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9 ,大小:2.92MB ,
资源ID:131178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11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课标2 (第10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课标2 (第10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

1、 20192019 年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新课标(新课标卷卷) () (2 2) 理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K39 Fe56 Cu64 第卷 一、选

2、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能够吸收氧气,并利用氧与 NADH 结合产生水 C具有核糖体,核糖体合成的血红蛋白参与氧气的运输 D没有细胞核,能通过无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 【答案】A 【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具备细胞膜,其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 正确。人体成熟的 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其它细胞器,不能完成有氧呼吸,因此不能利用氧与 NADH 结合产生水,但红细胞 可以携带氧气,B 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核

3、糖体,血红蛋白位于细胞内,C 错误。没有细胞核,属 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D 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膜上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 B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需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 C细菌和青蛙等生物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 DNA 复制 D核孔保证了控制物质合成的基因能够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 【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的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中,故线粒体膜上不 存在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A 错误;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故 DNA 复制需 要 DNA 聚合酶, 蛋白质的合成需要 RNA 聚合酶, B 正确

4、; 青蛙的红细胞在无丝分裂过程中需进行 DNA 复制,细菌分裂是二分裂,C 错误;核孔保证了控制物质合成的 mRNA 能够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与 核糖体结合,基因不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D 错误;故选 B。 3下图表示中心法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都会在人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时发生 B人体细胞内的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都是 mRNA C过程存在 AU、CG、TA 三种碱基配对方式 D过程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答案】C 【解析】过程为 DNA 的复制,为逆转录,为转录,均为 RNA 的复制,为翻译。都会在人 体的遗传信息传递时发生的为,A 错误。人体细胞内的过程

5、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产物 是 mRNA、rRNA、tRNA,B 错误。过程为转录,即 DNA 转录为 RNA,存在 AU、CG、TA 三种碱基配对方式,C 正确。由于 RNA 一般为单链,过程RNA 的复制没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 的复制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过程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D 错误。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 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 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

6、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B 【解析】免疫活性物质是指是由免疫细胞或其它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淋巴因子、抗体和 溶菌酶,其中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A 错误;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高原现象感到 头晕,这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B 正确;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可以调 节糖类代谢,但是并没有直接参与代谢,C 错误;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 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D 错误。 5 如图是某二倍体生物部分染色体模式图, 数字表示染色体, 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 A3、4 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交叉互换的结果 B图

7、中的染色体只有 5 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1、2、3、4 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 D1、2、3、4 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 【答案】C 【解析】3、4 号染色体上基因的差异可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易位的结果,A 错误;图中的染色体 4 和 5 均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 错误; 由于 3 号、4 号染色体与 1 号、2 号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而着 丝点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 1、2、3、4 不会同时出现在 一个减数分裂细胞中,C 正确; 染色体 l、2、3、4 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有丝分裂细胞中,其中 1、2 为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3、

8、4 也是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D 错误。 6某人工生态果园中害虫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经害虫的总能量为 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 499.84KJ B果园中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获得了害虫体内的能量为 1402KJ C图中 X 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 【答案】B 【解析】流经害虫的总能量指的是同化总量即为 1970-1402=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同化量 568-储存 能 68.16=是 499.84KJ,A 正确;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故果园中以粪

9、便为食的蜣螂未获得 害虫体内的能量,B 错误;储存能-遗体残骸量=图中 X 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 正确; 害虫与天敌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 重要措施,同时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D 正确。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鱼纹彩陶盆,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高速公路护栏板采用碳素结构钢冷弯成型,表面常采用热浸镀锌保护,若镀层少量损坏仍可起保护 作用 C长期盛放食用油最好应采用塑料瓶 D 天工开物曰“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其中“烟”指的是石墨 【答案】B 【解析】 A 陕西半坡

