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78.79KB ,
资源ID:13266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26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四省部分地区2020年3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h****3)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四省部分地区2020年3月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1、 河南省、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四省部分地区河南省、广东省、湖南省、湖北省四省部分地区 2020 年年 3 月高考语文月高考语文 模拟试卷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文化的价值之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能

2、够满足时代需要的程度。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 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文化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只能立足于当代中国去甄别并 择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摒弃那些不能与时俱进的消极成分。这应该成为衡量一切文化遗产的基本坐标。 偏离了它,我们就有可能陷入相对主义的泥淖,要么“食古不化”,要么“喝祖骂宗”。对传统文化采取原教 旨主义态度,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这种复古读经的做法,抹杀了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点,难以适应 新的文化需要。同时,对于历史上的中国,我们更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但也应看到,今天的中国毕竟是经 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经历了社会主义历史实践的重

3、构,经历了近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激荡,经历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和再现。 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从而显示出它的当代价值。传统文 化如何才能“活”起来,活在当代人的观念和生活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传 统文化只有在不断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光大。所以,它只能“活”在不断的损益 中,这恰恰是一种文化的常态。不然的话,传统文化就有可能沦为现代新儒家所焦虑的“木乃伊”或死古董。 传统文化只有通过创造和创新,才能实现有活力的传承。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

4、非“形似”的态度。譬如中国传统社会提倡的“二十四 孝”,今天的人们既不可能也不应该拘泥于模仿它所描述的具体情形,而是借鉴和继承“二十四孝”所体现出 来的孝道精神。不然的话,就难免走向“愚忠愚孝”之类的愚昧。冯友兰当年所提出的“抽象继承法”,在一 定意义上也是包含着这层用心的。道德的具体表征会随着不同民族、不同时代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具体形态; 但道德之为道德的那个“理”,却能纵贯古今中外、超越时空限囿。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当代中国人重新发现文化上的自我提供内在依据。在现代化的狂飙突进中,我们 很容易在文化上陷入自我迷失,从而找不到“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又到何处去”的答案。不解决这个前提 性

5、问题,就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根本性问题。重新找回现代人的自己,重建 现代人的自我,就不能不进行一番文化上的“寻根”,重新接续我们同传统文化之间脐带般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缓解人与自然的紧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能够提供启迪。当代人类社会正面 临着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这意味着人类必须调整自身同自然的关系。在工业文明中,人类对自然的 占有,乃是引发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使人类生存陷入困境的深刻文化原因。它所孕育的现代技术取代了古典 技术。古典技术所体现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而现代技术所体现的基本理念则是“以人克天”。摆脱现 代技术带来的危机,唯一可能

6、的出路,从文化上说,在于恢复技术的古典品格,即“天人合一”的智慧。正是 在这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显示出它的积极意义。 (何中华在创造创新中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传统文化采取相对主义态度,就有可能不甄别、不择取、不摒弃地对待传统文化。 B.对传统文化采取原教旨主义态度的做法,是不顾当代人类生存方式新特点的复古读经。 C.对传统文化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也不能无视历史的变化而机械地复制和再现。 D.传统道德的表征多种多样,其“理”却亘古不变,对此我们要“神”“形”兼备地继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3 分) A.文章第一段有立有破,既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又批判了三种错误做法。 B.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来说理,论证了传统文化只有通过转化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 C.第三段以“二十四孝”为例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要用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 D.最后两段,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在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社会是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不可能在本来意义上被复制,而应与时俱进地弘扬其优秀成分和正能量。 B.传统文化不能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而应在回应时代的挑战、质询和诉求中创造和创新。 C.人们如果拘泥于传统文化

8、具体形式上的模仿,就会走向“愚忠愚孝”,传统文化也会变成“木乃伊”。 D.现代技术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现代人无法真正回应“谁的现代化”“为谁的现代化”之类的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 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 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D据原文第三段“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应该 是

