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66.77KB ,
资源ID:13110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1311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5课 遨游建筑天地间 巩固训练(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5课 遨游建筑天地间 巩固训练(含答案)

1、第第 5 课课 遨游建筑天地间遨游建筑天地间 一、语言积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说到传统村落保护,人们会_地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很 多人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就像到了春节,那么多人,为了一张回家的票而 _,这正说明,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关于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 意义,已经_了。但不客气地讲,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但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 动。有必要指出,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保护,而且保护也不是_地放在那里。保 护传统村落来不得半点虚的,

2、必须脚踏实地。 A不由自主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一成不变 B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原封不动 C身不由己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一成不变 D身不由己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原封不动 答案 B 解析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身不由己:自身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此 处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用“不由自主”。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 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形容多次重复。不能用来表示难 以入睡。根据语境,此处应用“辗转反侧”。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路人皆知:比喻人所 共知。“路人皆知”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原封不动:完全是原样,一点也没变动

3、。 一成不变:一经形成,永不改变。“一成不变”多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根据语境,应该 用“原封不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生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 3 号四合院(现为 24 号院)在 1931 年至 1937 年期间曾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租住。 B从 1930 年到 1945 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 15 个省,200 多个县, 考察测量了 200 多处古建筑物。 C在“推倒封建残余”的热烈口号中,始终有一个反抗的声音试图阻挡浩荡的历史潮流, 这声音来自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的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 D由于梁思成身体受

4、伤,从小立志“做一个军人”来救国的理想破灭,遂决心学习欧美建 筑学的知识,应用于祖国。 答案 A 解析 B 项搭配不当,把“测量”改为“测绘”。C 项有歧义,“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可 以修饰“梁启超”,也可以修饰“梁思成”。D 项成分残缺,没有主语,应将“梁思成”移 至“从小”前。 3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建筑是凝固的诗: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 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 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_, _。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

5、桑 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应先了解所给句子的特点,理解其表达的内容,然后根据上下文(即语境)加 以选择。第一段文字所给的两句话,句从“今”的角度说,句从“古”的角度说,下面 两句话都是“古”在前,“今”在后,所以应选;第二段话阐述记忆对人的影响,从所 给两句的关系看,句是句的延伸,所以其顺序应为。 4概括下面材料中的主要信息,给“中国的建筑体系”下个合适的定义。(不超过 50 个字)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 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

6、 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 答:_ 答案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创造的、分布地区广大的、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 文化史中的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 二、对点训练 (一)对点链接 本文是写梁思成、 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的求学生活。 既写了二人的隽永的爱情, 又写了二人作为学者的严谨; 既写了二人性格上的矛盾差异, 又写了二人解决矛盾后的和谐。 概括中心意思是传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考点。 (二)考点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大师去也 费 晔 2009 年 7 月 11 日,一天之中,我们少了两位大师:4 时 30 分,北京医院,9

7、3 岁的原 国家图书馆馆长、哲学家任继愈先生,静静地合上了双眼;4 个半小时后,在北京 301 医院,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东方学家、印度学家、梵语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 也驾鹤西去,享年 98 岁。 大师去也,失不再来! 何谓大师? 辞海 说: “指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崇仰的学者或艺术家。 ”大师之“大”, 不是因为年龄大、职权大、帽子大、袍子大,而是因为大学问、大智慧、大境界、大人生。 真正的大师从来不自封“大师”,因为他们深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们的使命就是 在人生、学问的路上奋力“向前走,向前走”。 曾有学生问任继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他沉思良久,缓缓答道:“只讲自己弄

8、明白了 的话。”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任先生在 80 岁时却特地请人治了一枚印章:“不敢从心所欲。”在医院的 6 年多时 间里,季羡林写下了 20 多万字的病榻杂记 ,书中阐明了他对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 “国学大师”、“学界(术)泰斗”、“国宝”这三顶桂冠的看法请人们把“头顶上的这 三顶桂冠摘下来”。他还说:“真正的大师是王国维、陈寅恪、吴宓,我算什么大师?我生 得晚,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不过生得晚些,活得时间长 些罢了。我写的那些东西,除了部分在学术上有一定分量,小品、散文不过是小儿科,哪里 称得上

9、什么家?” 但是,1983 年,已 70 多岁的季羡林仅从一本弥勒会见记残卷开始,以 10 年时间 一个人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吐火罗文研究,以中、英文写成专著,并把世界吐火罗文的 研究提高了一个台阶正是在这精进的求索中,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 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 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一辈子不做挂名主编”,这 9 个 字是任继愈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上宣言”。107 卷中国汉文佛教资料汇编中华大藏经 ; 煌煌 7 亿多字的古籍文献资料汇编、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跨世纪出版工程 中华大典 仅

