁 场垂直于传送带,磁感应强度为 B,且边
9、界与线圈 bc 边平行。已知线圈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速度不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圈进入磁场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出时相反 B. 线圈进入磁场时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穿出时相反 C. 线进入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 D. 线圈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功率为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线圈穿过磁场区域”可知,本题考察线框在磁场中运动的问题。根据线框在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功率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A:线圈进入磁场时与穿出磁场时的磁通量变化相反,据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相反,感 应电流的方向相反
10、。故 A项正确。 B:线圈进入磁场时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出时相反,据左手定则知,线圈进入磁场时所受安培力的方 向与穿出时相同,由线圈的受力平衡知静摩擦力的方向相同。故 B项错误。 C:线圈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导线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故 C项正确。 D:线圈经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功率。故 D项错误。 【点睛】感应电量,这个规律要能熟练推导并应用。 7.如图所示,半径为 R的绝缘闭合球壳,O为球壳的球心,球壳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已知均匀带电的球壳 在其内部激发的场强处处为零。现在球壳表面 A 处取下一面积足够小、带电量为 q 的曲面将其沿 OA连线 延长线向上移动至 B点,且 A
11、B=R,若球壳的其他部分的带电量与电荷分布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 把另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A点处移动到 O点过程中系统电势能减少 B. 球壳剩余部分的电荷在球壳内部激发的电场的电场线由 A 点的对称点 C点沿直线指向球壳内表面各点 C. 球壳内部电场的电场线由球壳各点沿曲线指向 A点 D. 球心 O点场强的大小为 k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球壳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取下一面积足够小、带电量为 q 的曲面球壳剩余部分的电荷在球 壳内部激发的电场球壳内部电场的电场线”可知,本题考察电场强度。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规律,应用 割补法、点电荷的场强特点、等量异种电荷的场强
12、特点、电势能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B:球壳表面 A 处取下一面积足够小、带电量为 q 的曲面,相当于在球壳表面点 A 处放入等电荷 密度、等面积的带负电荷的曲面。球壳剩余部分的电荷在球壳内部激发的电场可以看作两部分电荷电场的 叠加,一部分是原球壳上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在内部激发的电场,处处为零;另一部分是球壳上位于 A 处的 等量负点电荷激发的电场,故球壳剩余部分的电荷在球壳内部激发的电场等同于只有 A 处的一个负点电荷 激发的电场,如图(a)所示。故 B项错误。 C:据 B 项分析可得,空间所有电荷在球壳内激发的电场相当于两个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如图(b)所 示。故 C 项正确。 A:由
13、图(b)知,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A 点处移动到 O点,电势升高,电势能增加。故 A项错误。 D:由 C项分析知,球心 O点场强大小。故 D项正确。 8.如图所示,一弹性轻绳(绳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左端固定,在 A点弹性绳自然长度等于 AB,跨过由 轻杆 OB固定的定滑轮连接一个质量为 m的小球,小球穿过竖直固定的杆。初始时 ABC在一条水平线上, 小球从 C 点由静止释放滑到 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 C、E两点间距离为 h,D 为 CE的中点,小球在 C 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小球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弹性绳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小球在 D点时速度最大
14、B. 若在 E 点给小球一个向上的速度 v,小球恰好能回到 C点,则 v= C. 小球在 CD阶段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小球在 DE 阶段损失的机械能 D. 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 2m,则小球到达 E点时的速度大小 v= 【答案】A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A 点弹性绳自然长度等于 AB小球在 C 点时弹性绳的拉力为”“小球从 C 点由静止释放滑 到 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可知,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问题。根据解决动能定理综合应用问题的方 法,运用受力分析、胡克定律、动能定理、对称性等知识分析推断。 【详解】 A: 当小球运动到某点 P 点, 弹性绳的伸长量是, 小球受到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作
15、用, 其中, 将正 交 分 解 , 则、,的 竖 直 分 量 。据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即 小球的加速度先随下降的距离均匀减小到零,再随下降的距离反向均匀增大。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小球 运动到 CE的中点 D点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故 A 项正确。 B:对小球从 C 运动到 E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若小球恰能从 E点回到 C 点,应用动能定理得:;联立解得:、。故 B 项正确。 C:小球在全程所受摩擦力大小不变,小球在 CD 段所受弹力竖直分量较小;则小球在 CD 段时摩擦力和弹 力做的负功比小球在 DE段时摩擦力和弹力做的负功少,小球在 CD 阶段损失的机械能小于小球在 DE阶段
16、损失的机械能。故 C项错误。 D:若仅把小球质量变为 2m,对小球从 C 运动到 E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 ,解得:小球到达 E点时的速度大小。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9.我们可以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的 B 点,平衡摩 擦力后,用小桶通过细线拉小车,小车上安装遮光条并放有若干钩码。现将小车上的钩码逐次移至小桶中, 并使小车每次都从同一位置 A 点由静止释放。 (1)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记录光电门的示数,从而算出小车通过 B点的速度。其中游标卡尺测量 情况如图(b)所示,则 d=_cm。 (2)测小桶质量, 以小
