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7 ,大小:1.78MB ,
资源ID:13184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18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1 (第05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1 (第05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

1、 20192019 年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新课标(新课标卷卷) () (1 1) 理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K39 Fe56 Cu64 第卷 一、选

2、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能产生H B线粒体能为大肠杆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提供 ATP CmRNA 从细胞核进人细胞质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水稻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质基质能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A 正确;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B 错误;mRNA 从细胞核的核孔进人细胞质,不能体现了生物膜的

3、 流动性,C 错误;水稻是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无中心体,D 错误。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有( ) 生物膜中的核膜不能作为渗透实验中的半透膜; 发生明显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结构中必有大液泡和细胞壁; 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只在发生细胞增殖和减数分裂时; 由 n 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经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双链 DNA 的过程中共脱掉 n2 个水分子; 所有生物都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载体、抗体、酶都含有肽键; 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外界浓度 H2180 供给密闭光照下植物时罩内空气中可出现放射性的18O 2、H2 18O、C18O 2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4、 【答案】C。 【解析】生物膜中的核膜允许某些生物大分子通过,所以不能作为渗透实验中的半透膜,正确;发 生明显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结构中必有大液泡和细胞壁,正确;在衰老的细胞中染色质收缩,染 色加深,故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只在发生细胞增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和细胞衰老时,错误; 一个双链 DNA 分子中含有两个脱氧核苷酸链, 所以由 n 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经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双链 DNA 的过程中共脱掉 n2 个水分子, 正确; 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即使病毒无细胞结构, 也是一定的物质有机组织形成的,正确;酶绝大部分为蛋白质,少数为 RNA,所以不一定含有肽 键,错误;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

5、态的细胞,细胞液浓度可能大于(正在发生)、等于(发生完成)、 小于(处于质壁分离复原)外界浓度,正确;水参与光反应会产生 18O 2,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会产生 C18O2,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空气中会出现 H218O,正确; ABD 错误,C 正确。 3下列关于图中两种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病毒均含有 B密码子位于上,反密码子位于上 C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D和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答案】C。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A 错误;为 DNA,遗传信息是 DNA 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而密码子位于信使 RNA 上;为 tRNA,其一端相邻的

6、3 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转 运相应的氨基酸,C 错误;表示 DNA 分子,独特的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C 正确;是 DNA 分子,其碱基组成为 A、C、G、T,其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AT,CG,而为 RNA 分子, 其碱基组成为 A、C、G、U,AU,CG,D 错误。 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 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C单倍体育种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基因工程育种能使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中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

7、缺失,所以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A 错误;由于在四分体时期会发生交叉互换,所以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发生基因重组, B 错误;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形成种子,所以单倍体育种中,只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不能处理萌发的种子,C 错误;基因工程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能使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 个体中,D 正确。 5下列实验操作过程需要设置对照的是( ) A观察 DNA 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B用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C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 D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观察 DNA 在人的口

8、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A 错误;用菠菜的绿叶进行色素 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不需要设置对照, B 错误;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需要设置对照 实验,目的是排除杂菌污染,C 正确;用样方法调查某草地中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需要设置对照,D 错误。 6普通草蛉和下通草蛉属于两种草蛉,在北美生活在同一地域普通草蛉在春夏是浅绿色,秋天变成棕色, 前半年生活在多草地区,秋天迁移到落叶树林中,在夏天和冬天繁殖下通草蛉则全年都是深绿色, 居住在常绿林中,在春天繁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两中草蛉之间既有地理隔离又有生殖隔离 B两中草蛉的体色形成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无关 C两中草蛉在生

9、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别是不同的 D两中草蛉的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 【答案】D。 【解析】两中草蛉生活在同一地域,它们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A 错误;两中草蛉的体色均为保护色,其 形成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有关, B 错误; 两中草蛉食性相同, 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别相同, C 错误; 两中草蛉的繁殖季节不同,栖息地也不完全相同,故其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 D 正确。 7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 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A 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