10、此两项,耗费了他十余年的宝贵光阴,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尽管先生的右眼 20 多年前就 已失明,左眼视力也只有 0.6 左右,但生前依然习惯了每天早晨 4 点即起床工作。“我始终 记着我的老师熊十力先生的勉励:做学问就要立志做第一流的学者,要像上战场一样,义无 反顾,富贵利禄不能动其心,艰难挫折不能乱其气。” “道之将废也,文不在兹乎?”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曾悬挂在任继愈的老师熊十力先生 北平的书斋里。一代大儒们正是怀着共同的心志,凭借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深挚 而悲苦的责任感,汲汲遑遑,四处奔走,著书立说,开门授徒,不遗余力振兴中华文化。 今时之日,大师去也,后世之人,又当何为? 大师肉身已

11、逝,灵魂犹存。大师遗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不应该从此成为尘封的历史, 而必须经由我们之手推广普及、弘扬传承,比之大师孤独的“存在”,更有意义的乃是其智 慧成果适时转化为普世价值,以此推动我们的民族、文明一路前行。只闻大师之名,不读大 师之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道之将废也, 文不在兹乎?”记住大师们的这句话, 勇敢地承担起他们未尽的责任, 这将是我们对大师最好的缅怀与纪念。虽然,学或有不逮;精神,却真的不容稍怠! (选自中国青年 ,有删改) 5概括文章第段的主要内容并体会其用意。 答:_ 答案 两位大师研究学问孜孜以求,学术成就辉煌卓著。与上文写大师们“做人”相对照, 令人印象深刻。 (三

12、)技法归纳 _ _ _ 归纳提示 1抓住关键 对文章中心而言,文章标题、开头、结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眼都是尤其需要注意的关 键部位。文题常能反映作者的立意或命意角度,从不同方面与文章中心相关联;文章开头或 开门见山, 或设例引譬, 文章结尾或卒章显志, 或回顾全文、 引申开拓, 均与中心密切相关; 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或揭示材料的深刻内涵,或表明作者的内心感想,往往紧紧围绕中 心,与中心意思相去不远;而“文眼”更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凝聚点。抓住这些关键部位不失 为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的好途径。 2综合归纳 从文章中分解出要点,归纳各层层意,进而提炼出中心意思,是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意思最实 在、

13、最有效、最一般的方法,也是一种传统的方法。 3纵横联系 作者的人生经历,作品产生的背景,甚至与文章运用的材料相关的一些情况,都是我们在分 析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时不能不了解的, 通过这样的纵横联系, 可以帮助我们揣摩作者意图, 给文章内容正确定位,从而归纳出文章中心意思。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 张国宁 “在西部的漫长岁月中,我像一名埋头耕耘的农夫,一名专注登攀的行者,从来也没有 想到在这垂老之年会获得如此殊荣。” 2010 年 10 月 20 日,何梁何利基金 2010 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设计大师、中国中建

14、设计集团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 限公司总建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 上第一位获得“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中学时期的张锦秋,受文学书籍的熏陶,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填报大学志愿时,父亲分 析张锦秋适合当建筑师。张锦秋的兄长当时在学习造船技术,父亲希望两个孩子一个造海上 的房子,一个造陆地上的房子。“父亲说得很浪漫,让我觉得当建筑师和当作家一样浪漫, 我就应下了。”她的父亲学土木工程出身;母亲曾就读于当时的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大舅 父留德学习建筑设计;而姑妈张玉泉更让她直观地感受到学习建筑设计的美妙:张锦秋至今 记得,她姑妈

15、家里放着大幅的图纸板,高高的绘图桌,橱柜中摆放着许多建筑杂志在张 锦秋幼年的印象里,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1954 年, 张锦秋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 1961 年, 她留校攻读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 导师是中国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当时他准备全力研究宋代营造法式这本我国古代最 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打算让张锦秋参与。她却选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梁先生当即指派他 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莫宗江对古典园林研究很深,领着张锦秋一干学 生,对中国园林进行考察活动。张锦秋回忆说:“每到一处,他边走、边看、边讲,揭示了 许多我们看不出或不懂的美景和典故,特别是点评规划设计的成败,

16、言简意赅,切中要害, 入情入理。从他那里得来的关于古建筑的系统知识,让我受用终生。” 1966 年春,张锦秋告别清华园,来到西安西北建筑设计院,开始了她的建筑设计生涯。 华清池大门是张锦秋设计的第一个作品。古色唐韵的设计风格,让陕西建筑界人士眼前 一亮,也使张锦秋深深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大雁塔附近建设的“三唐”工程是张锦秋的另一得意之作。通过查阅资料与反复比对, 她的设计思路渐渐清晰:大雁塔是唐代建筑,新建工程的风格要与古塔相协调,在高度和色 彩上只能起陪衬作用,要具备传统的形式,更要符合现代功能的要求。工程完成后,雁塔刚 健,唐华幽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成为西安一景。 20 世纪