9、弃其“形”而取其“神”,而不是“神”“形”兼备。 (2)C论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我们应采取“神似”而非“形似”的态度,引用冯友兰的观点只是作为 佐证。 (3)B“传统文化不能存在于典籍、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绝对化,原文第二段是“而不是仅仅存在于典籍、 文物古董和博物馆中”;C根据原文第三段“譬如中国传统社会提倡的二十四孝,今天的人们既不可能也 不应该拘泥于模仿它所描述的具体情形,而是借鉴和继承二十四孝所体现出来的孝道精神。不然的话,就 难免走向愚忠愚孝之类的愚昧”可知,原文中走向“愚忠愚孝”是针对“二十四孝”而言的,并非是说所 有从形式上模仿传统文化的结果。D强加因果,据原文最后两段,“使

10、得”前后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 答案: (1)D (2)C (3)A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 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 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 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 13000 亿斤。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 1200

11、0 亿 斤以上。国内粮食市场的基本稳定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虽然近年来粮食连年丰收,仍然无法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国 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于旭波说。我国耕地占全球近 10%、淡水资源占 6%,却要养活全球近 20%的人口,资源与人口完全不对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 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部分粮食出现了较大供求缺口,需要通过国际贸 易来适当调剂余缺。 增强保障粮食安全应该植根于国内粮食供应基础之上。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 4 亿吨左右,仅占我国 年消费量的三分之

12、二。此外,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 80%,优质粮食供 给成为“短板”。 我国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但从中长期看,无论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需 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 (刘慧我国筑牢粮食安全屏障,选自经济日报2019 年 1 月) 材料二: “到 2020 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 18.65 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 15.46 亿亩,确保建成 8 亿 亩,力争建成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1 月 24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解读关于加 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

13、补平衡的意见时说。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说:“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少占,也要补足。就是说要减少新增 建设占用耕地,同时要拓展补充耕地渠道。”对于加强保护耕地质量,余欣荣说:“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 环,在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 息。”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论任何时候都必须首先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 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王立彬“农地农用”原则碰不得,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9 月) 材料三: 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20122017)显示,近 5 年来,在耕地、淡水

14、等资源约束加剧的情况下, 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粮食产量自 2013 年以来连续 5 年都稳定在 12000 亿斤以上。在 品种上,2012 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 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水稻、小麦、玉 米等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作业机械已基本形成规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2012 年的 53.5%提高到 2017 年的 57.5%。 数据显示,20142017 年,全球农业领域论文总发文量排名前 5 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英国、巴西和 印度。中国农

15、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孙坦指出,中国是 20142017 年全球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 家,但授权率仅为 13.2%,在二十二个国家中排名第九。中国发明人主要申请地区仍在本国,国外专利布局量 相对较低,技术创新主体主要由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农业企业表现极弱。 (摘编自杨舒专家解读)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 2013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多年连续增产且稳定在 12000 亿斤以上,有力地稳定了我国粮食市场,保障 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B.我国粮食目前仍无法做到完全自给自足,而且老百姓对粮食消费的需求又不断升级,导致部分粮食出现了 较大供求缺口。 C.

16、到 2020 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 18.65 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 15.46 亿亩,这是国家对耕地 保护的要求。 D.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升,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主要表现在品种、技术和 农业机械方面。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都不及全球的十分之一,人口却近全球五分之一,这种资源与人口不对等的现状,使 粮食供应格外重要。 B.个别普通粮食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和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反映出我国粮食供应的结构问题,需要优化 我国粮食供给结构。 C.“少占”意味着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补足

17、”则意在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 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D.尽管我国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多,但质量方面仍有不足,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结构需调整,要提升企业自身 的技术创新实力。 6.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主要从哪三个方面下功夫?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 分) 【分析】(4)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及手法分析,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5)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6)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解答】(4)A选项所说“多年连续增产”属于无中生有,材料中只说“

