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91.36KB ,
资源ID:13112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1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教版语文传记选读《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单元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教版语文传记选读《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单元试卷(含答案)

1、单元检测试卷单元检测试卷(一一) (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 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 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 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 感。 “礼仪”源自典籍 仪礼 儒家十三经之一。 “礼教”, 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 然而,

2、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 的贬义词。 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 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 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 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 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 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 子规 。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它也引 发了激烈的争议。 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幼小的心 灵。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 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 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 看来,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 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 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

4、子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 “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 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 教育,丧失了自由的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自由发展,没有束缚。实际情况却并非 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 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子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 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 英美那些优质私立中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 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

5、传统的体 罚制度。 今天, 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 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 “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 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五四”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开始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 因此而广受批判。 B“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心,但近现代以来,却逐 渐被国人误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 C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

6、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 之不及的“沉渣”。 D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 常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 答案 C 解析 强加因果、无中生有、曲解文意。造成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问题的“根 本原因”,文中并未提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从人们对传统的“礼教”的态度引出对“礼仪”的认可,明确了文章的论题。 B第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礼仪”与“礼教”的关联及“礼教”的不公遭遇。 C 第段通过分析西方精英阶层对于礼教的认识及重视, 目的是强调“礼教”的重要意义。 D文中引用朱熹及

7、李毓秀的名言属于引证论述,在明确观点的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论辩性。 答案 D 解析 李毓秀根据论语 学而中的名句编写弟子规属于事例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礼教”不应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有为“礼教”正名之意。名正言顺,有利于今天 的国人更好地传承我国古代的礼仪教育。 B实际上,西方精英阶层十分重视礼仪和规则方面的教育,他们的孩子必须得接受非常正 规而严格的训练,但贫民阶层对礼仪和规则的教育却显得比较随意。 C虽然礼的具体内容在不同时代和社会里会有所不同,但是礼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 重是一致的。 D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

8、,但礼教的内容应以 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 答案 D 解析 后半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 生活相适应的”,不能因为文中提到了一些中华文化经典和西方教育,而臆造出“礼教的内 容应以传统经典为凭借,并兼顾中西”的说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更夫阿韩 沈从文 我们县城里,一般做买卖的,帮闲的,够得上在他姓下加上一个“伯”字的,这证明他 是有了什么德行,一般人对他已起了尊敬心。就如道门口那卖红薯的韩伯,做轿行生意的宋 伯便是。 这伯字固然与头发的颜色与胡子的长短很有关系,但若你是平素为

9、人不端,或有点痞, 或脾气古板,像卖水的老杨,做包工的老赵,不怕你头发已全白,胡子起了纽纽,他们那些 娘女家小孩子,还不是只赶着你背后“烂脚老杨”“赵麻子师傅”那么不客气地叫喊!你既 然没有法子强人来叫一声某伯,自然也只好尽他那些人带着不尊敬的鼻音叫那不好听的绰号 了。 在南门土地堂那不需出佃钱的房子住身的阿韩,打更是他的职业。五十来岁的人了,头 发不白,下巴也是光秃秃的。但也奇怪,凡是他梆子夜里所响到的几条街,白天他走到那些 地方时,却只听见“韩伯,韩伯”那么极亲热的喊叫。他的受人尊视的德行,要说是在打更 的职务方面,这话很觉靠不住,他老爱走到城门洞下那卖包谷酒的小摊前去喝一杯。喝了归 来,

10、便颠三倒四地睡倒在那土地座下。哪时醒来,哪时就将做枕头的那个梆取出来,比敲木 鱼念经那大和尚还不经心,到街上去乱敲一趟。有时二更左右,他便糊里糊涂“乓,乓,乓 乓”连打四下;有时刚敲着三下走到道台衙门前时,学吹喇叭的那些号兵便已在辕门前“哒 哒”鼓胀着嘴唇练音了。 这种不知早晚的人,若是别个,谁家还再要他来打更?但大家却知道韩伯的脾气,从没 人教训他。最多有个把刻薄点儿的人,笑笑地说一句“老忘晕了的韩伯”罢了。那时,他必 昂起头来,看看屋檐角上的阴白色天空,“哦!亮了!倒看不出”接着只好垂头丧气地 扛着他那传家宝慢慢地踱转去睡觉。走过杨喜喜摊子前,若是杨喜喜两口子已开了门,在那 里揉面炸油条了

