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化学高考高考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考查考查专项专项复习复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323 小题,共 46 分) 1. 将一定量的 Na、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 a L 混合气体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 恰好完全反应, 则原混合物中 Na、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 2:1:1 B. 1:1:2 C. 1:2:1 D. 4:3:1 2. 下列试剂的保存或使用正确的是 A. 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使用前要用滤纸吸干煤油 B. 过氧化钠比氧化钠稳定,因此过氧化钠可露置在空气中 C. 称量 NaOH 固体时,应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等质量的纸,左边纸上
2、放 NaOH,右边纸上放砝码 D.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 中一定有钾元素 3. 下列关于物质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往某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 B. 往某溶液中通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 C. 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紫色,则原溶液的溶质一定是钾盐 D. 往某溶液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 4. 下列两种物质发生反应:和与氨水 水玻璃与 与和稀,因反应物用量或反应条件的不同而生成不同产物的是 A. B. C. D. 5.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原理均正确的是 A. 利
3、用焰色反应来检验钾元素的存在时,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呈紫 色,说明含有钾元素 B. 用玻璃棒蘸取 NaClO 溶液, 点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 试纸最终呈蓝色, 证明 HClO 是弱酸 C. 将一定量的晶体、 盐酸依次加入容量瓶中,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 D. 为证明 Cu 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可向反应后的混合液加水,若显蓝色即 可证明生成了 6. 下列有关和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A. 热稳定性: B. 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C. 与稀盐酸反应快慢: D. 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 7.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灼烧时火焰
4、呈黄色 B. 切开的金属钠暴露在空气中,光亮的表面变暗发生反应 C. 过氧化钠在潮湿空气放一段时间变成白色粘稠物的反应主要是: D. 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可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氧气 8. 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排出气体,测出固 体残留物中有两种成分,则该固体组成中一定含有 A. 、 B. NaOH、 C. 、 D. 、NaOH 9.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 但是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 因此, 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检验才能决定其是否正确。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镁失火不能用灭火器灭火;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灭火器灭火 B. 可以写成
5、;也可以写成 C. 不能用电解溶液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溶液来制取金属镁 D. Al 和 S 直接化合时可得到;Fe 与 S 直接化合时也可得到 10.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史书记载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 本草经集注中写到“如握雪不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乃真硝 石也”。“硝石”指的是 B. 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 塞其口, 勿使泄气, 则药力不减, 气甚辛烈, 触人脑, 非有病不可嗅 虚弱者忌之 宜 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氨水 C. 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 加热 还复为丹。”黄帝九鼎
6、神丹经中 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 Hg 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汞的硫化物 D. 后汉书 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 人谓之石漆。”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 及燃灯极明。”这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石油 1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周期表中右上方区域的某些非金属元素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 素 B. 储热材料是一类重要的能量存储物质,单位质量的储热材料在发生熔融或结晶 时会吸收或释放较大的热量 C. 作为激光发射材料的红宝石又称刚玉,其熔点很高,可用于耐火材料,主要成 分为二氧化硅 D
7、. “外观如雪,强烧之,紫青烟起”。南北朝陶弘景对硝酸钾的鉴定过程中利用 了焰色反 应 12. 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短周期元素中,b 的原子半径最 大,d 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 6,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 于 d 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在 a、b、c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的溶液中缓慢 通入,产生沉淀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在周期表中 c 一定位于第 3 周期第A 族 B. a 和 b 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两种化学键 C. b 和 c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 D. 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 8