10、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故 A 错误; B 锌 的活泼性强于铁,镀锌铁破损后形成的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铁仍会受到保护,故 B 正确;C塑料中的 添加剂易被油脂溶解浸出,对人体有害,因此不宜采用塑料瓶长期盛放食用油,故 C 错误;D“烟” 指的是碳的固体小颗粒,不是石墨,故 D 错误;答案选 B。 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32gS8(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 NA B0.1mol 熔融 NaHSO4中的阳离子数目为 0.1NA C8gCuO 与足量 H2充分反应生成 Cu,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标准状

11、况下,11.2LCl2溶于水,溶液中 Cl、ClO和 HClO 的微粒数之和为 NA 【答案】D 【解析】A、由选项可知 1 mol S8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8NA,32gS8为 0.125mol,所含共价键数目为 NA, 选项 A 正确;B、熔融条件下,NaHSO4=Na+HSO4-,因此含有的阳离子数为 0.1NA,选项 B 正确;C、 1mol 氧化铜被氢还原转移电子数为 2NA,8g 氧化铜为 0.1mol ,转移电子数为 0.2NA,选项 C 正确;D、 标准状况下 11.2L 氯气物质的量为 0.5mol ,氯气与水之间是可逆反应,反应不彻底,溶液中 Cl-、C1O- 和 HCl

12、O 的微粒数之和小于 NA ,选项 D 不正确。答案选 D。 9下列 I、和是多面体碳烷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和属于同系物 BI、一氯取代物均为一种 C的二氯取代物有 4 种(不含立体异构) D开环反应(打开三元环和四元环的反应),1mol至少需要 4molH2 【答案】B 【解析】A同系物指的是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 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故 A 错误;BI、 、结构都非常对称,只有一种氢,一氯取代物均为一种,故 B 正确;C的二氯取代物有 3 种(不 含立体异构),分别为;D开环反应(打开三元环和 四元环的反应),所有环打开就变成了烷烃,分子式由 C6H6变成了 C6

13、H14,1mol最多需要 4molH2,故 不选 D; 10MnSO4 H2O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硫酸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 I 烧瓶中放入的药品 X 为铜屑 B装置 II 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 C装置 III 用于吸收未反应的 SO2 D用装置 II 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 H2O 需经历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及干燥的过程 【答案】A 【解析】由实验装置可知,X 可能为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 Cu 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 II 中“多孔球泡”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二氧化硫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 MnSO4,蒸

14、发浓缩、冷却结晶 可得到晶体,中 NaOH 溶液可吸收尾气,以此来解答。ACu 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X 不可能为 Cu,A 项错误;B装置中用“多孔球泡”,增大接触面积,可增大 SO2的吸收速率,B 项正确;C 中 NaOH 溶液可吸收尾气,C 项正确;D用装置反应后的溶液制备 MnSO4H2O,蒸发结晶、过滤、 洗涤及干燥可得到,D 项正确;答案选 A。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位于不同的主族,其主族序数之和等于前三周期 元素的种类数,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 Y 的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主族元素中 Z 的原子半径最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X 和

15、 Z 的单质与水反应均生成 H2 BY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硫化氢 CZ 与 Y 和 W 分别形成 1:1 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 DW 是所在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答案】A 【解析】前三周期元素一共有 18 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中 Z 的原子半径最大,则 Z 为 Na,结合题干中其它 信息知,X 为 C,Y 为 O,W 为 Cl,A一定条件下,C 和水反应生成 CO 和 H2,Na 和水反应也能生 成 H2,故 A 正确;BY 的氢化物是水,沸点为 100,硫化氢常压下为气态,故水的沸点高,故 B 错误;CZ 与 Y 和 W 分别形成 1:1 的化合物分别为过氧化钠和氯化钠,过氧化钠

16、中既有离子键又有 共价键,而氯化钠中只含离子键,故 C 错误;DW 是所在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 D 错误, 故选 A。 12LED 系列产品是一类新型节能产品。图甲是/燃料电池,图乙是 LED 发光二极管的装置示 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 B电池放电过程中,从 B 极区向 A 极区移动 C电池放电过程中,B 极区 pH 减小,A 极区 pH 增大 D要使 LED 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 a 应与图甲中的 A 极相连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知,双氧水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 A 电极为正极,B 电极为负极,负极上 BH4-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BO2-,