18、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定在 12000 亿斤以上”,并无涉及“多年连续增产”。 故选 A。 (5)C曲解文意,据材料,“补足”指补充耕地,“治理退化耕地,修复污染耕地和统筹推进耕地休养生息” 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措施。 故选 C。 (6)材料一,主要讲述了全球粮食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如 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国际贸易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第三自然段“目前全球粮食贸易量每年在 4 亿 吨左右”“当前我国粮食个别品种供求矛盾突出,大豆对外依赖程度超过 80%,优质粮食供给成为短板”; 第四自然段“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粮食安全都隐患不少,风险仍然存在,

19、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扩大贸易流通, 促进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提升整体粮食安全水平”。材料二,主要讲了农业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的问题。 答案第一点在材料二中有明确的表述:一是“到 2020 年全国耕地保有量不少于 18.65 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面积不少于 15.46 亿亩,确保建成 8 亿亩,力争建成 10 亿亩高标准农田”“严格实施耕地的数量保护,既要 少占,也要补足”即要保证足够的农业耕地面积建设。二是“耕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在耕地后 备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积极开展退化耕地的综合治理,污染耕地的治理修复,统筹推进耕地修养生息”即 是在开发利用耕地的同时要保证耕地质量不受污染损害。材

20、料三,主要讲了农业科技和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 如“科技对我国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的贡献不断加大”“2012 年以来我国选育推广了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等一 大批稳产高产新品种;在技术上,面向全国发布推广了粮食稳产增产、农业防灾减灾、农机农艺融合、农产品 储运保鲜等先进实用的技术”“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 2012 年的 53.5%提高到 2017 年的 57.5%”。即开发 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可以有效促进粮食稳产高产。 答案: (4)A (5)C (6)严守耕地面积底线,保护耕地质量;加强国际合作,使全球粮食资源合理流动;发展农业科技,促 进粮食生产。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把握全文主要

21、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 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 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 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 安 谅 知道明人在搞小说创作,朋友尤说,我给你介绍一个人,是一位病人,很特别,你一定会有收获。尤诡秘 地一笑。 明人见到了那个病人,叫乔。远看像个病人,但近看,他眉眼清晰,有几分帅气。握住他的手掌时,手骨 硬

22、硬的,目光直直的、亮亮的。 他是一个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朋友说。这怎么可能呢?明人心里疑问。 明人与乔面对面坐下。乔神态自若,礼貌地问明人:“我能抽支烟吗?”明人点点头。 点上烟,乔在缭绕的烟雾中瞥了明人一眼:“你是不是怀疑我什么?” 明人忙说:“怎么会呢?我只是想向您讨教,怎么才能看不见自己的影子?影子其实很让人讨厌的,扰乱 人心。我知道您有这本事,我真仰慕不已。” “您也讨厌自己的影子?您能吃苦吗?”乔一脸严肃地反问。 “您怎么指示,我就怎么做。”明人表现得很真诚。 “您要真想练,我可以教您,我知道您是作家,可以通过您告诉大家,我看不见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个事 实。”乔很坦率,也很有逻辑。

23、明人笑了:“第一步怎么做?” “第一步,忘记您自己。”乔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乔吐了一口烟雾,烟雾弥漫开来。 “怎么才能忘掉自己呢?”明人小心翼翼地问。 “这得苦练,我是得空就坐在窗台边上,看街上的行人,看自己的同事,想他们的事,他们的苦乐,绝不 想自己个人的事” “这得想多久?”乔还未说完,明人急不可耐地打断了他。 “得先练三年”乔说。 “您现在还在练吗?”明人又问。 “当然喽,要不功夫就会全废了”乔平静地说。 “那,那还有第二步吗?” “第二步,忘掉阳光、灯光,所有一切的光芒。” “这是什么意思?”明人不解。 “我师傅说过,黑暗下的善恶,与阳光下的善恶都是一样存在的,千万别被光芒迷惑,也千