8、 电子稳定结构 13.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纯碱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C.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D. 煤经过气化、液化等化学变化过程,可以转化为清洁能源 14.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数轴表示,可以收到直观形象、简明易记的效果。用数轴表示的 下列化学知识中,正确的是 A. 常温条件下,酚酞的变色范围: B. 分散系的分类: C. 和 NaOH 溶液反应后铝元素的存在形式: D. 与 NaOH 溶液反应的非水产物: 15. 时,在足量的饱和 溶液中加入无水,可析出晶体, 则的值是 A. 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9、B. 饱和溶液质量的减少量 C. 析出无水物的质量 D. 饱和溶液失去的溶质的质量 16.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 A、B、C、D、E、X 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 部分 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17. A. 若 X 是,C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 A 一定是氟单质,且 D 和 E 不 反应 B. 若A是单质, B和D的反应是, 则E一定能还原 C. 若 D 为 CO,C 能和 E 反应,则 A 一定为,其电子式是 D. 若 D 为白色沉淀,与 A 摩尔质量相等,则 X 一定是铝盐 18. 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如根据 推测: 但类比是相对的,如根
10、据,推测 是错误的,应该是 19. 下列各组类比中正确的是 A. 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推测: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B. 由,推测: C. 铝和硫直接化合能得到,推测:铁和硫直接化合也能得到 D. 由,推测: 20.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A. 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 B.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 C. 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 D. 过量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21.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溶液中 过量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少量 投入过量溶液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向饱和 溶液中通入足量 A. B. 只有
11、C. 只有 D. 只有 2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结论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是钠盐溶液 B 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擦净表面的煤油,放入硫 酸铜溶液中,产生黑色不溶物固体 该黑色不溶物为含铜的化 合物 C 将气体通入至新制氯水中,溶液褪色 具有漂白性 D 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与发生双水解 生成 A. A B. B C. C D. D 23.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 或离子方程式 的类推正确的是 已知 类推 A 将 Fe 加入溶液中: 将 Na 加入到溶
12、液中: B 稀硫酸与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 性: 溶液与溶液反应呈中 性: C 铁和氯气反应 铁和单质反应 D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A. A B. B C. C D. D 24. 探究与水的反应实验如下: 25. 26. 27. 已知: 、 28.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 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 中与的作用不同,产出气体的量也不同 D. 通过能比较酸性:2 29. 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溶液遇 CO 能产生黑色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0. A. 装置的仪器还可以制取、等气
13、体 B. 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 C. 装置中分别盛装饱和溶液、浓 D. 装置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反应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共 54 分) 31. 氮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工业上合成氮及 联合制碱法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32. 33. 在工业生产中,设备 A 的名称为_,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 34. 在上述生产中向母液通入氨气同时加入_,可促进副产品氯化铵的析出 35. 原料气中往往含有 、CO、等杂质,必须除去这些杂质的目的是_ 36.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图模拟“联合制碱法”的第一步反应 37. 38. 上述装置中接
14、口连接顺序为_;D 中应选用的液体为_ 39. A.a 接 c;b 接 f;e 接 d 40. B.a 接 d;b 接 f;e 接 c 41. C.b 接 d;a 接 c;f 接 e 42. D.b 接 c;a 接 f;e 接 d 43. 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再进一步制 已知由制时产率为,由 被的吸收率为则该工厂用 100 吨氨最多能制硝酸铵_吨 44. 联碱法 候氏制碱法 和氨碱法的生产流程简要表示如下图: 45. 46. 两种方法的沉淀池中均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47. 是_,Y 是_ 填化学式 。 48. 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_;排出液中的溶质除了氢氧 化钙外,还有
15、_。 49. 根据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推测,所得结论正确是_。 50. 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小 51. 通入氨气能增大 的浓度,使铵更多析出 52. 加入食盐细粉能提高 的浓度,使结晶析出 53. 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_。 54. 联碱法中,每当通入 已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时可以得到纯碱,则 的利用率为_。 结果精确到 55. 俗称纯碱, 俗称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某小组探 究和的性质,实验步骤记录如下: 分别向盛有固体、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水, 搅拌,测量温度为; 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 分别加入密度约为、的盐酸,搅拌,测量温度。