10、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极”这是利用了“KNO3的 氧化性” B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馏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D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 、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 侯纸”的制作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答案】B 【解析】A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KNO3中 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体现氧 化性,A 正确;B高粱中不含乙醇,用高粱酿酒是高粱中的淀粉在酒曲作用下反应产生了乙醇,然后 用蒸馏方法将乙醇分离出来,B 错误;C明矾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

11、溶液显酸性,酸性溶液中 H+与盐 铜锈Cu2(OH)2CO3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因此可以达到除锈的目的,C 正确;D蔡伦利用 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体现了化学的物理和化学分离方法,因此充分应用 了化学工艺,D 正确;故合理选项是 B。 8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 B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明矾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D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B 【解析】A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水易产生触电危险,故 A 错误;BMg 比 Fe 活泼, 当

12、发生化学腐蚀时 Mg 作负极而被腐蚀, 从而阻止 Fe 被腐蚀, 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故 B 正确; C明矾是强酸弱碱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所以可作净水剂,但不能作消毒剂, 故 C 错误;D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会引起重金属离子中毒,应选用硫酸钡,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9 2018 年 11 月, 在法国凡尔赛召开的国际计量大会(CGPM)第 26 次会议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修改为“1 摩尔包含 6.02214076 1023个基本单元,这个常数被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为 mol1”。基于这一新 定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不确定度被消除了。”新定义将于 201

13、9 年 5 月 20 日正式生效。NA为阿伏加德 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6g14CO2含氧原子数为 2NA B1mol/LCuCl2溶液中含 Cl- 数目为 2NA C白磷分子(P4)呈正四面体结构,31g 白磷中含 P-P 键的数目为 1.5NA D标准状况下,22.4L 氖气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答案】B 【解析】A、含氧原子物质的量为 46g 2/46g mol1=2mol,故 A 说法正确;B、没有说明溶液的体积,无法 判断 Cl-的物质的量,故 B 说法错误;C、1mol 白磷中含有 6molPP 键,31g 白磷含有 PP 键的物质 的量为 31g 6/124g

14、mol1=1.5mol,故 C 说法正确;D、氖气为单原子分子气体,标准状况下,22.4L 氖 气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 22.4L 10/22.4L mol1=10mol,故 D 说法正确。 10稠环芳烃如萘、菲、芘等均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萘、菲、芘互为同系物 B萘、菲、芘的一氯代物分别为 2、5、3 种 C萘、菲、芘中只有萘能溶于水 D萘、菲、芘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B 【解析】A萘的结构中含两个苯环,菲的结构中含三个苯环,芘的结构中含四个苯环,组成不相似,则三 者不是同系物,故 A 项错误;B根据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可知,萘分子中含有 2 种 H 原子,如

15、图示: ,则其一氯代物有 2 种,而菲分子中含有 5 种 H 原子,如图示:,则其一氯代 物也有 5 种,芘分子中含有 3 种 H 原子,如图示:,则其有 3 种一氯代物,故 B 项正 确;C三种分子均有对称性,且为非极性分子,而水为极性键组成的极性分子,则萘、菲、芘中均难 溶于水,故 C 项错误;D苯环为平面结构,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苯环通过共用环边构成的多元有机化 合物也一定共平面,即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个平面上,故 D 项错误;答案选 B。 11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R,其中 X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Y 元素的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 m,次外层电子数为 n,Z

16、元素的原子 L 层电子数为 m+n,M 层电子数为 m-n,W 与 Z 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 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 2:1。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X 与 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1:2 B简单氢化物 Y 比 R 的稳定、且熔沸点高 CRY2和 X2Y2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DRY2和 WY2通入 Ba(NO3)2溶液中均不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D 【解析】X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则 X 为 Na 元素;Z 的原子 L 层电子数为 m+n,M 层电 子数为 m-n,则 m+n=8,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m,次外层电子数为 n,则 n=