11、,见了他,喜喜屋里人很随意地叫一声“韩伯,喝碗热巴巴的猪血去!”他 便不客气地在那脏方桌边一屁股坐了下去。 他没有像守城的单二哥那样,每月月终可到衙门去领什么饷银。他吃喝的来源,就是靠 到他打更走过的各户人家也可说听过他胡乱打更的人家去讨捐。南街这一段虽说没有很 多户口,但讨捐来的却已够他每夜喝四两包谷烧的白酒了。他今天这家取点明天那家取点来 度日,估计到月底便打了一个圈子。当他来时,你送他两个铜元,他接过手来,口上是“道 谢,道谢”,一拐一瘸地走出大门。遇到我们对门张公馆家,一进屋就是几升白米,他口上 也还只会说“道谢,道谢”。要钱不论多少,而表示感谢则一例用“道谢”两字。 我们这一段街上大

12、概是过于接近衙门的缘故吧,别的地方大嚷捉贼的当儿,我们这一节 却听不到谁家被盗过一次。 有时, 我们家晚上忘了关门, 他便乓乓地一直敲到我们院子中来, 把我们全家从梦中惊醒。“呵呵!太太,少爷,张嫂,你们今夜又忘记闩门了!”这个“又” 字,可想而知我们大院子不知他敲着梆进来过几多次了!他的这种喊声起时,把我们一家人 都弄得在被单中发笑。这时妈必叫帮我们的张嫂赶紧起来闩大门,或者要我起来做这事。 “韩伯,来做什么?前几天不是才到这要钱!”顽皮的六弟,老爱同他开玩笑,见他一 进门,就拦着他。“不是,不是,不是来讨更钱。太太,今天不知道是哪里跑来一个瘦骨伶 精的叫化子,倒在聂同仁铺子前那屠桌下坏掉了

13、。可怜见,肚皮凹下去好深,不知有几天不 曾得饭吃了! 一脑壳癞子, 身上一根纱没有, 翻天睡到那里。 这少不然也是我们街坊上的事, 不得不理,我才来化点钱,好买副匣子殓他抬上山去。可怜,这也是人家儿女!”他每遇到 所打更的这一段街上发生了这么一类事情时,便立即把这责任放到自己肩上来,认真一把鼻 涕一把眼泪洒着走到几家大户人家来化棺木钱;而结实老靠,又从不想在这事上叨一点光, 真亏他! 过年来了。这时的韩伯,他不像别人那么愁眉苦眼摆布不开的样子;也不必为怕讨债人 上门,终日躲来躲去。他的愉快程度,简直同一个享福的小孩子一样。走到这家去,几个粑 粑;走到那家去,一尾红鱼;而钱呀,米呀,肥的腊肉呀,

14、竟无所不有。他的所费就是进人 家大门时提高嗓子喊一声“贺喜”! 土地堂前照例有陈乡约来贴一副大红对联。那对联左边是“烧酒水酒我不论”,右边便 对“公鸡母鸡只要肥”。这对子虽然旧,但还俏皮,加之陈乡约那一笔好颜字,纸又极大, 因此过路的无有不注意一下。阿韩虽认不到什么字,但听到别人念那对子多了,也能“烧酒 水酒,汾酒苏酒”地读着。他眉开眼笑地念,总觉得这对子有一半是为他而发的。 这几天的韩伯连他自己都不晓得是一个什么人了。每日里提着一个罐子,放些鱼肉,一 拐一瘸地颠到城头上去找单二哥对喝。 喝得个晕晕沉沉, 又踉跄颠簸着归来。 遇到过于高兴, 不忍遏止自己兴头时,也会用指头轻轻地敲着又可当枕头又