24、万别视黑暗为 一切恶的深渊。它们本身是一体的,而这最重要的是,先要忘掉阳光、灯光等一切光芒,它们其实是在迷惑世 人。”乔从容地应答。 “那怎么能忘掉所有一切的光芒呢?”明人问。 “那您就得苦练,用心练,天天练,睁眼练,闭眼练,练到白天与黑夜一样,练到阳光不晃眼,灯光不刺 眼。”乔说得极为流畅。明人听着都傻眼了。乔的双目转向了窗外。天边,太阳高悬、炽热。乔的目光扫视过 去,不见一丝躲闪。 “那第三步呢?”明人打破砂锅问到底。 “第三步,要在阳光和黑暗中一眼看出恶魔来,您的影子就看不见了。”乔把烟蒂掐灭,干净利落。 明人被眼前这位特殊病患者给深深震撼了。阳光从窗玻璃透射进来,把乔的侧影投映在墙壁上

25、,这么清晰 分明,难道他真看不见吗? 明人是带着疑惑告别乔的,乔一定有着神秘而又奇特的故事。 忙了一阵后,明人又打电话给朋友尤,要再采访乔。电话里传来一声深长的叹息:“乔,已经牺牲了,英 雄啊!你来我这儿,告诉你实情吧!” 明人头一晕,连忙闭上眼,定了定神,才回答道:“好,好,我马上过来。” 刚到朋友尤那里,明人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乔已完全占据了他的身心。 尤无言地递给明人一份报告,明人接过飞快地读起来。五分钟后,乔的形象已高大分明起来,但他仍忍不 住问:“乔是公安局的侦查员?真的牺牲啦?” “是的,上次你采访他之后的一天,他听来看望的战友说,发现了他们一直在排摸抓捕的一个杀

26、人恶魔的 踪迹,便吵着要参战,他说早就等着这一天了。领导同意了。那次深夜巷战,他冲锋在先,一枪撂倒了那个恶 魔,但被隐藏在墙角的另一个歹徒偷袭了乔的领导告诉我,他很英勇。”朋友尤说。 “那他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怎么回事呢?”明人又问。 “当年,他与他师傅一起执行任务,也是深夜,在老街巷搜捕一个杀人团伙。在墙角潜伏时,他忽然看见 自己的影子,被月光投映在地面上,他一激灵,以为自己已暴露,想化被动为主动,一下子跳了起来,他师傅 没拉住,用身体挡在他前面。歹徒听见声响,射出了一排子弹。他师傅中弹倒地,他毫发未损,歹徒安全逃窜。 他痛苦万分,痛恨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发誓要为师傅报仇。他一个人在黑暗的

27、小屋里挖空心思地练,练得 走火入魔”朋友尤的声音悲怆。 “你知道吗?公安局的领导对我说,他牺牲前,真的没有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影子。他毫不犹豫地冲出 去,一枪制服了那个杀人头目,为师傅报了仇。也是因为他的影子被另一个歹徒发现了,遭到暗算。多好的小 伙子,真的很壮烈”朋友尤的声音哽咽了。 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特殊气概啊! 明人双眼盈泪,他站起身来,久久没有言语。屋内渐暗,窗外的光线投射进来,他也浑然不觉自己的影子, 仿佛身心已与乔融合在了一起。 (选自北京文学,2019 年第 11 期)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看不见自己影子的人

28、”既是标题,也是线索,串连起明人与主人公乔和朋友尤的两次对话,激起读者 的兴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小说善于采用典型的细节描写表达人物内心,如明人与乔对话过程中对乔吸烟的描写,从侧面含蓄地表 现了乔的心理变化过程。 C.乔是一位重症心理疾病患者,小说的描写如“手骨硬硬的,目光直直的、亮亮的”“目光扫视过去,不 见一丝躲闪”等都表现了他的病态。 D.明人一直对乔充满了好奇与疑惑,特别是对乔“看不见自己的影子”觉得不可思议,直到朋友尤告诉了自 己真相,才理解并感动。 8、小说中的“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9.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明人与乔的对话,而后半部分

29、主要写明人与朋友尤的对话,这样构思有何妙处?请结 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分析】(7)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8)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要通读全文,找出其在文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下语境体会句 子的丰富意蕴。 (9)本题考查考生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情节的作用: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场所。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 读的兴趣;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其他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 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使小说内容丰富、结构波澜曲折,富艺术性。 【解答】(7)C是为了