16、得到表 1 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中所加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根据表 2 中的溶解度判断: 步骤中、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 部分溶解:_。 分析表 1 的数据得出:固体溶于水_,固体溶于水 _ 填“放热”或“吸热” 。 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和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乙同学 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 _,搅拌,测量温度为。 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选项字母 。 A.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和固体 C.、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丙同学为测定一份和混合固体中的纯度,称取
17、混合 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 _ 用代数式表示 。 56. 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 中检验出组成为的物质,经测定, 该物质易溶于水,在水中以和两种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极易吸收 ,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和的关系正确的是_ 填序号 同种单质 同位素 同分异构 体 同素异形体 _ 填“能”或“不能” 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 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生成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_; 含有一定量和的水溶液称为“缓冲溶液”,在此溶液中加 入少量的强酸
18、或者强碱时,溶液的 pH 几乎不变,这可由下列离子方程式来说明。 加酸时: 加碱时: 由于和的大量存在,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中与 基本保持不变;含有一定量和的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写出此 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者强碱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加酸时:_; 加碱时:_。 双指示剂法可用来测定由 NaOH、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混 合物的含量。 具体做法是: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酚酞, 用标准盐酸滴定, 当红色褪去, 此时 NaOH 完全被中和,且全部被转化为,消耗盐酸;然后再 向待测液中加入甲基橙, 当溶液由黄变橙时,被完全转化为 NaCl, 消耗 盐酸。若含惰性杂质的与 NaOH 混合物共,盐酸浓度
19、为, ,则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_、 _。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及及解析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钠与氢气的关系式为 2Na- 过氧化钠与氧气的关系式为 - 氢气和氧气的关系式为-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 它们反应的计量数之比,即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通过钠与氢气、过氧化钠与氧气、氢气与氧气的关系式可得钠与过氧化钠的关系式为: 4Na- 所以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确定, 显然只有 A 中符合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故
20、选:A。 Na、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将该 混合气体通过放电,恰好完全反应,说明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它们 反应的计量数之比,氢气来源于钠和水的反应,氧气来源于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通过 钠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找出钠与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 比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无数据计算,难度中等,关键在于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方程式性质 比例关系 2.【答案】D 【解析】解:锂密度比煤油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固封在石蜡中,故 A 错误; B.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都反应,不能露置在空气中,故 B 错误; C.应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
21、易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 NaOH 固体时,应放在小烧 杯中称量,故 C 错误; D.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中一 定有钾元素,故 D 正确。 故选:D。 A.锂密度比水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 B.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都反应; C.称量 NaOH 固体时,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D.钾的焰色反应为紫色 本题考查常见金属的性质,侧重于实验能力和双基的考查,为考试高频考点,注重于双 基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答案】D 【解析】解: 能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所以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22、,故 A 错误; B.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等,所以该溶液中不一 定含有,故 B 错误;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钾盐,也可能是 KOH,故 C 错误; D.硝酸能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所以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 子是氯离子,故 D 正确; 故选 D A.能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 B.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有、等; C.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 D.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是氯离子 本题考查了离子的检验,明确离子间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常考查的离子有:铁离子、亚
23、铁离子、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根据物 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和在没有条件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 钠,所以生成物与反应条件有关,故选; 与氨水反应时,无论氨水是否过量都只生成氢氧化铝,所以与反应物的量多少 无关,故不选; 水玻璃与时,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所以与反应物的量多少有关,故选; 无论氯气是否过量,Fe 在中燃烧都只生成氯化铁,所以与反应物的量多少无关, 故不选; 和稀反应时,少量铁生成硝酸铁,过量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所以与 反应物的量多少有关,故选; 故选 B 和在没
