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139.58KB ,
资源ID:13198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19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3.2.3.1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及叶绿体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3.2.3.1 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及叶绿体的结构 同步练习(含答案)

1、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及叶绿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早期研究及叶绿体的结构 基础巩固 1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 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 粉。在此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 A叶片全变蓝 B遮光一半变蓝 C曝光一半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答案 C 解析 绿色叶片只有在光照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只有曝光 的一半变蓝。 2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证明了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 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

2、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参加反应的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 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A B C D 答案 C 3下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简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上 C基粒是由一个个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 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只分布在上 答案 D 解析 分别表示外膜、内膜、基粒(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质。与光合作用有关的 色素分布在囊状结构(类囊体)的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和叶 绿体的基质中。 4下列关于叶绿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3、( ) A植物细胞均含有叶绿体 B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和所含化合物均相同 C叶绿体中所含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和基质中 D叶绿体中含有少量 DNA 和 RNA 答案 D 解析 叶绿体主要分布在植物的绿色叶片等部分,不是所有植物细胞均含有叶绿体,如根尖 细胞就不含叶绿体。不同的基质中所含化合物的成分不同,功能也不同。叶绿体中具有吸收 光能作用的四种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含有色素。植物 细胞中具有遗传作用的 DNA 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5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A避免滤纸上几种色素扩散不均

4、匀而影响实验结果 B防止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D避免滤纸上的几种色素混合起来而不分散 答案 C 解析 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使实验失败。 6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进行纸层析 制取滤纸条 在滤纸条上画线 制取滤液 再画线 B制取滤纸条 进行纸层析 在滤纸条上画线 制取滤液 再画线 C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在滤纸条上画线 制取滤液 进行纸层析 D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制取滤液 在滤纸条上画线 进行纸层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属识记水平。 7叶绿体中有多种色素,可以用纸层析法将它们分离。如图为纸层析结果示

5、意图,其中是 ( ) A叶绿素 a B叶绿素 b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答案 B 解析 叶绿素 b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所以扩散得最慢。 8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含有镁元素 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 C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答案 D 解析 叶绿素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 项正确;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 合作用,B 项正确;叶绿素 a 比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 项正确;植物主要的吸 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

6、,D 项错误。 巩固提升 9把经过相同时间饥饿处理长势相近的同种植物放在透明玻璃钟罩内(密封),玻璃钟罩内的 烧杯中放有不同物质,如图所示。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CO2,以及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 率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分别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正确确定单一变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CO2,单一变量是有无 CO2,所以可以用装置(有 CO2)和装置(无 CO2)进行实验。探究 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 响,单一变量是 CO2浓度,所以可以用装置(CO2浓度较低)和装置(CO2浓度较高)进行实 验。 10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钟罩内,如下图所示,

7、若干天后,与丙盆相比,甲、乙 两盆麦苗的长势是( ) A甲、乙、丙三盆麦苗长势相近 B甲与丙长势相近,乙比丙长势差 C乙与丙长势相近,甲比丙长势差 D甲、乙长势都比丙好 答案 C 解析 甲膜透过的是绿光,乙膜透过的是蓝紫光,丙膜透过的是各色光。而植物主要吸收红 光和蓝紫光,故长势为:甲乙丙。 11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 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2 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2 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 答案 B

8、 解析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著;叶 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所以本题 正确答案为 B。 12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 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 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 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 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 NaHCO3稀溶液 答案 B 解析 无空气是排除空气中O2干扰, NaHCO3溶液提供CO2, 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

9、必要条件。 13下图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别在 A、B、C 三个研钵中加入 2g 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 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处理 A B C 石英砂(少量) 碳酸钙(少量) 丙酮(2mL) 蒸馏水(2mL)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A 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原因是_。 B 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原因是_。 C 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_,原因是_。 (2)图中步骤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 (3)图中步骤中关键应注意_; 加盖的目的是_。 (4

10、)色素分离的结果是:相邻色素带间距最宽的是_和_,它们的颜色是 _和_,它们主要吸收_光。 答案 (1)黄绿色 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几乎无色 叶绿体色素不溶于水 深绿色 大量叶绿体色素溶于丙酮中 (2)细、直、齐,并且干燥后重复数次 (3)不要让滤液细线没及层析液 防止层析液挥发 (4)胡萝卜素 叶黄素 橙黄色 黄色 蓝紫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材料、用具、操作及对实验结果的分 析能力。(1)通过比较可知,A 中未加 CaCO3,使其中的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所以溶液颜色 为黄绿色;B 中加入了石英砂和 CaCO3,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不能溶解于蒸馏水中,故溶 液几乎无色; C 中加入了石英砂和 CaCO3, 研磨出的叶绿素等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丙酮中, 故溶液为深绿色。 (2)画滤液细线时要细、直、齐,并且干燥后重复操作数次。 (3)步骤要注意: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盖上培养皿防止层析液挥发。 (4)由实验结果可知:相邻色素带间距最宽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