30、显示乔是公安局侦査员的身份,小说中的乔是位英雄,不能把他理解成一位病人。从 原文来看,“远看像个病人,但近看”这里有个转折,“但”字之后的描写,表现他其实不是病人。 (8)从“黑暗下的善恶,与阳光下的善恶都是一样存在的”看,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本身就是无视善恶,超越善 恶的勇气的体现,“他牺牲前,真的没有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影子。他毫不犹豫地冲出去,一枪制服了那个 杀人头目”也突出体现了看不见自己影子的内涵,即忘掉自我,不顾一切。正像文章说的“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特殊气概啊”。 (9)乔很怪,像个病人,他的身上有太多让人迷惑的地方,乔和明人的对话很吸引人,充满着让人急于探索的 悬念

31、,这也是小说吸引兴趣的地方。“明人是带着疑惑告别乔的,乔一定有着神秘而又奇特的故事”文章很自 然地引起下文的情节,而乔却出人意料地牺牲了,明人与朋友尤的对话就是为读者解惑的,原来乔是一位视死 如归的英雄,从前文的“病人”到“英雄”,小说巧妙地运用了抑扬的手法,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使得人 物形象更为鲜明。 答案: (7)C (8)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人们认为的小说主人公乔的一种心理疾病。看不见自己的影子,是一种不顾个人利 益和生死的忘我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9)小说的前半部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半部分则解释悬念,前后照应,使情节更紧凑。通过 写明人分别与乔和朋友尤的对话,引

32、出主人公乔的事迹,使结构更巧妙,叙述更简洁集中。明人与乔的对话直 接描写主人公乔的形象,明人与朋友尤的对话侧面描写乔,使小说人物塑造的手法更灵活多样。小说的前半部 分写乔是一个奇怪的病人,为后半部分突出乔的英雄形象作铺垫,产生先抑后扬的效果,有利于突出乔的英雄 形象。 【点评】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 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 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 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

33、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 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 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 推测小说的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房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警敏,贯综坟籍,善属文。年十八,举进士。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曰:“仆 观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当为国器 。”补隰城尉。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会父疾,绵十旬,不解衣; 及丧,勺

34、饮不入口五日。太宗徇渭北,杖策上谒军门,一见如旧。公为秦王,即授府记室。征伐未尝不从,众 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王尝曰:“汉光武得邓禹,门人益亲。今 我有玄龄,犹禹也。”居府出入十年,军符府檄,或驻马即办,文约理尽,初不著稿。太子即位,为中书令 。 第功班赏,与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功第一,进爵邗国公,食邑 千三百户。进尚书左仆射,更封魏。 帝尝问:“创业、守文孰难?”玄龄曰:“方时草昧,群雄竞逐,攻破乃降,战胜乃克,创业则难。”魏徵曰: “既得天下,则安于骄逸。国繇此衰,则守文为难。”帝曰:“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 我安天下畏富

35、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居宰相积十五年,自以权宠隆极,累表辞位,诏不听。帝遣 使谓曰:“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顾公筋力未衰,毋多让!”晚节多病, 时帝幸玉华宫,诏玄龄居守,听卧治事。疾甚,帝命凿苑垣以便候问。薨,年七十一,谥 曰文昭。玄龄当国, 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明达吏治,议法处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 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 (新唐书房玄龄列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

36、之不为易/ B.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C.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D.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徵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国器,本指国家的宝器,如钟鼎之类,也指国家所需的器材,又代指国家政权。 B.中书令,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唐朝中书令为首席宰相,在三省长官中位居第一。 C.食邑,也叫封地,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为

37、食禄的田邑,大小按封爵等级而定。 D.谥,指人死后,后人给他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评价的文字,有褒谥与恶谥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房玄龄文思机敏,善写文章。他在秦王王府任职十年,各种军事文书和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 文字简约而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 B.房玄龄心忧天下,尽心为国。他年纪轻轻就心忧天下,被吏部侍郎高孝基称赞胜过当时许多年轻人;他 尽心竭力治理国事,审议法令,也务为宽平。 C.房玄龄位居宰相,深受皇恩。他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晚年多病的房玄龄留守京城时,卧床办理国事, 后来病情加剧,皇帝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候。 D.房玄龄为人