17、2,由此可知 m=6,则 Y 为 O 元素,Z 为 Si 元素;W 与 Z 同主族,则 W 为 C 元素;R 与 Y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 2:1,则 R 的核外电子数为 16,则 R 为 S 元素。由上述分析知,X、Y、Z、W、R 分别为:Na、O、Si、C、S 元 素。A 项,X 与 Y 可形成 Na2O、Na2O2两种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 1:2,故 A 正确;B 项,Y 为 O 元素,R 为 S 元素,O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 S 元素,所以简单氢化物 Y 比 R 的稳定,Y 的 氢化物为水,含有氢键,熔、沸点比 R 的氢化物(H2S)的熔、沸点高,故 B 正确;C 项,S

18、O2和 Na2O2 都有漂白性,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故 C 正确;D 项,CO2与 Ba(NO3)2溶液不反应,而 SO2具有较强 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与 Ba(NO3)2反应,被氧化成 SO42-,SO42-与 Ba2+生成 BaSO4白色沉淀,故 D 错误。 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选项为 D。 12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反应速率会随反应物浓度的增 大而加快 用 3mL 稀硫酸与足量纯锌反应,产生气泡速率较慢,然后加 入 1mL 1mol L1CuSO4溶液,迅速产生较多气泡 B 检验 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将 Fe(NO3)2

19、样品溶于稀硝酸后,滴加 KSCN 溶液,观察溶液 是否变红 C 证明“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随溶液将“84”消毒液(含 NaClO)滴入品红溶液中, 褪色缓慢, 若同时 pH 的减小而增强 加入食醋,红色很快褪为无色 D 证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的 溶解度 向 2mL 0.1mol L1硝酸银溶液中加入 1mL 0.1mol L1 NaCl 溶 液, 出现白色沉淀, 再加入几滴 0.1mol L1的 Na2S 溶液, 有黑色沉淀生成 【答案】C 【解析】A加入硫酸铜溶液,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与反应物浓 度无关,A 项错误;B稀硝酸能将 Fe(NO3)2氧

20、化成 Fe(NO3)3,无法检验 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 质,B 项错误;C加入食醋,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能力增强,C 项正确;D硝酸银有剩余,加入 硫化钠溶液直接与硝酸银溶液,而不是与氯化银反应生成 Ag2S 黑色沉淀,D 项错误。本题答案选 C。 13室温下,将 1L0.3mol L1HA 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得到溶液(a)。然后向该溶 液中通入 HCl 或加入 NaOH 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 ,溶液 pH 随通(加)入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A 是一种弱酸 B向 a 点对应溶液中通入 HCl,充分反应后,c(H+)/c(

21、HA)增大 Cb 点对应溶液中:c(Na+)=c(Cl-)c(HA)c(H+)c(OH-) Dc 点对应溶液中:c(Na+)=c(A-) 【答案】C 【解析】1L0.3mol L1HA 溶液与 0.1molNaOH 固体混合,反应后的溶质为 0.1molNaA 和 0.2molHA,假设 HA 为强酸,此时 c(H)=0.2mol L1,pH 为 1lg2,但现在 pH3,说明 HA 为弱酸。A、根据上述分 析,HA 为弱酸,故 A 说法正确;B、c(H)/c(HA)=c(H) c(A)/c(HA) c(A)=Ka(HA)/c(A),a 点对 应溶液中加入 HCl,发生 NaAHCl=NaCl

22、HA,c(A)减小,因此该比值增大,故 B 说法正确;C、b 点加入盐酸为 0.1mol,此时溶质为 HA 和 NaCl,HA 的物质的量为 0.3mol,NaCl 物质的量为 0.1mol, HA 为弱酸,电离程度弱,因此微粒浓度大小顺序是 c(HA)c(Na)=c(Cl)c(H)c(OH),故 C 说法错 误;D、根据电荷守恒,c(Na)c(H)=c(OH)c(A),c 点 pH=7,c(H)=c(OH),即有 c(Na)=c(A), 故 D 说法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92