17、 电极反应式为 BH4-+8OH-8e-= BO2-+6H2O,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H2O2+2e-=2OH-, 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来回答。A、根据图片知,负极反应式为 BH4-+8OH-8e-= BO2-+6H2O,正极电极 反应式为 H2O2+2e-=2OH-,电池总反应为:BH4-+4H2O2=BO2-+6H2O,故 A 正确;B、电池放电过程中, 阳离子移向正极, 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故B正确; C、 B电极为负极, 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 BO2-+6H2O;A 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H2O2+2e-=2OH-,所以 B 极区 pH 减小,A 极区 p

18、H 增大, 故 C 正确;D、要使 LED 发光二极管正常发光,图乙中的导线 a 阴极应与图甲中的 B 极负极相连,故 D 错误。故选 D。 13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 NaOH 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 c(H+)与 NaOH 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 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可用 pH 试纸测定 E 点对应溶液,其 pH=3 BG 点对应溶液中:c(Na+)c(Cl)c(ClO)c(OH)c(H+) CH、 F 点对应溶液中都存在:c(Na+)=c(Cl)+c(ClO) D常温下加水稀释 H 点对应溶液,溶液的 pH 增大 【答案】B 【解析】AE 点新制氯水溶液,溶液显酸性,由

19、水电离出的 c水(H+)=10-11mo/L,溶液中 OH-完全是由水电 离出来的,所以 c(OH-)=c水(H+)=10-11mo/L,则溶液中 c(H+)= =10-3mol/L,则溶液 pH=3,但新 制氯水有漂白性,不能用 pH 试纸测量其 pH,应该用 pH 计,选项 A 错误;BG 点,氯水与氢氧化钠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 NaCl、NaClO,ClO-水解使溶液呈弱碱性,所以有 c(Na+)c(Cl-) c(ClO-)c(OH-)c(H+),选项 B 正确;CF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为 NaCl、NaClO 和 NaOH,根据电荷 守恒可知:c(Na+)+c(H+)=c(

20、OH-)+c(Cl-)+c(ClO-),此时溶液为碱性,则 c(OH-)c(H+),所以 c(Na+) c(Cl-)+c(ClO-),选项 C 错误;D加水稀释 H 点对应的溶液,H 点为碱性溶液,加水稀释时促使溶液的 碱性减弱,所以 pH 值降低,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 不答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图甲为质点 a 和 b 做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图乙为质点 c

21、和 d 做直线运的速度一时间 图象,由图可知( ) A若 t1时刻 a、b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B若 t1时刻 c、d 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Ct1到 t2时间内,b 和 d 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Dt1到 t2时间内,a 和 d 两个质点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解析】在位移-时间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质点位置相同而相遇,由甲图可知,t1时刻 a、b 两质点 第一次相遇,则 t2时刻两质点第二次相遇,故 A 正确;t1到 t2时间内,根据 v-t 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知 c 的位移大于 d 的位移,若 t1时刻 c、d

22、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 t2时刻两质点没有相遇。故 B 错误;两 质点中只有 b 运动方向改变,a、c、d 质点的方向未发生改变,故 C 错误;根据 x-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 度,知 t1到 t2时间内,a 质点的速度不变。由 v-t 图象知:d 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错误。 152018 年 11 月 21 日消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所吴宜灿研究员获得美国核学会聚变核 能杰出成就奖关于核反应方程、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 12 个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当有 6 个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就是该元素的半衰期 B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无关 C衰变

23、成要经过 4 次衰变和 2 次衰变 D核反应方程:属于轻核的聚变 【答案】B 【解析】A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显现出来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没有意义,选项 A 错误;B放射 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自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没有关系,选项 B 正确;C设发生了 次衰变和 次衰变,则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 , 解得:, 故衰变过程中共有 6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 选项 C 错误; D 核 反应方程属于人工转变,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选项 D 错误. 16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 具有一定初