38、孝顺,谨于治家。他衣不解带地服侍生病的父亲百天,待父亲去世后,又五天滴水不进,还 收集古今家诫并写在屏风之上,以告诫子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众争取怪珍,玄龄独收人物致幕府,与诸将密相申结,人人愿尽死力。 (2)让,诚美德也,然国家相眷赖久,一日去良弼,如亡左右手。 【分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一般考核大多集 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 需要

39、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12)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要对文言文的大意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 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13)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 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解答】(10)C首先“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是一组顶真句,“畏”是害怕的意思,语义连贯, 所以排除 A 项、B 项;其次 A 项与 D 项中的“

40、冒百死遇”语义不通,且“冒百死”“遇一生”属对仗句,语义 通顺,所以排除 A、D 项。译文: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看到了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 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骄盈就会怠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见守成之为不易。 (11)A“代指国家政权”错,常用来代指治国人才。 (12)B因果关系错,“慨然有忧天下志”是做“隔城尉”时,在“被高孝基称赞”之后。原文“补隰城尉。 顾中原方乱,慨然有忧天下志”。 (13)怪珍,奇珍异宝;人物,人才;致,招来,到。译文: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惟独房玄龄收拢人才 到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愿尽死效力。 相,您;良弼,优秀的辅

41、国人才。译文: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赖您(治理)已久,一旦失去优秀的 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 答案: (10)C (11)A (12)B (13)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惟独房玄龄收拢人才到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愿尽死效力。 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赖您(治理)已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 【参考译文】 房玄龄,齐州临淄县人。年幼时机警敏捷,贯通典籍,善于写文章。十八岁时,应举于进士科。吏部侍 郎高孝基以知人著称,说:“我见过的人很多,还没见过这样的年轻人,(他日后)一定是国家的栋梁。”补 任隰城尉,见中原正乱,慨然而有忧天下的志向。适逢父亲生病,历时十旬,玄

42、龄衣不解带服侍;待父亲去世 后,五天滴水不进。太宗率兵巡行渭北,房玄龄杖策拜见太宗于军门,太宗与他一见如故。太宗被封为秦王后, 随即授玄龄职为王府记室。每逢征伐没有不跟从的,(战后)众人争相获取奇珍异宝,惟独房玄龄收拢人才到 幕府,并与诸将暗相深结,人人都愿尽死效力。秦王曾说:“汉光武帝自得邓禹之后,门人更加相亲相近。自 从我有了玄龄,就像光武有了邓禹一样。”房玄龄在王府任职十年,军事文书幕府檄文,有时顷刻间便写成, 文字简约道理详尽,一开始就不打底稿。太子即位后,任职中书令。按功封赏,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恭、 侯君集功居第一,晋爵为祁国公,赐予食邑一千三百户。后来晋升为尚书左仆射,改封为

43、魏国公。太宗曾问说: “创业与守成,哪一个更难?”玄龄说:“在事业开创时期,群雄竞逐,被打败了就归降,战胜之后才能夺取, 因此创业为难。”魏徵说:“取得天下后,就会安于骄奢淫逸。国家由此衰亡,所以说守成为难。”太宗说: “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身经百死,而逢一生,看到了创业的艰难。魏徵与我安抚天下,害怕因富贵而生骄盈。 骄盈就会怠慢政事,怠慢政事就会导致灭亡,故见守成之为不易。”(房玄龄)担任宰相长达十五年,自认为 权力恩宠极大,多次上表请求辞去相位,诏书不准。太宗派遣使者对他说:“谦让确实是美德。然而国家依靠 您(治理)已久,一旦失去优秀的辅国人才,如同失去左右手。您看起来筋力未衰,不要谦让了