15、是家业的竹梆,唱两句“沙陀国 老英雄”。这半月来韩伯也不要什么人准可,便正式停了十多天工。 1926 年 5 月 4 日作于窄而霉小斋 (选自沈从文作品集 第八卷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卖水的老杨、做包工的老赵,人们不在他的姓下加“伯”字,而对胡乱打更的阿韩大 家却尊称为“韩伯”,对比中足见老杨、老赵的德行不好。 B 喜喜屋里人很随意大方地叫阿韩吃热猪血, 阿韩却不客气地坐下来, 说明阿韩随性和气。 C阿韩这个人不如单二哥,单二哥守城凭劳动挣饷银,而阿韩胡乱打更混饭吃。 D本篇小说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先对阿韩作贬抑,

16、从反面衬托,这样叙事具 有波澜,与后文扬的部分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 C 解析 “不如单二哥”原文看不出,“混饭吃”的看法与作者对阿韩的态度不一致。 5小说主人公阿韩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 分) 答:_ 答案 阿韩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他贫穷,没有自己的房屋,住在不需出佃钱的土地 堂里。阿韩骨子里富于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受人尊敬。他夜里打更到“我们”院子里 来叫“我们”闩门;叫化子死了,他到大户人家化钱殓尸埋葬。阿韩对自己的生存状态很 满足。他没有什么愁苦,愉快得同一个享福的小孩子一样;陈乡约的对联似乎表达出他的心 声,他为此而高兴;高兴到兴头上,还会唱两句。阿韩不趋炎附势。他讨

17、捐时不论多少, 而表示感谢则一例用“道谢”两字,并不因为大户人家给得多而有其他表现。阿韩嗜酒, 常常喝醉酒。阿韩随性和气。喜喜屋里人随意地叫阿韩吃热猪血,阿韩不客气就坐下来。 6小说中写到“土地堂”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概括分析。(6 分) 答:_ 答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与背景。土地堂与县城南门、衙门等在小说中共同构成了故 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阿韩住在不需出佃钱的 土地堂里,说明他处于社会底层,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阿韩 常常喝醉酒,醉了后回到土地堂,醒了时又从土地堂起身去敲梆打更,由此,土地堂成为情 节发展的线索。深化小说主题。

18、阿韩贫穷,社会地位低,是社会底层的一个小人物,只能 住在不需出佃钱的土地堂里,但是正是这样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却因其德行受到大家 的尊敬,小说主题借此得以深化。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蔡元培: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1916 年,蔡元培是应教育总长范源濂的电报回国的。这位他当年的旧部言辞恳切:“国 事渐平, 教育宜急。 现以首都最高学府尤赖大贤主宰”当时的北大还是老样子, 是个“臭 虫窝”“大染缸”。对于北大的这种状态,几任校长都无能为力。或许是“国事渐平,教育 宜急”打动了蔡元培,这与他这么多年来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不谋而合。

19、1917 年 1 月 4 日,蔡元培踏入北大。从此,北大这一潭死水掀起大波澜。蔡元培开始了 他一生最为辉煌和伟大的教育改革。先生在此,北大重生。他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激起 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术为天责的前提下, 他倡导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随后, 陈独秀来了, 胡适来了,梁漱溟来了一时间,北大集合了当时最优秀的学术头脑。 蔡元培留学德国,发现德国的大学管理十分民主,而且,他发现学校不会因为校长的去 留而出现教学秩序、教学质量的大的波动,因为学校是由教授来管理的,校长和各学科长是 由教授会公选出来的。 早在 1912 年,蔡元培起草颁布的大学令中就提出教授治校的相关内容,如第十六条 提出:

20、“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随时召集评 议会,自为议长。” 蔡元培来到北大当校长时,北大仍没有评议会,因为当时的教育部始终不允许成立。这 次蔡元培据理力争,得到当局的同意。在北大的第一年,蔡元培就制定了北京大学评议会 规则 ,组建了大学评议会,作为学校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以让更多的教授议决立法方 面的事。 随后, 北大评议会决定在北大各学科(系)设立教授会, 由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从此,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被教授治校的体制取代。经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 授治校的洗礼,北京大学脱胎换骨。蔡元培被誉为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先生”。 蔡元培成功地革新