24、速度、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如图甲所示。以此时为时刻,小物块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 系如图乙所示(图甲中取沿传送带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图乙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t1内传送带对小物块做正功 B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小于 C0t2内传送带对小物块做功为 D0t2内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大于小物块动能的减少量 【答案】D 【解析】由图知,物块先向下运动后向上运动,则知传送带的运动方向应向上。0t1内,物块对传送带的 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则物块对传送带做负功。 故 A 错误。 在 t1t2内, 物块向上运动, 则有 mgcos mgsin,得 tan故 B 错误。

25、0t2内,由图“面积”等于位移可知,物块的总位移沿斜面向下,高 度下降,重力对物块做正功,设为 WG,根据动能定理得:W+WG= mv22- mv12,则传送带对物块做功 W mv22- mv12故 C 错误。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也减小都转化为系统产生的内能,则由能量 守恒得知,系统产生的热量大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大小。故 D 正确。故选 D。 17某同学将一电路中电源的总功率、输出功率和电源内部发热功率随电流 I 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 一坐标上,如图所示。则该电路 A电源的电动势,内电阻 B电流为 1A 时,外电阻为 Cb 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值为 9W D外电阻为时,电源输出功

26、率为 【答案】B 【解析】根据直流电源的总功率,内部的发热功率,输出功率,可知反映变 化的图线是 b,反映变化的是图线 a,反映变化的是图线 c。图线 a 的斜率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由 得到,内部的发热功率,内阻为,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故 A、C 错误;当电流为 1A 时,由,代入得到,故 B 正确。 外电阻为,等于内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故 D 错误。故选:B。 18如图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 xOy 中,直线 OP 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为 30o,第一象限内有两个方向都 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 I 和 II, 直线 OP 是它们的边界, OP 上方区域 I 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

27、。 一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质子(不计重力)以速度 v 从 O 点沿与 OP 成 30o角的方向垂直磁场进入区 域 I,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 I 和 II 后,恰好垂直打在 x 轴上的 Q 点(图中未画出) ,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区域 II 中磁感应强度为 B区域 II 中磁感应强度为 3B C质子在第一象限内的运动时间为 D质子在第一象限内的运动时间为 【答案】D 【解析】 AB、设质子在磁场 I 和 II 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和 ,区域 II 中磁感应强度为 B,运动轨迹如 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带电粒子才磁场中运动的对称性和几何关系可以知道,质子从 A 点出

28、磁场 I 时的速度方向与 OP 的夹角为 ,故质子在磁场 I 中轨迹的圆心角为,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知, 在区域 II 中,质子运动 1/4 圆周, 是粒子在区域 II 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 由计算得出区域 II 中磁感应强度为: ,故 AB 错误; CD、质子在区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在区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 :, 质子在区的运动时间 , 质子在区运动时间 ,则粒子在第一象限内的运动时间为.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19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着陆前的部分运动过程简化如下:在距月 面 15km 高处绕月做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减速下

29、降至距月面 100m 处悬停,再缓慢降落到月面。己知万 有引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径约为 1.7 103km。由上述条件可以估算出 A月球质量 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探测器在 l5km 高处绕月运动的周期 D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 【答案】ABC 【解析】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附近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则月球的质量为 ,由题已知条件可求月球质量,故 A 正确;探测器在距月球表面附近运动,由万有引力等于 重力,有:,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故 B 正确;探测器在 l5km 高处绕月 运动有:,得运动周期,故 C 正确;探测器悬停时发动机产生的推力 大小等于万有引力

30、大小,但由于探测器的质量未知,故不可求推力,故 D 错误。 20如图甲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原理图,M 为受电线圈,N 为送电线圈。图乙为受电线圈 M 的示意图,线 圈匝数为 n,电阻为 r,横截面积为 S,两端 a、b 连接车载变流装置,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上穿 过线圈。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只要受电线圈两端有电压,送电线圈中的电流一定不是恒定电流 B只要送电线圈 N 中有电流流入,受电线圈 M 两端一定可以获得电压 C当线圈 M 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匀增加时则 M 中有电流从 a 端流出 D若t 时间内,线圈 M 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匀增加B,则 M 两端的电压 【答案】AC 【解析】A、只要受电