23、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 不答的得 0 分。 14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在达到最大速度之前 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B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增加 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跟速度成反比 【答案】B 【解析】发动机的功率 P 保持恒定,汽车所受阻力 f 保持不变,根据 P=Fv 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速度不断增大,则加速度不断减小,当 F=f 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所以在达到最 大速度之前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故 B 正确。故选 B。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理想变压器 a、b 端加

24、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闭合开关 S,三只相同灯泡均正 常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为 6V 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3:1 C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 u=36sin100t(V) D断开开关 S,L1会变亮,L2会变暗 【答案】A 【解析】A、B 项:当 S 闭合后,原线圈中 I1等于灯泡 L1的电流,副线圈中 I2是灯泡 L2和 L3的电流之和, 由于三只相同的灯泡正常发光, 故I22I1, 根据n1I1n2I2可知n1 : n 22: 1, 由于输入电压U=UL+U1=18V, 且, U2=UL,得 U1=2UL,故 UL=6V,即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6

25、V,A 项正确,B 项错误;C 项: 由题意得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瞬时值表达式为,故 C 错误;D 项:断开开关 S, 负载电阻增大,副线圈电流 I2减小,原线圈电流 I1随之减小,则有灯泡 L1变暗,L1两端电压减小,由 U1=UUL得原线圈两端电压 U1增大,副线圈两端电压 U2随之增大,灯泡 L2变亮,D 项错误。故选: A。 16质量为 2kg 的物体在水平力 F 作用下运动,t=0 时刻开始计时,3s 末撤去 F,物体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 停止,其 v-t 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力 F 为 3.2N B水平力 F 做功 480J C物体从 t

26、=0 时刻开始,运动的总位移为 92m D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答案】B 【解析】D:撤去拉力后,由图象得,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撤去拉力后,对 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解得: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故 D 项错误。A:由图象得,拉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故 A 项错误。B:由图象得,拉力作用的 3s 内物体的位移;则水平力 F 做功 。故 B 项正确。C:物体从减速到速度为零过程,解得:物体 从减速到停止运动的距离。物体从 t=0 时刻开始,运动的总位移 。故 C 项错误。 17我国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探访月球背面。2018 年 12 月 30

27、日 8 时,嫦娥四号探测器由距月面 高度约 100km 的环月轨道,成功降轨至距月面 15km 的着陆轨道。2019 年 1 月 3 日早,嫦娥四号探测 器调整速度方向,由距离月面 15km 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速度从相对月球 1.7km/s,至距月面 100m 处减到零(相对于月球静止),并做一次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再缓速垂直下降。10 时 26 分, 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的作用下,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着陆区。 探测器的 质量约为 1.2 103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 81 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 3.7 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约为 9.8m/s2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由环月轨道降至着陆轨道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若动力下降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大小约为 97m/s2 C最后 100m 缓慢垂直下降,探测器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 1.2 104N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探测器在近月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的 22 倍 【答案】B 【解析】A、探测器由环月轨道降至着陆轨道的过程中,发动机多次点火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选项 A 错误;B、由题:由距离月面 15km 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速度从相对月球 1.7km/s,至距月面 100m 处 减到零(相对于月球静止),则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为: ,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可以求出加速度为:

29、,即加速度大小为,故选项 B 正确;C、在月球表面万 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则: 在地球表面,忽略地球自转,则: 而且:,整理可以得到: 由题:最后 100m 缓慢垂直下降,则探测器处于平衡状态,则反冲作用力为: ,故选项 C 错误; D、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在地球表面附近: 在月球表面附近: 联立可以得到:,故选项 D 错误。 18如图,通过绝缘线将质量均为 m 的三个小球 A、B、C 连接在一起并悬于 O 点,其中 A、B 球带电, 且带电量均为+q,C 球不带电。整个空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 E=。当把 OA 段细线剪断的瞬间 AA 球的加速度小于 2g BB 球