24、有条件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 与氨水反应时,无论氨水是否过量都只生成氢氧化铝; 水玻璃与时,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无论氯气是否过量,Fe 在中燃烧都只生成氯化铁; 和稀反应时,少量铁生成硝酸铁,过量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反应物相同但生成物不一定 相同,有的反应受反应物的量、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有关,注意总结归纳 5.【答案】A 【解析】解: 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K 的火焰为紫色,可说明含有钾元素,故 A 正确; B.NaClO 溶液具有漂白性,应选 pH 计测定其 pH,故
25、 B 错误; C.不能再容量瓶中溶解固体, 应在烧杯中溶解、 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故 C 错误; D.应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注入水中,故 D 错误; 故选:A。 A.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K 的火焰; B.NaClO 溶液具有漂白性; C.不能再容量瓶中溶解固体; D.应将密度大的液体注入密度小的液体中。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物质的性质、焰色反应、pH 测 定、溶液配制、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 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
26、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解答】 A.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故 A 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钠较碳酸氢钠易溶,故 B 不符合题意; C.碳酸为二元酸,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继续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直接生成二氧化碳,与盐酸反应时,碳酸氢钠反应快,故 C 符 合题意; D.1mol 碳酸钠消耗 2molHCl, 1mol 碳酸氢钠消耗 1molHCl, 物质的量相同时, 消耗盐酸: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7.【答案】B 【解析】解:焰色反应为元素性质,钠的焰色为黄色,故 A 正确; B.钠与氧气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故 B 错误
27、;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得 到氢氧化钠溶液,故 C 正确; D.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氧气,所以看到产生蓝色沉淀 和有气泡冒出,故 D 正确; 故选 B。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熟悉钠、过氧化钠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焰色反应属于元素 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B 【解析】解: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碳酸氢钠 分解先进行,但生成的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又要和二氧化碳反应,只有当 容器中的二氧化碳消耗完毕了才会有氢氧化钠存在,该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 ,已知固体残留物中有两种成分, 根据以上反
28、应可知,该固体混合物为:NaOH、 故选:B 一定量碳酸氢钠与过氧化钠的混合物在密闭体系中充分加热后,碳酸氢钠分解先进行, 但生成的水与过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钠又要和二氧化碳反应, 只有当容器中的二氧 化碳消耗完毕了才会有氢氧化钠存在,已知固体残留物中有两种成分,根据有关反应分 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钠的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性质, 把握物质的性质、 了解冶炼金属的常用方法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金属镁和金属钠都能够与 反应,故 A 正确; B.中铁为价和价,可以写成;中铅为价
29、和价,可以 写成 故 B 正确; C.电解溶液时不放电,所以不能来制取金属铝;电解溶液时也不能 放电,所以也不能用来来制取金属镁,故 C 正确; D.Al 和 S 直接化合时可得到;Fe 与 S 直接化合时得到 FeS,故 D 错误。 故选 D。 10.【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文化与化学的联系,难度较小,掌握有关反应原理和物质组成即可 解答。 【解答】 A.钾焰色反应显紫色,故“硝石”是指 ,故 A 正确; B.氨水可以用玻璃瓶装,且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这里的“鼻冲水”是指氨水,故 B 正 确; C.这里的“丹”是指汞的氧化物,故 C 错误; D.这里的“石漆”“石脂水”
30、是指石油,故 D 正确。 故选 C。 11.【答案】C 【解析】略 1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元素位置推断元素为解 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短周期元素 a,b、c、d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短周期元素中,b 的原子半径最大, 则 b 为 Na 元素;d 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差为 6,则 d 为 Cl 元素;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 d 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差,a 原子最外层有个电 子,a 的原子序数小于 b,则 a 为 O 元素。在 a、b、c
31、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的溶液中 缓慢通入,产生沉淀,二氧化碳过量沉淀不溶解,可能应为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 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则 c 为 Al 元素,也可能为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 沉淀,则 c 为 Si 元素。 A.c 为铝元素或硅元素,在周期表中 c 位于第 3 周期第A 族或 IVA 族,故 A 错误; B.a 和 b 组成的化合物若为过氧化钠,含离子键、非极性键两种化学键,故 B 正确; C.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 硅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故 C 正确; D.分子结构式为,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故 D 正确。 故选 A。 13.【答案】C
32、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有关知识,涉及盐类水解的应用、盐酸反应、能源问题, 重在学生知识的积累,是常考题型。 【解答】 A. 纯碱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促进油脂水解,所以纯碱可以除油污,故 A 正确; B. 金属灼烧时有特殊的颜色, 则“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 故 B 正确; C. 碳酸钡可与胃液中的氢离子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重金属离子钡离子可使蛋白质变 性,使人中毒,硫酸钡可作钡餐,故 C 错误; D. 煤的气化中碳与水反应 CO 和氢气,液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甲醇,使其成为清洁能 源,故 D 正确; 故选 C。 14.【答案】D 【解