31、线圈两端有电压,说明穿过受电线圈的磁场变化,所以送电线圈中的电流一定不是恒 定电流,故 A 正确;B、若送电线圈 N 中有恒定电流,则产生的磁场不变化,在受电线圈中变化产生 感应电流,也就不会获得电压,故 B 错误;C、穿过线圈 M 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根据楞次定律, 如果线圈闭合,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向下,故感应电流方向从 b 向 a,即电流从 a 端流出;故 C 正确;D、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nnS,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M 两端的电压 UR,故 D 错误。 21一质量为 2m 的物体 P 静止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图中 ab 为粗糙的水平面,长度为 L; bc 为

32、一光滑斜面, 斜面和水平面通过与 ab 和 bc 均相切的长度可忽略的光滑圆弧连接。 现有一质量为 m 的木块以大小为 v0的水平初速度从 a 点向左运动,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返回后恰好到达 a 点与物体 P 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粗糙水平面 ab 的动摩擦因数为 h/L B当木块最后到达 a 时的速度为 0 C当木块最后到达 a 时的速度为 v0/3 D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为 2mgh 【答案】ACD 【解析】先分析小物块从开始到最高点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mv0=3mv,根据能量守恒,有 ,同理,最后到达 a 点时的速度也是,整个过程能量守恒有 , 联 立 得, 得,

33、 整 个 过 程 产 生 的 热 量 ;综上 ACD 正确,B 错误。 第卷 二、非选择题:共 174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 (6 分) 实验台上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 500A,内阻约为 300) ; B电流表(量程 100A内阻约为 1k) ; C电压表(量程 15V,内阻约 100k) ; D电压表(量程 6V,内阻约 6k) ; E直流电源(15V,允许最大电流 1A) ;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100,额定功率 1kW) G电键

34、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用供选器材设计了测一个阻值约 30k电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路还没有完全接好) (1)实验中所用的电流表应选_,电压表应选_ (填器材前的字母)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尚未连接好的电压表连入下图的电路中_ (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触头 P 应置于_(填“a”或“b”)处 (4)正确连接电路后,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不能取到较小值,其原因 可能是导线_(填图中导线代号)没有连接好 【答案】 A C b 【解析】 (1)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直流电源电动势为,经粗略计算电路中最大的电流约为 ,所以电流表选择 ;由于电压表 D 的量程不足,所以

35、电压表选择 . (2)在图示电路中,电流表内阻为,电压表内阻为,由串并联电路规律得,电流表的分压作 用小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故电流表应采用内接的方法,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 (3)实验前,分压电路的电压应该是 0,故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应置于 端. (4)实验中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不能取到较小值,是由于滑动变阻器 接成限流式,因此是导线没有连接好. 23(9 分) 某同学准备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劲度系数较大的轻质弹簧 T 的弹性势能与其压缩量之间的关系 图 中 B 为一固定在桌面带有刻度的平直光滑导轨,小盒 C 用轻绳悬挂于 O 点,弹簧 T 左端固定,用小 球 A

36、 沿导轨 B 向左挤压弹簧,释放后球 A 弹出,射入一较重的小盒 C 中与小盒 C 一起向右摆动,摆 动的最大角度 可以被准确测出球 A 射入盒 C 后两者的重心重合,重心距悬点 O 的距离为 L试问: (1)欲完成此探究实验,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测量最大摆角 和重心距悬点 O 的距离 L 外,还需要 测量哪些物理量?写出这些物理量及其字母代号_ (2)通过上述的物理量可求出弹簧 T 将球 A 弹出时释放的弹性势能 EP写出其计算表达式(无需书写推 导过程) _ (3) 下面是本实验中的几个步骤: 按实验装置安装好器材; 用刻度尺测定 C 的重心到悬点 O 的距离 L; 反复调节盒 C 的