21、了北大,他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蔡元培之后的 北大校长蒋梦麟,在任期间始终奉行蔡先生的办学理念和主张。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抗战 后期筹划复校时重温蔡元培的经验,刻意模仿。 直至今日,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往事仍被反复提起,后人渴望予以复制甚至超越,但人们 往往失望地发现,有很多无法复制的东西,比如先生的人格魅力。 他是一位谦谦君子, 但仍时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1922年10月, 北大发生了“讲义风潮”, 蔡元培的校长室外聚集了几百名学生,起哄呐喊,要求废除收取讲义费的决定。蔡元培对学 生破坏纪律十分生气,他向学生吼道,“我跟你们决斗”,直到逼得学生慢慢散去。 更多时候,先生是个“老好

22、人”,冯友兰、罗家伦在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聆听先生的教 诲时如沐春风的感觉。 蔡元培经常写介绍信, 哪怕只有一面之缘, 只要有一技之长无不相助, 其提携后辈之心让人为之动容。 在混乱的民国时代,争名逐利、爱财弄权是时代的底色。蔡元培是开国功臣,是教育总 长, 是北大校长, 是中央研究院院长, 足可谓位高权重, 但大先生蔡元培竟没有自己的房子。 从绍兴山阴县笔飞弄走出来,求学、入仕、从教、革命、游学,到回到教育,蔡元培怀着救 治病中之家国的热切,努力培养大写的人,为时代营造风气。(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相关链接 蔡元培改革北大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教育领域。孙中山先生也从北大改革中受到巨大启 发,认识到思

23、想学术带动社会政治变革的内在规律,于是他后来大力改组国民党,采取切实 举措,为国民党注入了新的活力。可见,北大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 变化。(摘自我们怎样才能更靠近蔡元培) 在北大改革中, 祖父遵循“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方针。 他主张, “无论何种学派, 苟其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 尚不迭自然淘汰之运命, 即使彼此相反, 也听任他们自由发展”。 为了扭转北大的学术风气,祖父凭借其渊博的学识,融合中西文化的眼界,以兼容并包的用 人方针,使北大聚拢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教授。(摘自蔡磊珂我是祖父的追随者) 7下列对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引领时代风气”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24、分) A蔡元培通过改革,改变旧北大官僚衙门般的管理体制,使北京大学脱胎换骨。 B蔡元培的办学理念深得高等教育界的认同和效仿。 C北大的改革影响到中国社会层面的变化。 D在师资方面,延揽积学与热心的教员;在管理方式上,推行教授治校。 答案 D 解析 D 项是体现蔡元培办学理念的具体做法,但是不能体现“引领时代风气”。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蔡元培一直渴望“教育救国”。1916 年,教育总长范源濂邀请蔡元培回国主持北大,这 与蔡元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欣然应邀。 B蔡元培努力改革学校的管理方式。他起草大学令提出设立大学评议会;任职北大时, 不顾教育部反对

25、,组建了大学评议会。 C在北大改革中,蔡元培主张的开放、包容,并非没有限制。各种学派首先要言之成理, 持之有故,才听任它们自由发展。 D蔡元培治理北大,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他借鉴德国民主管理大学的经验,由教授管理学 校,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答案 C 解析 A 项偷换概念,蔡元培的想法是“教育救国”而不是“主持北大”。B 项“不顾教育 部反对”错,原文是“据理力争”。D 项“大学评议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错,原文是“由 教授会规划各学科的工作”。 9蔡元培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 分) 答:_ 答案 (1)心系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归国主持北大。(2)坚守

26、原则,斥退不守纪律的学生。 (3)热心提携后辈,经常写介绍信推荐人才。(4)淡泊名利,身在高位却没有自己的房产。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进吏科右给事中,坐累谪交 阯为吏。居九年,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 西宁。正统 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 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 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

27、。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 等。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 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 “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 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 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 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初,亨信尝奏言:“也 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

28、大患。”兵部议,寝 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 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 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 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 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 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着兜鍪处,颠发尽秃。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 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 ,许之。归八年,卒于家。(节选自明史 罗亨信传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每岁/自冬徂春

29、/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 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 曾无休暇/ C 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 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 曾无休暇/ 答案 D 解析 注意语句中的专有名词、句末语气助词和谓语动词等。其中“瓦剌使臣”是一个语意 完整的结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自秦朝开始,御史就作为监察性质的

