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4 课课 苏武传苏武传(节选节选) 学习重点 1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等文言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结构,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品味精彩语句的语言表达效果,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探讨在新时代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 神。 一、班固名言警句 1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2与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胜也。 3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4安者非一日之安也,危者非一日之危也,皆以积渐然。 5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6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7少成若
2、天性,习惯如自然。 8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9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二、了解文本常识 1作者名片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 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 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 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后传 ,去世后,班固因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 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司马迁的史记和其父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 。因当时有人 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 汉书由其妹班昭和马续补写而成。 2背景探寻 汉武帝开始对匈奴进行长期的讨伐战争,其中取得了三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时间分别为 公元前
3、 127 年、前 121 年、前 119 年。匈奴的威势大大削弱之后,表示愿意与汉讲和,但双 方矛盾还是根深蒂固。 公元前 100 年, 苏武出使匈奴时, 却被扣留, 并迫使他投降。苏武传 集中叙写了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热烈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贞,大义凛 然,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3文学知识 汉书 ,又称前汉书 ,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 史,“二十四史”之一。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 、 后汉书 、 三国志 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 全书主
4、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 元前 206 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 23 年),共 230 年的史事。 汉书包括纪十二 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单音字 厩 监(ji ) 缑 王(u) 阏氏 (yn zh) 煴 火(yn) 啮 雪(ni ) 牧羝 (d) 纺缴 (zhu ) 斧钺 (yu ) 汤镬 (hu ) (2)多音字 数 数 通使shu 数 量sh 当 相当 d n 当 时dn 行 丈人行 h n 行 动x n 重 重 负国zh n 重 复ch n
5、 畜 畜 牧x 马畜 ch 说 说 足下shu 说 话shu 见 安所见 xi n 见 面ji n 更 更 嫁n 更 加 n 分 自分 f n 分 别fn (3)辨形组词 廪廪食 禀禀赋 旄节旄 旌旌旗 驰奔驰 弛松弛 诛诛灭 株株连 掘挖掘 崛崛起 侍侍中 待等待 2涵咏词义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稍迁 至栘中厩监(逐渐升迁) (2)汉亦留之以相当 (抵挡,抵偿) (3)汉天子我丈人行 也(辈分) (4)因厚赂 单于(赠送财物) (5)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 (熟识,要好) (6)以状语 武(动词,告诉) (7)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受审讯) (8)见犯乃死,重 负国(副词,更加)