37、位置,使其运动轨迹平面与光滑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盒 C 静挂,开口正对导轨末 端,AC 两者重心同高;用球 A 压缩弹簧,使其重心处于轨道的某一刻度线上,记录此时的读数; 释放 A 球,让它射入盒 C 中,一起与 C 摆动到最大高度;记录最大摆角 ;处理数据,得出结 论在上述步骤中还缺少哪些主要步骤?请你写出来_ (4)该实验除了要保证光滑导轨水平小球 A 能正射入小盒 C 并与 C 一起运动以外,还应注意些什么? _ 【答案】 还需测量小球 A 的质量,重盒 C 的质量 M,弹簧的压缩量 X 用天平称出小球质量和重盒的质量;用球 A 接触弹簧但不压缩,记录其重心位置,读取导轨上相 应的读数;

38、改变弹簧压缩量,重复实验若干次 要注意每次实验时,弹簧压缩量不要过大, 以保证绳总处于绷直状态,同时摆角不大于 90 ;每次实验时,弹簧的压缩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压缩 量 L 及摆角 的测量相对误差大,轨道摩擦损耗不可忽略 【解析】 (1)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球和盒子的重力势能,要测量重力势能的增加量,要测量小球 A 的质量 m、重盒 C 的质量 M;要研究弹性势能和压缩量的关系,要测量弹簧的压缩量 X; 还需测量:小球 A 的质量 m、重盒 C 的质量 M、弹簧的压缩量 X; (2)弹性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小球的动能的增加量,故 ; 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故 继续摆动过程机械能守恒,故 联立计算得出;

39、 (3)缺少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用天平称出小球质量和重盒的质量; 用球 A 接触弹簧但不压缩,记录其重心位置,读取导轨上相应的读数; 改变弹簧压缩量,重复实验若干次. (4)要注意每次实验时,弹簧压缩量不要过大,以保证绳总处于绷直状态,同时摆角不大于; 每次实验时,弹簧的压缩量也不宜过小,否则压缩量 L 及摆角 的测量相对误差大,轨道摩擦损耗不可忽略. 24 (14 分)如图,为某碰撞模拟实验简图。在水平地面上固定倾角为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中间带孔的槽 固定在斜面上。一轻直杆平行于斜面,一端与轻弹簧相连,另一端穿在槽中,直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 擦力为 f=2 mgsin。现将直杆用销钉固定。一质

40、量为 m 的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 L 处由静止释放,其下 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v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其形变量的平 方成正比。滑动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最大静摩擦力,且弹簧始终不会碰到槽。当地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滑块下滑速度为 vm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Ep; (2)若取下销钉,使滑块仍从原位置由静止释放,求直杆下滑的最大距离 s;并分析说明滑块此后是否能 与弹簧分离,若能,请求出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v;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取下销钉,使滑块从距离弹簧上端 2L 处由静止释放,请分析说明滑块此后是否能与弹簧分离,若 能,请求出滑块与弹簧分离时的速度大小 v

41、;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2)滑块不能与弹簧分离; (3)仍然不能分离; 【解析】 (1)设滑块达到最大速度时弹簧形变量为 ,则有: 可得 此过程机械能守恒,有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2)当弹力大小等于 f 时直杆开始滑动,设此时弹簧形变量为 ,则有 可得 依题意有 设此时滑块速度为,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之后滑块与直杆将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有: 联立以上式子可得 此后直杆保持静止。假设滑块能与弹簧分离,即滑块还需向上运动 2L 的距离。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联立可得 可见,此后滑块将继续下滑,来回做往复运动。 综上,滑块此后不能与弹簧分离。

42、 (3)若滑块从距离弹簧 2L 处由静止释放,根据(2)中的分析可知,直杆下滑的距离将增加,但保持不 变,因而滑块仍然不能与弹簧分离。 25 (18 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 xOy 平面内有两个同心圆,圆心在坐标原点 O,小圆内部(I 区)和两圆之 间的环形区域(区)存在方向均垂直 xOy 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I、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 大小分别为 B、2B。a、b 两带正电粒子从 O 点同时分别沿 y 轴正向、负向运动,已知粒子 a 质量为 m、 电量为 q、速度大小为 v,粒子 b 质量为 2m、电量为 2q、速度大小为 v/2,粒子 b 恰好不穿出 1 区域,粒子 a 不穿