17、桶和桶内钩码质量之和 m为横坐标, 小车经过 B 点时相应的速度平方为纵坐标, 则 v2-m 图线应该为下图中_。 A、 B、 C、 D、 【答案】 (1). 0.925 (2). 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现将小车上的钩码逐次移至小桶中v2-m 图线应该为”可知,本题考察机械能守恒的问题,应 用机械能守恒、游标卡尺读数法则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1)游标卡尺读数为 (2)设小车、小桶、钩码的总质量为 ,小车从 A运动到 B 的位移为 ,则,整理得:, 所以 v2-m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故 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10.一个标有“3V,1.5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
18、示。小明同学有两节干电池,其中一节新电池的电 动势为 1.5V,内阻为 1.5;另一节为旧电池,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出该旧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1.4V,查阅资 料得知旧电池的内阻为 10 以上。 (1)现用新电池直接给该小灯泡供电,小灯泡发光昏暗,则小灯泡实际功率为_W(结果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 (2)该同学尝试用这两节干电池串联在一起为该小灯泡供电,在接入电路前,先测定该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 阻,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 G(满偏电流 2mA,内阻 10) B.电流表 A(00.6A,内阻约 0.1) C.滑动变阻器 R1(05,10A) D 滑动变阻器 R2(050,1A) F.定值电
19、阻 R3=1990 G.开关、导线若干 为方便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选用滑动变阻器_(填写器材前面的序号)。 利用实验室备有的实验器材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池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_。 该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测出了多组 I1(电流表 A的示数)和 I2(电流表 G的示数), 并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 I1和 I2的关系图线。根据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为_V,内阻为_(结果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 根据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判断用新、旧干电池各一节串联在一起为该小灯泡供电比一节新干电池单独 使用时亮度_(填“亮”或“暗”) 【答案】 (1). 0.30-0.34 (2). D (3). (4)
20、. 2.90-2.92 (5). 11.6-11.7 (6). 暗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测量电池组电动势和内电阻”可知,本题考察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应用闭合电路的 欧姆定律、电表改装、图象法等知识分析求解。 【详解】(1)设灯泡接在新电池两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流过灯泡的电流为 ,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 得:,整理得:;将表达式对应的图象画出来,图象与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 交点表示电池与灯泡相连时的工作情况;小灯泡实际功率。 (2) 新、旧电池串联后,电池组的电阻约 11.5;为使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略大些,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滑动变阻器 R2(050,1A),即选择滑动阻器
21、D。 题中首先将电流表 G(满偏电流 2mA,内阻 10)与定值电阻 R3(R3=1990)串联,改装成量程 的电压表。 电压表的内阻()已知, 则可将电流表接成相对电源 的电流表外接法,从而准确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源的电流。电路如图: 根据电路图,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整理得: ;对比图象得:、 ,解得:、。 设灯泡接在电池组两端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流过灯泡的电流为 ,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整理得:;将表达式对应的图象画出来,图象与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 交点表示电池组与灯泡相连时的工作情况;可得这时的电压电流均比新干电池单独使用时小,则灯泡比一 节新干电池单独使用时亮度要暗
22、一些。 11.如图所示,在 y0 的空间中存在着垂直 xo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 y0 的空间中存在着平行于 xoy平 面的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 x轴负方向成 45 角斜向上。一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 以初速度进入磁场,方向与 x轴负方向成 45 角斜向上,然后经过 M点进入电场,并与 y轴负半轴相交于 N 点。已知 M 点坐标为(L,0),N 点坐标为(0, )(不考虑粒子所受的重力)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答案】 (1) ;(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从坐标原点以初速度进入磁场然后经过 M 点进入电场”可知,本题
23、考察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 的运动。根据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应用几何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类平抛等知识列式求解。 【详解】(1)粒子轨迹如图: 由几何关系得,则 由 得: (2)带电粒子以速度从 M 点垂直进入匀强电场,过 M点沿速度延长线交 y轴的 点,因为 粒子轨迹与 y轴交于 N点,由该点坐标知: 、 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 、 联立解得: 【点睛】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圆周运动问题,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半径是关键。 12.一倾角为 =30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挡板,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上,自由状态时 另一端在 C点。C点上方斜面粗糙、下方斜面光滑。如图(a)所
24、示用质量为 m=1kg 的物体 A(可视为质点)将 弹簧压缩至 O 点并锁定。以 O 点为坐标原点沿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作用于物体 A的 同时解除弹簧锁定,使物体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 F随位移 x变化的曲线如图(b)所示。求: (1)物体 A与斜面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沿斜面向上运动至最高点 D时的位置坐标; (2)若使物体 A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返回,并将弹簧压缩至 O 点。物体 A返回至 C 点时的速度; (3)若物体 A 到达斜面最高点时,恰好与沿斜面下滑的质量为 M=3kg的物体 B发生弹性正碰,满足(2)的条 件下,物体 B 与 A碰撞前的瞬时速度。 【答