33、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用数轴法表示化学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注意 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 【解答】 A.常温条件下,酚酞的变色范围为,故 A 错误; B.分散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小于 1nm 为溶液, 大于 100nm 为浊液, 在的为胶体,故 B 错误; C.,故,铝元素以 和形式存在;,则以形式存在;以 和形式存在;只以形式存在,故 C 错误; D.少量,足, 生成;,产物为与的混合物;,只生 成,故 D 正确。 故选 D。 15.【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向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然后析出结晶体的问题
34、,应注意的是析出的结晶体 有两个来源,难度不大。 【解答】 由于原碳酸钠溶液为饱和溶液,故当加入 ag 碳酸钠时,碳酸钠不能溶解,反而由于形 成结晶水而带出部分溶剂,而原来溶解在此部分溶剂中的溶质也一并析出,故析出的 bg 碳酸钠晶体中,碳酸钠的来源有两个:加入的 a g 无水碳酸钠和 饱和溶液质量的减少量,则的值是原饱和溶液质量的减少量,故 B 正确。 故选 B。 1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题目难度较大,做好本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好 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解答】 A.X 是,C 为,当 A 为,B 为,E 为 NO,D 为也符合转化关 系,A
35、错误; B.根据 B、 D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 为活泼金属 Na, B 为 NaOH、 E 为,X 为,C 为,D 为,在加热时能还原,故 B 正确; C.如 A 为氟气, HF 与二氧化碳不反应, A 为, B 为, E 为 NaOH, X 为 C, C 为, D 为 CO,符合转化关系,过氧化钠电子式为,故 C 正确; D.D 为摩尔质量为的,A 为摩尔质量为的,X 为铝盐,C 为偏铝酸盐,铝盐和偏铝酸盐在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符合转化关系, 故 D 正确。 故选 A。 17.【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类推这一思维方法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属于方法与知识相结合的内容,是高
36、 考的热点之一,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但是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 不反应,故 A 错误; 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的亚硫酸钙会被氧化为硫酸钙,故 B 错误; C.硫是弱氧化剂只能将铁氧化成亚铁,所以铁和硫直接化合也能得到 FeS,而得不到 ,故 C 错误; D.和都 是强酸制弱酸,所以类比合理,故 D 正确。 故选 D。 1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解答 本题的关键,注意 C 中虽然方程式中没有沉淀生成,但根据物质的溶解度能判断产
37、生沉 淀,该题为易错选项,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最终有沉淀生成,故 A 错误; B.和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 ,故 B 错误; C.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发生的反应为: 3,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 和溶液中通入足量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故 C 错误; D.过量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发生, ,所以最终没有沉淀生成,故 D 正确;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 主要是注意试剂量不同可能产物不同的反应现象的分 析应用,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
38、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金属钠投入到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故错误; 过量 NaOH 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最终没有沉淀生成, 故错误; 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 淀生成,故正确; 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氯化钠, 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 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发生的反应为: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会析出碳酸氢钠晶 体,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 综上所述,只有选项 D 正确。 故选 D。 20.【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
39、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 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存在钠元素, 可以是钠盐溶液也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故 A 错误; B.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和水反应放热产生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 氢氧化铜, 氢氧化铜遇热分解产生黑色氧化铜, 黑色不溶物为含铜的化合物, 故 B 正确; C.气体通入至新制氯水中,发生反应,导致溶液 褪色,体现了的还原性,故 C 错误; D.向溶液中滴入溶液,促进 电离且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氢氧 化铝白色沉淀,生成沉淀与水解无关,故 D 错误。 故选
40、 B。 2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难度不大,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解答】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金属铜的前面, 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但是活泼金属钠和盐的反应一定是先和盐溶液中的水反应,不会置换出其中的金 属,故 A 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与溶液反应呈中 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故 B 正确; C.氯气氧化性强, 能将铁氧化为氯化铁, 碘单质氧化性弱, 只能将铁为氧化为碘化亚铁, 故 C 错误; 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