30、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B正统为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从此以后, 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 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这里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 归家。 答案 B 解析 “每个皇帝都有多个年号”错,明朝以后一般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罗亨信以国事为重,为人正直。蒋贵讨伐阿台、朵儿只伯,以粮食军饷没跟上为由,带 领军队撤回,罗亨信劝阻无效后上书皇上,皇上让监督尚书

31、将蒋贵革职。 B罗亨信能为军民着想,很有主见。在军田征税问题上,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 举措,他说出不能征税的理由,最后皇上采纳了。 C罗亨信临危不乱,处事有法。他在关键时刻能够稳定人心,当大家都想要逃出城时,罗 亨信仗剑坐在城下,并且说:“出城者斩!”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城池,人心才安定下 来。 D罗亨信治军严谨,尽职尽责。赤城等地诸守将弃城逃走,他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并与 总兵杨洪以孤城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守卫京城。 答案 A 解析 “皇上让监督尚书将蒋贵革职”无中生有,原文是说“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 骥等人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公等

32、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译文:_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译文:_ 答案 (1)你们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么敢面对敌人而退缩呢?因触犯国法而死和与敌人作 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 (2)谋臣只专注于收粮食,不知道民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将和谁一起来防守边关? 参考译文 罗亨信, 字用实, 东莞人。 永乐二年考中进士, 授予工科给事中。 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 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阯做小吏。过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他)入朝担任御史一职。英 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 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也参与

33、了军务。到达鱼儿海后,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在那儿居 留了十日就率军返回了。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么敢面对敌人 而退缩呢?因触犯国法而死和与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 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 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父亲去世后(他)回家送葬。(守丧结束后,)返回朝廷, 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三分之一的大同居民为兵员,罗亨信上奏制止这 件事。正统十年,(他)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当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 镇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出的田地,都征税五升。罗

34、亨信说:“文皇帝时,诏令边防军队 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塞上的军队,防 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这段时间),要迎送瓦剌 使臣, 三月才开始耕种, 七月又要割草, 八月以后, 修治关塞, 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 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人民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 逃逸。谋臣只专注于收粮食,不知道民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将和谁一起来防守边关?” 皇帝采纳了他的话, 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 罗亨信曾上奏说: “也先专等时机, 以图入侵。 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来防备。不然,恐怕会留

35、下大患。”兵部商议后,停止进兵。 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争而出。罗亨信持剑坐在 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杀!”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上皇 到城南, 传令开门。 罗亨信登城告诉他们说: “奉命守城, 不敢擅自开启。 ”也先徘徊而去。 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而逃,(罗亨信)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那时候, 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罗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孤城守住交通 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戴头盔之处,头发全都秃光。景帝即位后,(罗亨信)晋升为左 副都御史。第二年,(他)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

36、了他。罗亨信归家八年后, 死于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首句“尊前”,表示对友人的尊重,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但出语很轻,告诉朋友 别后归来的期限。 B第二句着一“欲”字,照应首句“拟”字,心态毕现,欲语未语,而对方已是春容惨咽, 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与前人所写的“古歌旧曲君莫听

37、,听取新翻杨柳 枝”的诗句,既异曲同工又推陈出新。 D下片末两句虚写,设想把满城的牡丹看尽,才会少一些离别的伤感而容易与归去的春风 一起,向朋友道别。 答案 A 解析 “出语很轻,告诉朋友别后归来的期限”错,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 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15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6 分) 答:_ 答案 词人认识到,人生自有一些痴情存在,这种遗憾原与风月等自然景物无关;这两 句使用直抒胸臆和借代的手法,把对眼前离别的感受上升到对整个人生的认识,将情趣和理 趣统一起来;承接前两句,也为下片由深重的离愁转入乐观的虚设做好了铺垫。 (三)名篇