30、的加速度大于 2g CA 球和 B 球之间的绳子拉力为 0 DB 球和 C 球之间的绳子拉力为 0 【答案】D 【解析】 A B 剪断绳子 OA 的瞬间, 假设 AB 和 BC 段的绳子均无作用力, 对 A 受力分析有:, 对 B:,对 C:,则有,结合轻绳的受力特点可 知,AB 段绳子绷紧,AB 成为一个整体,BC 段绳子松弛,故由对 AB 整体:, 则,故 AB 错误; C对 A 分析有:,故,故 C 错; D结合以上分析可知,BC 段绳子松弛,故 BC 段绳子拉力为 0,故选 D。 19一个铍原子核()从最靠近核的 K 层电子轨道上俘获一个电子后发生衰变,生成一个锂核() , 并放出一个

31、不带电的质量接近零(质量可视为零)的中微子 ,人们把这种衰变叫“K 俘获”。静止的 铍核俘获电子的核反应方程为:已知铍原子质量为 MBe=7.016 929u,锂原子质量为 MLi=7.016 004u。已知 1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约为 9.3 102MeV。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衰变后的锂核与衰变前的铍核相比,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减少 1 B衰变后的锂核与衰变前的铍核相比,质量数不变,电荷数不变 C中微子所获得的能量 E v=0.86MeV D锂核所获得的动量 pLi 0 【答案】ACD 【解析】根据,可知衰变后的锂核与衰变前的铍核相比,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减少 1, 故 A 正确,B 错误;

32、在该核反应中质量亏损为E=(MBe- MLi)9.3 102MeV=0.86MeV,所以中微子所 获得的能量 Ev=0.86MeV,故 C 正确;根据动量守恒可知锂核所获得的动量 pLi 0,故 D 正确。所以 ACD 正确,B 错误。 20如图所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虚线框内充满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虚线 AC 及其上方的框内磁场 方向向里,虚线 AC 下方的框内磁场方向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现有两个比荷相同的带电粒子 a、b,分别以 v1、v2的速度沿图示方向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并分别从 B、C 两点离开磁场,设 a、 b 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t1、t2。则下列说

33、法中正确的是 A粒子 a 一定带正电,粒子 b 一定带负电 Bv1v2可能等于 12 Cv1v2一定等于 11 Dt1:t2可能等于 32 【答案】ABD 【解析】做出粒子的可能的运动轨迹,结合左手定则可知:粒子 a 带正电,粒子 b 带负电,选项 A 正确; 由题图可知, 结合几何关系可知:,(n=1、 2、 3、 ) , 由, 解得, 则,故 B 正确,C 错误;由图可知, (n=1、2、3、) , 则 (n=1、2、3、) ,则 D 正确;故选 ABD 21 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 M 的木板静止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可视为质点 , 以初速度 滑上木板的左端,已知木块

34、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木块始终没有滑离木板。则从运动开始到二者 具有共同速度这一过程中 A两物体间的相对位移小于木板对地的位移 B因摩擦而产生的热 C从开始运动到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 D两物体的共同速度 【答案】BD 【解析】对木块和木板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由能量关系:; 对木板:,解得 ;,可知 xL, 即两物体间的相对位移大于木板对地的位移,选项 A 错误;因摩擦而产生的热(内能) ,选项 B 正确;对木板,根据动量定理:,解得从开始运动到 两物体具有共同速度所用的时间,选项 C 错误;两物体的共同速度,选项 D 正确;故选 BD 第卷 二、非选择题:共

35、 174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 (6 分)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记录如图甲所示,先不放 B 球,则 A 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_;放上 B 球,则 B 球被碰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_。 (两空均选填“OM”、“OP”或“ON”)为测定 A 球 不碰 B 时做平抛运动的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的 O 点对齐,如图乙给出了 小球 A 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距离应为_ cm; (