41、酸钙溶液中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 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 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故 D 错误。 故选 B。 22.【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实验,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 意把握题中所给信息以及实验现象的分析、评价,注意物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气体为氧气,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生成气体, 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氧 气,加入氯化钡生成沉淀,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和,加入二氧化锰, 可分解生成氧气,以此解答该题。 A.中产生的气体为氧
42、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A 正确; B.中发生 2 个反应,生成气体是过氧化钠与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氧气,为氧化还原 反应;结合后续过氧化钡的生成可知过氧化钠还与水反应生成了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 为复分解反应。中产生少量气泡是过氧化钡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氧气,为氧化还原反 应;通过继续滴加产生气体可知过氧化钡主要是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过 氧化氢和硫酸钡。故 B 正确; C.、中与的作用不同,中过氧化氢被氧化生成氧气,中过氧化 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气,则产生气体的量不同,故 C 正确; D.发生是因为不溶于盐酸,不适用与强酸制取弱酸的规律,故 D 错误。 故选
43、D。 2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实验基 本操作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 A.装置是固体、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所以可以制取和盐酸 、浓氨水 和等气体,故 A 正确; B.金属钠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因此实验之前,用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装 置内的空气,当看到装置中石灰水变浑浊后,且导管口产生均匀气泡,说明空气已 排净,再点燃酒精灯,故 B 正确; C.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 因此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 化氢,再用浓吸收水蒸气装置,故 C
44、错误; D.溶液遇 CO 能产生黑色的 Pd,则装置中有黑色沉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故 D 正确。 故选 C。 24.【答案】沉淀池 NaCl 防止 催化剂中毒 D 饱和溶液 218 【解析】解:氨气、氯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在沉淀池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所以设备 A 为沉淀池,发生的反应为; 故答案为:; 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经过过滤,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剩余的母液中含 有氯化铵,母液通入氨气同时加入 NaCl,可促进副产品氯化铵的析出; 故答案为:NaCl; 原料气中的、CO、等杂质容易造成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效果,所以必须将 原料气中往往含有的、CO、等杂质除去,防止催
45、化剂中毒; 故答案为:防止催化剂中毒; 足量的与 NaOH 反应生成,装置 A 产生,装置 B 生石灰与浓氨水产生 ,装置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二氧化碳与氨气通入 C 中应防止倒吸,则 b 接 c, 故 a 接 f、e 接 d;由于二氧化碳在碳酸氢钠饱和溶液中溶解度较小,而 HCl 能被碳酸 氢钠吸收,所以 D 中液体为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D;饱和溶液; 设制备出的的物质的量为 xmol, 根据反应可知:,由于被的吸收率为 ,故在此反应中所需的的物质的量为:; 同时据反应可知:,而由制时产率为,故生成 ,需要的制备硝酸的的物质的量为:, 即制得所需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根据氨气的
46、质量为 100t 即可得:, 解得:, 的质量为:, 故答案为:218 氨气、氯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在沉淀池中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混合物经过过滤,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剩余的母液中含 有氯化铵; 、CO、等杂质容易造成催化剂中毒,降低催化效果,需要将原料气中的杂质 除去; 根据装置 A 制取,装置 B 制取,装置 D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二氧化碳与 氨气通入 C 中应防止倒吸,据此分析连接仪器装置; 设出制备出的硝酸铵的物质的量为 xmol, 然后根据在反应过程中的损耗, 将 时所需的的物质的量和制备时所需的的分别表示出,质量共为 100t,据 此进行求算 本题
47、考查了合成氨、制碱法的工艺的流程,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制备流程及反应原理为 解答关键,注意根据物质的主要性质分析工艺装置、反应原理,试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 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25.【答案】 、 、NaCl b 取样,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产品中含氯化钠 【解析】解:依据流程图分析可知,生产流程联碱法和氨碱法生产流程中沉淀池中 发生的反应是氨气、二氧化碳、水、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所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联碱法生产流程图中分析循环中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氨碱法的 生产流程中循环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
48、与铵盐反应生成的氨气可 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 依据两个过程中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分析,联碱法母液主要是氯化铵、碳酸钠、碳酸 氢钠、氯化钠;Z 中除了溶解的氨气、食盐外,其它溶质还有氯化铵、碳酸钠;氨碱法 排出液中的溶质除了氢氧化钙外,还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钠, 故答案为:、;、NaCl; 联碱法中从母液中提取氯化铵晶体的过程中; a、常温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故 a 错误; b、通氨气作用有增大的浓度,使更多地析出和使转化为,提 高析出的纯度,故 b 正确; c、加入食盐细粉目的是提高的浓度,促进氯化铵结晶析出,故 c 错误; 故答案为:b; 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实验方案为:取样,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产品中含氯化钠, 故答案为: 取样, 加入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