38、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 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希望像英雄那样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 (2)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 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3)荀子 劝学中用博喻的方式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其中用雕刻作比来正面 说明坚持作用的句子是“_,_”。 答案 (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锲而 不舍 金石可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39、,完成 1719 题。 当古典主义在_的方向选择中丧失独立品格、现代主义又遭遇_的失忆状 态时,要挽救中国舞蹈,只能是看清我们的历史来路,辨析我们的文化基因,立足于这片土 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找到通往未来的可能。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即是“传承”。传统舞 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吸收、把握、辨析。没有消化与吸收,就不会有吐 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可能。( )。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当代舞乃至中 国现代舞,不论在舞种和艺术风格上有多大差异,都肩负着传承中华舞蹈文明的责任。近年 来让人_的舞蹈作品,像丝路花雨 霸王别姬 梁祝 大梦敦煌等,无不是整 合了传统精神与当代观念,把民族文化

40、精华真正融入创作中,同时注入新的创造和发挥,从 而感染今天的观众。即便是被称为“现代舞的中国典范”的林怀民及其创作,也是以“中国 人编中国舞给中国人看”的态度,将九歌 水月 行草的符号传播至四域,_ 地向世界推介中国传统文明。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众说纷纭 语焉不详 戛然而止 倾巢而出 B. 莫衷一是 语焉不详 叹为观止 不遗余力 C. 莫衷一是 轻描淡写 戛然而止 倾巢而出 D. 众说纷纭 轻描淡写 叹为观止 不遗余力 答案 B 解析 莫衷一是: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众说纷纭: 人们的说法不一, 有很多种。 语焉不详: 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

41、清楚。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 轻轻带过。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戛然而止:一下子停住。不遗余力:用出 全部力量,一点儿也不保留。倾巢而出: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把握、辨析、吸收。没有吸收与消化, 就不会有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可能。 B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辨析、把握、吸收。没有吸收与消化, 就不会有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可能。 C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把握、辨析、吸收。没有吸收与消化, 就不会有涅槃

42、再生与吐故纳新的可能。 D传统舞蹈文明的当代革新,前提必须是对传统的辨析、把握、吸收。没有吸收与消化, 就不会有涅槃再生与吐故纳新的可能。 答案 B 解析 注意“辨析、把握、吸收”“吐故纳新与涅槃再生”的先后顺序。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主要表现为吸收消化中的失衡 B吸收消化中的失衡,主要归功于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 C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多源于这种吸收消化中的失衡 D当代中国舞蹈的瓶颈,所以多源于这种吸收消化中的失衡 答案 C 解析 A 项将原因误解为表现。B 项主客颠倒。D 项强加因果。 20下面这段话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作

43、修改。(5 分) 张晶同学, 这次考试你的成绩一落千丈, 作为同学, 在学习上如果你有需要帮忙的地方, 我们一定鼎力相助。如果在一些难题上需要指点的话,我们会不吝赐教。虽然我们的水平有 限,可是是否需要帮忙,请你好自为之。 答:_ 答案 “一落千丈”改为“不太理想”;“鼎力相助”改为“尽力相助”;“指点” 改为“解答”;“不吝赐教”改为“毫不保留”;“好自为之”改为“认真考虑”。 21 下面是福州市教育系统“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活动构思框架, 请把这个 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6 分) 答:_ 答案 (示例)本次“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

44、”志愿服务活动包括在街心公园义务书写春联,在十 字路口和公交车站进行交通文明宣传,走进社区与养老院关怀慰问老人,所有活动结束后应 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西南联合大学,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8 年 4 月,正式命 名,1946 年停办。8 年之中,共有 3 000 多名学生毕业,其中 2 人获得诺贝尔奖,8 人成为两 弹一星元勋,100 人成为两院院士。成才率之高,让人惊叹。 有人总结了联大的精神:家国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乐观心态、坚毅 性格。 在西南联大 80 周年校庆之际, 你所在的班级将以“发扬西南联大精神, 做新时代中学生” 为主题召开讨论会, 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择上面两三个关键词, 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应全面理解西南联大精神的内涵, 西南联大精神可分为三类: 一类为国家社会意 识方面,一类为个人的理想抱负方面,一类为性格、品质方面。构思时,跨类选择有利于全 面把握联大精神。 立意行文应紧扣班会的主题内容,将西南联大精神与新时代中学生成长相联系,并注意发言 稿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