6、 (9)会论 虞常(共同判决定罪) (10)副有罪,当相坐 (相连坐治罪) (11)律知武终不可胁 (威逼) (12)陵降,不敢求 武(访问) (13)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 (台阶) (14)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没有定规) (15)武等实在 (确实活着) (16)陵尚复何顾 乎(眷顾,留恋) (17)前以降及物故 (死亡) 3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 (1)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表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辞别。 (2)一词多义 数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 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 则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定数,命运 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计算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 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 坐 副有罪,当相坐 :连坐 王曰:“何坐 ?”曰:“坐盗”:犯罪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 上:通“座”,座位 停车坐 爱枫林晚:因为,由于 发 方欲发 使送武等:派遣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起事 单于子弟发 兵与战:出动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 :揭
8、露,暴露 须发 尽白:头发 辞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审讯 今者出,未辞 也:告辞,辞别 大礼不辞 小让:计较,考虑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 谢:致辞、说话 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借口 (3)虚词归纳 以 武字子卿,少以 父任,兄弟并为郎:介词,由于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 相当:连词,来 张胜许之,以 货物与常:介词,把 何面目以 归汉:连词,而 匈奴以 为神:介词,把 险以 远,则至者少:连词,而 因 因 厚赂单于:介词,趁机 君因 我降:介词,经由,通过 因 泣下沾衿:副词,于是,就 相 数通使相 窥观:副词,互相 副有罪,当相 坐:代词,偏指一方,你 四、速读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
9、填写下面表格,理清文章结构。 段 落 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 1 段) 第二部分(第 2、3 段) 第三部分(第 4 段) 第四部分(第 5、6 段) 第五部分(第 7、8 段) 第六部分(第 9、10 段) 答案 段 落 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 1 段) 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第二部分(第 2、3 段) 虞常谋反 牵连苏武 第三部分(第 4 段) 卫律逼降 苏武不屈 第四部分(第 5、6 段) 流放北海 持节牧羊 第五部分(第 7、8 段) 李陵劝降 完全失败 第六部分(第 9、10 段) 苏武归汉 名垂青史 2.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 节操,历尽艰
10、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 士的光辉形象。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 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一、词句梳理 1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挡,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3)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4)我丈人 行也。 古义:对男子长辈的尊称。 今义:岳父。 (5)欲因此 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6)独有女弟 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11、(7)且陛下春秋 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活着。 今义:诚实、老实。 2词类活用 (1)单于壮 其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欲因此时降 武:使动用法,使投降 (3)空以身膏 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 (4)反欲斗 两主:使动用法,使争斗 (5)何久自苦 如此:使动用法,使受苦 (6)天雨 雪:名词作动词,下雨 (7)羝乳 乃得归:名词作动词,生育 (8)杖 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拄着 (9)孺卿从祠 河东后土:名词作动词,祭祀 (10)惠等哭,舆 归营:名词作状语,用车子抬 (11)陵与卫律之罪上 通于天:名词作状语,向上 3文言句式
12、(1)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句。语义被动,“生得”,被生擒活捉。 (2)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3)单于募降者赦罪:省略句。省略代词。 (4)信义安所见乎:疑问句。安,哪里。 (5)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 (6)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谁为”应为“为谁”。 4翻译句子 (1)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译文: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有十几批人。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 他们以相抵。 (2)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译文: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