17、 80 年代,博物馆建设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项目开始启动,设计任 务交给了西北设计研究院,张锦秋被委任为项目负责人。到底要把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 什么样子?任务书上只有一句话:博物馆建筑本身,应该成为陕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 征。最终,张锦秋设计的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 张锦秋说:“唐代最具代表的应该是宫殿。传统宫殿的要素和基本特征概括为:中轴对 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基本格局,因为它体现了古代人 民的宇宙观,天子就代表宇宙最高,所以它是一个宇宙模型的体现。”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建成后成了西安和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

18、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 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张锦秋说:“我的建筑创作可以说是在追求一种和谐建筑。在国际化的浪潮中,一 方面勇于吸取来自国际的先进科技手段、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全新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善于 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突显本土文化特色,努力通过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外来文 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途径,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地域特色和时代风貌的和谐建筑。” 中国建筑界泰斗、两院院士吴良镛评价张锦秋的建筑成就说:“她的文化根基来自于传 统,但用于实践不拘泥于传统,继续创新,走向未来。重要之点在于走向未来。” 张锦秋说,一个城市的建筑师要对历史承担责任。 1991 年,张锦秋接受了改造钟

19、鼓楼广场的任务。建成后的钟鼓楼广场,被西安人亲切地 称为“城市客厅”。在这里,不仅保留了晨钟暮鼓的风格,广场下面还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档 商业区。 同时, 由于地下空间的经营, 又使得原来拥挤在破旧平房中的西安老字号焕然一新。 对于张锦秋的设计,有人认为太平凡不够震撼,而张锦秋恰恰是把自己的建筑作为古建筑的 背景。她说:“凡是破坏西安风貌的建筑张锦秋一律不做。” 她设计的大唐芙蓉园是一座大型的文化主题公园,因其整体规划严整、传统风格浓郁而 成为西安的新地标之一。有其他城市的领导带着诚意找到张锦秋,希望她在自己的城市也设 计一座这样的公园。张锦秋毫不犹豫地加以拒绝:“你们的城市跟唐朝有什么关系?风马

20、牛 不相及!” 张锦秋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张锦秋的多部作品被世界权威的建筑 史专著弗莱丘世界建筑史收录;日本、韩国建筑杂志为张锦秋专门出版个人专辑。她多 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国际建筑展览。 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著名建筑历史教授彼得罗在其“体用”中国传统的承续与发 展一书中指出:“中国建筑师开始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他们 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中国第三代建筑师的领头人。”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在何梁何利基金 2010 年颁奖大会上,张锦秋真诚地说:“获奖以 后,我将更加努力和年轻人在一起,在祖国的沃土上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建筑开拓、 创新、求实、奉献

21、。” 相关链接 张锦秋代表作:西安大雁塔景区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群贤庄小区、西安 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美术馆群体建筑、黄帝陵祭祀大殿、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 园等。 陕西历史博物馆与新落成的延安革命纪念馆被选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何梁何利基金:何梁何利基金是由何善衡慈善基金会有限公司、梁鲸琚博士、何添博 士、 利国伟先生之伟伦基金有限公司出于崇尚科学、 振兴中华的热忱, 各捐资 1 亿港元于 1994 年 3 月 30 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 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 金。其宗旨是通过对我国取得杰出成就的科技工作者进行奖励,进一步在全社会

22、倡导尊重知 识、重视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风尚,激励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 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张锦秋设计的好多建筑作品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周围环境搭配、协调和融合,凸显 本土文化特色。 B2010 年 10 月 20 日,何梁何利基金 2010 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建 筑师张锦秋作为本年度“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唯一获得者,何梁何利基金历史上首位获得 “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的女性,发表获奖感言。 C张锦秋设计的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组唐代风格的宫殿,这个方案获得了全部专家的 认可。 D 张锦秋设计的众多建

23、筑作品善于将现代化功能和审美意识与本民族优秀的建筑传统结合。 答案 C 解析 原文是“这个方案获得了认可”,不是“全部专家的认可”。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学时代的张锦秋受到文学书籍的影响和熏陶, 立志做一名作家, 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 不得不放弃文学梦想,选择当了建筑师。 B家人和亲人的影响让张锦秋逐渐喜欢上了建筑设计,其中她的姑妈张玉泉更是教导她说 “建筑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 C在选择研究方向的时候,张锦秋舍营造法式而选择了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她遵从 内心、遵从自己兴趣的选择。 D张锦秋的设计既具有全新的审美意识,又凸显本土文化特色,是一种“和谐建筑”,所 以她的建筑设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 答案 C 解析 A 项“但是由于父亲的阻挠”分析不当,父亲只是提出建议。B 项张冠李戴,“建筑 设计是一个崇高而美好的职业”不是她姑妈的教导,而是她自己的认识。D 项“她的建筑设 计作品不能给人震撼的感觉”分析不当。 8请结合材料,试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张锦秋能成为一代杰出建筑大师的原因。 答:_ 答案 客观原因:家庭氛围的影响,名师的指导,当今城市建筑规划的发展为张锦秋提供了 机遇。 主观原因:遵从内心和兴趣;善于思考钻研;尊重传统文化,恪守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