36、2)小球 A 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_产生误差(选填“会”或“不会”) 。 (3)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 球为入射小球,B 球为被碰小球,以下有关实验过程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正 确的是(_) A入射小球的质量 mA可以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mB B实验时需要测量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C入射小球每次不必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处,应能静止 (4)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根据图中各点间的距离,下列式子成立的有(_) AmA:mB=ON:MP BmA:mB=OM:MP CmA:mB=OP:MN DmA:mB=OM:MN 【答案】 O

37、P; ON; 65.2-65.8; 不会; D; A; 【解析】 (1)A 球与 B 球碰后,B 球的速度大于 A 球的速度,碰后 B 落在 N 点,A 落在 M 点,因为 A 球单独释放 时平抛运动的速度大于碰后 A 球的速度,可知 A 球碰前做平抛运动落在 P 点则 A 球做平抛运动的水 平位移是图中的 OP;放上 B 球,则 B 球被碰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 ON;小球 A 落点,应 该取多次落点的平均落地点,即用尽量小的圆把这些落点圈起来圆心的位置,由图可得距离应为 65.5cm; (2)在甲、乙两装置中,只要保证小球 A 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即可,轨道有无摩擦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

38、误 差 (3)入射小球的质量 mA,不可以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 mB,否则 A 球碰后反弹,A 错误;在实验中不需要 小球的下落高度,只要能保证高度相同,即可知道两小球下落时间相同;故 B 错误;入射小球每次必 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才能保证每次碰前的速度均相同;故 C 错误;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 水平,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处,应能静止,故 D 正确;故选 D。 (4)两球碰撞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由于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等,它们在空中做平抛运动的时间 t 相等,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A=,vB=,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A=mAvA+mBvB,则 mA=mA+mB,故 A 正确;故选 A

39、 23 (9 分)现有一量程为 3 V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 6000。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其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 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按此电路可以测出电压表的内阻。 (1)试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乙所示的实物图的连线_。 (2)若电阻箱 R1、滑动变阻器 R2各有两个可供选择。 电阻箱 R1: a0999.9 ; b09999.9 滑动变阻器 R2:c最大阻值 20 ; d最大阻值 1700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阻箱 R1应选_(选填“a”或“b”),滑动变阻器 R2应选_(选填“c”或“d”)。 (3)该同学在开关都断开的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40、置于 _(选填“A”或“B”)端; (4)请按下面实验步骤依次操作,并补充完成步骤 C。 A闭合开关 S1和开关 S2; B调节电阻 R2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满偏; C断开开关 S2,保持电阻_不变,调节电阻_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半偏(选填“R1”或“R2”); D记录数据并整理好器材。 (5)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完成后,如果所得的电阻 R1的阻值为 5900.0 ,则被测电压表的内阻 RV的测量值 为_,该测量值_(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答案】 (1); (2) b c (3) A (4) R2; R1 (5) 5900.0; 略大于 【解析】 (1)实物连线如图;

41、(2)据题意的实验原理:等效替代法;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式,为了方便调节,R2应选 c;电阻箱的电阻 至少与电压表的内电阻相等,则电阻箱 R1应选 b。 (3) 该同学在开关都断开的情况下,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接通电路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 A 端; (4)C断开开关 S2,保持电阻滑动变阻器 R2不变,调节电阻 R1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半偏; (5)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完成后,如果所得的电阻 R1的阻值为 5900.0 ,则被测电压表的内阻 RV的测量值 为 5900.0 ;因断开开关 S2时,电阻箱与电压表串联电阻增大,则电压表和电阻箱的总电压变大,而 电压表读数为原来的一半,则电

42、阻箱电压大于电压表的电压,即电阻箱的电阻大于电压表的内阻,则 该测量值略大于实际值。 24 (14 分) 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以 4 m/s 的恒定速度运动在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 4m 的 画线。若使该传送带仍以 4m/s 的初速度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恒为 3m/s2, 且在传送带开始做 匀减速运动的同时, 将另一粉笔头 (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和第一个相同) 轻放 在传送带上(g 取 10m/s2, 每问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1)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画线? (2)该粉笔头的位移是多少? (3)该粉笔头质量为 0.01 千克,则在传送带上滑动时产生的