43、出大圆区域,不计粒子重力,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力。求: (1)小圆半径 R1; (2)大圆半径最小值 (3)a、b 两粒子从 O 点出发到在 x 轴相遇所经过的最短时间 t(不考虑 a、b 在其它位置相遇)。 【答案】 (1) (2) (3) 【解析】 (1)粒子 b 在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其半径为 根据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有: 由粒子 b 恰好不穿出区域: 解得: (2)设 a 在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根据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设 a 在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根据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有: 解得: 设大圆半径为,由几何关系得: 所以,大圆半径最小值为: (3)粒子 a 在

44、区域的周期为,区域的周期为 粒子 a 从 O 点出发回到 O 点所经过的最短时间为: 解得: 粒子 b 在区域的周期为: 讨论:如果 a、b 两粒子在 O 点相遇,粒子 a 经过时间: n=1,2,3 粒子 b 经过时间: k=1,2,3 时,解得: 当,时,有最短时间: 设粒子 b 轨迹与小圆相切于 P 点,如果 a 粒子在射出小圆时与 b 粒子在 P 点相遇 则有: n=1,2,3 粒子 b 经过时间: k=1,2,3 时,解得: ab 不能相遇 如果 a 粒子在射入小圆时与 b 粒子在 P 点相遇 则有: n=1,2,3 粒子 b 经过时间: k=1,2,3 时,解得: ab 不能相遇

45、a、b 两粒子从 O 点出发到在 x 轴相遇所经过的最短时间为 26高碘酸钾(KIO4)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和氢氧化钾溶液,可用作有机物的氧化剂。制备高碘酸钾的装置 图如下(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I 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 (2)装置 I 中浓盐酸与 KMnO4混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3)装置中的试剂 X 是_。 (4)装置中搅拌的目的是_。 (5)上述炭置按气流由左至右各接口顺序为_(用字母表示)。 (6)装置连接好后,将装置水浴加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冷却析岀高碘酸钾晶体,经过滤,洗涤, 干燥等步骤得到产品。 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洗涤

46、时,与选用热水相比,选用冷水洗涤晶体的优点是_。 上述制备的产品中含少量的 KIO3,其他杂质忽略,现称取 ag 该产品配制成溶液,然后加入稍过 量的用醋酸酸化的 KI 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然后用 1.0mol L1Na2S2O3标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bL。 已知:KIO3+5KI+6CH3COOH=3I2+6CH3COOK+3H2O KIO4+7KI+8CH3 COOH=4I2+8CH3COOK+4H2O I2+2Na2S2O3=2NaI+N2S4O6 则该产品中 KIO4的百分含量是_(Mr(KIO3)=214,Mr(KIO4)=230,列出计算式

47、)。 【答案】 圆底烧瓶 16H+10Cl-+2MnO4-=2Mn2+8H2O+5Cl2 NaOH 溶液 使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 反应更充分 aefcdb 2KOH+KIO3+Cl2KIO4+2KCl+ H2O 降低 KIO4的溶解度,减少晶体损 失 100% 【解析】 (1)根据装置 I 中仪器甲的构造,该仪器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圆底烧瓶; (2)浓盐酸与 KMnO4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和原子守 恒写出离子方程式是 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3) 装置 II 是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所用的试剂 X 应是 NaOH 溶液,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NaOH 溶液; (4) 装置 III 为 KIO4的制备反应发生装置,用氯气和 NaOH 的 KIO3溶液反应,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 混合物混合均匀,反应更充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使反应混合物混合均匀,反应更充分; (5)根据以上分析,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IIVIIIII,所以各接口顺序为 aefcdb,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efcdb; (6)装置 III 为 KIO4的制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