44、!”晚年多病, 当时皇帝出巡玉华宫,下诏玄龄留守京城,听任他卧床办理国事。后来病情加剧,皇帝命令凿通苑墙以方便问 候。去世,终年七十一岁,谥为文昭。玄龄执掌国政时,夙兴夜寐,尽心竭力,一心为公,不想让一件事情有 失误。熟悉精通吏事,审议法令,务为宽平。治家有法度,常常担心孩子们骄奢淫侈,仗势欺人,于是收集古 今家诫,书写在屏风之上。 【点评】文言文正确的阅读方法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初读全文,把握大意。这一步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 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内容,能读懂六七成即 可。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中,需逐一落实试题涉及的词、

45、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第三步 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层次上认知全文,既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 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 (节选)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 堕洲渚。 题郑防画夹五首 (其一)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纯甫:王安石的小弟弟。惠崇:宋初僧人,能诗善画。倚然:自在超脱的样子。郑防:画的收 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14.下列对这两

46、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两首诗有述有评,既有对画中的景色的描绘,又表达了自己对画作的看法。 B.两首诗所写题材都是僧人惠崇的画作,都直接地表达了对惠崇画作的赞许。 C.王诗运用了对比衬托,指出画史上的众多画家不值一论,自己只推崇惠崇。 D.惠崇所画山水风景,被后代文人墨客收藏题咏,可见其画艺的高超与精湛。 15.王诗的后两句与黄诗的前两句,各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 分) 【分析】(14)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 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

47、答此类题目,首 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 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 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15)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诗歌思想内容,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在仔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 【解答】(14)B“都直接地表达了对惠崇画作的赞许”分析有误,黄诗前三句描写诗人被画作带入画境之中, 第四句写诗人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省悟,才明白自己错把画境当作真境,侧面赞美画作之妙。 (15)王诗的

48、后两句为“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堕洲渚”,写的是本来六月份天气炎热,树林中暑气蒸腾, 但是见到惠崇的画之后,仿佛把我带到了水边的小洲之上,感觉很清爽;黄诗前两句是“惠崇烟雨归雁,坐我 潇湘洞庭”,他的画中描绘了烟雨朦胧,大雁南归的画面,也仿佛让我置身于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这两首 诗都展现了惠崇所画的画意境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展现了其技艺的高超,也展现了诗人对于惠崇高超 技艺的欣赏与赞美。 答案: (14)B (15)王诗写话中描绘了六月天里,密林中升腾起白云,把观画者带入画中的洲渚之上;黄诗写话中描绘的阴 雨迷蒙、大雁飞过的景象,让观画者好像坐在潇、湘江畔,洞庭湖边一样。两人的诗句都

49、表达了惠崇的画意境 逼真,富有感染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也表现了惠崇画技的高超。 王诗译文: 古往今来,画家多得数也数不清,惠崇虽然晚出,可最使我倾心。六月里树林子里蒸腾起重重雾气,猛见到他 的画,仿佛把我带到了水边小洲,暑气顿清。 赏析: 王安石以生花妙笔,极意铺陈,变画为诗,使得惠崇之画宛然目前,也表明惠崇之画确实超凡脱俗,堪称 神品。王安石对同时代的画家惠崇十分同情,虽怀绝艺,却贫寒一生,破裘瘦马,羁旅天涯,那些达官贵人不 能识货,死抱着今不如古的旧观念不放,不肯花钱收购他的画作。王安石借题发挥,对那些厚古薄今的保守势 力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诗分为四段,第一段六句,写画面。起首两句,正面点出惠崇的地位,说惠崇的成就在众多的画家中十分突 出。在正点中诗又不忘旁引,用“吾最许“三字作衬语,转入“旱云“句,开始描写所题画的画面,具体写时, 又欲擒故纵,仍把“旱云“句作引,说六月里天气炎热,但看到这画,使人仿佛站在水边,顿生凉意。 黄诗译文: 惠崇的画将我带入画境之中,这里烟雨朦胧,还有南归的大雁,仿佛我就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此 情此景,让我思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