43、热量是多少? 【答案】 (1)1.60m (2)1.28m (3)0.0362J 【解析】 (1, 2) 设第一支粉笔头在传送带上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t, 粉笔头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由题意可知:vt- t=L,4t-2t=4,解得:t=2s, 粉笔头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解得:=0.2 第二支粉笔头先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同,设二者达到的相同速度为 v,传送带减速度的加速度为 a0,粉 笔头的加速时间:,解得:v=1.6m/s, 此过程传送带与粉笔头的位移之差: 由于 a0g,故二者不能共同减速,粉笔头以 a=g 的加速度减速到静止传送带的加速度大,先停下来 粉笔头减速

44、到零的过程粉笔头比传送带多走: 可见,粉笔头相对于传送带先后滑 1.6m,后又向前滑 0.21m,粉笔头最终所在位置离划线起点的距离x= x-x=1.39m最终划线的长度 l=x=1.6m 该粉笔头的位移是: (3)该粉笔头质量为 0.01 千克,则在传送带上滑动时产生的热量是: 25 (18 分)如图所示,有一间距为 L 且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光滑平行轨道,轨道上端接有电容器和定值电 阻,S 为单刀双掷开关,空间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 B。将单刀双掷开关接 到 a 点,一根电阻不计、质量为 m 的导体棒在轨道底端获得初速度 v0后沿着轨道向上运动,到达最高 点时,单刀双掷

45、开关接 b 点,经过一段时间导体棒又回到轨道底端,已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电容器 的电容为 C,重力加速度为 g,轨道足够长,轨道电阻不计,求: (1)导体棒获得初速度 v0时,电容器的带电量; (2)导体棒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3)若已知导体棒到达轨道底端的速度为 v,求导体棒下滑过程中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和导体棒运动的时 间。 【答案】 (1) (2) (3) 【解析】 (1)当导体棒获得初速度时将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容器的电压等于此时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 动势 ,即 此时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2)导体棒上滑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又, 联立解得: (3)导体棒上滑过程

46、中,有 导体棒下滑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 而 联立解得: 导体棒下滑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26POC1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准备用三氯化磷、氯气、二氧化硫制备 POC13,产物中还有一 种遇水强烈水解的物质 SOC12。 已知:PC13熔点93.6、沸点 76.1,遇水强烈水解,易与氧气反应;POC13遇水强烈水解,能溶于 PC13. (1)仪器甲的名称是_。 (2)已知装置 B 制备 POC13,以上仪器接口连接的顺序为 a_d,装置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3)B 中反应温度控制在 6065,其原因是_。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 POC13含量:准确

47、称取 20.20g POC13产品,置于盛有 60.00mL 蒸馏水的水解 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 100.00mL 溶液,取 10.00mL 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 10.00mL 3.200mol L-1AgNO3标准溶液,并加入少许硝基苯用力摇动,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加入指示 剂,用 0.2000mol L-1K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 AgNO3溶液,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 10.00mL KSCN 溶液。 (已知:KSP(AgC1)=3.2 10-10,KSP(AgSCN)=2 10-12) POC13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滴定选用的指示剂是_(选填字母),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 aFeC12 bNH4Fe(SO4)2 c淀粉 d甲基橙 用硝基苯覆盖沉淀的目的是_。 产品中 POC13的百分含量为_。 【答案】球形冷凝管 jiefbcgh PCl3+Cl2+SO2POCl3+SOCl2 温度太高,PCl3、SO2会大量挥 发,导致产量降低;温度太低,反应速率会变慢 POC13+3H2O=H3PO4+3HCl b 当最后一滴 标准 KSCN 溶液滴入时,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