25、案】 (1) ; (2) (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沿斜面向上的拉力 F作用于物体 A 的同时解除弹簧锁定,使物体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 生弹性正碰”可知,本题考察机械能与动量相结合的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等知识列式求解。 【详解】(1)由图像知,物体 A 运动到的 C 处,、,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解得:、 据可得,物体从 O 点到达 C点的速度 物体在斜面上共加速,设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则: 推力不作用后,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物体减速上升 的加速度大小 设物体减速上升的距离为,则 联立解得: 最高点 D 的位置
26、坐标 (2)有推力作用时,物体由 O到 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物体从 C 点恰能到 O点,则: 联立解得: (3)物体沿斜面下滑时,解得: 即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大小,方向沿斜面向上 物体从 D 到 C的位移大小 据得, 对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 解得: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 引力 B. 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强称为饱和汽压,大小仅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 D. 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 PM2.5 微粒,气温
27、越高,运动越剧烈 E. 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答案】BDE 【解析】 【详解】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斥力减小得更快。当分子间距离小于 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 A项错误。 B:某种液体的饱和汽压强称为饱和汽压,大小仅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 B项正确。 C: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多晶体各向同性的表现。故 C项错误。 D: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 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故 D项正确。 E: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 E 项正确。 14.内
28、径相同、导热良好的“T”形细管竖直放置,管的水平部分左、右两端封闭,竖直管足够长且上端开口与 大气相通,水银将水平管中的理想气体分为两部分,此时外界温度 t1=27 C,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外界大 气压 P0=76 cmHg。求: (i)若外界温度保持不变,缓慢从管口注入水银,直到水平管中右侧气柱长度减小到 28cm时注入的水银柱长 度; (ii)在(i)的状态下,水平管中右侧气柱再次恢复为 30cm时的环境温度(用摄氏温度表示)。 【答案】 (1) ; (2)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外界温度保持不变, 缓慢从管口注入水银”、 “右侧气柱再次恢复为 30cm时的环境温度”可知, 本题考
29、察气体的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据玻意耳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知识列式计算。 【详解】(i)若外界温度保持不变,缓慢过程,则气体发生等温变化 以水平管右侧气柱为研究对象,设管的横截面积为 其中、 解得: 由于水平管左右两侧压强相等,所以 ,解得:左侧气柱的长度 则需注入水银柱的长度为 (ii) 以水平管右侧气柱为研究对象,右侧气柱再次恢复为 30cm,则: 其中、 解得:,所以 15.2018年 10 月 24日,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的 5.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 30km。假设该地震中的横波为 简谐波,且在地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为 5km/s,周期为 0.016s。某吋刻该波刚好传到 Q
30、 点如图所示,Q点距 离震源 O 点 120m, 此刻距离 O 点 50m处的 P 点速度方向沿 y轴负方向,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 该列波的波长为 80m B. 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处的质点迁移到地面需要经过 6s C. Q 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轴正方向 D. 从波传到 Q处开始计时,经过 t=0.02s时 Q点加速度最大 E. 从波传到 Q处开始计时,经过 t=0.01s时 P 点回到平衡位置 【答案】ADE 【解析】 【详解】A:波的波长,故 A 项正确。 B:波源处的质点在波源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并不随波迁移,故 B项错误。 C:波由 P 传到 Q所需时间,质点 P 起振后速
31、度方向沿 y轴负方向,则质 点 P 起振方向为 y轴负方向。所有点的起振方向相同,则 Q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轴负方向。故 C项错误。 D:Q 点开始振动的方向沿 y轴负方向,从波传到 Q处开始计时,经过时,Q点运动到负的最 大位移处,则经过 t=0.02s时 Q 点加速度最大。故 D项正确。 E:从波传到 Q处时,质点 P 已振动,再经过时,质点 P 共振动了,P 点回到 平衡位置。故 E项正确。 16.为了研究某种透明新材料的光学性质,将其压制成半圆柱形,如图(a)所示。一束激光由真空沿半圆柱体 的径向与其底面过 O的法线成 角射入。CD为光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的强度。从 AB面反射回来的
32、光强 随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b)所示。现在将这种新材料制成的一根光导纤维束弯成半圆形,暴露于空气中(假设 空气中的折射率与真空相同),设半圆形外半径为 R,光导纤维束的半径为 r。求: (i)这种新材料的折射率; (ii)用同种激光垂直于光导纤维束端面 EF射入,如图(c)。若该束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则弯成的 半圆形半径 R 与纤维束半径 r 应满足的关系。 【答案】 (1)n=1.25 ; (2)R=10r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反射回来的光强随角 变化的情况如图(b)所示”“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本题考察全 反射问题,应用折射率、临界条件等知识列式求解。 【详解】(i)由图知,当时发生全反射,则: (ii)激光不从光导纤维束侧面外泄的临界条件是入射光在外侧面处发生全反射,临界光路如图: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