13、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 武。 (3)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译文:我本来就没有参加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 (4)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译文: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 二、重点突破 5单于为什么要杀死虞常?交代张胜请降有什么作用? 答:_ 答案 单于杀死虞常是想达到招降苏武的目的。交代张胜请降,与苏武形成强烈的对照,突 出了苏武以死保全气节、镇静无畏的使臣风度和高贵品质。 6卫律是否真的要杀死苏武?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苏武是怎么做的? 答:_ 答案 不是。他只是在对苏武威逼利诱,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迫使苏武投降。苏武在危难之 时,认为国家利益高于
14、一切,不投降也不怕死。 7卫律、李陵都是投降匈奴的汉臣,他们的性格是否一样? 答:_ 答案 不一样。卫律:卖国求荣、傲慢无礼、阴险狡诈。李陵: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 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 三、疑点探究 8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描写得特别详细,作者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答:_ 答案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 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的信念 始终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苏武在何处牧羊 毕淑敏 坐船拜谒贝加尔湖。导游是个俄国小伙子,30
15、 岁,名叫万尼亚。 契诃夫曾写道:“贝加尔湖异常美丽,难怪西伯利亚人不称它为湖,而称之为海。湖水 清澈透明,透过水面像透过空气一样,一切都历历在目。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岸 上群山连绵,森林覆盖。” 万尼亚从船舷摘下一个水桶,把桶抛向湖面,荡起绳子,小桶一个筋斗扣进湖中,盛满 水后被揪得蹦跳起来。万尼亚举着滴滴答答落着水珠的小桶对大家说,请,喝吧。 我们说,就这样?喝? 万尼亚说,贝加尔湖中心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非常洁净。在盛夏,水温也只有 3 摄 氏度,冰镇的,矿泉水。 我们一仰脖,咕咚咚喝下去,果真甘美如泉。 船舷边,万尼亚说,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中国人似乎对贝加尔湖有一种特别的情
16、感, 这是为什么? 我说,你知道我们汉代的苏武吗? 他说,知道。万尼亚手搭凉棚看着天边,蓝色的眸子反映出天空的流云。他说,你们的 苏武,当年在这里的哪个地方牧过羊呢? 大地苍凉, 湖水澄澈。 看着湖底的水草, 会产生一种错觉, 想起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 海面像最蓝最蓝的矢车菊花瓣,在这晶莹剔透的水底,一定隐藏着另外一个世界。贝加尔湖 周边逶迤的山脉和丘陵, 是中国北方部族的主要活动地区。 盛夏时分, 正是这里最好的季节, 在船上还感到沁骨的寒意。一过了 9 月,严寒就奔驰咆哮而来。湖畔降到零摄氏度。山峰和 盆地约为零下 30 摄氏度,巨大的气压差形成强大的风暴贝加尔季风,搅得周天寒彻。冬
17、天,更是锥心刺骨的寒冷。当地人说,温度可达零下 50 摄氏度,走到外面猛吸一口气,你就 变成一个医学家,对呼吸系统如何分布有了最切身的了解。你知道所有的气管走向,每一个 肺泡都变成冰珠。贝加尔湖面更是整块巨冰,把万物间的每一丝暖气都吸入脏腑,镇守着无 边无际的银白。 苏武是汉朝使节,出使匈奴。匈奴游说苏武背叛,软硬兼施都没有用,就把他流放到北 海。单于对苏武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 苏武牧羊的“北海”并非大海,就是我们脚下的这个贝加尔湖。在苦难恶劣的气候下, 苏武呆了 19 年。 我觉得单于十分卑鄙,要杀就杀,说什么公羊产羔!就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有了试管婴 儿克隆技术,
18、公羊也尚不能生育,实在是欺人太甚。苏武每天拿着使节棒放羊,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棒上的毛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19 年之后,苏武回到汉朝, 受到热烈欢迎。据说苏武回国后,一直保持着吃羊肉棒骨、喝羊肉汤的习惯,不知道是不是 这种食谱的好处,受尽磨难的苏武活到了 80 多岁。 万尼亚指着一方草木丰美的谷地说,苏武可能就曾在那里牧羊。我说,苏武一定在湖边 最高的山上牧羊,怀里抱着公羊,不是为了生仔,而是为了取暖。摩挲着手中的汉节棒,饮 雪吞毡,眺望家乡。 航行至贝加尔湖深处,万尼亚很兴奋地拿出几个小戈比,发给一人一枚。我们问,干什 么用呢? 万尼亚说,看我的。说着,一扬胳膊,把戈比投
19、向幽远的湖水。他说,把硬币交给贝加 尔湖, 然后许一个愿, 不要讲出声, 就放在心里。 贝加尔湖会听到的, 他会帮助你实现愿望。 很灵的。 我们感谢他的好意,依次把手中的戈比投向贝加尔湖。硬币划出一个美丽的弧形,边缘 如划割圆木的轮锯,切开贝加尔水晶般的湖面,缓缓降入。贝加尔湖的水非常清澈,据说可 以透视到水下 40 米深的地方。 那枚褐红色硬币在碧绿的水草中悄然飘荡, 衬着垩白色的湖底 岩石,宛如就要谢幕的小舞蹈家。 我有一个愿望,贝加尔湖知道。 点评 一颗敏感的心总是善于发现那些历史中渐渐沉淀下来的凝重。 俄国导游万尼亚心 中不解的疑惑,引出了作者心中弥久的牵挂。置身于澄澈的贝加尔湖,作者在异国他乡追忆 着苏武在北海的日日夜夜。匈奴单于的险恶用心,孑然一身的艰难处境,极其恶劣的自然环 境,这一切却只能让苏武的归汉之心更加坚定。而苏武一个守候了 19 年的大汉使节,早 已化成了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于是,一枚小小的戈比带着作者的“一个愿望”划破了 水晶般的湖面,沉淀到湖底。相信作者的这个愿望,不只贝加尔湖知道,你我每一个中国人 的心中都一样明了。